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能海上师全集(第五辑) 般若波罗密多教授现证庄严论▪P17

  ..续本文上一页等中之分别,有四种。一自性身者:

   能仁自性身 得诸法无漏 一切种清净 彼自性即相

   如是颂云,能仁大觉世尊之自性身者,依近念住等之智慧体性,从世间超出法界之无漏自性,如无垢等摩尼,体性行相一切清净,而且自性阿练若之性相成就,皆是其体。即此体之自性随生灭之自性者,即是彼相故。非人工之义,是从世

  

  间超出之道的获得,不是获得之所作。是如幻心识证知一切诸法之证得故也。其余之三身者,法胜义法性,报自性正确,化俗谛之显现,如其胜解。详细分别者,佛及菩萨声闻等之刹那行竟,种种清净施设者也。如是教中指示此身,从法理者,云何净转净,许性不异故。诸凡发生以此法理故,不异亦异安立之行相者也。此第一法身教示矣。

   第二法身者,是无戏论之智慧主体,性是无漏,依念住近行等之建立为自性。

   顺菩提无量 净解脱等至 九次第自体 十徧处体性

   威服根殊胜 差别有八种 无诤愿智满 神通正等明

   无碍四清净 十自在十力 及四无畏等 身等三不护

   及三种念住 法性无忘失 习气正真断 大悲诸众生

   唯佛不共法 说凡十八种 及一切种智 称名法之身

   如是颂云者,一近念住等,乃至圣者八支圣道中间菩提分等也。二如前所作慈等四能量完全安住等也。三内有色等及非有色之行相,分别外境游戏诸色似像,如是所作二者;种种苦痛及身苦之解脱,现法所作圆满之所作,乃至与住品如何相应 所作一也;虚空也,识也,无所有也,非想非非想,依生处所说有四;及受想灭,如是所作是一。是清净等解脱有八故。四色界四静虑、无色、次第相似趣入各四,及灭尽定相似趣入,如是等次第趣入有九也。五地水火风青黄赤白空识,如是等所说尽定十种也(十遍处)。六内有色与内无色观体,各各少多外色种种体境上,观想彼等胜处,威伏(别余所缘)乃至识知所作;四内无色想,唯有了知青黄赤白威伏胜处观见之所作四种。如是胜处合为八种也。七彼岸相续所系之烦恼怨仇,相续拔出根株中之三昧,如是所作是观烦恼无。八正真之量一切及离地,伏贪去疑能作成就。愿道者尽凡所有之轮回种种解脱,尽凡有之住品中契入,如何所作之愿智也。九如前所说之神通六种也。十各各正等明四也。十一所依、所缘、意志、智慧、悉皆清净,如是所作清净四也。十二寿命、心能、资具、事业、生处、胜解、愿力、神通、慧力、法、等自在所谓法自在也。十三如前说之十力也。十四四无畏也。十五如来之身语意行为悉皆清净,於他一切颠倒行为,悉皆知其恐怖,而为隐匿所作,听闻思想非多杂,是为三不护。十六于法教示听闻业欲,及听闻非乐欲,及彼二具有,如次随行生贪、嗔,二者清净,唯平等舍、念、具足住,如是等是曰三近念住。十七为有情义利之所作,时分无尽,凡此所作之性相,不忘众多法性。十八烦恼所知二障随眠之自性,种子相应之习气,正真断除尽。十九究竟所有士夫利益之心情,凡其所作生起大悲心意。二十佛十八不共法。廿一一切种智性。如是所作声语可摄合於道智性等中,亦是与前说相应故,亦是菩提品等共同无戏论智之主体入住成就者之一切成就,亦是法身现证之名称也。如是所作等多名唯一也。有别说者:

   能仁自性身 无漏法为体 得成称徧净 本有性具有此非论颂文

   如是谓言,如所有性之世间,超业无漏之诸法,唯承许此。谓自性身,彼有自体皆生灭性,是彼之性相也。此性亦即法性之身,由法之所有也。此云自性,外缘不现,所作由教也。前二十一等云云广说者也。法身者,谁是自性之性,是无漏法具足故。此体是谁之体,少许是何亦无,是於共菩提分四无量等,於中所作等之文颂品类,云何契入之能作也。别说者云,此体见者,瑜伽俗体义理差别,具足显现生起之门,乃至安住。若完全成就者之成就,於法指示等之义,义之所作,作为之性中无心与心所,魔所不食,承认须要等,如其所有摄之。如是云者,复有颂云:

   自性圆满报 随他变化身 法身诸所作 四种正等宣(此是初品中之颂文)

   如是所云之颂词,是由初品中之所作,若一切自性所作之声者,是头先法身,如是所作之声未发明者,唯说三身故。如是说也,是他之所云也。须要顺教契合之文品所作之面容相同。此所云者,唯与作者智慧相合之故。以此之故彼方於四身之说,一切不背成就也,如是云然。

   复次,分别声闻等之烦恼消灭之三昧业,比大觉世尊之烦恼灭除之三昧差别所作之故,是此品词句之分别者也。

   声闻无诤定 见者烦恼断 佛无诤永断 聚落等烦恼

   此颂云者,声闻等无烦恼之三昧者,由我体观(现补特伽罗),或有暗藏(眠覆)之烦恼生起成转者之不相应在。若是人类之烦恼性生起者,皆是完全断弃性也。诸如来之三昧者,一切聚落烦恼尽,无种种众生尽所有之烦恼流演拔根之所作是也。

