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都有。
禅的功德,修了禅有什么好处呢?那就是下边分的禅科也好,禅用也好,总的来说,实际上都是功德。在《俱舍》里边,都属于定慧的功德的范围里边。共菩提、三十七道品没有禅定是不行的,四无量当然是有禅定,八背舍、八解脱、八胜处、十遍处都有禅定的事情。四禅,四空,灭尽定也是禅定。他的作用可以除惑,可以愿智,可以圆满,可以起六神通,这些都是智慧的事情。前面是定,那个共菩提也是有智慧的事情,四无量也是有智慧的事情。八背舍也不能说没有智慧。那么六神通,三明等等都是从禅定而来的,“百千三昧”,首楞严三昧,念佛三昧等等,哪一个不是从禅定而来呢?证到三昧就非禅不可,乃至最高的不共法,只佛才有的十力四无畏、大悲、三念住等等,都是从禅定而生,这是特别强调禅定的重要性,这是开场介绍。
二 发心资粮
“发心不正,果招纡曲”,这个话大家都知道的。那么禅法,修禅定,怎么样子发心才是正规的,怎么样子发心不正规的,这里就是要明辨这一些。
甲一 总标
发心遵智者 拣邪明正义
发心就是修禅定的时候,我们要发什么心,哪些是邪的,要拣掉,除掉,哪些是正的,我们要采取。我们这里以智者大师的主张来说。智者大师也不是他个人的主张,他是经文里面摘下来的。另外海公上师他就智者大师的文集里面收拢来的,就依智者大师的说法来说。
但总一点说,大家知道,海公上师虽然是学的是藏地密法,他实际上显密圆通的,而且他禅宗的功夫也很深。他虽然出家是不早,三十九岁出家的,但是在没有出家之前,他学佛是学了很多,已经是法师——居士法师。在没有出家之前,他在成都一个少城公园经常请一些大德们,包括在家出家的在公园里边讲经,他自己也在讲。所以说他在没有出家之前,就是一个大善知识,教、禅都有一定的经验、学识。
甲二 拣邪
乙一 九种不正发心
为利养修禅 多属地狱心 名称堕鬼神 眷属堕畜生
胜他修罗心 若怖畏恶道 息诸不善业 多属人类心
若善心安乐 多属欲天心 得势力自在 多属魔罗心
欲利智捷疾 多属外道心 希清净梵处 属色无色心
这里依智者大师的“为利养修禅,多属地狱心”。这个很厉害,假使修禅定,为了利养而修的,这个心,地狱心,那就是果将来堕地狱的。不要看修禅是好的,你以这个心去修的话,就是地狱的心。那么我们想为了名闻利养,怎么那么严重呢?“地狱五条根”嘛,“财食名色睡”,利养的后头什么呢?有了钱的人,他要发展到哪里去?那就是以前地主,小老婆要娶多少,什么东西、什么东西都要来,只要有钱,什么享受都要去追求。那么为利养而修,是地狱的心,不好的。
那么我们自己要检查自己。这些法,都是修法,不是对人的。你这个修行不好,你是为利养,你要下地狱等等骂人很厉害。你自己呢?这些都是对自己看的,不是对人家说的,人家修行干什么?他发什么心,当然,你也可以劝导他,要发什么心好,但是不能去呵斥他。对自己,你发什么心你自己检查一下,你心的深处到底为什么?那么,这个很容易摸出来的。利养的心一点也没有吗?我看初学的人,不敢说这个话。我们看到温州有一次开会,就是有一个居士就在出入口拿一个凳子坐在那里。你干什么,这是人家进出的门口,又不是修定的地方,你为什么这样做出来呢?这个装模作样的,后头的目的是什么呢?那就是可想而知。
“名称堕鬼神”,假使你为名称而修禅定的,鬼神的心,将来要堕鬼神道的。现在很多的气功,外道,巫婆,神汉,都是鬼神教,他都是鬼神附在身上,不能说没有神通,是有,也是能起作用,做医生也会做。但是到此为止,再高的他也没有什么能耐。你说要出离三界,他根本就没有知道,这并没有什么好处,鬼神道还不如人道。人道人天是善道,鬼神还不属于善道里面的。当然鬼神也很多,饿鬼是最苦的鬼,大力鬼神是比较有福报的鬼。
“眷属堕畜生”,假使你修禅定为了眷属,什么眷属,你没有功夫,没有徒弟,没有人跟你学,我有禅定,修好,跟我学的人也多,这就是眷属心。眷属心的话,如果以这样的心态来修禅定的话,将来的果报畜生道。你说是禅定是这么好的一个功德的东西,怎么堕三恶道去?这是发心的问题了!我们经常打比喻是这样说的,禅定这是一个机器的马力,马力开得很足,固然是你要到前面的正路上走的很好,但是你方向盘不正,你开的是悬崖,那你马力足嘛,你丢得快,丢得重,那你畜生道,饿鬼道,就会去了。你这个方向盘就是发心。方向盘不正的话,为利养就会堕地狱,为“名称堕鬼神”,为“眷属堕畜生”,这个是智者大师的判的。但是智者大师不是凭自己的,也是根据经文来的。
“胜他修罗心”假使你发心要超胜人家,这个人,这个善知识他是名气很大,但是,他是会说会讲,没有定三念住,我现在虽然我讲不来,我说不来,我有修定,我会超过你,这个心,修罗,阿修罗的心。
