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门用语篇▪P5

  ..续本文上一页翅头城华林园中龙华树下成正等觉,前后分三次说法。昔时于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下未曾得道者,至此会时,以上中下根之别,悉可得道。

  机缘

  机,根机;缘,因缘。众生的根机具有接受佛、菩萨等教化的因缘,称为机缘;凡说法教化皆以根机之纯熟为缘而起。

  机锋

  禅林用语,又作禅机。机,指受教法所激发而活动的心之作用,或指契合真理的关键、机宜;锋,指活用禅机的敏锐状态。意思是说禅师或禅僧与他人对机或接化学人时,常以寄寓深刻、无迹象可寻,乃至非逻辑性的言语来表现一己的境界或考验对方。

  随喜

  见他人行善,随之心生欢喜,称为随喜。《法华经.随喜功德品》载,听闻经典而随喜,次次累积,功德至大。《大智度论》则谓,随喜者的功德,胜于行善者本人。又随己所喜,亦称随喜,如布施时,富者施金帛,贫者施水草,各随所喜,皆为随喜。

  头陀

  苦行之一。谓去除尘垢烦恼。意即弃除对衣、食、住等贪着,以修炼身心。亦称头陀行、头陀事、头陀功德。

  凡是修习头陀苦行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必须严守如下十二种修行规定:要选择空闲的地方;要过托的生活;要饮食节量;要一日一食;要乞食不择贫富;中后不得饮浆;要守三衣具;要穿着粪扫衣;要常坐树下思维;要常露地静坐;要住于坟墓之处;要常坐不卧。修学头陀苦行者的生活,就要过这样简单的生活,也是清净的生活。

  应病与药

  比喻诸佛、菩萨善应众生不同的根机而说法,犹如医生善能分别病相,晓了药性,视众生的病而授与药方,使之乐服。因此,经典中以大医王广喻诸佛。众生有贪、瞋、痴烦恼种种病症,诸佛菩萨则施以种种法药,如以不净观对治贪心,以慈悲观对治瞋心,以因缘观对治愚痴等,这是以烦恼为病,佛法为药的譬喻。

  应供

  佛陀十号之一。又称应真。佛陀是断尽一切烦恼,智德圆满的觉者,应受人天供养、尊敬。

  阿罗汉三义之一。指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的供养,故称应供。

  斋僧

  设斋食供养僧众。初设斋僧的原意在于表明信心、皈依,后渐融入祝贺、报恩、追善的目的。我国唐代斋僧法会极为盛行,曾举行万僧斋。今之佛教徒亦盛行于七月十五日举行盂兰盆法会,以斋僧供佛表达对三宝的恭敬供养。斋僧可得无量功德,但斋僧之法,以敬为宗,并依僧次延迎,不得妄生轻重。

  斋堂

  指禅宗寺院的食堂。也就是用餐的地方。又称五观堂。

  禅堂

  "坐禅堂"的略称,亦作僧堂,是众僧坐禅用的堂室。因为要与僧堂有所区别而称禅堂。僧堂是坐禅、睡眠、饮食的地方;禅堂则专指坐禅用的堂室。

  禅定

  内不为妄念所惑,是名为"禅";外不为境界所染,是名为"定"。禅定意指令心专注于一境,而达于不散乱的状态。

  转凡为圣

  禅林用语。指转凡夫迷妄的状态而入于圣者开悟的境界,与"转迷开悟"同义。

  礼拜

  合掌叩头表示恭敬。广义而言,礼拜对象并不限于佛菩萨。如塔、长老、和尚等,均可以礼拜表达恭敬之意。

  礼拜的种类及仪式作法上有种种不同,大抵而言,自印度以来,于各种礼法之中,以"五体投地"为最殷重,是最恭敬的礼法。

  礼忏

  礼拜与忏悔的略称,又作拜忏。即礼拜诸佛、菩萨,忏悔所造诸恶业。大抵藉由礼佛、诵读经文,以为忏悔之意。

  药石

  指疗病的药饵与砭石。即医药与医疗器具。

  又作药食。指禅林的晚餐。意谓服之以疗饥渴。

  颠倒

  违背常道、正理的意思。例如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等违反于真理的妄见。一般常以众生不知真理,迷妄为真,执空为有,为烦恼所迷惑,称为众生颠倒。

  宝刹

  诸佛的国土或其教化的国土的敬称。例如《大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等,都说佛土有七宝庄严,所以称为宝刹。

  佛寺或佛塔的美称。在佛门中,常会听到这样的对话:"请问法师,贵宝刹在 那里?"就是请问法师的常住寺院在那里的意思。

  灌顶

  即以水灌于头顶的仪式。原为古代印度帝王即位及立太子的一种仪式,国师以四大海的水灌其头顶,表示祝福。

  灌是灌持,表示诸佛的护念;顶是头顶,表示行持的崇高。

  佛教诸宗中,密教特重灌顶,总称为秘密灌顶。其作法是由上师以五瓶水,象征如来五智,灌弟子顶,显示继承佛位的意义。

  护法

  保护、维持正法的意思。传说佛陀派请四大声闻、十六阿罗汉等护持佛法。

  又梵天、帝释天、四天王、十二神将、二十八部众等善神听闻佛陀说法后,皆誓愿护持佛法,此等诸神总称为护法神,或称护法善神。

  此外,人世间的帝王及诸檀越,都是保护佛法的人,亦称之为护法。所以今日的佛教界,对于虔敬三宝,护持佛教的在家居士,都以护法称之。

  辩才

  巧于辩述。即善说法义的才能。

  诸佛、菩萨等于多劫中,由口业庄严的功力而具足各种辩才,例如法无碍辩、义无碍辩、辞无碍辩、辩无碍辩等,称为四无碍辩。

  洒净

  洒香水以净物之意。即以印言(手结诸佛菩萨的印契,口诵真言陀罗尼)加持香水散洒之,是清净道场或供具等净化之法,称为洒净,又称洒水、洒水。今日佛教界,每于授戒、佛七、拜忏等诸法会之前,即以净水散洒道场,为结界清净的仪式。

  庄严

  严饰布列的意思。即布列诸众宝、杂花、宝盖、幢、幡、璎珞等,以装饰严净道场或国土。

  菩萨于因位发大誓愿,为利益众生不惜身命所累积功德以严饰其身格,称之为庄严。

  今亦以庄严来赞叹人的相好、威仪。

  佛欢喜日

  佛制每年一夏九十日间,僧众聚集一处安居,坚持戒律,致力修行,于最后一日,大众反省安居中的行为,若有罪时,则自宣己罪,于大众中发露忏悔而得清净,自生喜悦;又十方诸佛欢喜其安居圆满的精进修行,故称"佛欢喜日"。

  佛法浩瀚如大海,以上所列的"佛门用语",正如大海之一沤;就是现有的佛学大辞典,也未能将所有的名词完全搜尽,但睹之已足以使人叹为观止矣!

  限于篇幅,本篇仅择要介绍,如对佛学名相有兴趣者,可以自行参阅《佛光大辞典》,当能引领你进一步悠游法海。

  

《佛门用语篇》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问题答问篇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