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礼或仪式挂钩,但却从不影响这些大圣具足究竟圆满的功德,赐予众生最极胜妙的加持。故此,一生成佛与二佛不同时出世一点不矛盾。
汉地教下的天台宗和华严宗,通过顿教、圆融相摄门、一行一切行、一位一切位等理论,明确阐述了一生成佛的可行性和殊胜性。禅宗更是极力提倡“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一悟即至佛地”、“一超直入如来地”,并对中国佛教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些事实,大家应该都很清楚,这里就不多言了。
汉传密教关于一生成佛也有不少论述。如《如意宝珠转轮秘密现身成佛金轮咒王经阿阇黎成佛品第六》云:“佛说此真言已,应时即为遍照如来顶戴金刚五佛宝冠,重说即身成佛大海印,亦名三昧耶印。若诸佛子欲得即身成佛,当修此观,能使凡夫父母所生身即成佛身。”《胜军不动明王四十八使者秘密成就仪轨》云:“一持秘密咒,生生而加护,持念我者不可至疑心,何况世间诸障哉。唯有二种:一者内障,谓从自心生,其类甚多不可说;二者外障,从外事生,其类亦多。此真言皆能摧灭辟除,令身无垢清净,依说即身成佛,是深秘之中极密教也。”
此外,《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卷2)云:“又诸经说:真言行者现世能成无上菩提。故楼阁经云:我与无量俱胝百千劫,虽行苦行犹不得菩提,由才闻陀罗尼故,加行相应便成正觉。又五字陀罗尼颂云:诸佛本誓力,现成诸圣事,即于一坐中,便成最正觉。又陀罗尼序云:若觉蕴于心,即凡夫三业成功德聚,只于此生便得菩提,何劳修进多劫?又神变疏判陀罗尼为大不思议成佛神通乘,谓依余门成佛,如乘羊马行千里程,经久方到;依陀罗尼门成佛,如乘神通行千里程,举意便到所至处,虽无异所乘法有迟疾也。又余门成佛,如磨黄石取如意珠;依真言门成佛,如神通力取如意珠。又云如余菩萨为求菩提,虽难行苦行如救头然经无量劫,尚不能得如是成就;真言行者不亏法则,只于此生得菩提也。故神变钞云:顿超地位譬之以神通,速离缠痾喻之以咒术。又大教王经云:若不依秘密课诵修行,终不成于无上菩提也。”
《莲池大师全集》云:“俾三密变为三身,八识转成四智,速登圣位,利益群品也。如神变疏云:若用三密为门,不须经历劫数具修诸行,只于此生满足诸波罗密。”
对于上述法理和事实,萧张师徒一无所知,故此狡辩道:“索达吉堪布更迷信密教法门,说可以顿超十地,于一生就能即身成佛的荒谬言论,其举《摩诃止观》:“利根者圆教下一生顿超十地。”经笔者查证结果,智者法师没有说过这一句话。显然的,这又是索达吉堪布造假附和,藉以欺瞒众人的恶劣手法。其所引密续《大密方便经》“证一地后,若欲成就者,七日便能成佛”,欲左证其论,然而既然是藏密祖师所造的密续中的“经典”,复又与诸佛菩萨开示及诸学人证悟现量境界背反,因此根本不具有说服力,不可信受。更引《楞严经》:“不历僧祇获法身。”然而索达吉根本不知道这句佛语义旨,欲引用做为密教即生成佛理之论证,则又成为引证失当的一例。谓佛意是指学人于累积福德功德具足时,若有因缘即能够一念相应;在一念相应的情况下,就能证入无生忍,了知法身如来藏的所在,生起般若慧。”(《真假邪说》P414)
