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初果 第二部分:初果与初果之后(即入流者、须陀洹)(美国 坦尼沙罗尊者)▪P2

  ..续本文上一页 (相应部)

  三种束缚

  觉醒的四个层次,是以斩断十种束缚的程度来定义的,心智通过这十种束缚把自己绑束在有缘起的经验之中。

  “五种低层次束缚是什么?自我观念、不确定感、执取戒律与修持教条、感官欲望、与恶意:这些就是五种低层次的束缚。五种高层次束缚是什么?对色的贪欲、对无色的贪欲、自满、焦躁、无明:这些就是五种高层次束缚。”

  ----AN X13 (增支部)

  “在这个僧团中,有的比丘是阿罗汉,他们的漏已止息,他们已经圆满成就,已经完成任务、放下重负、达到真正的目标、彻底摧毁了缘起的束缚、通过正确的心法探索、获得解脱。”

  “在这个僧团中,有的比丘随着低层次五种束缚的彻底止息,会重生于清净域界、在那里获得彻底解脱、永不再回该域界。”

  “在这个僧团中,有的比丘随着(前)三种束缚的止息,随着贪、嗔、痴的减退,成为一还者----他们会在回到这个世界的那一次里,达到苦的止息。”

  “在这个僧团中,有的比丘随着(前)三种束缚的止息,成为入流者,永远不坠恶趣,稳步走向自我觉醒。”

  ----MN118 (中部)

  对入流者来说,正是法眼的升起----即产生对苦的缘起与止息这个因果原理的洞见----斩断了前三种束缚。

  “他适如其分地专注着,这是苦…这是苦的起源…这是苦的止息…这是灭苦之路。他这般适如其分地专注着, 他内在的三种束缚: 自我观念、疑惑、对戒律与修持教条的执取,随之便给抛弃了。”

  ----MN 2 (中部)

  经中对斩除这前三种束缚,有段落作过详述。

  “可是,这位女子,自我观念是怎么产生的?”

  “维萨卡朋友,有这样一个情形,一个没有受法教育的凡人----他对圣者毫不尊重,不通晓、不遵从他们的法,他对正直者毫不尊重,不通晓、不遵从他们的法----他把身体形态当成是自我、或者以为自我拥有身体形态、或身体形态里有自我,或自我在身体形态里。

  “他以为感受是自我…

  “他以为辨知是自我…

  “他以为思维是自我…

  “他以为意识是自我、或者说自我拥有意识、或意识里有自我、或自我在意识里。自我观念就是这么来的。”

  “但是,这位女子,自我观念怎么能不产生?”

  “维萨卡朋友,有这样一个情形,一个受到圣者良好教育的弟子----他尊重圣者,通晓、遵从他们的法,他尊重正直者,通晓、遵从他们的法----他不把身体形态(又译:色)当成是自我、不以为自我拥有身体形态、或身体形态里有自我、或自我在身体形态里。

  “他不以为感受是自我…

  “他不以为辨知是自我…

  “他不以为思维是自我…

  “他不以为意识是自我、也不以为自我拥有意识、或意识里有自我、或自我在意识里。这样,自我观念就不会产生。”

  ----MN44 (中部)

  “这位女子,人们说,“自我观念的起源、自我观念的起源”世尊所描述的自我起源是哪一种?”

  “导致进一步缘起的渴望----陪伴着贪欲与喜爱、这里那里的享受----也就是对感官欲喜的渴望、对缘起的渴望、对非缘起的渴望。维萨卡朋友,这就是世尊描述的自我观念的起源。”

  “这位女子,人们说,“自我观念的止息、自我观念的止息” 世尊所描述的自我观念的止息是哪一种?”

  “对于该渴望的杳无余迹的退隐、止息、舍弃、抛弃、放松、放下。维萨卡朋友,这就是世尊描述的自我观念的止息。”

  “这位女子,人们说,“导致自我观念止息的修持之路、导致自我观念止息的修持之路”, 哪一条是世尊所描述的导致自我观念止息的修持之路?”

  “正是这八圣道----正见、正志、正言、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维萨卡朋友,这就是世尊所描述的导致自我观念止息的修持之路。”

  ----MN 44 (中部)

  [阿难]: “尊贵的解脱是什么?”

  [佛陀]: “阿难,有这样一个情形,一位圣者的弟子作这般思索: “即时即地的感官之欲、多少来世的感官之欲;即时即地的感官辨识、多少来世的感官辨识;即时即地的形色、多少来世的形色;即时即地的形色辨识、多少来世的形色辨识,对不可扰动维度的辨识、对无所有维度的辨识、对非想非非想维度的辨识: 在有个体观念的情形下,那就是个体观念。通过不执取/维持,心智获得解脱,这是不死。”” 

  ----MN106(中部)

  “马甘缔亚,如同一个盲人看不见黑色…白色…蓝色…黄色…红色物体…看不见日与月。 现在假定某人拿一块沾染了污迹、油迹的破布骗他说,“拿着,伙计,这是块美丽、无染、洁净的白布。” 那个盲人就会收下来、穿起来。”

