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能海上师全集(第五辑) 般若波罗密多教授现证庄严论▪P14

  ..续本文上一页义。此真如义之自性之法了知,亦不遮止於一切施等种种众多行相随顺修行,如何所作亦并知之。彼真如性之自性以无见性是见也。此说知矣,则法性中无一切行为(有为生灭)之性是行修(智)也。如是所说修行,与不二之自性一切修行皆成也。此中所作不二一切资粮完全圆满,於彼果中佛性虽未得成,而於所作得其方便善巧之道。心力不能遍照之行相得入解脱之门。乃至能於互有相违之义修行甚深之性也。是有学还灭之性相资粮,及俱有之说应受持也。

   有学资粮法获得者,为於大觉性能作得之故。是大觉性能得之因相者。轮回与解脱二性平等应更殷勤。

   诸法如梦故 生死解脱平 无业报责难 如经答已尽

   如是所云者,轮回与清净行相,不随顺与对治等,是互相反射上稍微之性,若梦等与相似之证知故。轮回生死与解脱涅槃,其体中之具性行相未知者(如海无风),平等性未知也。若梦等相似性者,十不善与施等体空不可得。但梦眠不是现前颠倒住类者,亦不是以梦眠颠倒,而成现前住类,如应成就事义故。此所说者,譬如骂责等与报复之声,皆是外界之声相指引之习惯影子,刹那之因性亦无有。若业之范围成就世间或破坏从於副委员长呀业力生起,以此业力出生之故。胜义之中则不然,任何谁亦无杀谁者(了知无我何因杀人),然以俗谛故未杀亦非是,而谁与谁因果错误,接引所为,亦不是无有所为,如是所说,是随流类等引相违之真实,生起於杀害等(嗔恚)了知之门,乃至非是如理作意之能作,及具有不善等与相似断命等之行相参入。彼由如如义性真实之上发生梦眠相似而复更加颠倒错乱缚执所有,等等无不完全。於彼平等共同之义,真实等中现前失真故。此中所说等等回答,及彼品类为他宣说,如是所作云云,内体应深刻映入也。

   别者,梦心者,睡眠力之所损害,彼非果,是相似故。以此所说之喻不成。如彼梦中善与非善,习行者,如觉时住中,呜呼悲伤未作,合适佳善所作,如是随喜者,若随行住中心意现前失真之医治,完全医治者,以此之故而喻不成,生死与涅槃平等也。两个平等性之行相者,是自分大觉刹土,大觉中之成就。故此以下大觉佛刹最极严净。

   如是情世间 器世间未净 修治成清净 严净佛刹行

   如是所云者,有情等器世间之分别,大觉清净刹土二者之地位,如彼饥与渴,石与刺等之性,皆是不净。此对治者神圣与罪失,习行工作与金等体生起之门。乃至清净者,大觉之刹土清净也。自性大觉刹土清净修行者,方便善巧也。如其时劫於大觉之所作,须要方便善巧。

   此境及加行 能度诸魔怨 无住如力势 不共行相等

   不贪如所缘 无相尽诸愿 表相及无量 方便善巧十

   如是颂云,中断之法正真过度者,神圣等与魔业并超。一切法平等性,即此清净行相修行亦不住而住。愿道修成以他义为前超,兹圣者之能作也。虽行之一切最极修为性不是通常。白法清净法上一切执持不执。清净解脱门空性之无所缘。清净解脱门无相,即此无相亦无。清净解脱门无愿性,即此无相性亦无。前问舍断不退法之名诠不退法之决择及境。一切智性之无量,般若波罗密之境。如是十种现前所作,时非时中,智慧知解即加行方便善巧之总持门是也。

   般若波罗蜜多教授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圆加行第四品释竟。

   顶加行第五品

   於一切种智现证圆满获得,炽然究竟发起观证容易了知所作,故作特徵等叙述,依此前行摄持现证高上。

   梦中於诸法 亦观如梦等 徵至顶加行 所说有十二煖

   此颂中所云,一最极修行故,梦中住类者,亦於一切法在梦中相似等观见。二於声闻中地位欢喜久住其心不生。三於如来诸佛等观见。四诸佛之神通种种神变所缘。五宏法之心生。六於地狱等常常作观之有情,见彼先前行为,自於佛土努力,断彼恶趣随行在念。七於城市中住少於言说能作真实加持成就。八魔害布施等,非人能作,无中生有,作实有之词成事远离。九依自现前了知彼岸方降伏,善知识亲近受教。十一切种智之般若波罗密学习。十一一切诸法现前而无错失。十二於佛菩提随顺成就。如是等十二种者,是现证顶加行能得之住品差别表徵故也。

   如是表徵作用之行相复更摄入增胜所有十六,云何种种行相增胜十六者:

