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性之自性身,是由修行得果之超出世间业者,所得之无漏自性与本体合。此本体者即是证空,无我也。
别说者:谓自性身,彼有自体皆生灭性,是彼之性相也,亦即法性之身,由法之所有也。
本宗之说,此云自性,外缘不现,由教所作,如前说二十一等云云是广说者也。
复次,法身者,谁是(他)自性之性,是无漏法具足故。此体谁是其体,少许是何亦无,是於共菩提分四无量等,於中所作如颂文品类,如何如何契入之能作性也。
别说者此体见者,瑜伽俗谛义理差别,具足显现生起之门,乃至安住。
本宗义者若完全成就者之成就,於法指示等之义,义之所作,作为之性中无心心所,魔所不食,承许之须要等,如其所有摄之。(以上法性身之差别)
自性圆满报 随他变化身 法身诸所作 四种正等宣
此之颂词,是在前初品中所说,若一切自性之言声者,是先头法法身(四身之道),如是自性之言未发明以前,唯说三身,自性之说,是别说也。是故此品仍名三身。自性身之所作者,为与智慧相应故,而说四身,如是一切无违,不背成就故,如是云云。(此明四身三身名诠差别)
复次,分别声闻等烦恼消灭之三昧业,比於大觉世尊之烦恼消灭之三昧差
别所作不同,是此颂句文词之分别也。
颂云: 声闻无诤定 见者烦恼断 佛无诤永断 聚落等烦恼
解云:此颂之意者,声闻无烦恼(即净)之三昧,由我体观(人我慢),或有暗藏之烦恼生起转成者在。若人类之烦恼生起者,皆是完全断弃之性也。
若诸如来之三味者,一切聚落烦恼尽净,谓种种众生尽所有之烦恼流演悉作拔根之所作也。
释云:此显一,唯依了解法界法之名句诠释不能断惑,须要深定,乃能断惑;二、声闻等之定虽得无诤,只能断人类等应断之惑;三、唯佛之深定乃能断灭一切聚落烦恼。以此勉励行人修定。以下说佛之愿智。
复次,诸声闻等之愿智,与如来之愿智差别之教示者:
颂云:大觉之愿智 任运成舍贪 无着而常住 普答一切问
解云:此颂云者,如来之愿与智者,性是无量,随自内性之契入而行,於正真与现量无少错失故。
於色等上之贪与离贪等,烦恼所知二障习气及俱有等尽断清净。一切所知障,无所执着,尽其所有轮回中随得安住常时住故。
正真各各诸明甘露问取答说,犹如印模(法相在心)所作无异,(不异语)如是等宣
说,修学人应受持也。彼声闻等性者,与此正正相反亦不是,是常常作愿欲於大悲自性之法身中入住,而又常常不如其义而行者也。以下明教化。
复次,以如是等(三昧,愿智)之力所作教授,则能随机相宜。
颂云:善因成熟者 於彼彼所化 何时能饶益 即於彼彼现
解云:於善知识等相逢者,昔有善根功能故。佛与圣众所缘之因,完全喜悦摄持成就故。佛於诸有情,谁当何时於教法中,应以如何所作调伏,常时适当施与成就。此时此义应作之故,依彼(有情)往昔道愿成就,即作如何之成就,世尊知彼,与彼显现适合事义,应作事业,一切时中,如如意宝,近随而住。若彼自己罪业发生,於因不全,则果之成熟作事,不能恰当显现,如面镜相对,此须仔细参忆事理各皆如是,息心寂静观思之。
颂云:如时雨普洽 唯种坏不生 诸佛虽出世 缺根不获益
解云:此喻意,如天空自在下雨,而锅底不沾雨润;种子等自性焦破,则此种不能相应生芽成熟。此谓若谁於佛有愿望者,所作究竟完全圆满之方便具足者,则能显现出生,亦不观待命运如何?依此受持正法,犹如轻舟易渡,获得善妙,决无动转也。(此明行者与佛相应之道)
复次,智慧我性之法身瑜伽,(二十一)各各决定相续依止,於一刹那顷亦不空度,再再发起,如量遍满,且常常如是,故作此之名称(法身遍满)也。此复云何?颂云(言遍满之量):
颂云: 事业广大故 说佛定遍满 即此无尽故 而亦说为常
解云:此理云何?以此修行一切显现门中,於所有事业极广大故。虽贪欲相续尽其所有轮回可作迅速而超出世间诸漏不力而治伏故。但不能如佛遍满恒常自如如故。以上第二法身竟
七十义之六十九 圆满受用身第三
如是现在所说身性之指示者,是第三受用圆满色身之自性,相好清净,妙明炽然。
颂云:妙相三十二 八十随形好 受用大乘故 名佛受用身
解云:此等所云者,妙相三十二,喻好八十之自性。彼者与登十地之菩萨摩诃萨等方便共同。大乘法之受用欢喜大乐无上。於说而不听之罪行无有故。是大觉世尊之受用圆满身是也。
