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深入体会世间苦难--老、病、死(二)

  深入体会世间苦难--老、病、死(二)

  空海(惟传法师)

  摘自《阿含解脱道次第》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言大海者,愚夫所说,非圣所说,此大海─小水耳。云何圣所说海?谓眼识色已,爱念、染著,贪乐身、口、意业,是名为海。一切世间阿修罗众……乃至天、人……”六道里面的众生,“悉于其中贪乐沉没,如狗肚藏,如乱草蕴,此世、他世绞结缠锁,亦复如是”。】

  佛陀就讲:一般所称的“大海”,对佛陀、解脱者而言,都只是小水池,不算什么!那一种海很容易度过。真正的“苦海”,我们身、口、意所造成的“苦海”,却很难、很难超越!比如大西洋是很轻易可以超越,只要一万多元的飞机票,就可以飞到美国去了。一张飞机票,就可以超越过大海,只要三万元左右,就可以绕地球一周。所以,你要绕地球好几圈,都很容易啊!心外的距离都没什么,如果解脱是向外求,那些向外追求的科学家就可以解脱了。如果假设解脱是在月球,他们早就发明太空器,然后飞到月球上、就可以解脱了。如果解脱证明是在太阳系上面的一个行星,科学家就会赶快设法建造出火箭,然后把人类送过去那个星球。但是,那些都是不可能的。

  向心外求,是不可能找到真正的解脱。佛陀认为有形的海洋还算是小case,都只是属于“小海”而已,真正的大海是什么呢?“圣所说海”佛陀所讲的“海”、生死苦海,就是“眼识色已,爱念、染著,贪乐身、口、意业”,我们的六根跟六尘接触之后,所产生的种种抓取、贪爱,这些就造成你的整个世界。对于什么是“世间”、“苦海”,很多人都还是停留在错误的认识,包括大多数在佛门里面的讲经说法,都还在错误传导所谓的“苦海”。

  什么叫做“苦海”?如果不了解什么叫做“真正的苦海”,又怎么会有可能超越“苦海”呢?一般所认知的“苦海”,都是外面的世界,有些经典甚至讲说“这个世界就是娑婆世界,这个世界是五浊恶世,就是一个“苦海”,所以我们要赶快,现在已经是……劫、……时期,已经快要如何……”都把外境形容得很丑,然后鼓励大家逃到他方世界、鼓励大家移民……。

  佛陀就坦白讲,众生就是这样一世一世的,在那里一直逃!一直跑啊!一直逃!一直跑啊!因为你跑到那个世界去之后,人家还是告诉你“这个世界是娑婆世界,这个世界是五浊恶世,我们要赶快要到他方世界去啊!……”。其实真正的“苦海”,不是外面的娑婆世界。

  (第九章第十一节)“世尊!所谓世间者,云何名世间?”什么叫做“世间”?什么叫做“出世间”?“世间”讲的就是苦海,“出出世间”讲的就是出离苦海。如果我们修行不知道什么是“苦海”,就没办法真正出离苦海。如果错误认知“苦海”,就不可能出离这个苦海。所以,要正确认识什么叫做“世间”?什么叫做“苦海”?什么叫做“出世间”?什么叫做“出离苦海”?今天如果能够听闻到这些,然后观念能够厘清出来,正确修行的方向就会建立起来。

  佛陀就告诉三弥离提,所谓的“世间”就是“谓眼、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是名世间”其他的耳、鼻、舌、身、意都是一样,佛陀称这个叫做“世间”。“所以者何?六入处集则触集,…………如是乃至纯大苦聚集”佛陀是要告诉我们什么叫做“世间”?“世间”就是我们六根跟六尘相触之后,产生“六识”的整个这些,就是我们的“世间”。佛陀所要讲的“苦海”,所要讲的“世间”,不是外面的世间,不是外面的世界,你要出离的“苦海”,不是外面这个苦海。“六根”是我们的身、心,也就是身、口、意,“六尘”表示所有的一切境界,“苦海”是指我们的“六根”跟外面的境界接触之后,产生贪爱、嗔恨、苦受、乐受,我们的心和境界纠缠在一起,我们的心被境界牵著走,形成这样的一个叫做“苦海”。

  所以,什么叫做“世间”?你的“世间”、你的“苦海”,不会超过你的“六根”跟“六尘”接触的范围。因此,每一个人的“世间”,每一个人的“苦海”,都不一样。不要以为“我们都同样住在地球上,大家都住在地球村里面,世界应该是一样,怎么会不一样?……”!错了!同样是这个世界,但是那些有修有证的人,就是住在极乐世界里面。如果你还在颠倒梦想,就是在“苦海”里面,你还在厌离这个世界,还不知道珍惜这个世界。同样的,如果你有正确的闻思修,在“中鼎工程公司”里面,也是处在极乐世界,你会很珍惜这个环境。