   约南洲士夫顶 供佛善根等 多种喻所作 增盛十六相

   此颂所云者,一三千大千世界之中南严浮提之有情不惜财货,特能於如来佛所作特殊之供养。二特能於般若波罗密能作意念。三能得无生法忍。四於所应作之菩提及能作之诸法能无所缘。五于十善等及无色之修习悟入易得,易作特别超胜。六接近诸天邻次之下。七自能镇伏诸魔势力。八与导师及相同之士夫共住一处。如是等所说之福德有八。复次,一一切种种善巧方便学处完全清净。二具足成就如来种性。三能得佛果之因相具足。四于波罗密反背方面心意不生。五于色等俱有具足观察心非炽然生。六广大波罗蜜普摄能正知。七一切圆满(般若等)成就能得。八正等圆满菩提相近随顺转成。如是所说之福德又有八种等分别解者,以于无上等至尊大觉供养之善等种种众广所作譬喻,乃至增上复增上特殊圣性之住类十六之自性种种行相「养成」增胜是也。

   如是增胜行相,种种添加,转成自根(增长)范围究竟之相等者,是决定坚固依止,务须决定坚固依止。

   三智性诸法忍 圆满最无上 不舍有情义 现得坚实称

   如是颂云者,是正真方便善巧之力,于种种未知者求知之住品者。大悲现前,通途自性有情之义利完全不舍之性相,一切种智性于中等所说如何,一切智性三种之法,于其发心等增上大声宣说。获成悉皆圆满无上决定坚实依止也。

   如是坚实能作决定坚实,成就此之性相者,众生位上住是也。是义云何众生本为住位也。

   四洲小千等 中大千为喻 以无量福德 等持悉全宣

   此颂所云者,称量能称量之标准也。如是云者之理,三千大千、中千、小千、世界四洲等等,於波罗密多等中,一切自性三昧之福德、及智慧各各作喻,乃至彼体殊胜比之圣性差别,并是超量(不可量)福德广大之性及三昧正定之相。此名诠(胜法)者,以众生体为住位也,如是特徵记持,彼等如其位次,暖等决定开解出离之分全四种,自性内心刻记应作也。此上决定出离分全。此以下者,是云见道。彼中不随顺品对治,及俱有有四种,今先不随顺品所取行相分别之二者:

   流转与还灭 各各能所取 体性各又九 非如其境性

   如是颂云者,流转与还灭无所缘,及所缘之自性体中,如位次说,菩萨与声闻等中,等等法之受取,及舍弃之门,乃至所取也。此之所取行相分别烦恼,及相似,不随顺品中成为境上分别,各各有九种者,真实性及未随行趣入性,以此颠倒显现故,於如其所有之境,了知皆非自性本体之知见所作也。如是所取行相分别之二类教示矣。能取行相分别又二者:

   判异生圣者 情实安立假 许能取分别 各各九体性

   若所取义如 彼能取何性 是彼之执着 自性空之相

   如是颂云,各各士夫及圣者之补特迦罗体,如其位次,士夫我见,随行安立,有此因缘,能取有体。能取行相分别作遮止者,是於不随顺品中彼能成境界之计度分别,各各有九种者也。任何时中,谓此等境界一分真实,能成所取之体义,彼体如其所取而有自性者,非是。此所云者,彼任何时,亦能取者,非是。以此之故,执彼体者,有能取之自性,有阿练若之自性,悉是颠倒显现故。境界如何,即如何的不是。自性之自性是净静空理应知也。

   所取之行相分别,量初悟入之因缘,如是行相九种云何(此是最初悟入之因缘)?

   自性及种性 於道正修行 智所缘无误 不共对治品

   自证及能作 彼业所作果 趣入转依品 分别相说九

   此颂所云者,一修真练若者无证寂静之自性。二於不动地等中趣行求佛之种姓决定清净。三不知如幻於中不依见等之道,正真修行成就。四其中反射之影像,极微者亦尽知,於所缘不错。五了知功德与过失之见前行所为之事。六应舍弃者即应对治,与不随顺品一切垢污与离弃性自所了知。七劣常妙善皆非之性,即声闻等道之距离延长能作。八随其心之相同(平等性)作幻化有情之事业。九若正真方便善巧之力生者,於一切有情涅槃图谋所作之果,於中无咎之所取持,所作性之趣行可为也。如是所取行相分别者,最初入行品类所依之因有九,是见道之加行位中应放弃之说也。

   所取行相分别第二还复之因,凡其九种是何?

   堕生死涅槃 智德下劣证 无完善摄受 道相不全备

   由他缘强行 所作因颠倒 界限及复杂 行住入愚昧

   随行所作中 分别九体性 退还类所依(因) 生声闻等意

   如颂所云者,一生死轮回与涅槃解脱随一相应吸入之堕性知解之下劣性。二善知识方便善巧,及离弃性,完全摄持无。三智障究竟对治错乱非是,是修行成道之过失。四於如来等教授教诫观待俱有他缘之行。五及一切有情之尊胜大心等於中不趣入,与大义所作颠倒。六烦恼障之对治性,能作与道之界限不清。七所缘及俱有性之果,最初了解有差异性。八饮食睡眠不知,一切应断不断,不知行住。九大乘一切所摄,万千法性,一切种智性,解脱涅槃,一切之行,於众生罪恶及俱有性,所取所为一切非是之性,是退回之所作也。此之所取行相分别性行,反回退堕品类之因,是依声闻及缘觉相续受取所作,而出生有此九种也。若菩萨等见道。心心业,出生入行之住品。如是所作是应断…

《能海上师全集(第五辑) 般若波罗密多教授现证庄严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