   诸声闻等之愿智,如来之愿智差别教示故,此中颂文分释者:

   大觉之愿智 任运成舍贪 无著而常住 普答一切问

   此之颂云,如来之愿与智者,性是无量。随自内性之契入而行,真正与现量无错失者。於色等上之贪与离贪等,烦恼所知二障习气,及俱有断净。一切所知障无所执著,尽其所有轮回中随得安住常时住故。正真各各诸明甘露问取答说,犹如印模所作不异,是应受持,如所宣说。声闻等性,与此正正相反亦非是也。是常常愿欲於大悲自性之法身中入住,而又常常不如其义而行。

   於此等所作者为教授之故随其机类。颂文分别云:

   善因成熟者 於彼彼所化 何时能饶益 即於彼彼现

   如是颂云者,於善知识等相逢者。昔有善根功能故。佛於圣众所缘之因,完全喜悦摄持成就。於诸有情,谁当何时於教法中,应何所作调伏,常时适当施与成就。此时此义应作之故,依彼往昔道愿成就如何,世尊知彼,与彼显现适合事义,应作事业,一切时中,如如意宝,随近而住。若彼自己罪业发生,於因不全,则果之成熟作事,不能显现,恰当对面仔细参忆事理各皆如是,息心寂静观思。此中文义分别者,喻云:

   如时雨普洽 唯种坏不生 诸佛虽出世 缺根不获益

   此颂所云,喻如天空自在下雨,而锅底等不沾雨润;种子等自性焦破,则此种子不能相应生芽成就。谓谁於佛,意有希望,所作究竟完全圆满方便等则能显现出生,亦不观待命运。依此受持正法,犹如轻舟易度,获得善妙决无动转也。智慧我性之法身瑜伽,各各决定相续依止,于一刹那之倾,亦不空度,再再发起,如量遍满,且常常如是。故作此之名称(法身遍满)。此复云何?此中文颂分别云:

   事业广大故 说佛定遍满 即此无尽故 而亦说为常

   此颂如是所说之理者,以此修行一切显现门中,於所作事业极广大故。虽贪欲相续尽其所有轮回可作迅速而超出世间诸漏不力而治伏故。但不能如佛徧满恒常自如如故。

   如是现在所说身性之指示者,是第三受用圆满色身之自性,相好清净,妙明炽然。

   妙相三十二 八十随形好 受用大乘故 名佛受用身

   此等所云者,妙相三十二,喻好八十之自性。彼者,与登十地之菩萨摩诃萨等方便共同。大乘法之受用欢喜大乐无上。於说而不听之罪行无有故。是大觉世尊之受用圆满身是也。

   手足轮相足掌龟腹平 手足指等网鬘联合生

   手足柔软细滑若童肤 彼身七处各各得充满

   指节纤长踵广身洪直 膝骨不突诸毛皆上靡

   腨如鹿王快迅臂修圆 阴藏密赘豆蔻孔第一

   肤色紫金细薄而无垢 毛孔一一妙润皆右旋

   眉间毫相庄严狮子身 臂腕圆实接膝顶广正

   於非妙味转现上妙味 身相修广腱脯若水薪

   顶圆肉结舌相净广长 狮颊端严悦意净梵音

   齿牙洁白齐平细密满 数足四十安布而完善

   目晴皎洁深碧牛王睫 敦妙严肃三十二相圆

   如是所云者,於无上等护送迎接故,具足手足轮相之性。往昔正真受取律仪,坚固平稳性,感得足掌如龟腹平整相。手真实指示四摄亲近教导,手及足指如鹅王掌相网鬘联合。以诸食饮等丰富施与,手足柔软细滑如童子状。舐吮等极其敬爱善妙施与,手足掌向上,肩背高举之故七处力充满。救亡作业作他解脱,指纤长。贸易贩卖利益之属,踵宽广。弃舍断命,身大洪直。於善法正真作为,足膝骨不突露(伸直)。善法正真作为增加,身毛上靡庄严。於明艺等恭敬所作,施与受施各各体如鹿王腨。於财宝艺能助起於人故,而不间断,手臂修长庄严。於一切士夫清洁梵行正真授与、入行,密中之密,唯独耑说之教授教诫,隐藏豆蔻乳第一。坐具广大美富施与,感颜色如金。美好房舍等正士施与,皮肤细薄。於聚落喧哗完全断避,一一毛孔右旋妙润。於无上正士一切住处,尽其所有建筑设备,眉间白毫相庄严。若诸一切当前可怖,单独向尔,特能不死,身躯如狮子身。言语善说,随行和顺所作,臂腕圆实。以药物施予,手掌广长接膝。为病人作役扶侍,味触转变上妙滋味之知觉。园林花木众所欢悦等能作者,正真授予入行交涉含流藏摄身如水薪。於正殿等施予殊胜之中顶,具足顶圆髻相。於尊长等赞叹称扬,舌长。於世间一切有情施与正法,使知所作,净音(咒音)文辞。小小决择断疑,狮颊相似。於一切士夫尊重等,洁齿。正命清净,齿齐平。谛语言辞普皆摄合,齿排列完善。辞语细致能断,齿四十足数。於一切有情犹如一子看,目睛蔚蓝。无忿怒等之见,如牛王睫。此因成就之成就相,此中颂辞分别云:

  …

《能海上师全集(第五辑) 般若波罗密多教授现证庄严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