   “苦海”不是外面的世界,不是外面的这些境界,你的“苦海”、你的“世间”,就是一个人的六根跟六尘跟境界接触之后,产生的苦乐、顺逆那些,就是你的“世间”,每一个人都不一样。“若无彼眼、无色、无眼识、无眼触,无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则无世间,亦不施设世间。所以者何?六入处灭则触灭…………”此处经文的含意很深。不了解的人会认为“修行人就是要把眼睛遮蔽起来,不能够看外面;耳朵都要塞起来,不能听外面的声音;吃东西不能有觉受……”这样都是没有正确理解经文的意思。当我们的“六根”接触“六尘”,你觉得好的,就想要愈来愈多,就是人类的欲望无穷,很难知足!你会去越抓越多,也会一直要趋乐,要抓取“乐受”。当你遇到逆境的时候,就会抗拒、会嗔恨、会逃避,苦啊!苦啊!于是就在“苦受”、“乐受”里面,有时候还有一种“不苦不乐受”,这些也会有。在这个苦、乐受里面,还会感叹: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很多的逆境、很多的不理想、很多的不可意……,这些都出来了,就形成你的世界。

  佛教所讲要修行的世界是什么?什么叫做“世界”?什么叫做“世间”?不是外面的世间,但是我们为何无法超越“苦海”、超越“世间”?因为“身见”、“我”、“自我”这些,都还死抓不放。当有一天超越、证悟到“无我”,你才会从个人的世界、从个人的“世间”脱胎出来,才会活在实相的世界,才能够见到“实相”,才能够“见如实、知如真”,这时候当下就是净土。所以,极乐世界就在这里,不是在别的地方。

  所谓根、尘、触的“灭”,不是说你不可以去听、不可以去吃、不能够去听,或是不能去看,而是一般凡夫看到好的,就会被境界牵著走。一般人听到人家在讽剌你、批评你,你的心就会起嗔恨心,就被境界牵走了、束缚住了。一个解脱者的看,就是单纯的看,听就是单纯的听,你讲我好、我也让它流过,不会产生“我慢”;你批评我、讲我不好,我也让它流过,不会对你起嗔。因为所有的境界,都是不断一直刹那在生灭流动,你刚才对我批评、说我不好的那些话,如果我不要去抓,它也是会流过去。因悟我现在面对当下的一切,所以你刚才跟我讲那些,我虽然是在听,但是我不会被境界碍著,等于是说听到就像没有听到,变成说刚才那些境界等于是没有“触”。

  所谓的六根“触灭”,就是没有被境界所抓取,你让它流过,好的、你知道,但是你不会去抓;坏的、你也知道,但是你不会去抓取。所以,经文所讲没有“六根”跟“六尘”的接触、没有“世间”,不是说你没有去看,只是说你看了之后,不会被境界牵著走,不会被境界纠缠住,你一样都是活在当下,你的嗔恨跟喜爱、贪婪没有了。一般人是如果有人骂你一句话,心里面就很不高兴,不是说我刚才前一分钟骂你,你的不高兴只是一下子就消失了,你的不高兴还会再继续酝酿。当我在几分钟之后,再稍微夸赞你一下,你就听不到我现在称赞你的话了,因为你的心已经是被刚才生起嗔心的境界拉走,没有活在当下。

  一般人的“六根”跟“六尘”接触的时候,都是成为境界的奴隶,被境界牵著鼻子走。听到你喜欢听的,你就想越听越多,然后你的心就沉溺在“乐受”里面,尾巴翘得很高,“我慢”又生起了。如果听到人家批判你,于是觉得很不满意,会想伸冤、甚至抗拒,嗔恨啦!苦啊!……就是这样。所以,凡夫就是根、尘接触之后,成为境界的奴隶。解脱者是你说我好、我知道,但是我不会起“我慢”,也不会被境界捆绑住;你指责我、批评我,说我很不好,我也是笑笑,也不会跟你们起嗔。一个解脱者就是不会成为境界的奴隶,境界一直在流动、一直在流动,过去的一切就是心完全开放,让它流过、流过,活在每一个当下。境界对他来讲,有触、等于没有触,但是他不是没有觉受,一样是有正确的明觉。

  (第九章第十二节)“云何为世间?”,什么叫做“世间”?佛陀就讲“六内入处”。佛陀在这几经里面就讲到什么叫做“世间”?“六内入处”就是我们的“六根”。“眼内入处,耳、鼻、舌、身、意内入处”,眼、耳、鼻、舌、身、意叫做“六内入处”。色、声、香、味、触、法叫做六种“外入处”。我们接受外面的讯息,身体叫做“内身”,透过六种管道接受外面的讯息进来,叫做“六内入处”。外面的“色”透过眼根,然后传到我们的身体。什么叫做“世间”?因为你的“六根”接触“六尘”之后,所产生的苦受、乐受,这里面有你的贪、嗔染污进去,就叫做你的“世间”。

  可以静下来思维、消化,你最担心的是什么?最让你感觉痛苦的是什么?去看看是不是里面其中任何一根跟境界碰触,被境界束缚住了?前几天人家骂你、激怒你、攻击你、批判你,是一个“法尘”,你听了之后,到现在还闷闷不乐,这是你的“意根”,还被前几天的“法尘”束缚住了,没有从那个境界脱离开来,就是成为境界奴隶,于是还在“苦海”里面。如果能够一方面了解到世间众生的心态,然后一方面去了解这些法义之后,你听过、让它流走,一方面也体谅众生,一方面慈悲回向这个世间,你又有消化,又不是用压抑、用忍耐的,于是那一阵风、那个境界早就吹过了,它…

《深入体会世间苦难--老、病、死(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