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十义之二十六
色等蕴空性 系三世诸法 施等菩提分 行想不共类
七十义之二十七
施等我执无 他加行能行 如是贪边灭 贪佛等微微 」
法是道自性 练若甚深故
诸法自性一 知者贪能断
见等遮止者 谓彼难证故
色等非知故 谓彼心不遍
如是遍知理 不共对治品 分别相无余 此尽说应知 」
七十义之二十八
色等无常等 未圆圆满贪 于彼贪无性 行遮止加行
不变能作无 难作三加行 得果具堪能 有果乐欲者
而非他所使 能知显七喻
七十义之二十九
色等无爱染 彼四相等平
七十义之三十
于苦等谛中 法智类智等 并忍刹那性 见道遍知理 」
色非常无常 超边性清净 无生无灭等 贪等断若空 」
执持悉解脱 名诠无自性
云何义所诠 于他施者无 所缘无能作 极寂静无病 」
恶道断及果 所作现未证 相等不随行 于名实之二 」
能知无生者 刹那遍知性 」
如是此与此 又此等三相 此之三类等 完全教圆满
以上一切智性第三品竟
七十义之三十一
圆加行品第四
体智诸分别 相状所作相 智性三种故 说行相亦三 」
受持无相等 乃至无动相 前三各各四 于道说十五」
因道苦谛等 及灭谛如次 如是八及七 五及十六成」
顺道念皆持 诸佛种究竟 道谛等随同 三智之分别
声闻及菩萨 诸佛如次第 三七及三四 三十九等说」
七十义之三十二
殊胜事诸佛 善根相继承 善知识摄护 轻舟载法器
佛指示问答 实行施戒等 是受持等器 诸正士所称」
色等不住故 遮彼加行故 如性甚深故 此等难测故
此等无量故 恒广乃证故 受记故无倒 出离俱无间
近菩提迅疾 利他无增减 不见法非法 色等心不遍
色等诸相用 自性无分别 果宝能作施 清净有界分」
七十义之三十三
伏除魔力等 功德有十四
七十义之三十四
证所作过失 十类四十六
七十义之三十五
云何相作用 智所作又三 智差别能作 凡自性所作」
出如来体智 世界不坏体 有情诸心行 心略及外驰
知无尽行相 贪等俱广大 成大及无量 心识无指示
心无见无对 欺伪等应知 即此别正如 真如行相知
能仁所证如 於他作教示 即一切智类 摄智相如是」
所有空无相 及舍离愿欲 无生无灭等 法性无纷裂
无作无分别 细分无性相 道智性品类 智相说如是」
於此法依止 乐住作恭敬 无上及欢喜 供养无能作
契入诸境智 指示不见义 世间空性相 说知作见三
不思议寂静 世间及想灭 一切种智中 智相如是云」
不遍等差别 纳入谛行境 心十六刹那 差别相所云」
心未遍不平 衡量计较超 圣者摄善巧 明辨不共智
速急洁净无 成就正能成 所缘所依具 一切悉摄受
无味受等别 十六体性知 圣者殊胜道 比余道殊胜」
利安乐救护 诸人归依所 移住平等军 观洲摄他能
双运三乘果 未成能作成 後作此依止 此中能作相」
烦恼计执身 不共对治品 净觉难决定 作大无所缘
遮止现错失 悉作道所缘 不共无执着 无存在生动
真如无所缘 即此十六种 如序所陈列 四相说如是」
七十义之三十六
无相净施等 善巧於正行 一切种智品 顺解脱全分」
信佛等所缘 精进行施等 意乐圆满念 等持无乱心
知一切法相 般若五种等 利根菩提全 钝根难全证」
七十义之三十七
暖等所缘者 一切有情赞 於彼心平等 说十种清净
有罪能忏除 自住施等中 亦引他安住 赞称同即顶
如是能成忍 自他依谛知 如是世第一 成就有情等」
七十义之三十八
摄受决择支 见修道等类 住是中菩萨 是彼还灭僧」
色等转诸征 说相有二十 决择支分住 还灭之性相」
由色转变等 疑惑无暇尽 自安住善法 亦令他安住
依他行施等 甚深义无疑 身等修慈行 不共於五盖
伏习气随眠 具正念正知 衣等常清净 身不生诸虫
心无曲杜多 亦无悭执等 具足法性行 利他受狱苦