《楞严经》“不历僧祇获法身”,真是说碰巧“了知法身如来藏的所在”吗?不是的。长水子璇大师《首楞严义疏注经》云:“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初句断障,即前身心荡然得无挂碍也。……下句悟道,即获妙本心常住不灭也。阿僧祇云无数,劫波云时分。方便教说一切诸佛皆于无数劫中修波罗蜜然后成佛,今于此会言下顿悟,获妙本心常住不灭,何历僧祇之有乎?故下文云:歇即菩提……不从人得,何藉劬劳,肯綮修证?又云:弹指超无学。又圆觉云: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皆此义也。(中略)乃至妙觉破惑证理发真妙用,皆随位浅深而论广狭。此则一会之众皆得妙益耳。”可见,以“首楞严王”为代表的大乘了义正法的加持力,远非萧张师徒臆想的那样有限。
近代禅门巨匠虚云老和尚就多次引用《楞严经》此语,以说明成就佛道的快捷性:“若是功夫得力,一须臾之间,是可以成佛的。故《楞严经》阿难尊者曰:“不历僧祇获法身。””“佛说三藏教,谓诸修行人修因证果,要经历三大阿僧祗劫的时期,才能成功。独禅门修证很快,可以“不历僧祇获法身”。两相比较,前者要经千辛万苦才能成功,真是为难;后者只要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当下顿断无明,就可立地成佛,快得很。”
天台宗有关圆教顿超十地的论述,比比皆是。如《摩诃止观》云:“以根利故不由品秩……圆人根最利,复是实说复无品秩,此则最能超。璎珞明顿悟如来,法华一刹那便成正觉,从此义则有超。”《妙法莲华经玄义》云:“然圆教肉身于一生中,有超登十地之义。……余教肉身一生之中,不登十地。”《止观辅行传弘决》云:“圆人一生有超登十地之义,故云一生可获。”可见“利根者圆教下一生顿超十地”乃是智者大师和天台宗的基本观点,拒不承认是十分困难的。
关于密法的来源、传承,以及法义的清净性,前文已作了深广论述,这里不需重复。萧张师徒依文解义地判定《大密方便经》“为藏密祖师所造的密续中的“经典””,并且拒不承认,倒真是天大的笑话。其实,《大密方便经》即是《大宝积经大乘方便会》的藏译本,如《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云:“又如《大密善巧方便经》中说:从前,大悲商主杀了短矛黑人,以此圆满四万劫资粮。婆罗门喜星童子二万年间于林中持梵净行,一次去城中化缘,商主之女见其后祈求成家,因遭拒绝而欲死。喜星童子为救彼性命而舍梵行,以此圆满了二万劫资粮。”在第八章中,我们曾引述汉译《大宝积经大乘方便会》原文,核实了这两桩公案。所以两经的同一性,十分明显。汉译《大宝积经大乘方便会》这段文字,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见然灯佛时,即得无生法忍。从是已来无有错谬,戏笑失念无不定心,智慧不减。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如其本愿得无生忍,七日之后,便能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欲百劫,亦能得成。”作为《大宝积经大乘方便会》之另译本的《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西晋竺法护译)亦云:“已得法忍所造菩萨,一念之顷,七日成佛。”此外,《般若二万颂》也明确讲道:“见道菩萨欲得佛果,七日便可成佛。”既然是真理,当然在任何地方都是不变的,这不以个别先生的孤陋寡闻和死不认账为转移。
我们注意到,萧平实常常向人许愿,只要死心塌地跟着自己走,可保证即生证得初地:
