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敏上师书信160篇
一 书信部分
书信一
来信见悉,居士皈信三宝后能反省过去行动不规,痛心忏悔,誓不更作,这是进步。但发露最好“人现前”(即当面忏悔)才有效。居士便时,来寺单独发露,后修百字明,能见多次瑞相后,罪可消灭。
对令郎之事,居士悲心切切,而彼却“自私绝情”,但若作度众生想,众生刚强难调,而能不退悲心,则是菩萨道矣!不过有不同者,菩萨度生,无我人众生寿者,而居士则执为自己独生爱子。如能扫除“私情”,不亦善乎!
众生轮回世间,由起惑造业,而感之果,无不是苦,所以佛说出离也。其中业果又微妙不可思议,而总其轨则,不外乎恶业感苦果,善业感乐果。居士目前痛苦不堪,精神上苦也,焉知宿世未曾对彼也曾施加过同样苦痛,所谓“恩情债”,彼今来讨债,还之即可,不必自苦也,还债后应有轻松感。
回顾世间其它,受战火伤残死亡,亲人离散,穷无饮食,受敌凌辱宰割,或火山地震,或海啸山崩,或工劳车祸,或绝症痛苦,辗转惨呼,或怨家相逢,刀枪相见……说不完之苦痛,较之居士,更倍增也,以彼精神物质,俱遭损也。由彼等观之,则居士之苦,实不足道,甚至谓自寻烦恼矣。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世间无常,犹如朝露”,宜乘暇满人身,追求离苦得乐,成佛度生大义,才是出路,何必在石火电光中,追求不实之所谓“幸福”。“世间满足深险罪业坑”,知苦乃知追求出离,宜磨利智慧宝剑,斩断世间妄情,斯大丈夫之行也,否则云何称佛弟子?
望放下目前琐细之苦事,而回想无始时来对自己恩爱倍至(如居士之对令郎)之父母有情,甚多正在地狱中受煎熬,也有在饿鬼中受剧烈饥渴,口中吐火,或有在畜生中,受人宰割,食其血肉肝肠,惨哉!吾人岂能如令郎之“自私绝情”,不闻不问乎! ?
念经咒贵在信心,专心,及持戒心,否则效果难见。人身难得,佛法难闻,盲龟值木,何可任其糟蹋也! !勉之勉之。
书信二
十月十八日信及供养均已收到,回向居士及居士女儿如法皈依,如法修行。
居士深感世间无常、苦、空,发心成佛度众生,动机很好,诸法从缘起,成佛的缘起尚未成熟之前,自己努力修持,劝别人皈信三宝就是度众生了,因为佛是平等不偏一切众生,无苦不救的。居士即使马上成佛,也是同样情况,对不信的人,佛慈悲再大,功德威神再高,也无法救度的,《嘛呢道歌》“净信环”就是说明此事。
禅定要从戒下手,《禅定品》里讲得很清楚,十三种资粮,缺一不可,在这末法时期,能得禅定的,恐如凤毛麟角,纵有,也不会有很多。依《广论》按次第学修,求个增上生就是了不得的了。
信上所说时间安排可以行,跏趺专心念效果最好,但凡夫却免不了昏沉睡眠,则虽坐也无效。
凡夫整天想的都是烦恼,修行人学修得时间不够用,正是一种方便,把烦恼挤掉,所谓“转依”。好好学《俱舍》,智慧会开。劝你女儿早日来皈依。
书信三
学法要有体系,尤其是要有次第,《广论》是最好的一本书,把佛一代时教显密大小都有机地组织成一部有体系、有次第的佛学(显)全书,但要仔细学,特别要依前面所说听闻轨理来学,才能得益。事师法是广论学修的起步,所以对《广论》有信心,就此开始亦可。《科颂》提供了《广论》的主要科目,比较醒目,可作《事师法》之参考。
学法要去烦恼心,才能学到手。《俱舍》谓入道之二甘露门:一、不净观,二、数息观。淫贪不除,法益难得,祗少要持五戒,否则易着魔。由戒方能入定,由定乃得智慧,望珍重暇满,好自为之。
书信四
来信见悉,关于陀罗尼被,黄教是不讃成亵渎经咒,更不能焚化,或覆不净尸体之上,而居士所述之亡者生前念佛行善,临去三月前心中突生恶念,不知是否有附体现象,抑宿世恶业种子发现。再者此人不识字,可能教理不会太通达,所示现之虔诚,真正目的何求,亦难可知,更加上亵渎经咒(陀罗尼被)罪上加罪,甚可哀怜!助念虽有力,但需彼自身有真信正念,方获大益。
某居士之梦,时在夜间几点钟?一般凌晨三、四时之梦有预兆性,此外皆胡思乱梦,不足凭也。白烟上升复堕,又升,似乎有些混乱逻辑概念。
书信五
来信收讫。知宿有善根,于六月初八皈依,后得逢正法,深自庆幸。
太极拳,如单是活动不凝神观想等,属于体育,没有关系,但有些联系上气功,分一级二级,练到高级能看到什么的,则不要练。
