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执这个恶取,自己认为那些对就照那个做。
“无量苦逼身”,把自己弄得受了很多的苦,怎么讲?具体下边说了。
“食住同畜类”,住的地方,跟吃的东西跟畜生一样,吃草,或者吃一些野生的植物,住么住在牛棚,或者露天,露地草地上就睡,这样子。
反正印度以前的外道是很多,牛狗戒的,鸡戒的等等,鸡戒的么是学鸡,一切跟鸡看齐;牛戒的么向牛看齐;狗戒的么跟狗看齐。狗看齐就不好干,狗要吃屎的,我们这个狗,看看很大一个狗,还是什么狼狗,但是我们里边有人看到就是吃大小便,它要吃的。那么你想持狗戒的人就得要吃大小便。我们说,一个人这样子做,怎么还叫修行呢?脏不堪言,那个变畜生了。
“蓬垢若囚人”,头发也不梳,也不剪也不剃,脸也不洗,身体也不洗,蓬了个头,身体脏脏的,就像一个关在监狱里的犯人一样。
“毁身学外道”,毁坏自己的身体,跟了外道学,“自作教他行”,自己学了之后还要叫人家做。
这样子做虽然苦行很厉害,一般人就是说难行苦行,但是你这个苦行不是佛教里边律法所制的苦行。
那你虽然吃了很多苦,“不发轻安喜”,修这些苦行,不能生轻安的,也不能得喜悦。你要生轻安生喜才能得定,你毫无轻安可言,一天到晚自己感到自己在受苦,那你怎么能得定呢?
“于定无堪能”,我们修戒的目的就是要得定,得定的目的是要开智慧;你戒修了半天,不是依佛的戒,当然是不会得定。
“种种戒禁取”,这个戒并不是佛制的戒,戒禁取,自己执为这是戒。“不生戒功能”,戒的功能作用是生不起的。
有一些人为了自己抬高自己,都会想一些苦行的事情来标榜自己,我是能够苦行了。提婆达多反对佛;因为佛的戒很严格,提婆达多就想了五条法,这五法比佛的戒还要严格,这样子他可以取得威信了。我记得有一条就是不吃盐巴,吃饭的时候,菜里边不摆盐的,这个一般是做不到的,一般是盐没有的话身体要受损的。但是他就立了五条,其中一条是不吃盐的。那就说比佛立的制还要严格,人家看起来这个更严格、就更好,有很多不懂事的年轻的才出家的就跟着跑,就破僧了。这样子做,该得到的戒定慧的功德是得不到的。
这是属于戒禁取,戒的功能、利益都得不到的。
丙十 内秽外净
内怀实腐坏 外现清净行 无惭愧羞耻 不顾出家行
毁犯于重禁 习诸恶法行 不真实忏悔 而修戒定慧
人粪作旃檀 假花无果实 终当堕恶趣
那么另外一种是“内秽外净”,里边是烦恼很重,外边却装模作样了。
“内怀实腐坏”,里边的心里坏透了,就是烂透了,都是烦恼。“外现清净行”,但是外边装得自己好象是修清净的梵行的。
“无惭愧羞耻”,这个人就是心里没有惭愧心,也不知羞耻。“不顾出家行,毁犯于重禁。”那就是说出家人要做的事情没有去做,甚至于犯重戒。“习诸恶法行”,做那一些坏事。“不真实忏悔”,做了之后也不真忏悔。这些人有没有呢?不能说没有,像这类人自己找苦吃了。表面上还要修戒定慧,装模装样还要修戒修定修慧,实际上内心秽腐不堪。
这个就打个譬喻,就是“人粪作旃檀,假花无果实”,旃檀是檀香木,人的大粪,代替檀香木怎么做得来呢?檀香木一烧就是到处香,这个香气就香云盖了。你这个人的粪一烧的话,臭云盖,那个臭不堪言,这怎么好代替。“假花无果实”,我们这个花,开了花就结果。你表面上装得很象样的,而内部腐坏的,这个花不是真的,假花,假花结不了果的。
这里边就牵涉到一个供花的问题,照规矩供花要供真花的,不能供假花的。因为假花无果实,这个不好的。但是我们现在供假花就是不取它的花,这是庄严,作一个色的庄严、颜色的庄严,不是供花的原来的目的。
那么讲到供花,海公上师还有两条。上次我们里边也挑了一些,就是玫瑰花之类的有刺的,不能供。有刺的表瞋心,要害人的,恼害人的,有瞋心。还有桃花不能供,桃花是表示男女色的。这样一个贪一个瞋,不能供,其他的花只要看了颜色好看就都供了。但是颜色不好看的,很难看的也不要供。供佛的目的就是要这个供养,以最好的供养,那一些不象样的东西,颜色也不好,香味也不好,那就不要去供了。供么总要供好的,而好的里边桃花也不是颜色很好看,但是又牵涉到男女的贪心的问题,因为世间上以桃花经常代替这些事情,所以我们佛教里边不供桃花。那么有刺的玫瑰花之类,玫瑰花当然很好看,但是它有刺,有刺就是说要伤害人的,有瞋心,也不好,也不供。这两种花不要供的。
“终当堕恶趣”, 人的粪不能冒充旃檀,假的花也不会生果实。尽管你装,装总不像的,而最后的因果却逃不掉,这要堕恶趣受报的。
乙三 结示
此十种常思 不亏于尸罗 乃堪得定慧
那么“此十种常思,不亏于尸罗”,这十种不好的,对尸罗有亏损的事情,经常去思惟,不要去堕在这十种里边,那么你的定慧才有堪能性了。持戒的目的要得定,得定的目的是开智慧,般若智慧开了之后能出三界,“度一切苦厄”。那么你如果这样子十种的方式去持戒,那是不会得到定慧的。我们所说的十种亏损行,就是指这十个。那这十种不能去沾边,不要亏,做这十种。
甲三 佛赞戒德
“念如来赞喻,善观三业行”,又是在这一条里边的。那直接,“尸罗次第净,护戒诸功德”,这个都是连到的,赞叹戒的功德,后边也有。这里“念如来赞喻,善观三业行”,就是在后头。
乙一 引佛语
如世尊宣说
这里佛怎么赞叹戒?“如世尊宣说”,佛赞戒德,下面佛怎么说呢?
