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例如:自己身上害了垢秽的脓疮,因为在自己身上,所以会细心爱护,并为它治疗。把别人身上的脓疮,当作是长在自己身上,也就会同样细心地为他治疗了。
四、安住禅心是我们的净土
禅心,是清净自在而无所挂碍的净土。把我们自己安住在“禅”的里面,禅就是我的净土。所谓“心头无事一:宽”,假如心里没有事,纵然是一个小小的:,也好象是三千大千世界一样的宽广。
有一个在牢狱里的犯人,住在很小的牢房里,每天生活的圈子很狭窄,他感到非常委屈。有一天,牢房飞来了一只苍蝇,他就扑打这只苍蝇,苍蝇飞到东边,他向东边一扑;苍蝇飞到西边,他又往西边一扑,就这样在牢房里打来打去,居然打不到这只苍蝇。这时,他才觉得:呀!我这牢房不小啊,居然连只苍蝇都捉不到,可见蛮大的嘛!有了禅心以后,对一切外境的大小就能无所挂碍。所以,禅心即是无心,也就是不动心。
尽管是花红柳绿的社会,或是冷暖无常的人间,只要你对它不动心,日子就会很好过。有两句禅诗写得很好;“竹影扫阶尘不动,月穿寒潭水无痕”,风吹竹子,竹影随风扫着台阶,可是台阶上的灰尘并未移动;天上的月亮照在水里,月色穿入潭水,可是潭水没有波痕。不管世间的变化如何,禅者的心,是不会为外境所动的。正如无门禅师所说: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有一位做官的陆亘大夫,他问南泉禅师:“有一个人,在一个玻璃瓶子里养了一只小鹅,鹅慢慢长大了,蹲在瓶中无法出来,请问如何不把瓶子打破,又能让鹅出来?”
南泉禅师听了以后,就喊道:
“陆大夫!”
“嗯!下官在。”
“啊!这不是出来了吗?”
我们的心不应该被任何东西拘束,如果能够心包太虚,量周沙界,那不是很好吗?有很多人被关在牢狱里面,也有不少人把自己囚在心的牢中。我们为什么不从心的牢狱中解脱出来呢?刚才我叫你,你不是已经在外面吗?何必把自己缚在那里头呢?心能解脱出来就好了。
在这种动荡不安的时代里,社会给予我们各种人情世故的束缚,种种工作与生活的压力,如果我们自己不能安住在禅心里面,不从我们的内心求解脱,不从心理上去建设净土,就不容易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五、大乘方便是我们的净土
在群体生活中,无论是读书、做人、做事,为社会为国家,都需要有无量的方便作为我们的净土。
有一座寺院,安装了一尊非常庄严的阿弥陀佛圣像,请慧空老禅师去开光。尚未开光之前,他进了大雄宝殿,不诵经也不拜佛,就在大殿里躺下来睡觉。当家师看了就上前去:“喂!禅师!这里是大雄宝殿,阿弥陀佛供在那里,你这样子不庄严、不威仪,不好看啦!”
老禅师回答说:“阿弥陀佛是我们的父母啊!我今天来到这里,是回到了家,当然可以随便自由了;你们这样子,不像正式儿子,倒像个义子,不把阿弥陀佛当亲父母。我如果不是亲生的儿子,怎么会这么自在呢?好!不睡就不睡。”老禅师就把阿弥陀佛从中间请了下来,他跟佛像一起坐在窗子口。
当家师终于忍不住了:“喂!佛祖放在大殿中间,你把祂放在窗边作什么呢?”
“窗口清风徐来,十分清凉,佛祖应该在这里呀!你们把祂放在空气不流通的地方,日子不好过啊!”这时候,老禅师发现很多人在旁边看热闹。就问:
“喂!你们看什么呀?”
“这佛像很好看啊!”
“好,这帽子上的宝珠给你,颈项上的念珠给你。”老禅师把佛像的饰品拆下来,给你给他,都给别人了。
当家师看了,实在忍不住,就说:“哎!老禅师,你怎么能这样呢?”
“你不是找我替佛像开光吗?这佛祖的光要给人啊!像佛祖过去割肉餵鹰、舍身饲虎,连头脑、眼睛都要挖出来布施给人。今天来了这么多信徒,这点东西,当然也应该布施给人,这种布施不是最好的开光吗?既然你们这样不喜欢,我就把佛像带回去。”
说着,慧空老禅师就把佛祖请回去了。也有不少信徒跟着,一路称念阿弥陀佛。
忽然间,起了大风大雨,船在大浪中摇动得要翻倒似的。大家不念阿弥陀佛了,为了活命,转拜妈祖:“妈祖!赶快来救我哦!救我哦!”慧空老禅师抱紧阿弥陀佛睡着了。台风过去后,大家走出来一看,这老和尚真不知死活,竟然抱着佛像还在睡觉。“老和尚!老和尚!你还睡得着啊!”老和尚醒来,一看:“唉呀!这是哪里里呀?哟!还在娑婆世界啊!我还以为和阿弥陀佛已经到了西方净土呢!”
