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能海上师全集(第五辑) 般若波罗密多教授现证庄严论▪P19

  ..续本文上一页也。三如是加行及俱有之因,此因之果,如是尽皆归纳,法身事业,及俱有等果。是大般若佛母全经大义之略摄又三种相也。此如如所说之作述如是。

   以上疏文竟以下是藏文翻译人之笔也

   依彼仅少之辞义 由彼行相名数等 诸善巧说母经中 少知略义此所作

   若是未知一切等 次第完善则不摄 此中摄等细分辩 所有差别尽确定

   圣者洁净解脱军 能仁义门见理者 位次容易辞容易 体等加行无所作

   堪布正真作显明 贤德上师顶礼足 辞品分析明显现 即此论主狮子贤

   此中联接事业生 善体以此皆获得 复次一切众士夫 愿获如来大般若

   般若波罗密多教授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

   大阿阇黎狮子贤造疏,西上堪布达耶嗄[日/阿]为肃清乐扎瓦才能集译故所请之决择也。

   拉萨大德恩师康萨仁波晴教授弟子能海比丘译成汉文

   般若波罗蜜多教授现证庄严论文句颂解

   序言

   能海上师是我国现代佛教界著名高僧。俗姓龚,名学光,字缉熙,四川绵竹人。公元一八八六年农腊月廿二日,诞生於汉旺场。幼年父母双亡,依姐生活成长。年甫弱冠,即以天下为己任。初仕军界,一九一三年派往东瀛考察,最初接触了佛教。他从佛陀的教义中,发现了解除世间苦难的途径,从此一心归信佛法。一九二四年,投培陵县天宝寺佛源老和尚披剃出家,同年,在新都宝光寺从贯一老和尚受具足戒,时年卅九岁。戒期圆满後,即约同戒六人,共赴西藏求法。初至西康打箭炉,从降巴格西学习,继至里塘那摩寺降阳仁波切处受学。一九二八年经老格西赞劝,发心入藏深造。时值兵旅,道路阻塞,步行跋涉,备历艰险。翌年,方才到达拉萨,随即礼当代藏地日月二轮之一、康萨仁波切为根本上师,依止学法,历时七载,得深广二种般若心要及密乘秘传。於一九三五年返回汉地,弘宣大教。一九四〇年,率弟子数人,第二次进藏,仍随康公受学,尽得显密传承,接受衣钵。从此展转各地,南北摄化,孜孜於正法事业,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兼作译述,曾无暇隙,其间颇有神异感应。毕生创立道场计四、五处,译著达六、七十种之多。一九六七年元旦凌晨,坐脱於五台山碧山寺,荼毗之日,山麓遍闻异香云。

   上师初接佛源老和尚嫡传临济正宗第四十四代法统,继承康公密乘大威德金刚法为第二十九代祖师。显密圆通,融贯大小,能内契佛意,取各宗之长,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将西藏额鲁巴教派的教理及修法,完整、系统地介绍到内地,并付诸实践,建立道场,摄持僧团,住持正法。就这点来说,实为汉藏佛教史上的第一人。

   上师严格遵守宗喀巴大师教派传统,在修持方面,大力提倡戒学,主张戒定慧三学不可偏缺,尤当以戒学为基础。强调学修必须依照次第。说:「定道由戒律下手,乃额鲁巴的家风」。又说:「密宗本来在戒律中,戒律即是密传,故应结合而修也。」他排除了宗派门户的偏见,开拓了综合研究的学风,虚心求真,体会了释迦世尊一代时教的精神所在。历年说法,皆归宗於般若。其论般若,不尚清谈高妙,故弄玄虚,而着重在行持,所谓融事於理,即事而显般若。他说:「慧者何,般若也。般若无相,寓于六度万行,故曰慧行。若废行而谈慧,则慧亦无用。」以能内证实相,获中观见,故能不坏真俗,恰合中道。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实非一般所能望其项背。一九四五年美国总统罗斯福曾派人执亲笔函件来我国邀请上师赴美弘法,岂偶然哉!

   这部《现证庄严论文句颂解》是上师在一九五六年至五七年间,为五台山清凉桥吉祥律院僧弟子们讲解时撰写的。当时随定随讲,历二个冬学而圆满,在先,他曾翻译过一部《现证庄严论狮子贤义疏》,一九五三年在上海铅印出版。是年冬,他就上海金刚道场,为四众弟子讲演过此论之前二品;随即率众上五台山、住锡清凉桥。以《义疏》文涩义隐,学者困於理解,爰就原文择要通释,缀成斯篇。彼时油印散发,仅供寺僧听讲之用,故印数无多。文革期间,僧人遣散,经书抄没,焚毁几尽。劫後,幸求获一部,殆若孤本矣。然此论乃康公般若教授之核心,上师学修成就之所依。尤可贵者,书内将康公教授口诀,历祖修行经验,融贯於论文之中,对於指导学修,至关紧要。它是祖国文化的珍贵遗产,佛教文献之无上结晶,焉可任之待其隐佚堙没?

