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凡人的心理承受力构成了严峻考验。但如果一定要按照这些人的意志去宣告平庸才是科学的话,那就需要首先改造这奇妙玄秘的世界,让它变得既死板又无味。这恐怕不是件轻巧活儿吧!
美妙和精彩竟然成了不敢接纳的奢侈,应该是漫长的轮回惹的祸。流浪在轮回中,众生早习惯了平庸和自欺自慰,还没来得及回过神。
理性思维的极致就是否定它本身,这个惊人结论的具体论证过程,由中观应成派给出。通达应成大空性之后我们会明白,随时准备向圣者无分别智慧和离戏法界无条件投降,是最没出息的凡夫分别心所能做的最争气的事。倘若越研究,越是趋于轻狂和自闭,那就肯定是在某些需要灵性和良心的关头出了闪失。
由于不懂离戏双运大法界,所以学术研究者们常常将般若大空性误解成虚无断灭或小乘缘起,将第三转如来藏思想误解成外道神我。由于不懂轮涅无二、烦恼即菩提、转烦恼为道用等实相妙义,所以他们又想当然地把密宗和性力派外道直接划上等号,甚而对汉地的许多圆实教法也说三道四。故此纯学术性佛教研究,不论是在历史考证等事相方面,还是在教理方面,实际都是非常颠倒错误的。这两方面错误,还存在着十分明显的恶性循环——对教理的误读导致对历史的迷惑,对历史的迷惑又进一步加剧对教理的误读!这些都是凡夫实执分别心和严重的人格缺陷,在背后捣乱所致。
我们佛教徒并不绝对排斥教史、事相上的一些必要探寻,但前提是必须以佛法正见(特别是现空双运中道实相正见)摄持,并且无违于祖师大德的慈训,尤其没有任何义务遵奉分别心所虚妄增益出的需不时更新和纠错的种种硬性条款。佛教的流布和传扬,需要观待众生的业感、福报、因缘等十分错综复杂的因素,怎么能够由某个既定的僵化观念或模式随便做主呢!
古时候,没什么文质彬彬的研究、考证,没什么富丽堂皇的学术殿堂,但却丝毫不影响古人修学如来正法的热忱和成就,明心见性、超凡入圣的大德也多如繁星。到而今,正因为人心躁动不安,分别烦恼不共炽盛,特别是众生我慢习气越来越深重,无常心、出离心越来越淡漠,所以才会对随外门转的下流无耻的学术研究趋之若骛。所谓的末世浊恶,就体现在这些地方!牺牲至关紧要的佛教信仰,牺牲一劳永逸地了却生死大事的暇满良机,兴冲冲地投入自欺欺人的文字游戏中,挣得梦幻般的几声誉词或几下掌声——精打细算的现代人,怎么竞相做起亏本生意来了呢?
通过对一个多世纪风波的简单回顾和剖析,作为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弟子,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了传统的份量。传统是“道”,传统是根,只有坚定不移地继承传统佛教的精髓,这世上才会有智慧的火焰和解脱的曙光。尊敬传统,感悟传统,捍卫传统,是当代佛教徒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如来弟子我们一定要记住,能给自己带来真实的安乐和光荣的,决不是与顺世外道同流的伪科学的学术研究,而是传统圣法。就像至尊上师堪布仁波切在《中观四百论广释》中讲的那样:“华智仁波切曾说过:“于如佛陀般的诸大成就者的教言不以信心修持,反而信任凡夫人以极为迷乱分别念所说的语言,这种人实属愚笨!”而纵观今日天下之芸芸众生,这类无有慧眼的愚笨者,呜呼,日渐满天下也!堪布阿琼言:若对高僧大德的论典善说不希求,反而希求世间凡夫的邪论,这是布那亚魔王入心的表现。诸学人于此,当切切日慎三省自身心!”
人们很关心的佛教现代化问题,是不是一定需要以背弃传统精神和无原则的庸俗化为代价呢?应该不是。作为一种与现实中的人密切相关的文化体系,佛教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一些不良影响,并且存在一些有待改善之处,所以形式上、方法上的变革不可缺少。但是,颠扑不破的传统圣法却何时何地皆没有任何进化、发散之余地,这一点必须首先明确下来。倘若盲目随顺现代社会的高熵文化和人本思想,只会加速佛教的衰落。特倡佛教殊胜不共的心灵净化功能,为疲惫、燥热、惶惑的灵魂撑起一片精神凉荫,才是佛教在新时代的根本出路。我们不相信,现代人都会忙得(或笨得)一点儿也想不起问:我是谁?我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生命有没有超越平庸现实臻于永恒、圆满的可能?我们相信,这类问题肯定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深。解答这些问题,就是佛教生存和发展的最正当理由。及时递上神奇的精神药剂,是任何形相上的慈善事业均无法替代的。否则,一个失去了自身特色和救世意义的佛教,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又有多大价值呢?而缺乏价值和特色的文化主体,其前景就大不妙了。
既然懂“科学”、讲“理性”的佛教学术研究者们有一些独到的雅癖,我们不得不权且奉陪走上这么一遭,讲些他们“爱听”的话。由于篇幅和时间的限制,再加上不是本书的主题,所以在这里只能点到为止,以最简略的方式为有意护持传统圣教的佛友们提供一些或许有用的思路,抛砖以引玉。
无论如何,事实是,既无清醒的科学、哲学头脑,又没有起码的生命意识、宗教情怀和文化良知的学术研究者的戏论分别念和偏执烦恼的无序躁动,尚不足以构成挑衅传统圣教——特别是大乘显密佛法——的有效力量!
《第四章 不容亵渎的尊严 第三节 学术研究的误区(8)》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