居士对生死轮回,业力牵引,自无主宰,有所醒悟,欲求正法,广度众生,发心甚好,但在生死尚未了之际,能以正法,劝人信仰,依戒修行,亦即是度众生之开始,非是要一定自了后才度也。至于居士念四皈依近来感到很累,念不到一千,甚至身体脱虚,精神憔悴,极可能是以前练气功的反应 ——后遗症,正邪二气正在交锋所致。一般念四皈依都反应是宿疾消除身心健康,居士不要害怕,如感太累,就少念一些,但专心念、入静念,恳求上师三宝加持,以求救命之心态念,或暂改念密遮玛以遣魔。此外,自己检查,不要过劳,睡眠勿太少,营养适当摄取,多休养,闭目养神念咒,决不会有不良效应的,请放心。为避免家人反对,尽量避免过累,使精神胜任愉快,专诚一心、少而精地念去可也。
书信六
来信收到。请《上师供》光盘请往流通处填表格申请书,写上已诵座数等。
念咒时初修不必配合呼吸,一心专念,去掉昏沉、掉举即可,入静念当然不宜出声念。
学佛首先明白业果,宿世所造恶业,可用百字明忏悔,未来誓死不作,极为要紧。
唯识学开解甚好,但行持还在《广论》中,因唯识宗已失传承。
要产生断欲定解,需充分了解多欲之患,不但随业受苦,修行也上不了路,“淫障根本智”,纵勤苦修行而不生智,佛教福智二足,不能缺一,欲了生死,成佛道,犹必须有空性智慧,如自己生不了定解,等于自己甘心受轮回苦,不愿出离,也不想度父母众生出苦海也。
书信七
接来信,知悉壹是。
佛说三世因果,所以我们不要把目光停留在一世看问题。一切众生,无始以来都做过我们父母。每世的父母都像现世父母一样对我们有恩。所以你母亲是对的,教你不要打蚊子,因为它也是过去父母,因造了业,投生为蚊,致于传播细菌,现代医学并不说一定是蚊子。而业报上说,杀生害命,是多病短命之因,不是有没有蚊子的关系。
居士长期害病,是宿业所致,今生宜多多忏悔,并多多放生,孝养父母,恭敬三宝,念《五字真言》会开智慧,知道什么是好事,什么是坏事,念六字大明咒能消灾免难,消除病痛。
书信八
来信收到,有问题尽管问,没关系的。
一、居士母亲修净土,可以来皈依,普通灌顶可以参加,无上部灌顶要前加行修够方行,四皈依可以念,因为四皈依里面有阿弥陀佛。
二、不念诵时,如何修行,可以参看《广论集注》第一O七页起一一七页总结为三合引导,及四种资粮。
观想上师依《上师供》观资粮田中所说。
三、要知道别人对自己不好,都是自己过去对别人不好的报应,现在他来了,正好消除自己过去的恶业,以免来生因恶业去恶道受苦。又要想到这人都是自己宿世恩德深重的慈母,由自己对他们造了恶业,才驱使他们对自己作出不讨欢喜的事,都是自己不好。详细参阅《上师供》发菩提心部分。
四、居士念四皈依已得感应甚好!是三宝加持慈悲力,及居士虔诚信心所致,过去居士求菩萨,心里不踏实,因不可捉摸,到底菩萨知不知道等念掺入,所以信心不具足。现实的师父可以当面说话,知道句句听到,或写信答复心里踏实,所以才有感觉。实际上,还是观世音菩萨,假上师身而给你作加持的。《事师五十颂》说“从菩提心金刚法身所起受用圆满之身,此之所依变化色身,不能成为现见道时,住于师身,能令清净他业障等。”①
希望仔细听学《事师五十颂》和《上师供》。
注①:《事师法五十颂释》第二十页 宗喀巴大师 造释 汤芗铭 译
书信九
来信知悉,居士学教修持精进,理应日趣菩提大道,然去年四月居士自觉有附体,不知如何作障,再则,以前有否练过气功或亲近外道,最好能作一简述,以便对治。
居士尚有几位师兄,如对黄密具有信心,可以同来讲寺,观察如何解救也。
书信一〇
来信才由侍者交来,迟复是歉!
居士在南无寺,亲近佛爷,甚好!必定得大加持。佛爷教你的往生法,要好记住,好好修。“把一切放下”,一定要认真做到。
密遮玛多念,能得加持,也能忏悔罪障,重点在心中新的烦恼不让起来,才能得加持。
书信一一
来信收悉,知对宗大师全圆教法有信心,甚慰!
佛教谈因果,一切果都是自己造业而来,往宿由烦恼、无明作主,造了恶业,今世得苦果。同样,现在知道学习了佛教,造善业,来日必感乐果,一切都掌握在自己手中,因果有同时因果,也有异时(隔生乃至多生)因果,《广论》中详说,忏悔能消除或减除宿造恶业,因此可以减受或免受苦果。
依《广论》修行之果有二种:一、增上生,二、决定胜。增上生是在修行过程中,得到殊胜的身和环境,利于修行;决定胜则修行成就得果。往生西方、往生东方(琉璃世界)都是增上生的一种,争取好的修行条件,所以净土宗祗有汉地才另出一宗,印度、藏地每一宗都附有增上生,即生净土。佛说法随根机而说,《阿弥陀经》赞叹西方,而《药师尊经》赞叹东方,都是最好。释迦牟尼在娑婆世界成佛,难道释迦佛的菩提心不是“最好的菩提心”,而念佛的愚夫愚妇反而比佛高超,所以不要执着某法师的话。
密与净,都是佛说的“佛教”,切莫分为两截。密宗修净土的方法比汉地净土宗多得多,一般知道的“破瓦”法,汉地就没有。修了密法功德回…
《智敏上师书信160篇》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