   在上师诞辰整一百周的年头裹,我们把这本书排印出来,作为弟子的献礼,纪念他一生为法,利生无倦的精神和业绩。俾过去曾随闻於座下的,忆持不忘,未尝亲承教诲的,也能同沾法益。般若光明,遍照人心,总祈佛教昌隆,正法久住,世界和平,一切有情,同证菩提云耳。

   本书排印,严格要求按照原稿,不稍更动。然而油印讲义,既属随讲散发,时间匆促,未及详细核对;听者又各就自装订,附表插页,类未按次排列,付梓之际,自当审慎重行排布;於文体格式前後未见一致者,又须略作整理。其中显系抄错刻误者,如「二十僧表解」,乃依《俱舍》文义,稍作增减,庶符原意,而不敢擅动全表体式;故二十僧数,仍不了然,只可将《义疏》原文,及法尊法师《现观庄严论略释》文(亦依狮子贤意释),并录於後,以资参照。「十地资粮」及「对治资粮」书中颂、解俱阙,但曰:「依《摄义》文,文义具足,不另出也」。而《摄义》原稿佚失,遍索不得,亦唯依《天疏》释文,附於书末,而将颂文补入书内也。工作艰巨、不容或误,然大师既逝,无由亲承就正抉疑。忝以庸虚,临斯重任,整理未当,校勘疏漏,谬误失真之处,诚属难免,伏冀通鉴之士,详而正焉。

   侍者 幻慧

   乙丑腊月

   《现观》简介

   《现证庄严论》亦称《现观庄严论》,是弥勒菩萨所造。缘起是无著论师(约公元三一〇——三九〇年间人)初读《般若经》,多处疑难,无法贯通,遂入禅定以神通力往兜率天,请教弥勒菩萨。菩萨慈允,爰为讲说此论,无著论师记述流通。此论弘布以来,在印藏佛教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推尊为弥勒五论之首。论中,菩萨以补处深智,用八品七十义来分析、解释全部大般若经的内容。在哲学上,此论继承了中观派的性空理论;在实践上,它是以修行阶位为纲,用现观的意义,贯通了全部般若。总以二百七十余偈颂,统摄全经义尽;而且前後纶贯,层次分明,造论之善巧,堪叹观止焉。《现证》崇重《中观》,又特重修行,遂取得了代表瑜伽行学派的地位。狮子贤论师(约公元八世纪人)的注释,是印藏佛学家共同推崇的一部权威论释,它是用中观的见地,来阐释本论的。

   宗喀巴大师特别重视此论。十七岁时,他就在聂塘极乐寺学习了以《现观》为首的慈氏五论。嗣後,复相继从兖噶贝、仁达瓦师资重学此论。十九岁以後,他多次依《现观》立宗答辩而渐负盛名。三十二岁时住蔡寺,著述《现观庄严论狮子贤释详疏》。四十七岁住热振寺,将《现观》与般若经文合讲,嘱弟子达玛仁钦依此讲更作《现观庄严论广释》。《现观》被列为黄教寺院僧侣必学的五大部之一。

   能海上师初入藏,康公即为教授此论之狮子贤义疏;将其携来之汉文藏经全部锁藏在哲蚌寺札昌阁上,只允取出《摩诃般若》与《小品般若》二部作参考,专精一论,数年通达,获中观正见,并蒙康公在座上当众印可云(见海公上师传略)。

   侍者 乙丑腊月

  

   般若波罗密多教授现证庄严论文句颂解一名现证庄严论义疏附讲

   般若波罗密多教授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

   梵语云 阿巴哈马耶,阿朗嘎[日/阿],那马,扎[你/耶]巴米打,[五/勿]巴得,厦打,折帝。

   藏语云 悉饶已拔惹睹请巴,们[我/阿],登足,鄂笃京,寫甲瓦折巴。

   弥勒菩萨造颂 狮子贤菩萨造疏 能海上师解

   序 论

   疏云:

   大觉佛佛子各各顶礼

   今於般若波罗密 彼中文品所作者 一切庄严成就师 众解释者恭敬礼

   贪利有情成大贪 圣者无著救怙主 不败尊前亲听闻 本论指导造广说

   天亲根支行义等 以自胜解立主要 是处内识之所知 正真依於净解脱

   圣者陇补之派流 受持清净解脱行 此中应作不知见 住中慧行教相外

   如是以下解脱类 住信心地知识等 本论究竟未寻求 随自思见作广论

   如是善巧作光明 真实深隐未得获 本论始终根本见 谁能获得甚希有

   是中最极难得者 此甚深道根本见 大觉於此成自在 诸善巧者分别明

   本体一切清净者 别无行境与功德 最後成就为自他 利益乐欲生欢愉

   圣慈氏说,坚隐之自行、及随顺炽然利他之教者,谓由各各自明之慧,依止般若波罗密多经所有至极之教,是将来能得一切妙善主要之因也。如此所云,应作决定摄持,则余佛母广大功德宝蕴,莫不容易出生;且於无量事义生、住、趣入、之处,所作徒涉之点,能生超举甚大之智明。是故初始於母经功德如何,如其所作名诠,先行赞颂、顶礼、皈依。

  

   皈敬颂

   颂云:诸求声闻寂灭 遍知等性 凡於顺解脱 能作得者

   能为众生义利 诸道智性 若饶益世间 使成就者

   能仁正等诸身 一切种智 於种种一切 彼宣说者

   声闻菩萨众会 究竟大觉 诸圣众之母 皆赞礼者

   解云:般若

   般若者智慧 谓十智三智 五智等分析 慧心摄观证…

《能海上师全集(第五辑) 般若波罗密多教授现证庄严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