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入中论讲记▪P13

  ..续本文上一页形非是车。

  

  此破转计,依积聚后之各各支分新形有车也。上二句牒彼计,第三句出过,第四句结破。若谓车成时,即轮轴等积聚时,各各支分,有异于未积聚时之形状生起,即以此新形为车者;若有此异形应可见。然此积聚之支分,与散置之支分,实无异形可得。既无实车形可得,故不应说以形为车。

  由汝积聚无所有,彼形应非依支聚,,故以无所有为依,此中云何能有形

  

  此破依支聚之形为车也。若汝许此形依轮轴等之积聚,不依各各轮轴者,亦有过失。汝许积聚即是假法,无所有,不可得,无实体性。以车若实有;所依之形亦应实有,实有之形,不应依假有之积聚。若积聚是假,依彼之形亦应假,依形之车尤应是假,今谓依积聚假法而有形,依此形而有实车,显见其不可也。

  如汝许此假立义,如是依于不实因,能生自性不实果,当知一切生皆尔。

  

  此依彼转计出自宗因果假立义也。上来已破若谓形是实有,不应依假有之积聚。彼转计云;我若许此形是假,应可依假积聚而有。此答彼云:若许依假积聚,有假车形,依此假形,而有假车,是即同我所许。依无自性不真实之假因,生无自性不真实之假果,一切法皆假,即一切形皆可许有,一切法生起之因果,皆可如是成立也。

  有谓色等如是住,便起瓶觉亦非理,由无生故五色等,故彼不应即是形。

  

  此对小乘破彼计依极微有形也。有谓,指小乘人言:彼云,色等四大极徽。如陶师所造之形安住,便能令人生起瓶觉。众生见此形,便知此是瓶。若击为碎片,则不名瓶。可见所谓瓶即指积聚之形。此破彼云:由前破自性生时所说之理,已知无实有自性之色等极微。实色尚不可得,更无实形,故彼瓶不应即是色等极微积聚之形。

  虽以七相推求彼,真实世间俱非有,若不观察就世间,依自支分可安立。

  可为众生说彼车,各为有支及有分,亦名作者与受者,莫坏世间许世俗。

  

  此二颂显不坏世俗谛。虽以七相推求车之自性,真实理中无,世间现见中亦无:然若不观察自性有无,惟就世间名言共许,依轮轴等支分;仍可假名安立为车,为众生说此是车。对于轮轴等支分,亦可说彼为有支或有分。就其有作用盲,亦可名作者。就其为作用之对象官,亦可名受者。我许假名安立,本来不违世间,因汝执有自性,始以真理观察见自性空。若汝谓性空坏世间世俗者,其咎在汝,不在我也。然性空实不坏世间世俗,如执有自性,始违世间,故我今劝汝莫坏世间所共许之世俗谛也。

  七相都无复何有

  此有行者无所得,彼亦速人真实义,故如是许彼成立。

  

  上三句显达性空胜利,末句显不坏假有。既以七相推求,皆无车可得,所执有自性之车,复何所有

  此自性有之法,修中观行者既七相求之都无所得,彼行者由无所得故,即速悟入缘生性空之真实义,以是利故,观察性空,由唯观察自性有无,故就世间亦许彼一切因果成立。

  

  若时其车且非有,有支无故支亦无,如车烧尽支亦毁,慧烧有支更无支。

  

  此特对小乘破其转计也。以彼虽知车无自性,实执未除,仍执轮轴应实有。如将车拆卸,仍有轮轴可得。此轮轴不可即执为车之支分,其理如前已说。观待有支,始名为有支之各各支分,整体既无,即无整体之各部。如烧车尽,轮轴亦无;于慧火观察,既无整体之实车,即无各部之实轮轴也。

  如是世间所共许,依止蕴界及六处,亦许我为能取者,所取为业此作者。

  

  此以法合喻也。如上依世伺共许,许有依轮轴假安立之车,今亦依五蕴等,许有假安立之我。对所取五蕴,名能取者。若以业为所执,此我观待所取业,亦名能取者。若以业为所造,此我观待所造业,亦名能作者。

  非有性故此非坚,亦非不坚非生灭,此亦非有常等性,一性异性均非有。

  以我无自性故,不可说坚,不坚,亦坚亦不坚,非坚非不坚(坚即常义)。如是生灭、常无常、一异等性各各四句,亦均非有,以无自性故。所谓生灭等,指有自性之生灭。假生灭仍许有也。有自性之生,即是常,有自性之灭,即是断。以无自性故,生灭断常等均不可执,故不落一切边执也。

  众生恒缘起我执,于彼所上起我所,当知此我由愚痴,不观世许而成立。

  

  众生无始恒缘彼无自性之假我,起实我执,于彼所属之法,起我所执,如于五蕴执为实有我之五蕴是也。须知此我乃由愚痴,未观察自性有无,唯依世间共许,执为实有也。

  由无作者则无业,故离我的无我所,若见我我所皆空,诸瑜伽师得解脱。

  

  此所执我所,由无我故,彼亦应无,以无作者则无所作业故,若见我我所皆空,如证初果时,自知往昔所执皆是颠倒,由是不复造业,断流转因,到生死边,故得解脱。

  瓶衣帐军林蔓树,舍宅小车旅舍等,应知皆如众生说,由佛不与世诤故。

  

