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 往生论对我的启示很大。遇到往生论之前,我依藕益大师的“持戒念佛”法则进行实践,感觉到身心安泰,对佛陀三宝的感激无以言表。持戒念佛有个前提:持戒清净,念佛相应。用此方法很容易得到寂灭安乐,因为持戒是以无漏为体,是无漏之守护,持戒过程中基本摒弃了自己的愿望,自己的造作,而依平白心、无造作心念佛,就生起了乐。这个乐是难以言表的感激,我们称为无我喜悦,或无漏喜悦。很多人很烦恼,为什么呢?造作的心、业、缘不相应故,如果心中寂灭,还有什么烦恼可言?在持戒念佛过程中,可以产生很大的自利安稳的抉择,但因与外界不发生关系,过分之后,往往不具利生方便,更不具广大。而学习往生一论后,彻底剖析了因果二法,即因地修法与果地修法,这时就对净土法门,于其广大性、方便性上,对二法生起了抉择,心智就彻底松开了。此时再读世尊初转*经中所说“眼、识、智、悟、光皆苦”,了无挂碍!有人说他有证悟,有人说他有智慧,有人说他有见识,有人说他眼界很开阔,有人说他已证得光相善巧了,在这里,只能说“皆苦” !就是说,虽然你有持戒念佛,自受用很好,若染守护执着,亦是苦!自利安乐亦不可得!在此彻底审观了一切法之苦源,即执着之苦源,从而得到一个不共的安乐,即感觉到了广大、方便,这种安乐的确是不可思议的。
因此,不管之前再有所悟,比如突然觉悟到大地山河,一切万事万物,自性光明,时刻坦露,这个地方是很大的喜悦,不可言表的喜悦。但读了世尊的初转*经,了解到一切皆苦后,这个喜悦也归于平淡了。
这个阶段,一说“平凡”两字,就极为安乐。这是学佛的一个过程,一旦在这个因缘中产生平凡的感知后,心智就不再迷失了,于八正道的次第中(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念、正定、正智),正念现前了,再没有迷失的机会了。
这就是往生论给我的一个告慰。信顺、平凡下来了,然后开始接触南传及藏传很多法,但不是那种认为以前学的法不行、不圆满、没达到什么法则利益而学这些法,只是感到这是爱乐佛法,守护佛法的一个延续罢了,是很平凡的一个事情。再看别人的污辱、诋毁、赞叹,或如实或不如实,知道皆是有情现缘所表,实在与自性不相干,不管它怎么表现,现缘所受用,也就是对方的受用,可取或不取。所以在此沉沦不可得,成就菩提不可得。不是故意说不可得,是不可得的信心建立了;也不是要造作一个不可得,是它自然生起来了。
依尊重与感恩心清净守护传承
净土一论由天亲菩萨所造。后人评判天亲菩萨是十住位菩萨,为什么这一论对我们有这么大的加持呢?为什么这一论能启开一个法门的法系呢?为什么整个法系的教言都维系在这个地方呢?十住位菩萨,我们称为贤位菩萨,即断伏二法中的伏烦恼者;圣位菩萨,是入地菩萨,即断烦恼者。贤位菩萨只是伏住烦恼了,怎么能畅明诸佛心智呢?关于净土的论很多,为什么中国净土法门中唯依这个论作为根本教典呢?我们如果对此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就很难契入净土一法。
在汉地,我们缺少对祖师的顶戴、对大菩萨们的悲心的顶戴。在尊重不够的时候,我们就会用分别心来观察这个论,结果丢失了清净心,丢失法的依止,没有尊重心,不负责任,只是畅快自己的心识,于是就产生了一个个无有传承力的造作法则!这是我们汉传佛教一大弊病。净土法门在中国传播的时候,一人一套,好象讲的都很好:你要理一心、事一心,功夫要成片,你要达到什么样的三昧,才能往生……如果没有依从怎么来证三昧?
我听过许多善知识讲净土法门,我感到我们要依世尊所说的经,依善知识所传的论,再来审观自己的心智生起的刹那与它们相应不相应?抉择之后,再去讲净土、修净土、运用净土、交流净土,这样就有一个善缘,或说净缘,否则大家就会相互侵害、相互挤压,就会说这是正法、那是邪法。其实只要是念佛人,不管怎么念,都不可思议,对于是不是净缘?是不是善缘?是不是清净的传承因缘,这个地方参差不齐。如果我们依经依论来审视自己现前的心念与之是否契合了,然后再来修证佛法,修证净土,就是传承清净,就有依有据了,而很难表述于某个人、某个派系、某个说法。历代净土祖师、善知识,对这个依据从来不混乱,虽然有的是证后的依据,有的是悟前的依据,有的是顺教的依据,有的是自己在法则上抉择的依据,但是都没有离开经论二法。
经、论、祖师是传承的眼,希望在这个眼目中,我们大家能够看得清楚,通过学习实践,使我们的心智真正调柔了、清净了、简单了,具足悲智了。烦恼薄少,是衡量法则相应不相应的标准,这是我们必须关注的。烦恼逐渐薄少,慈悲心逐渐升起,身心就调柔了,这是必然的结果。我们说调柔,不是说强大起来,这样就不贡高也不下劣,所谓平等也好,清净也好,这样的心智就会照耀世间。
清净地守护传承,这比任何都重要。如果我们有传承,谈论佛法的时候就是调柔的、清净的、除对方疑惑的。若把这个传承真正守护起来,即使是个愚者,生死也侵害不了我们了。否则,犹如善星比丘,随释迦佛学了22年,会讲三藏十二部,仍是身堕地狱,就是因为丢失了自己的信愿,没有传承感恩清净的法则,成了佛法中的贼,偷了一大堆佛法,去创立自己的轮回王国,无法得到究竟解脱!我们现前学佛的人一定要注意这个地方!若从初发心不注意,后面延续的业果就十分有问题了!
社会上在为衣食、为名利、为攀比奔波,而我们有环境、机遇,远离名利的侵害,远离衣食的逼迫来学佛,真正来剖析自己的心理,解决自己的疑虑,成就无上菩提,实在是很难得的。今天,乘着大家清净的愿望,给大家做了一点供养与提示,希望我们在佛法中洗涤自己的心垢,消融自己的烦恼,生起慈悲,爱乐佛法、守护道场、广利有情!
《慈师开示:开启心灵如意宝藏(一)》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