  “然后,假定他的朋友们、伙伴们、亲戚们带他去求医,医生用药为他治疗:从上清洗、从下清洗、涂上药膏与辅助药膏、通过鼻腔用药。幸亏了医药,他的视觉就出现、清晰起来。接着,随着视觉的升起,他会放弃对那块沾染了污迹、油迹的破布的喜爱。并且他会以那人为敌、根本不以他为友、还认为他该死。“我的天,我被那人和他那块沾染了污迹、油迹的破布愚弄、欺骗、哄瞒了多久!----拿着,伙计,这是块美丽、无染、洁净的白布。””

  “同样地,马甘缔亚,如果我把法教给你----这样去病、这样解脱----而你,从你的角度,则要理解那样的去病、亲见那样的解脱,之后,随着你的视觉的升起,你会抛弃任何对于保持五蕴的喜爱。并且你会想: “我的天!我被这个心愚弄、欺骗、哄瞒了多久!原来我是在执取,我只是在执取形态…只是在执取感受…只是在执取辨识…只是在执取思维…我只是在执取意识。 以我的执取为前提,就有了缘起…出生…衰老…死亡…悲伤、哀叹、痛苦、张力、绝望便都升起运作。若大一堆张力便是这样起源的。” ”

  ----MN75(中部)

  以下段落,科马卡---一位已证得不还果、因此已经斩断前五种束缚的比丘----说明尽管心智还没有斩断自满,却可以斩断自我的观念,而“自我的存在”,则只有在彻底觉醒时才会终结。

  [科马卡:] “朋友们,我不说“我是形态”,我也不说“我不是形态、是别的什么”。我不说”我是感受…辨识…造作…意识,” 我也不说“我不是意识、是别的什么。”对于这五种执取之蕴,“我存在”尚未克服,但是我不认为“我是这般”。”

  “这就好比一朵蓝色、红色、或者白色的莲花: 如果有人称它为花瓣之香、或者花色之香、或者花纤之香,他说的对吗?”

  “不对,朋友。”

  “那么,如果他要正确描述,该怎么描述?”

  “花香。如果他要正确描述,就该那样描述。”

  “朋友,同样地,我不说“我是形态”,我也不说“我不是形态、是别的什么”。我不说“我是感受…辨识…造作…意识,” 我也不说“我不是意识、是别的什么。”对于这五种执取之蕴,“我的存在”尚未克服,但是我不认为“我是这个”。”

  ----SN XXII 89 (相应部)

  疑惑这个束缚的定义是,对佛陀的觉醒、佛法的真相、与圣弟子修持的怀疑。这个不确定感,根本在于怀疑不死维度是否存在、在于怀疑人能否通过他自己的努力实现它。对于不死状态的体验,需要通过佛法修持达到入流,这个时候,因为证实了一个人可以觉悟、看见不死状态,证实了以佛陀教导作为入流向导的正确性,证实了那些已经入流者们的尊贵,这个束缚就被斩断了。

  “他对法拥有不可动摇的信心: “佛法由世尊完美阐述,此时此地即可证见,是无时间限制、可证实、贴切、可由智者们亲身实现的。”

  “那么,善巧的习惯杳无遗迹地止息在何处?人们也提到了它们的止息。有这样一个情形,一位比丘有戒德,但不以戒规定义自己。他如实地明辨,有了心解脱、慧解脱,那个时候他的善巧习惯就杳无遗迹地止息了。 ”

  ----MN 78 (中部)

  “[觉悟的人]不谈论观念、学问、知识、戒律与修持的纯净

  他也不是没有观念、学问、知识、戒律与修持

  放下这些、不去抓取,他独立、宁静。”

  ----Sn IV.9 (小部经集)

  “他对僧伽拥有不可动摇的信心: “世尊的僧伽弟子们修持完善…他们的修持正直接…有方…善巧----换句话说,四对圣弟子们,八类[注1]圣弟子们----他们是世尊的僧伽弟子,值得赠礼、值得款待、值得供养、值得尊敬,他们为世界造下了无比的福田。””

  ----AN X 92 (增支部)

  注1: 四对为(1)走在入流道上者,证得入流果者: (2) 走在一还路上者,证得一还果者 (3) 走在不还路上者,证得不还果者 (4)走在阿罗汉路上者,证得阿罗汉果者。八类指组成这四组的八种人。

  对戒律与修持教条的执取这个束缚,在巴利经藏中常常描述成这样的观点,即单单举行宗教仪式或者遵从某种行为规范,就可以达到净化。这个观点又与一个人的状态取决于他的行为这样的概念有关,即如果某人按照明确规定的戒律与修持方法行动,他就等于是清净的。尽管经文中承认证得入流果的过程中戒律与修持的重要性,但是不死状态的体验向证得初果者表明,人不能根据那些戒律与修持方法来定义他自己。因此他继续持守戒律,却不以它们来定义自身。

  初果者的素养

  巴利经藏中以四个素质描述初果者,有一个标准公式。初果四个素质的前三个因素与斩断疑惑的束缚直接有关。第四个因素与斩断对戒律与修持的执取这个束缚有关。

  “有这样一个情形,圣者的这位弟子拥有对佛陀不可动摇的信心…对法不可动摇的信心…对僧伽不可动摇的信心…他/她拥有受圣者们欣赏的戒德: 不破不坏、无暇无疵、利于解脱、受智者赞扬、清净无染、走向正定。”

  ----…

《初果 第二部分:初果与初果之后(即入流者、须陀洹)(美国 坦尼沙罗尊者)》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