“所以说一世要到达初地并不困难,难的是你有没有那个福德因缘?能不能如实地去修?那么,佛既然告诉我们:三大无量数劫甚至能“以一分为一劫、一秒为一劫、一剎那为一劫”,那么一世之中要超过一大无量数劫,并不困难;除非福德智慧……等都不具足。不但这样,我们还打妄想:希望看这一世能不能够再突破?再努力突破,将第二无量数劫去完成它,我们正在打这个妄想。希望诸位也跟我们一起打这个妄想,看这一世能不能到初地?试试看!好不好?”(《明心与初地》)
“如果你真的想要在这一世当中过完第一无量数劫──以时、分、秒、剎那剎那为一大劫──这样过第一无量数劫,也就是把长劫入短劫,那你就得要跟我一步一脚印去破邪显正。”(同上)
“我说的是老实话,如果你能够跟着我一辈子跟到底,我说的法,你有如实的去做,一步一步的去走,一世到初地,那不是难事,不困难!……因为该到初地所修的这一些法,我都会跟你说得很清楚;你只要有如实的践履,到初地不难。”(同上)
“如果你今生在这里修行能够照我这样说的次第,努力去精进、去用功,如实的修行,十年下来、十五年下来,大不了三十年,可以到初地。”(《大乘无我观》)
《真假邪说》亦云:“依平实导师之教导,精进如实的进修,一世要修证进入初地,更是不无可能。”
若把萧平实师徒“即生可登初地”、“(这一世)再努力突破,将第二无量数劫去完成它”等言论,和上述初地菩萨七日便可成佛的佛经教言摆到一块儿,那么结论只可能是:即生成佛完全成立!于是,《真假邪说》讲的“一生就能即身成佛的荒谬言论”,便成了真正的荒谬言论。
全知无垢光尊者在《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中对即生成佛的问题,做了深入分析:
“宣说每一刹那可圆满许多资粮,同时遣除浅慧者之邪分别念:
三大劫等诸说法,义为速圆或久圆,
一生解脱依智力,方便精进及胜智,
以此三者而修持,则有无上广大力。
如是极为钝根的诸位菩萨经过三十三阿僧祗劫后成佛,即资粮道、加行道经过三大劫、十地中的每一地各经过三大劫。中根者经过七大阿僧祗劫后成佛,即资粮道加行道各经过两大劫、见道经过一大劫、修道经过两大劫。利根者经三大阿僧祗劫后成佛。阿阇黎巴雪所著的《中观宝灯论》中云:“利根者经三大劫现前佛果,中根者经七大劫,钝根者经三十三大劫。”关于利根者所经三大劫,《经庄严论》中云:“三大劫圆满,修行趋究竟。”《般若八千颂广释》中云:“第一大劫从资粮道开始至一地之间圆满;第二大劫二地至七地之间圆满;第三大劫从不动地至佛地之间圆满。”
《菩萨地论》中云:“资粮加行一大劫,一至七地一大劫,三清净地一大劫。”意思是说,如同田地边缘以内都算为田地一样,一地已包括在资粮、加行道之一大劫中的说法与《瑜伽师地论》中的意义相同。
如是所说的大劫也是以利根钝根而安立的,利根的三大劫也是根据次第平等积累二资粮而言的,但具有广大心力者每一刹那中便可圆满数劫资粮,因此不需要积累三大劫资粮。密宗就利根钝根而言,心力大者每一刹那便可圆满无量资粮,连续修学迅速一生等可得解脱的说法是合理的。也就是说,获得灌顶后修生圆二次第就进入了小资粮道,之后若依靠大精进与大方便勤修,则即生便可获得见道。获得见道后无生无死而即生可以究竟修道,获得菩提果。即获得见道以后,如果欲求,那么七日也可以成就菩提。《般若二万颂》云:“获得现见诸法清净法眼之大菩萨,若欲求正果,则七日亦可现前无上菩提圆满佛果。”此后,因圆满自在而随心所欲成办一切事业。声闻、缘觉入大乘者都是依彼圣者身现前菩提的。因此,将密宗即生解脱推向劣道实在不应理。密宗是以诸多甚深方便获得见道的。见道之前,显宗密宗在精进与方便上有差别。从此之后,极利根的菩萨与趋入密宗持明地的时间无有差别,诸钝根者中修持密宗持明圣者可速得解脱。例如,世间上具有大精进、大方便、大智慧的人可以迅速成办事情,而普通人却无法成办,以此比喻也可理解。续部中说:解脱并非是从一处至另一处,仅仅是净除内在光明心性之垢,而不是修成本基中不成立的他法,因此也称为捷径成就。”
