..续本文上一页而说偈言。
在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悲心切切,愿意将前边的义理,重新再宣说一遍,用偈颂来说明。
是人舌根净 终不受恶味 其有所食啖 悉皆成甘露
这位法师,他的舌根得到清净,自性也清净,始丝不受恶味所转,而能转恶味成妙味。无论是吃什么食物,一入舌根完全都变成甘露妙味,也就是无上醍醐妙味。
以深净妙声 于大众说法 以诸因缘喻 引导众生心
闻者皆欢喜 设诸上供养
这位法师,用甚深清净微妙的声音,在大众之中,演说妙法。用种种的因缘和种种譬喻,引导众生发菩提心,成就佛果。听法的众生,皆大欢喜。众生预备一切最上的供养具,来供养这位法师。
诸天龙夜叉 及阿修罗等 皆以恭敬心 而共来听法
天龙八部,本来有斗争心,但皈依佛之后,将嗔恨心变成慈悲心,发愿做护法善神。他们都以恭敬心来聆听这位法师说法。
是说法之人 若欲以妙音 遍满三千界 随意即能至
这位解说妙法莲华经的法师,他想用甚深微妙的法音,能遍满三千大千世界。只要这样的观想,那么,妙音就能随意而至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的耳根。
大小转轮王 及千子眷属 合掌恭敬心 常来听受法
大转轮圣王和小转轮圣王,以及千子和眷属们,他们都合掌,恭恭敬敬来到法会,听受法师所讲的佛法。有些人听法师请经说法,觉得胜于读经典,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诸天龙夜叉 罗刹毗舍阇 亦以欢喜心 常乐来供养
三界的诸天,四海的龙王,以及夜叉、罗刹、毗舍阇等。鬼本来不生欢喜心,可是现在也生欢喜心,常常乐意来供养这位法师。
梵天王魔王 自在大自在 如是诸天众 常来至其所
大梵天王(尸弃)和魔王(波旬)以及自在天(欲界他化自在天)和大自在天(色界究竟天),这些诸天的天众。常来法师所住之处所,聆听佛法,供养法师。
诸佛及弟子 闻其说法音 常念而守护 或时为现身
十方诸佛和他们的弟子(声间、辟支佛、菩萨),他们听到这位法师所说妙法的音声,就常忆念这位法师,而守护这个道场。或者有时候,十方诸佛及其弟子,现身来见这位法师。这是受持妙法莲华经功德的感应,所谓“感应道交”的境界。
复次常精进。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得八百身功德。得清净身。如净琉璃。众生喜见。
把前边的义理再说一次。释迦牟尼佛又唤一声常精进菩萨!假使有修行的男人和修行的女人,他们若能受持妙法莲华经,或者读此经、或者诵此经、或者解说此经、或者书写此经,就能得到八百身功德。得清净的身体,如同清净琉璃一般的光明,所有的众生,统统欢喜见到这位法师。
其身净故。三千大千世界众生。生时死时。上下好丑。生善处恶处。悉于中现。
因为身体清净的缘故,所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的众生,或者生的时候、或者死的时候、或者在天上、或者在地狱,相貌是美的还是丑的,生处是善的还是恶的?统统在清净的体中现出,清清楚楚不会杂乱。这个清净身就是一个大圆镜,能现一切像。
及铁围山。大铁围山。弥楼山。摩诃弥楼山等诸山。及其中众生。悉于中现。
以及铁围山(在四大洲外有山围绕)和大铁围山(在大千世界外有山围绕),弥楼山和大弥楼山等的诸山,在其中的众生,完全在净身中现出来。这个净身,又好像雷达似的,无论从那方飞来的飞机,一清二楚的看见。
下至阿鼻地狱。上至有顶所有及众生。悉于中现。
向下到无间地狱,向上到非想非非想处天,所有的境界和所有的众生,完全在净身中现出。又好像电视机一样,只要把频道调整正确,就有画面出现。频道就是佛法,修道人把佛法研究明白,就会有这种境界现出。
若声闻辟支佛菩萨诸佛说法。皆于身中现其色像。
或者是声闻、或者是辟支佛、或者是菩萨、或者是诸佛,他们在十方世界说法,都能在这位法师清净的身上,现出其色像。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在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愿意再宣说前边的义理,用偈颂来说明。
若持法华者 其身甚清净 如彼净琉璃 众生皆喜见
假使受持妙法莲华经的法师,他的身体是非常清净,没有染污,好像清净琉璃一般的明亮。所有的众生,都欢喜见到这位说法的法师。
又如净明镜 悉见诸色像 菩萨于净身 皆见世所有
唯独自明了 余人所不见
这个清净身,又好像清净的明镜,完全能见到一切的色像。色像来则映之,去则无之,不留影子。菩萨在清净身中,能看见世界所有的色像。这种境界,唯独菩萨自己才能明白了解,其他的人是看不见的。
三千世界中 一切诸群萌 天人阿修罗 地狱鬼畜生
如是诸色像 皆于身中现
