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也不痛了。腿不痛,他就想:“哦!我赶经忏,人家就叫我经忏鬼,那么我结双跏趺坐就是金塔,单跏趺坐就是银塔,也不单也不双就变成泥巴。结双跏趺坐,鬼都来恭敬礼拜,这真是不可思议!”
由此而后,他把经忏的生活改变了,再也不赶经忏,就发心修行,天天都结双跏趺坐来修行。一修,修了一个时期就豁然开悟证果了。证果,他自己想一想,溯本穷源:“我这个修行不是自己发心修行的,这是两个鬼逼得我发心修行的。”所以不用以前的名字,以后就给自己起一个很奇怪的名字,叫什么?叫“鬼逼”,所以人人都称他鬼逼禅师,鬼把他逼得修行。那么这个老修行本来是赶经忏的,你看!他也可以修行证果。所以“英雄莫论出身低”,无论哪一个,若能真正发菩提心,能忍耐一点痛苦,都会有所成就的。那么双跏趺坐就有这样的好处。
在双跏趺坐的时候,又发愿了,当愿众生,善根坚固:你双跏趺坐,这要有坚固心;双跏趺坐又叫金刚坐,金刚坐也就是坚固的意思。那么我愿意一切众生,善根都种得坚固,不退转。得不动地:不动地,也就是不改变修行的这种思想,你能继续发菩提心,练习跏趺坐,不要摇动,不要被痛或是什么境界来摇动。
修行于定 当愿众生 以定伏心 究竟无余
修行于定:你修禅定的时候,也要发愿,发什么愿?当愿众生,以定伏心:所以我常常讲“性定魔伏朝朝乐”,你性若定了,魔就伏了。魔为什么不伏?就因为你性没定。我告诉你们,我在美国弘扬佛法,魔障多得很,但是无论什么魔来了,我都欢迎他。你们听过这种讲法吗?我欢迎魔来。无论什么魔来,我和他做朋友,我说:“欢迎欢迎!Sit down,please.请坐,大家坐下来谈一谈。”为什么我欢迎他?就因为我Everything”s okay!就是无论什么事情都可以的,没有关系。
有人就说:“哦!你Everything”s okay!谁若把你最有价值的东西都偷去了,你也okay吗?你也说可以吗?”我说:“那他偷去,他用和我用是一样的,为什么又要分他和我?他想拿去,他一定有用;他若没有用,他不会拿的。那么他既然有用,免得我保存这个东西,那又有什么问题?”有的人说:“那他若真偷你东西,或者你就放不下了。”我说:“那你可以试一试。”但是他也不敢作贼。所以“性定魔伏朝朝乐”,天天都是快乐的,没有一天忧愁的。明心无难事,怎么叫明心?明心没有碍难事。怎么叫见性?见性没有忧愁心,见性就不知道愁了。“性定魔伏朝朝乐,妄念不起处处安”,你若不打妄想,到什么地方都是平安的,都是好的,不会说是:“啊!这个地方不好,这个地方不平安。”到什么地方都是平安,都是很好的,没有一切的麻烦,这叫以定伏心。
究竟无余:什么没有余了?究竟没有习气了。有余就是余习,余习就是没有定,没有定就有余习。好像这个高个子(上人的西方弟子)欢喜喝牛奶,这都是一种余习,还有另一位讲到下午要偷吃雪糕的事,这也是余习。那么他偷著买雪糕吃,以为这没有问题,结果老鼠就来,要分一份他们第二天吃的东西:“你饿了吗?我也饿了,你不守金山寺日中一食的规矩,那我也就无所谓了,偷你和尚一点面包吃,这我也没有罪业。”所以它就来大吃特吃:“你赶我也不走。”他想要抓它呢,它就飞了,你看!这只老鼠这么大的本事。这就是老鼠来教训教训这两位:“你这偷东西的和尚,会变老鼠的,以后要小心一点!”幸亏他们也都觉悟了:“哎呀!我们偷著吃雪糕、吃冰淇淋,老鼠就来偷吃我们的面包,这是如是因、如是果。”
若修于观 当愿众生 见如实理 永无乖诤
若修于观:观,是修止观。修观就生观照的般若,能生观察的智慧。怎么能生出观察的智慧?首先就要修定,定也就是止,止也就是定,这都是换名不换义。你能止也就有定了,有定也就有止了,所以这修止观,也就是修禅定。那么修禅定时也要发愿,所以说当愿众生,见如实理:如实理就是真实的理,真如实相的理,见这真实的真理。
永无乖诤:永无乖诤是什么法?也就是Everything”s okay了,这就是永无乖诤。你能把一切事都看空了,这就是永无乖诤,和谁也不争,让而不争,也不争名,也不争利,也不争权,也不争一切地位,一切一切都与人无争,这叫永无乖诤。乖就是不合理;诤就是没有理想要讲道理,强词夺理,这都叫乖诤,拿不是当理讲。我告诉你们,律师多数都犯这个毛病,我们这里不知有没有律师?有律师最好学一学这个无乖诤法。
舍跏趺坐 当愿众生 观诸行法 悉归散灭
舍跏趺坐:就是双跏趺坐也不坐了,单跏趺坐也不坐了,也就是变成泥巴的时候。那么在这个时候,也不能没有一种观想,也要有一种观想,所以要当愿众生,观诸行法:观察一切一切修行的法,一切一切世间法,一切一切不究竟的法,悉归散灭:都是归于空,都是无常的,悉归散灭。
