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智敏上师书信160篇▪P2

  ..续本文上一页向西方,即是“福德因缘,往生彼国”。四皈依里面就包含的有阿弥陀佛,为什么不能往生?生到西方,风吹树动,也不是教人生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和念四皈依有什么差别?你们依佛所教的法修,回向西方,都有力量帮助往生。“阿弥陀佛”一句佛号,包含万法,万法也没有离开阿弥陀佛,法法圆融,不要妄生分别,修密法的更容易往生西方,因为方便多,如破瓦法等。

  诵经有朗诵、默诵、金刚诵,是修行的方式,看经是求解,不是修习,看经要有师指导,不然会望文生义、师心作解,而不符合佛的原意,所以要有传承。

  书信一二

  来信收到,知皈投佛门后,善根成熟,厌世无常苦空,知暇满人身、大义难得,顿萌出家之念,且发心坚固,决不退转,实乃多世修行善根出现,幸加珍惜此世,勿令空费也。

  建议居士在大学学习之最后一年,请一套《菩提道次第广论》录音带学习,或简短一些《菩提道次第科颂》。这二种书及带,本寺流通处均有,可往联系。学习后,眼界将大开,对佛说四十九年之精粹体系,得一清晰之概念矣。

  学习后,居士将知道,学佛也宜一门深入。显教八宗,密教红白花黄,各有其体系及修持方法,不宜参杂。尤其密法依止根本上师以后,一切依师教导而学,不再三心二意,此实灭我执、快速成就之秘诀也。

  如放假期先来讲寺观光一次亦好!

  书信一三

  来信由侍者才交来,时间过了近一个月,迟复是歉!谢谢你们的好意。

  你们每天都在修所传的《四加行》、《五字真言》及《药师尊经》,很好。咒语依正轨,四皈依十万、十万地念,视效果念多少。六字大明咒,可常念,不必拘数,一空下来就念,也可以规定每天盘坐念,早晚各半小时或更多。

  书信一四

  来信收到,所提问题,略作答复。

  一、诸法空相,什么宇宙、空间、本原、时间都是人类妄想分别安立上去的,开悟后的境界,是不能以言说、概念来表达的。

  二、因果无尽,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也,时间、空间尚不存在,何处是终极的第一个因?

  三、修行要按次第,自利而后才能利他,自己舍心等尚未成就,何能真正利他?别人借钱不还,或许是家庭贫困,或许正有急用,或是有其它原因,怎知他一定是赖债占便宜?如果确知其本人本质如是,则为利他故可以索还。

  四、须弥山依经说证初果以上能见。就现在科学的种种猜测,可谓无稽之谈,不必为此化心血。

  五、梦的种类很多,大都是心理对过去事物的反映。但也有预兆性的、鬼神干扰的、佛菩萨加持的。重点来说,掌握好醒时的思想行动,如法修行。梦境不实,不必太着意。

  六、细菌倒底是有情或植物的,本人没有研究,但服药是为救人治病痛,不是为了杀生,何况细菌是否有情,尚不明确。

  七、佛菩萨示现的种种现象,凡夫是无法以俗智测得其底的,对这类问题,就不必去钻牛角尖,踏实修行即是。

  八、为修行而锻炼身体是可以,为锻炼而减少或挤掉修行则不该。

  九、这问题同第三。

  十、作为一个学生,学电脑、学英语当然可以,但为了弘法利生不一定要用电脑和英语,首先自己要有充实的教证功德,否则宣传再好,也弘不了法、利不了生。

  十一、男女贪爱是生死之根、众苦之源,女人会带给人们许多痛苦和困难。再加不净观、九想观、白骨观对治,当下观其有何可“喜欢”之处。

  居士有病,应了知是宿世杀生等业而生起,亟应忏悔业障,戒杀放生,以虔敬信心、持戒严谨、悲心利他的心态,求观世音菩萨救护,可以满愿。

  书信一五

  来信收讫。关于大威德法,属无上部密法,要共同道熟,成就密器,才能逐渐进入。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正见未得,而急求生圆次第,辄易出障。共同成就之八大成就,首先是念诵成就,并不是指能熟练就算数,要念出感应、起作用,才行,故不必急于解义,念得加持后有些自然能解。

  大威德法,四无量心是福德资粮,观空是智慧资粮,也就是成就法身,观宫殿、宝座及文殊菩萨是成就报身,观九首三十四臂是成就化身。九首三十四臂之义,仪轨中自己解释了。

  三昧耶勇心即于有情义利,誓愿修行。不退转,云勇也。

  智慧勇心乘空乐无分别慧之息心,与圣者诸身升起之勇智慧之名也。

  静虑勇心即心一境性,生起修行殊胜等持之智慧也。

  生起次第,未得空性定解之前,只能学铃杵、内供、供护法、八门胜解(即观空法)。待观空成就才能学以后之法,皆是空乐无分智慧中变现之幻化戏。如不解空,以凡夫烦恼心去理解,则易入歧途,乃至着魔,不可不慎也。

  书信一六

  函悉。居士发心努力守持五戒,很好!就这样持可以。以后遇缘时再受一次更可靠。酒的问题,如果可以说明自己信佛身分,最好;否则以其它原因,如身体不适应,会使头脑昏钝,或很容易醉成酒疯子、当众出极大丑态等等,希望换成饮料。

  恢复脑力,最好的办法是多修定。先以九节风调息,然后一心念咒等。当心静下去,会生身心轻安,轻安就是堪能性,会使体力增强,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

  书信一七

  居士能认识到烦恼的过患,把烦恼当作怨敌而与之作殊死的斗争,则已初步掌握了佛法的要点,但在你的男友面前,你似乎又丧失了理智,让烦恼作主,牵起你鼻子走了。要谨慎考虑,与一个不信佛的男人结婚,会导致丧失暇满人身修持的机会,“一失足成千古恨”,可怕!有可能使他成为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否?