乙二 赞戒德
丙一 根本
尸罗名根本 能持任建立 世出世间善 引涅槃功德 亦譬如大地
“尸罗名根本”,佛赞叹戒有好几个比喻来赞叹。一个,尸罗叫“根本”。
“能持任建立,世出世间善,引涅槃功德”,一切树,都依树根才能够开花结果,那么戒也等于树根一样,它能够任持,能够建立,建立什么?世出世间的善法,世间的善也要靠戒的,不违世间理。那么出世善也靠戒为根本。最后涅槃功德也靠戒引出来的,没有戒的话,涅槃功德也引不出来。
“亦譬如大地”,大地任持一切。我们地上的一切宝,药,草等等,乃至人,都依靠地而生的。没有地的话,这一些都不能存在,依靠的地方都没有了。那么戒也是这样子,譬如大地,一切善宝、药、草等,好的东西都是从戒而生的。所以戒是“根本”,也叫“大地”,能任持产生一切善法。
丙二 庄严
尸罗名庄严 老少服常美
凡是有戒的人是最庄严的。世间上这个庄严品,就是戴珠、戴花、戴金,这些年轻的戴了之后,固然有人说戴了很好看;但是老的人戴了的,越戴越丑,年纪到八十岁,你还把金子宝贝戴了一身,不是那个很讽刺的一个场面嘛,老妖怪,人家就会这么说了。
那么这个尸罗却是老少都适合的,老人持戒,人家看到非常庄严,年轻的持戒,也感到非常好。所以说世间上庄严品只适应于年轻的人,老人不行,老人戴了庄严品反而显丑。而这个尸罗的这个庄严品,却是老的少的男的女的都适合!
丙三 熏香
尸罗名熏香 顺逆普飘扬 遐迩俱周流 芬馥可众心
第三种,这是比喻。在帝释天,有一棵大树,这个树的花极香,顺风一百由旬之内都能闻到这个香,逆风的话也能够闻到五十由旬。那么这就是说,尸罗这个香也相当于顺逆都能够闻到。一般世间的香,顺风就闻到香,逆风就闻不到;在上风闻不到的,要下风才闻到。而尸罗这个,你持戒的人,不管你是顺的逆的、远的近的,都能够闻到,而且人家闻到这个香都感到欢喜。,那就是说尸罗这个,你受戒的人,不管你在顺的环境也好,逆的环境也好,都不影响你的这个高尚的品德!那么远近的人都会赞叹你。闻到你香味就知道你是持戒的人,大家都赞叹,赞叹欢喜。
丙四 涂香
尸罗名涂香 郁蒸诸毒除
印度是很热的地方,经常有毒虫,毒的蚊子,毒的蜂子要咬人,那么你涂了一种药,这个药一涂这些毒的虫就不来咬了。那么一些热的气,印度很热的地方有毒气,或者山上瘴气之类的,你把这个一涂,大概气也可以侵犯不进去。
那么我们持戒的人,一切犯戒的那些因素都不能侵犯我们!就是你碰到一般普通人都会做坏事的一个境界,持戒的人去,不会害。所以说我们叫你们把这个摄修心要背下来,“持律好比丘,虽逢而无害”,持律的好比丘碰到那些不好的境界,他可以不犯。固然得到定的,得了不净观的,他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去不受影响。但是你还没有定,还没有得道,那么你怎么办呢?持戒!持了戒之后,这些境界来,照样能够安稳度过,不会受害。这个地方就是说你只要持戒好了,这个持戒跟涂香一样,一切毒都能够排除。
丙五 妙行
尸罗名妙行 不入险恶道 健速而安稳 直至涅槃城
“尸罗名妙行,不入险恶道。”妙行就是说三妙行,就是三个清净行了。尸罗是最殊妙的一种德行,它可以保护我们不堕落三恶道去。凡是持戒的人决定不入三恶道,这个,只要你这一辈子持戒,下一辈子不会入三恶道的,除非你犯了戒,那不好说了。那么除非你假使难陀一样,你持了戒之后生天去,生了天去享受,不持戒,那再下一辈子下地狱都保不住了。只要你是这一辈子持戒的,下一辈子决定是生人天的,不会入恶道。我们要不入恶道,把戒不能忘记,生生世世辈辈生生地持戒的话,那当然不也入恶道。
但要保证生生世世持戒,那又怎么样才做得到呢?得道,道共戒。你得了这个无漏的道共戒之后,那天然的这些犯戒的事情就不做了。得了初果,最初的那个果,五戒是再也不会犯的,即使命难的因缘也不会犯五戒,五戒不犯恶趣当然不去了。所以说我们要真正不堕恶趣,见道以上。实际上在上忍以后,暖顶忍的忍,分三品,上品的忍之后,恶道的因已经遮掉,虽然没有断完,遮掉,不会去了。到了见道…
《定道资粮颂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