颂云: 一手足轮相二足掌龟腹平 三手足指等网曼联合生 四手足柔软细滑若童肤
五彼身七处各各得充满 六指节纤长七踵广八身洪直 九膝骨不突十诸毛皆上靡
十一腨如鹿王快迅十二臂修圆 十三阴藏密赘豆蔻乳第一 十四肤色紫色十五细薄而无垢
十六毛孔一一妙润皆右旋 十七眉间毫相庄严十八狮子身 十九臂腕圆实二十接膝顶广正
廿一于非妙味转现上妙味 廿二身相修广腱[月*庸]若水薪 廿三顶圆肉结廿四舌相净广长
廿五狮颊端严悦意廿六净梵音 廿七齿牙洁白廿八齐平细密满 廿九数足四十安布而三十完善
卅一目睛皎洁深碧卅二牛王睫 敦妙严肃三十二相圆
解云:一如是所云者,於无上等护送迎接故,具足手足轮相之性。 二往昔正真受取律仪,坚固平隐性,感得足掌如龟腹平整相。 三手真实指示四摄亲近教导,手及足指如鹅王掌相网曼联合。 四以诸食饮等丰富施与,手足柔软细滑如童子状。 五舐吮等极其敬爱善妙施与,手足掌向上,肩背高举之故七处力充满。 六救亡作业作他解脱,指纤长。 七贸易贩卖利益之属,踵宽广。 八弃舍断命,身大洪直。 九于善法正真作为,足膝骨不突露。 十善法正真作为增加,身毛上靡庄严。 十一于明艺等恭敬所作,施与受施各各体如鹿王腨。 十二于财宝艺能助起於人故,而不间断,手臂修长庄严。 十三于一切士夫清洁梵行正真授与、入行、密中之密,唯独专说之教授教诫,隐藏豆蔻乳第一。 十四坐具广大美富施与,感颜色如金。 十五美好房舍等正士施与,皮肤细薄。 十六於聚落喧哗完全断避,一一毛孔右旋妙润。 十七於无上正士一切住处,尽其所有建筑设备,眉间白毫相庄严。 十八若诸一切当前可怖,单独向尔,特能不死,身躯如狮子身。 十九言语善说,随行和顺所作,臂腕圆实。 二十以药物施与,手掌广长接膝。 廿一为病人作役扶侍,味触转变上妙滋味之知觉。 廿二圆林花木众所欢悦等能作者,正真授予入行交涉含流藏摄(身如水薪)。廿三於正殿等施予殊胜之中顶,具足顶圆髻相。 廿四于尊长等赞叹称扬,舌长。 廿五於世间一切有情施与正法,使知所作,净音(咒音)文辞。 廿六小小决择断疑,狮颊相似。 廿七于一切士夫尊重等,洁齿。 廿八正命清净,齿齐平。 廿九谛语言辞普皆摄合,齿排列完善。 三十辞语细致能断,齿四十足数。 卅一于一切有情犹如一子看,目睛蔚蓝。 卅二无岔怒等之见,如牛王睫。此因成就之成就相。此中颂辞分别云:
如是彼彼相 能成以何因 由彼彼圆满 能感此众相
如是颂云者,此相如何成就,能作之因复是云何?此炽然圆满之三十二相如彼发生也,凡此中因云何?即此下之类词颂分别之体云。
颂云: 迎送师长等 正律仪坚固 亲近四摄事 布施妙资财
解救他生命 受善转增长 是能成之因 依经而宣说
解云:如是颂云,文品所作谓彼二颂於上性相所说放舍摄持皆未写明。复次,此中诸相名诠於本品之辞句精华之十二种喻清净相好云。
颂云: 一佛爪赤铜色 二色泽三高众指 五广四圆而六纤细 七脉不现八无结
九踝隐十足正平 动步若十一狮十二象 十三王等(牛)十四势十五右旋 十六妙十七直进十八坚密
十九光洁廿身相称 廿一洁净廿二软廿三清净 廿四身相皆圆满 廿五身肢大且好
廿六步庠序廿七双目 廿八清净童子肌 廿九身无怯卅充盛 卅一最极策励身
卅二支节善开展 卅三观视净不障 卅四身圆卅五无凹凸 卅六动止中卅七正直
卅八脐深卅九右方旋 四十众皆所乐见 四一行洁四二身无痛 无诸黑魇痕
四三手如兜罗绵 手纹四五深四六长四四显 四七面门不太伸 四八唇若频婆果
四九舌柔软五十薄利 五一红赤五二发雷音 五三语美妙五四牙圆 五五锋利五六白五七整齐
五九鼻干细高修 六十准圆极洁净 六一目广六二眼睫密 六三犹如莲心蕊
六四眉修而六五细软 六六清润复六七整齐 六八手广长六九耳齐 七十损害过失断
七一额部善分开 七二开广七三顶周圆 七四头发如童青 七五稠密七六软七七不七八乱
七九不湿出妙香 能夺众生意 八十德纹吉祥相 是为佛随好
解云:一於一切有为欲贪等舍离性,以此指拇若铜色红润。 二於一切有情作殊胜利益心性,指掌色泽光润。 三种子殊胜业生,中指高长性。 四无上方法示说,指拇等丰圆。 五善根积集,众指展布多广。 六正真范围入行,众指骨细。 七身等作业守护正…
《能海上师全集(第五辑) 般若波罗密多教授现证庄严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