  由于无明的实执,没有我,执有实我;没有法,执有实法。依唯识讲是徧计执,依中观讲是无明。对主客观都认不清楚。电影中,光影的变化,执为实有人物。这要到见道无分别智出现亲证真如后,才能知内外一切如幻如化,虚妄不实。见道以前,只能从佛陀教授中大概了解一些。

  到上海去亲近顾老居士很好。唯识一套可以学。《五蕴》、《百法》—《二十》—《摄大乘》—《杂集论》—《辨中边》—《三十》—《成唯识》,大概次第如此 。

  书信一八

  欲生兜率天内院,本讲寺的“嘎登纳甲”修法就可以,即《上师供》前兜率天颂,但有观想和修法,再加上《上师供》、《五字真言》等功德,自己回向时,发愿生兜率天,即可。修得好的,宗大师等会接引。修行(禅定)最主要对治沉、掉,请参阅《定道资粮》及《广论》奢摩他章。

  念诵中,一心专注,随文入观,止与观的作用都在,是入定的下手处。中间起什么思想都不要理会。

  凡是佛弟子,见出家师父都应礼拜。但在某种场合不便礼拜时,心中观想恭敬礼拜就是。

  书信一九

  来信收讫,然日来太忙,无法阅信,更无闲写复信。耽搁多日。总之,N居士之著述,说理不透,往往言之及半,即让阅者自己去参,又知见庞杂,儒墨老庄兼收,阅者获益不多。

  密宗显宗要成佛的话,都不能简单化,持一种简单法门。佛是一切智者,什么都知,什么都会,才能度一切众生,只会一种,怎能成佛,度一切众生呢?

  《俱舍论》不但是唯识的基础,尤其是经部说,与中观更有关系,《俱舍》是由有部进入经部的阶梯。佛教体系,西藏分析成四宗,了解了下面的,就对上面的更清楚,否则模棱两可,界限不明,意义就不精确。西藏学法,《俱舍》是重点,不学是可惜的。人生目的是离苦得乐,离苦得乐的方法,唯在佛教,当然依佛教学修是中心,为了学修资粮才去工作,工作有责任心,不能失误,当然是对的,但终究是第二位的。《广论》是五大部的浓缩,欲详知必须再学五大部,然依各人根机、福报、智慧不同,可以广学略学,愿意广学而且有兴趣广学的,当然以广学为好,度生的资粮多嘛。学少了,一问三不知,那个会信从你呢?

  书信二〇

  接来信,知悉壹是。

  四加行观想部分,在传法后讲解磁带中详说。如初修,无法观想,直接念,不观亦可。

  上师观在头顶,或心间,面均朝前,与自己同。

  烦恼障减弱,是大好事。身障涉及业果,宿世恶业,或现世曾练气功之类,修忏悔法能消,何时能满心愿,要看业障之轻重,与自己现身之努力而定,居士学业繁忙,是一无暇,欲求速效,自然有一定困难,但比不修,胜万筹矣。

  再好的安排,亦要有时间才能现实,居士目前情况,依所述之修法,能专精不打妄念,具足信心而念去,效果亦会提高。 

  书信二一

  长信收悉,知从幻梦警醒,大好快事!你终于没有受骗上当而陷入万分痛苦的境地。

  你说“人类生活中值得留恋的一些纯洁美好的东西存在过”,那你还是没有醒透。实际上人类生活中,除了贪瞋痴,哪有什么美好的东西。所谓纯洁必定是无我、烦恼间杂;所谓美好必定是净善所得之后果。世间哪里有过,都是自己被情网所迷惑了,幻想出来的“纯洁美好”,实际是一时“臭味相投,满足私欲”而已。一旦矛盾爆发,拳足交加,你已尝够了!

  至于说你所看的,那些生理和心理的书,作者虽都是有名的学者,但是可惜的是他们没有学修过佛法。他们自己也困惑在性和情的迷网中——烦恼具足未断丝毫,又依据了一些业果显现的身心,作为客观的对象来研究,所得的结论,只会是同一的名称 ——谬论!弗洛依特的心理分析,似乎高超一些。但他决定是学过佛教理论的。

  欲望没有止境的,你说“隐性的烦恼通过夫妻生活得以排解”,为什么许多已婚的男人,要去找婚外对象和夜总会、酒吧间的三陪呢。现代社会更奇特,女的也毫不羞耻地找婚外郎君。这是烦恼不满足的表现。结婚解决不了,只有克制才能解决。说到底,结婚是一件多么可耻的行动呵!

  噢!你在第三页也谈了这问题,但是告诉你“忠贞不渝,相守终生的夫妻”在儒家或佛教徒内可能会有,但中间的矛盾诤吵,打骂,哭泣……隐藏在“相守终生”等美名之下,是决定存在的,所以毫不可取。

  你对你个人想的太多了,怕这怕那,还要在房子里…

《智敏上师书信160篇》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