  此颂列举一切聚积假物,世许有者,佛亦许有。瓶为泥聚,衣为缕聚,林为木聚,蔓为珠聚等,其整体与支分,均观待而有。自性虽空,作用不无,佛随顺世间,世间说瓶,佛亦说瓶,不说泥聚。众生说衣,佛亦说衣,不说缕聚。唯众生执实,佛见假有,是不同耳。故知佛不破世间,中观亦不破世间,若世间皆见有外境,而不许有外境,乃坏世间也。

  功德支贪相薪等,有德支贪所相火,如观察车七相无,由余世间共许有。

  

  此颂显观待假有,一切可许。功德谓差别相,其所差别之物,谓之有德。第二句有字,通于下支字及贪字。有支谓整体,有贪谓起贪之有情。如是德与有德,支与有支,贪与有贪,能相与所相,能烧与所烧,皆观待假立。若求其自性,如观察车之自性,七相观察,皆无自性,若不观察,由世间共许,皆可许有。因能生果乃为因,若不生果则非因;果若有因乃得生,当说何先谁从谁。

  此显因果相等假立。待果成因,待因有果。此因果二法,若有自性,为因从果有耶

  为果从因有耶

  若先唯有果,复何待于因

  若先唯有因,云何能生果

  且无果之时,因为谁之因乎

  

  若因果合而生果,一故因果应无异,不合因非因无别,离二亦无余可计。

  

  若因果有自性,为因果合在呷时一处而生果,为因果不同时不同处而生果

  若因果合,同在一时一处,则因果成为一体。若因果不合而生,则互无关系,他处他时之种,亦能生此处此时之芽,则因与非因无别。除合不合而外,更无第三种方式。若计因果一分合一分不合,合之一分有合生之过,不合一分有不合生之过,亦不成也。

  因不生果则无果,离果则因应无因,此二如幻我无失,世间诸法亦得有。

  

  此明白宗所许因果。外人问云;汝中观因果云何立耶

  答云:离因无果,离果亦无由立因,我许此因果二法,唯观待假立,如同幻事。,不执有自性,故我无汝所犯诸过失,而世间因果亦得不坏。

  能破所破合不合,此过于汝宁非有

  汝语惟坏汝自宗,故汝不能破所破,

  自语同犯似能破,无理而破一切法,故汝非是善士许,汝是无宗破法人。

  

  此外人反难也;汝今破我所立因果;以合不合征难,我今亦以此二端征汝。汝能破之理,与所破之因果,为合,为不合

  若合则能破所破成一,云何汝能破我

  若不合,则亦不能破。若不合而能破,则一切能破一切,故不应许。此合不合之过,若于我有,汝岂非有

  汝语既自犯过,故不能破我,唯坏汝自宗,自堕负处。如两造诤讼,原告说被告之过,若所说不实,原告当堕负处。汝中观破我之语,同犯合不合过,故是似能破,不能破所破之因果也。汝既无能破之理,而谤一切法皆空,故非一切有正知见善士所许。汝。自不立宗唯破他所立法,故是无宗破法之人。无理之义,复有别释。谓汝说合则因果成一,不合则因果混乱,此说无理。以现见诸法不必相合而有因果,如磁石吸铁,在磁力所及范围内,即能相吸,非相合而吸,亦非一切不合者皆相吸也。又眼见色,眼力所及则见,非眼色合而见,亦非一切不合者皆见也。因能生果,亦犹如是,非合而生,亦非一切不合者皆生,能生者则生也。

  前说能破与所破,为合不合诸过失,诸定有宗乃有过,我无此宗故无失。

  此答彼难也。汝前说能破所破合不合诸过,要于立有自性之宗,乃有此过。以汝执有自性因果,乃可以合不合之理观察。若我于能破所破,并不执有自性,故不可以合不合观察,即无此过。以假立能破,破假所破,破老作用得成,亦无合不合过也。

  如日轮有蚀等别,于影象上亦能见,日影合否皆非理,然是名言依缘生。

  

  此一颂以喻显无自性之因果,虽不可说合不合,而因果得成。如日蚀时,水中日影亦蚀:日上有黑点,水中日影亦有黑点。如是因果宛然,而不可说日与水中之彤是合非合。由世人皆知水中日影是假法故,共许此影依空中之日地之水诸缘而生,亦不征求其合不合也。

  如为修饰面容故,影虽不实而有用,如是此因虽非实,能净慧面亦达宗。

  

  此一颂喻显假法亦有作用也。如镜中人影虽假,然对镜者可依此自见净秽,修饰其面,故假影亦有作用,因此之故,我此能破之因,虽非实有自性,然能令众生去无明垢,净空慧面,亦能令达无自性宗,能破所破虽俱无自性,然此能破,有能破彼所破之作用也。

  若能了因是实有,及所了宗有自性,则可配此合等理,非尔故汝唐劬劳。

  此反显外不能难我也。能了宗者为因,依“所作性”了“声无常”,故能了即因,所了即宗也。了谓通达,由因之力,能立能破,通达彼宗为成不成也。若我能破之因,与所破汝之宗,有自性者,始可配此合不合之理而难我。非尔者,谓我不执有自性也;我不执有自性,汝以合不合之理为破,不能破我,徒劳无功也。

  易达诸法无自性,难使他知有自性,汝复以恶分别网,何为于此恼世间。

  

  此诘外人何故舍易就难故恼世间也。我说诸法无自性,有汝共许之同法喻,易于使…

《入中论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