至尊上师堪布仁波切也在《藏密问答录》中开示道:
“密宗中“即身成佛”所谓的“佛”,不仅仅是指一个修行人“见”到众生本性意义上所具的佛性,也并不仅仅代表他单从理论意义上明了了心、众生与佛毫无差别的道理。密法中的成佛不光是从众生心的本体角度而言,依靠密法不共的特殊加持力,除了成就法性意义上的“佛”以外,还同时成就了色身意义上的佛。我相信真正的禅宗祖师,当他们“见性成佛”时,也同样成就了色身佛。只不过因汉传佛教历来乏少对大光明见的阐述,而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为代表的空性见又深入人心,故而一些宗门大德便在显现上不过多地宣示有关色身成就与否的问题。如果我们的理解没有出现偏差,禅宗一直强调的“见性成佛”指的是圆满了三身的佛,那禅宗的“佛”与密宗的“佛”就无甚差别;如果按目前普遍的理解,大家都觉得禅宗的“佛”重点指的是心性本体意义层次上的“佛”,是说一切众生都本具佛性,而非过多强调修行者必须真正获得相好圆满的色身,那这样的“佛”就显现而言,肯定与密法的“佛”存在着一定差异。
在佛法看来,三身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禅宗当然也同样认为,只是未广说、明显说而已。)一个修行人若获证了法身,他要是不同时得到色身,这在逻辑推理上是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的。藏地的宁玛派、格鲁派、萨迦派、噶举派等四大教派一致公认,一个凡夫是可以即身成就圆满佛果的,这方面的典型代表是米拉日巴尊者。格鲁派的嘎丹江措格西也曾说过,若能依宗喀巴大师所传之显密圆融修法修持,最快可六个月成就佛果。而宗大师在圆寂之时,若按续部所言的成佛之相衡量,则大师本人已全部完备了所有征象。而熟悉《五灯会元》、《古尊宿语录》、《指月录》等禅宗典籍的读者也一定清楚,在这些典籍中同样记载了一些在临圆寂或圆寂后呈现出种种成就相的禅师生平,因此我们说,从最究竟的角度来看,禅宗与密宗在所成之佛的本性上并无差别;但在显现上,以及具体的成佛路径、方便及表达方式上却存在着一些区分。宁玛巴也认为“即身成佛”是指一生即获得金刚持如来之果位,且具足相好圆满之佛身。在各大教派的发展历史上,均记载有无数个这样的即身成就者。
有人也许会问,既然密宗、禅宗中有这么多的“佛”,那为何不见他们也像释迦牟尼佛那样广转****呢?其实这个问题一点也不难解,不论显宗密宗都承认,在三千大千世界的浩瀚时空中,有无数个获得各种果位的大菩萨,但并非所有的大菩萨都要示现为八大菩萨;同理,修学显密的汉藏修行人中,真正成就佛果的也不可胜数,他们各按因缘与自己的愿力而在不同刹土利益众生。不仅我们所处的娑婆世界有无数佛陀,别的刹土也同样。无数佛陀就这样以各自的大悲愿力而住持各自刹土,他们不一定非要显现在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眼前。就因为释迦牟尼佛当初发愿要摄受浊时众生,我们这才有了与他结缘的可能性。如果大家能对不可思议之华严境界有所了解,相信这个问题也就不成其为问题了。”
读过上述教言,人们对即生成佛应当不再存疑了。
最后也须指出,即生成佛是最利根者的境界,不是每一个修行人——包括藏密行人——都能随随便便做到的。但是,如果具足福德因缘,趋入大乘了义法门,并且付出常人所无法比拟的大精进,那么应该说,即生成佛并非遥不可及的神话。
《第九章 神圣的回归 第一节 即生成佛》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