那么第五个,“若怖畏恶道,息诸不善业,多属人类心。”假使你修定的目的,就是怕堕三恶道,那么,因为怕堕恶道,这些不善的事情,就不敢做。不做,持五戒,那么这样的人,修了禅定,也不能出世,仅仅是人类心呀。这是世间的福报,这是海公上师讲的。不管你用哪一个禅定修,你说我修的出世禅,假使你发的心假使是人天福报的话,为了要养生,身体健康,或者么除病等等,都不是正轨的。什么外道就是要修个什么金刚不坏身,他不知道我们的《金刚经》的金刚不坏是什么,空性才不能坏的,凡是有为法都是要坏的,他偏偏有为法要炼个金刚不坏的身体,这个你哪里来呢?这个是他们心里想的,金刚,就是那个护法神,四大金刚,金刚是最牢固的,不坏的,以这个心来想,哪知道金刚是空呢?所以外道往往是依文解义,搞到一边去了。
“若善心安乐,多属欲天心。”假使你要起一个善心,使自己能够得到安乐的宿所,这个,欲界的天。人是怕恶道,不作坏事,这个,他超过恶道了。恶道的坏事不会做,但是为了要得到更好的安乐,那么,属于欲界心,比人类高一层。但是还执着于这个世间的安乐,也不能出世间,还是有漏的。今天时间到,就讲到这里。
第四讲
《定道资粮颂》。昨天我们写了一些笔记,补充“门类大别”的后面几个功德。这些都是《俱舍》里面录下来的。
初 门类大别(续)
甲四 禅用
我们先看“十力四无畏”,四无畏讲过了。
十力
一、处非处智力——处,谓合道理义也。如说善因能感爱果(乐果),造不善业能招恶果(苦果),斯有是处。非处,谓不合道理义也。如说善因感恶果,造不善因感爱果,必无是处。佛智能知处、非处,故名处非处智力。(以十智为体)
“处”是合道理的,“非处”就是不合理的。“处”就是说,善的因感可爱的果,不善的业感不好的果,这是对的,这是合理的。“非处”就是说,善的因感苦果,这个是不合理的。因果的法则,决定是善业感可爱的果,恶业感苦果。这个样子的是“处”。“非处”就是反过来,善业感苦果,恶业感爱果,那就是不合理的。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佛都知道。这是“处非处智力”。
二、业异熟智力——知如是类业感如是异熟,名业异熟智力。(以八智为体)
“知如是类业,感如是异熟”。一般讲因果,都是讲异熟果为主。那么好象大家都很知道,这个人这一辈子造什么因,下一辈子感什么果。但是我们所知道的,都是表面上的,真正的因果的微细的法则,只有佛才绝对知道。所以说佛洞察一切因果的细则,才能够制戒,没有把因果搞透彻的,不能制戒。戒就是因果。所以说只有佛能制戒,也只有佛可以说哪些是要制的,哪些不制的。除了佛以外,等觉菩萨以下,都不能制戒,也不能改戒。佛制的戒,只有佛自己说了就是算数的,其他的人都不能改的。现在的凡夫要改,当然不自量力,凡夫怎么能改佛的戒呢?
我们经常说,这个人现在遭什么果报,是过去什么因感的。这是从因果已经成立的一条线上看,是这样子。实际上因果决不是死板的,你说前辈子造这个业,这辈子非这样子不可,这是不会有的。从他感了果之后,可以回溯他造成这个果的很多的因,但是没有感果之前,这个因素还是自己可以掌握的。上次我不是举个例吗?比如说你这一辈子决定要跟某某人成婚的,那么偏偏你出家,怎么办?那这个事情就取消了。所以说还是掌握在自己。
三、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于定如实而知之智。解脱,八解脱;等持,三三摩地;等至,八等至。
“静虑”我们讲过,就是四静虑。“解脱”是八解脱,我们也讲过了。“等持等至”,这是定的名字。平等持心,持的心能够到这样子的功夫,能够到这个地方去,这是定的几个不同的名字。这些关于定的方面,佛全部彻底了解。你要修定,你问佛,他什么都答的出来。问其他的,就不能那么仔细地全部彻底了解。
四、根上下智力——能知众生信等五根有上下故。
“根”,根器,一般就是指“信”等五根。善根好不好,也就是指“信进念定慧”这五根多不多。众生的信等五根有上有下,有根器好的,有根器差的。这样子的根器授予这样的法,能够真正恰当其分的,只有佛才能够。一般的,就是大概。在《俱舍》里讲到,这个人假使过去修什么善法,这一辈子如果碰到如量的善知识,能够把他过去修的接下去修下去,那很快成就;如果这一辈子没有碰到很高的善知识,另外一个法门去修,那就很缓慢。我们上次举的舍利弗,还有目犍连,他们的弟子的根器看不清楚,所以他们的弟子很久不能证果证道。但是佛有这个智力,他一看知道搞错,纠正过来,很快证果证道。这些功德,只有佛才有。罗汉还不够,那么我们凡夫当然更不行了。
我们说凡夫是不行,但是密乘里面,有它的特殊。因为密乘的…
《定道资粮颂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