非以他牵引 异道相似教 知是魔所为 佛喜之善行
表相二十等 所有暖顶忍 胜法等住类 不退大菩提」
见道中忍智 十六刹那心 不退菩萨者 性相如是知」
遣还色等想 心坚小乘体 倒错静虑等 诸支分悉尽」
身心轻安性 巧便於欲行 恒修行梵净 善清净正命」
蕴等作中断 资粮及根等 战争舍物悭 加行与随行」
破彼彼依住 不缘尘许法 於自地决定 安住三地中
法义命等舍 若十六刹那 具慧住见道 不退之表相」
修道指甚深 甚深空性等 甚深无增益 及损灭边离」
决择生支分 於见修二道 思度复思度 思决彼修道」
此常相续故 小中大诸品 小中大等别 说有九种相」
教说无数等 正义所不忍 世俗悲等流 亦能仁所允」
实体不可名 损益不相应 修所作之道 何舍何可得」
菩提如如状 能成所欲事 菩提真如相 此亦彼相成」
前念菩提心 虽非後心理
喻如灯焰律 甚深八法成
若生及灭等 真如与正智 智行等无二 方便善巧深」
七十义之三十九
诸法如梦故 生死解脱平 无业报责难 如经答已尽」
七十义之四十
如有情世间 器世间未净 修治成清净 严净佛刹行」
七十义之四十一
此境及加行 能度诸魔怨 无住如力势 不共行相等
不贪如所缘 无相尽诸愿 表相及无量 方便善巧十
以上一切种现证圆满加行第四品竟
顶加行品第五 七十义之四十二
梦中于诸法 亦观如梦等 徵至顶加行 所说有十二」
七十义之四十三
约南洲士夫 供佛善根等 多种喻所作 增盛十六相」
七十义之四十四
三智性诸法 圆满最无上 不舍有情义 现得坚实称」
七十义之四十五
四洲小千等 中大千为喻 以无量福德 等持悉全宣」
七十义之四十六
流转与还灭 各各能所取 体性各又九 非如其境性」
判异生圣者 情实安立假 许能取分别 各各九体性
若所取义如 彼能取何性 是彼之执著 自性空之相」
自性及种性 於道正修行 智所缘无误 不共对治品
自证及能作 彼业所作果 趣入转依品 分别相说九」
堕生死涅槃 智德下劣证 无完善摄受 道相不全备
由他缘强行 所作因颠倒 界限及复杂 行住入愚昧
随行所作中 分别九体性 退还类所依 生声闻等意」
执取及舍离 作意诸嗜欲 三等苦联结 住及现错执
法唯假安立 贪欲及对治 如欲行失坏 初能取应知」
定所为不生 执非道为道 灭止及俱生 道实具不具
住及种姓坏 无寻求无因 数闻诤所缘 能取分别余」
示他菩提门 因完全嘱付 证得无间因 具多福德相」
垢尽无生智 说为大菩提 无尽无生故 彼如次应知」
於自性无灭 见所作之道 尽何分别种 得何无生相」
若有余实法 说於所知上 谓能尽诸障 我称为奇剧」
此中无所遣 亦无少建立 称性而正观 正见净解脱」
一一施等中 彼等互相摄 一刹那忍证 摄此中见道」
次入於狮子 奋迅三摩地 观察诸缘起 能顺观返缘」
七十义之四十七
灭尽等九定 二相中往还 属欲界净知 非定心界摄
超越入诸定 超一二三四 五六七八等 灭中不同行」
经广略释标 佛不全摄受 三时功德无 及妙道三种
所取初分别 加行相行境
第二心心所 转趣时有境 不发菩提心 不作菩提意
作意劣小乘 不思大菩提 修及无修者 与彼性相违
非如义分别 修道所应知
设施有情境 安立法不空 贪著分别体 实能作三乘
功德不清净 破坏於正行 此第一能取 由经说应知」
立有情及因 於此境坏灭 修道及联系 违品余九相」
如其自体性 三智障三种 灭道真如等 相应俱不俱
不平苦等中 诸烦恼自性 无二诸愚迷 为最後分别」
如诸病尽除 时常安息竟 种种众生乐 功德皆全备
若海纳百川 胜果盈盈累 勇心摩诃萨 一切众依止」
七十义之四十八
…
《能海上师全集(第五辑) 般若波罗密多教授现证庄严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