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智敏上师书信160篇▪P6

  ..续本文上一页持咒放松了,这明显地表示已偏离了中观正轨。

  我执是总,执有一个实在的主宰,一有我执,必有四烦恼相随,所谓我爱我见我慢我痴。我执隐微,就在这四烦恼上见,对治也从此四下手。

  《四宗要义》在学中观时看,如果现在看了,就会轻视下三宗,甚至不学,这等于把上中观层次的阶梯拆了,还能走得上去么?中观与道次是一件事,会学的,学因果就在学中观,不会学的则执有执空成两边。

  皈依僧就是皈依菩萨僧和罗汉僧,主要是贤圣僧。

  观师如佛是自己的修法,显密同样,至于“师是否真是佛化现,不要去管这事”(《空乐双运》)。

  邮票收到。

  书信六七

  接来函,知皈依后,信心陡增,愿痛忏前非,严持戒律,精进修行,求早脱轮回,甚可欣慰!

  修密法先打好显教基础,主要是戒下手,通过闻思,进入定、慧,得修慧。具体说是依止善士,听闻正法,如理思惟,法随法行,乃至进入下、中、上士道,密器成就,再入密乘。

  居士发心出家,尤为善哉!但能善愿相继,虔求加持,三宝必定会有感应,创造出家条件。

  八关斋戒,只要持戒清净的比丘(包括持午严格)前都可以受,但必须一日一夜,不能一次连受,可以不在六斋日受,如附近没有清净比丘,可以在佛前受。

  书信六八

  来信早收,以目前事务、法务实在太忙,极难抽闲,迟复是歉!

  居士在春节居寺期间获多利益,并将道心维持至今,虽环境不同而不变,甚慰!

  “敬心”,由于见功德,故欲增信心,必从观功德下手,感“恩心”由观恩而生,故必先观恩德,此复不能从凡夫烦恼心去观,应依《广论》、《略论释》等所述而观。

  慢心、嫉心、缺乏悲心都由我执而来,“持爱自己灾害百损门”等教诫应审思惟观察。

  《智慧的能量》一书既未及时提供诸同学,可以其它殊胜法本多与人们结缘。

  学法自然以循次第为准,过去居士想学中观,不便阻止,故介绍《宝鬘论》,恐阻学会增生烦恼也。

  加行宜勤修。

  食堂中葱蒜问题,最好和炊事员个别打交道,请他照顾,能劝他信佛更好。

  明相未出,可算入当天,这是一种方便。

  书信六九

  来信早收到,只是法务太忙,不能抽闲。元旦那封信是十足的烦恼之奴的奴才相,毫无佛教徒的气味。二日那信似乎有了转机。实际上,一切都是无常的,女人的感情是无常的,今日与谁好,明日又与谁相投,不可捉摸。男人的痴情也是无常的。忆昔在工厂作会计时,厂内厨师丧妻,终日愁苦,忧郁不堪,一月后有人为其介绍一中年妇人,一扫以前愁苦之态,而喜不自持矣。旁观者甚觉可笑可耻,而当事者,固着迷不醒。凡夫力弱,以不投入其中为上策,待感到有快感,已经是将来痛苦之因了。

  自性上师应与自性三宝同义。

  出家首先在坚决不移的出离心,有此,则除宿世业障太重外,父母也不会固执不化,而坚决不移之出离心,必从观三界苦而来,从观三苦、八苦而来,中间坏苦一环,需加大气力也。

  书信七〇

  来信见阅,知居士由宿业所缠,工作以后,多诸不顺,宜注重忏悔业障。欲忏悔有效,又必须对上师三宝起真实信心,欲生真实信心,则必须多念四皈依法,佛教讲缘起,离开缘起,希望来一个奇迹,在世间上说是不科学,在佛教内说是不懂因果。

  居士如头脑之病,尚未彻愈,以多修念诵禅定,少用思惟为好。考研究生要付一笔脑力代价,是否会增加脑力负担而产生不利,应考虑而行。

  受大吉佛爷灌顶回温,反而头内气体发作,乃至舍戒,实谓可惜!

  灌顶利益,由上师本尊加持及自己发菩提心、清净信心而来,应从因上努力。

  佛法修得好,一切世间法学起来不困难,但修行开的智慧是一切法空的智慧,及出定后如幻的智慧,并不是世间学问。

  书信七一

  来函收到,某居士的居住问题,既然有登记的手续,就让人家说太傻好了,佛弟子就是要按规矩办事,应该说这是好事,不是坏事。

  《三主要道》目前正在印刷,尚未正式赠送,成都贺老居士处要了一些,内部散的,可能还余少许,先给一本。其余的,待印出后都会给。

  鸡蛋的问题,如吃三净肉者说,是同一类,若对茹素者来说,不食为佳。

  对求法来说,一般都知道,自己以供养而求来的法才能起作用。未加请求,未作供养而占便宜得来的法,因无殷重心,故修而作用不大。或者说自己求的法,准对自己毛病,修之起作用,别的求的法,非对治自己毛病的,修之无益。

  净空法师曾说,许多居士供养他很多药,他一概不食,因为居士不了解他的体质。

  对于毁谤上师三宝的人,当然不应亲近太要好,或者为了教化他,或者为了工作关系,有一般平淡的来往而已。父母如谤三宝,当然不能不理,但对他们的不正见,应表示不赞同,或遗憾。