在三千大千世界之中,所有一切众生和一切境界。好像天上的人和人间的人,及阿修罗(这是三善道),以及地狱、饿鬼、畜生(这是三恶道),这样六道中的一切色像,皆在菩萨净琉璃身中现出。不但清清楚楚,而且也不杂乱。
诸天等宫殿 乃至于有顶 铁围及弥楼 摩诃弥楼山
诸大海水等 皆于身中现
三界诸天的宫殿,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天,铁围山和弥楼山,以及大弥楼山。所有一切大海的水,都在受持妙法莲华经这位法师,他的清净身中现出来。
诸佛及声闻 佛子菩萨等 若独若在众 说法悉皆现
十方诸佛和声闻、辟支佛、菩萨等,或者单独一人,或者在大众之中,说法教化众生。完全都在清净如琉璃身中现出。这种境界,真是不可思议,妙不可言。
虽未得无漏 法性之妙身 以清净常体 一切于中现
这位受持妙法莲华经的人,虽然未能证得无漏的圣果,尚未获得法性的妙身。可是父母所生清净的常体,所有一切的一切,皆在净身中现出。这种境界,只有他本人能知道,其他的人是不能晓得的。
复次常精进。若善男子善女人。如来灭后受持是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得千二百意功德。以是清净意根。乃至闻一偈一句。通达无量无边之义。
把前边的道理再说一次。释迦牟尼佛又唤一声,常精进菩萨!假使有修行的男子和修行的女人,在将来佛灭度之后,有人受持这部妙法莲华经者,或是读、或是诵、或是解说、或是书写,能得千二百意功德。以这种清净的意根,乃至于就是听到一首偈颂,或者听到一句经文,就能通达全部经文的义理。
解是义已。能演说一句一偈。至于一月四月。乃至一岁。诸所说法。随其义趣。皆与实相不相违背。若说俗间经书。治世语言。资生业等。皆顺正法。
明白了解这种义理之后,就能触类旁通,为众生演说妙法,解释妙理。就是一首偈颂,或是一句经文,而能发挥无量无边的道理。一句经文,一首偈颂,甚至讲一个月(代表一乘实相法),或者讲四个月(代表小乘四谛法),或者讲一年(代表十二因缘法)。虽然是一句法,能令其合到一切法上。所说一切法,随顺义理的趣向。所说的道理,都合乎实相,合乎第一义谛,绝对不会违背实相的义理。
或者讲说世间一切的经书,如四书五经等,或者是治世的语言,或者是资生的事业等,皆和顺正法,不相违背。一切按照八圣道去实行,以八圣道作为规范。
三千大千世界。六趣众生心之所行。心所动作。心所戏论。皆悉知之。虽未得无漏智慧。而其意根清净如此。是人有所思惟筹量言说。皆是佛法。无不真实。亦是先佛经中所说。
所有三千大千世界中的六趣众生,他们心中所想行的事、所起的动作、所生的妄念、所有的戏论,这位法师皆能知晓。他虽然未证得无漏的智慧,可是他的胜意根得到清净。这位法师所思惟、筹量、言说,都是佛法、妙法、不思议法。为什么?因为他受持妙法莲华经,所想的和所行的,都是真责不虚。所说的法和所修的道,都是真实的妙法门,都是先佛所说的道理。虽然全部佛经没有读完,可是已经明了经中大意。为什么?因为得到妙三昧的境界。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在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愿意将前边经文的义理,再宣说一遍,用偈颂来说明。
是人意清净 明利无浊秽 以此妙意根 知上中下法
这位法师的胜意根,甚为清净。不但明而且利,没有染浊污秽。以这种微妙的胜意根,能知上中下的佛法,所谓“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乃至闻一偈 通达无量义 次第如法说 月四月至岁
就是仅仅听一首偈颂,就能通达无量的义理。次第如法解说,绝对不是杂乱无章的说法。解说一首偈颂,或者讲一个月,或者讲四个月,或者讲一年,得到乐说无碍的境界。
是世界内外 一切诸众生 若天龙及人 夜叉鬼神等
在三千大千世界内外,所有一切众生,或者是天上的人,或者是人间的人,或者是诸龙、夜叉、鬼神等等。
其在六趣中 所念若干种 持法华之报 一时皆悉知
在六道轮回中的一切众生,他们所想念有若干种。但是受持妙法莲华经所得的果报,在同时便知一切众生起心动念,清清楚楚。那个众生愿做牛做马,那个众生愿做老虎狮子,那个众生愿做鱼龟虾蟹,那个众生愿做鸡鸭鹅鸟,都能晓得,一想便知前因后果。
十方无数佛 百福庄严相 为众生说法 悉闻能受持
在十方世界有无数亿佛,他们因为往昔时,曾经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所以有百福庄严妙相好身。为一切众生演说妙法。所有的佛法,众生聆听之后,便能受持,依法修行。…
《妙法莲华经浅释 卷六》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