E4、有六愿将行披挂时愿
下足住时 当愿众生 心得解脱 安住不动
下足住时:下足,就是不坐禅了,把双跏趺坐解开,就要下地走动时。这时又要发一种愿,所以说当愿众生,心得解脱:心得到解脱,无所著住。解脱,就是你一切无著,自然就解脱了,不要说我找个解脱。古来有一个老修行去请开示,问一位和尚:“大和尚,请问怎样才能得到解脱?”这位大和尚对老修行就说了:“哦!谁把你绑上了?”这个老修行一想,就是:“哎!没有人绑著我啊!”“那你为什么要找解脱?”“啊!原来没有人把我绑著。”哦!他豁然开悟了。但你不能说:“哦!我明白本来没有人绑著我。”以为这就可以了,那还不可以,要你开悟了才算。开悟,真得到解脱,打破你的黑漆桶了,那才算得到解脱。
安住不动:安住不动就是常常有一种定力,常常在定中,行住坐卧都是不动的,不打妄想,不起邪念。什么不动?你的欲心不动。你若能时时没有欲念,那是真正不动了。所以孔子说:“吾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孟子说:“四十不动心。”这个安住不动,就是不动心。不是说:“我这个身体不动。”那要等死的时候才能不动,你活著没有法子不动,对不对?不动就是不动心,如如不动,了了常明。你真能不动,就得到真正智慧;你得到真正智慧,就不颠倒了,这是真不动。这个不动,是在你自心里头,不是到外边去找。
不是像一块石头在那个地方,说那就是不动了,风也吹不动,雨也打不动,但是石头没有用的,所谓“死水不成龙。”这所谓不动,就是不动妄念,不起邪念,不生欲心。最要紧的,每一个人回光返照:“哦!我学佛学了几十年,淫欲心停止了没有?”你要是没有淫欲心,那我承认你是一个真学佛者;若有,那还没到家呢!还要修,还要学,你那个余习、习气还没有断呢!所以啊!各位善知识,不要欺骗自己,不要自己没有到家,就向人说我怎么样不得了,我怎么样了不起了。有什么了不起的?自己骗自己呢!还了不起!
若举于足 当愿众生 出生死海 具众善法
若举于足:若是举于足,这是走路的时候了。前边那坐完禅下地了,但是还没有走路呢!现在是举足了。举足的时候,应该念一个偈颂:
从朝寅旦直至暮 一切众生自回护
若于足下丧其形 愿汝即时生净土
“从朝寅旦直至暮”,朝是早晨早起,寅旦是天一光的时候;直至暮,到晚间,暮是晚间。“一切众生自回护”,一切众生你都回避一点,自己保护自己。我因为不注意,或者不小心,没看见你,所以你要自己回避一点,你看我下地要迈步的时候,赶快走,赶快逃之夭夭,不要在这儿等死,所以说“一切众生自回护”。“若于足下丧其形”,假设你也没跑,我也没看见,你就在我的足下丧形,我把你的身体压死了。我有一个无知的罪,你有一个枉死的罪,“愿汝即时生净土”,我发愿请你即刻就往生极乐世界。出家人一早举足时要诵这首偈颂,还有个咒来念,这在《毗尼日用》上都说得很清楚。所以说“若举于足”,举于足就是将要迈步的时候,这时候也发愿,当愿众生,出生死海,具众善法:所有一切众生都离开生死的苦海,具足一切众善的法。
著下裙时 当愿众生 服诸善根 具足惭愧
著下裙时:下裙,在印度、缅甸和泰国天气热,他们都穿裙子。下裙就是搭五衣,他们做这个裙。在中国来说,下裙也就是裤子,中国穿裤子,也就等于裙子一样。所以说著下裙时,这时也发愿,当愿众生,服诸善根:也就是自己保护自己的善根,也就是自己穿衣服似的。善根就像我们的衣服,所以服诸善根。
具足惭愧:为什么要著下裙呢?就因为我们要知道惭愧。如果不著下裙,这很丑陋,不雅观。那么不雅观,你就这么裸体,好像去年美国就流行一种裸体跑,不穿衣服,这就是不知惭愧,无惭无愧,他才裸体跑!以为:“你看!我这个本来面目,原来如此!”但是你为什么要跑?既然不穿衣服,应该站在那儿,叫大家看个够啊!但是他要跑,这还是不究竟,还是不到家,他无惭无愧这种思想还是不究竟,还是有一点点惭愧,所以他要跑。跑,作戏似的,给大家看一看,但是叫你们看不清楚,这就是没有惭愧,不具足惭愧了。
整衣束带 当愿众生 检束善根 不令散失
整衣束带:整衣,就是把所穿的衣整理好了,也是合乎威仪,合乎教相,穿得很好的。不是拖泥带水的样子,不是衣冠不整,戴的帽子不整齐,穿的衣服或者不扣钮子;或者裸露,扣上一个钮子,或者两个钮子,其余的就叫它露著。这都是袒露,袒胸露背都叫衣冠不整。整衣束带,整衣就是把衣整齐好了。好像穿中国的长衫马褂,穿好了它,到一种会场,或者开一个什么party(宴会),去到那地方,令人看见,很恭敬的,这都叫衣冠整齐,…
《华严经净行品浅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