慧空老禅师并不是在游戏,而是大乘方便的法门。又如末利夫人,她本是受过戒,不能饮酒的,但为了救一个厨师,竟也喝酒,这是大乘的方便利用,也是它的净土。玄奘大师为了度窥基法师出家,甚至准许他出门带三车:一车美女,一车的酒,一车的书,当时的人都称窥基法师为三车和尚。佛门是禁色、禁酒的,玄奘大师如此作为,也是一种大乘方便的利用,没有这种方便,怎么会有后来的一代慈恩大师呢?
我们的佛法要洒脱,要高人一等,就要用超越的智能,来看大乘方便法门。所以,大乘的方便也是我们的净土。
六、清净唯心是我们的净土
有一位老师父,在路上遇到一个年轻人骑车掉到水沟里。老师父赶快过去把他扶起来,并帮他清洗满身的污泥。因为水沟很臭,老师父帮他洗的时候臭气难闻。旁边的徒弟就说:“师父!那个水沟那么臭,你为什么要帮他洗呢?”老师父很不客气的说:“他,身体很髒;你,心里更髒。”
怎样消除我们内心的污染,成为清净的净土呢?早上起来,看到报童送报纸,这时心里就想:如果我也能和报童一样,送一份什么东西给人,那多好呢!天还没亮,就有清道夫在清扫垃圾,那时心里就想:假如我也能和清道夫一样,清除心理的污垢,不知该有多好!上班的时候,看到警察在那里指挥交通,那时你就想:假如我也能作个警察多好,不但维护社会的交通秩序,也可以用来规范自我的身心。
有一个中国小孩,在美国喝可乐,吃完后把罐子随地一丢,后面立刻有一位老太太叫了起来:“喂!小朋友,把那个罐子捡起来!”小孩看了看她,说:“关你什么事?”老太太道:“怎么不关我的事情?你乱丢垃圾制造髒乱,破坏这里的环境,我的房子就跌价不值钱,怎么与我没有关系?”
人人自己做自己的警察,也做社会的警察,共同来维持秩序,我们心里的净土才能实现。
七、勤奋愿力是我们的净土
在这现实的社会,别人对我们的侮辱,不必认为可耻;工作卑微,不要以为自己下贱;艰难困苦,也不必视为挫折失败;事业顺利,有了光明的前途,也不必过分志得意满;我们为人服务,度化众生,也不要认为是负担麻烦。心中有了勤奋的愿力,就能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如此,道行会越来越深,净土也才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道谦禅师与好友宗圆结伴参访行脚,途中宗圆因不堪跋山涉水的疲困,三番几次闹着要回去。道谦就安慰他说:“我们已发心出来参学,而且也走了这么远的路,现在半途放弃回去,实在可惜。这样吧,从现在起,一路上如果可以替你做旳事,我一定为你代劳,但只有五件事我帮不上忙。”
宗圆问道:“哪里五件事呢?”
道谦非常自然的说道:“穿衣、吃饭、屙屎、撒尿、走路。”
宗圆终于言下大悟,从此再也不敢说辛苦了。
谚语说:“黄金随着潮水流来,你也应该早早把它捞起来!”世间上没有不劳而获的成就,万丈高楼平地起,万里路程一步始,生死烦恼,别人不能代替分毫,一切都要靠自己啊!
净土要有信、愿、行三资粮才能达到,所以,勤奋的愿力,加上虔诚的信仰与实践,必定能实现我们的净土。
八、智能灵巧是我们的净土
要想实现净土,要有智能,要有灵巧。用智能、灵巧来生活,地狱都是他的净土;没有智能灵巧,容易让人牵着鼻子走,东风吹东边倒,西风吹西边倒。有这么一段趣事:
父子两个牵了一头小驴上街,小儿子骑在驴子上,爸爸牵着驴子走。路人看了,就说:“这个不孝儿子,自己坐在驴背上,让老头子牵着驴子走,真是不孝!”儿子一听就赶紧下来,请老爸骑在驴子上,自己牵着驴子走。路人看了又说:“你看!这个老头子心好狠哦!让小孩子牵着驴子,自己倒骑着驴子舒服。”这父亲听了,又赶快下来走路。街上路人看了很好笑:“你看,这两个傻瓜,有驴子不骑,只知走路,好可惜哦!”为了不做大笨驴,父子俩一起骑在驴背上面,路人又批评说:“唷!这么一头小驴子,竟然骑两个人,简直是虐待动物,好狠的人哦!”父子两人赶快下来,最后没有办法,只好把驴子抬起来走路。
一个人没有智能,没有灵巧,真是比驴子还笨。我们生活在世间,无论养育儿女或是教导学生,都必须训练他们学习智能灵巧,才能创造人间净土。
有一个禅师在佛殿里打坐,小偷进来想偷东西,这里找、那里找,什么东西也没有。要出门的时候,坐在佛殿里的禅师讲话了:
“喂!你出去时替我把门关好!”
小偷一听,吓了一跳,他勇敢的说:“这么懒惰,难怪没有东西让我偷,连关门也要叫我来关。”
老禅师说:“嘿!你这家伙没有良心,难道要我老和尚去辛苦,存了钱再让你来偷吗?”
事实上,老和尚财富很多,不是小偷能偷得到的。我们心里的净土,是什么人也偷不去的。智能、灵巧是我们的净土,也是无价之宝。
《净土思想与现代生活(二)》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