  对法太执着,根子还在我执上,应对治我执。

  金刚带一般人都带进厕所,但不要以污手去碰到。金刚杵亦可同例,但似不带入最好。

  某N是佛教徒而杂外道。“护法外道”这个名词,对吾似乎生疏,恐他们听话或忆念有误。外道不可能护法。他们著作很多,佩服他的佛学,不赞叹他的外道学,就不会失皈依。

  发心为佛法自利利他的,都可以。

  父母不信佛是最要先度的对象,当然方式,方法,及实际转变他们信佛的时间是视客观条件而决定的。

  书信七二

  来信收讫,知淫念烦恼仍未降服,亟须努力,以阿赖耶识内多下一毒种,则必定会在来日修行中,多增一层障碍,而且事后还得到恶趣中偿债后,才谈得上修行。

  多观己过,多思人善,亦去除我慢之一方法,望善修之。

  僧团讲六和,结戒有十义,首在令僧欢喜,此必克服我执,方能做到。居士与同学共处,同一寝室内,宜依此原则,不但不会生起矛盾,而且易于摄彼入佛门。此又具体地分析,对方如何反映,自己作出几分谦让。

  一人单室,好处固然有,但学生收入不多,要付七十元一月,不知堪能否?纵使堪能,自由倒是,我执习气可能会更重,当然妨害学修,也得避免。此间之权衡,唯亲历其境者,自己作决定也。

  《广论》做成电脑事,从发心广利众生说,是好事,但要是时间紧张,则目前不做无妨。

  书信七三

  佛度众生,必是有缘的才能度,与初地菩萨有缘,而与佛无缘缺缘少缘的即由初地菩萨度,没有什么奥妙,值得头大。

  择工作总是依据对佛法有利的去取,供养三宝以法供养为最,财供养次之,亲近善知识,只要把障去了,即会有条件,有钱不一定能多亲近,虽然路费不愁,但会有时间等其它因缘的阻扰。

  大威德灌顶当夜的梦,好的。

  学修计划很好,望努力贯彻。

  书信七四

  接来函,知严于自责,甚慰!然烦恼为生死苦本,若不加以控制,则受苦无期,能努力学习,认真修行,自然智慧能开,烦恼静息。

  发心出家,仅此发心就有极大功德,但要向这方向,实践下用功,切忌徒发空愿。

  在没有证空性以前,为防止退堕而求生西方极乐是完全合理的。

  《人类手册》系南传佛教,可能与北传、藏传有不同处,本人目现太忙,无法翻阅,可托别人注意。

  墙上咒语是否佛教内部之咒,若是没办法只好事先以粉保护 —刷上,免被别人刮掉造罪,但应告诫别人,不要在墙上随意写经咒。

  学佛同学定期联系,很好!但要注意,不影响到其他人。

  没有皈依的人,参加会供结缘可以,平时上殿,没有传过的法,不念为好。但准备皈依,对佛法已有相当信心的人,经师审核开许,亦偶可参加。

  书信七五

  来信收到,知在校环境,不如寺内,故烦恼较多,亟应对治,莫使滋生为要。

  我慢、自私根子是一。宜观我无自性,我本无有,何从生慢及私?经论中消除我慢之对治法门,应多观多思惟。

  根据居士目下情况,如同室人并不干扰学佛修行,则暂与他人各居一室为好,因金刚兄弟最好不起斗争。洋芋互相摩擦,要经得起磨的才有效。

  某Z母亲信基督教,可能与你身体不适有关,但当时如能持咒自护,也不会产生多大影响。总之,居士道力尚不足,应多勤精进持诵。

  书信七六

  连阅两封,知能检查自心,找出差距,真能用功,克制烦恼习气,甚慰!久而久之,必能见效。

  发心真切,效果就好,这是必然的。“知母”一项,难获定解,可依《略论释》马车中多思惟多串习,使令生起。本道场一般念《上师供》比较有劲,据汇报说念《五字真言》昏沉的较多,那就是念的时候心态不动,也就是发心不同的关系。

  武器、毒药、淫女不能供物,而莲花座下武器乃护法之用,非供佛之用。华花虽通,但以华为准,不宜随便改。

  《广论》是五大部的结晶,行有余力,自然应广学五大部,若无精力于五大部,守要 (《广论》)亦行。

  我若实有,即有一、异之辨,我法本空,何来一异?

  避护是使人对三宝有正确认识,不致误解,出发点是为正法、为众生,不是为利已,与忍辱毫无矛盾。只要是对众生有利,就不必考虑自己的事,目的不为自己为众生即可,若目的为利已,假利众生之名就不行。

  你自己给三宝的东西,已属于三宝,不能将此补他人之缺,只有帮助他赔偿才对。

  说事师法做到多少,不属大妄语范围,因本是凡夫能做到的。

  能知过而诚意忏悔,至少是进步的表现,真能做到以后不犯,那么修持道力已有,是大好事。

  将南无寺缘起寄给海外朋友,没关系,他在佛教内部亲友们联系,属宗教内部事,也问题不大。

  阅《事师五十颂》而能深挖内心烦恼过患,实是修行得力之大进步,知过能改,是真修行人,认真发愿,求三宝加持,决定不辜负此暇满人身,是为至要!

  书信七七

  由于安居事,前阶段许多准备工作,昨日又开始讲经,今日才复你信,等久了罢?谅不会嫌迟也。

  吾很高兴,末法时期还是有修行人,像你这样,虽然我执较重,但总能…

《智敏上师书信160篇》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