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智海法师智悲答疑(因果篇)▪P2

  ..续本文上一页空性,没有自性,众生与我也没有自性,所以是想通的。如果你非得把它割裂,我们自己的个业也得不到改变、救度。我们今天要以同情、理解、慈悲、仁爱来帮助,积累我们自己的善业,众生也能增上,众生增上反过来又能来帮助我们。

  建立和谐关系,人世之间就温馨很多!把我们自心转变过来,有能力了,那也就是帮助众生转业。

  

  9、无始劫来众生都是造了无量无边的恶业,一个杀生业就可以让我们永无安乐。用什么样方法才能让我们放下业障的包袱,放下自卑和恐惧。请师父慈悲开示。

  其实没什么,就是觉悟、忏悔、修行。往昔时业力很强,但是,我们善业的力量也是很强大的,我们认识到往昔时杀生恶业,要通过四力忏悔放下包袱,进一步通过善业积累福德资粮。福德资粮积累了,自卑和恐惧就可以对治。

  

  10、我修学佛法时间不长,也听过几节《因果明镜论》课,反思自己以往所犯过错,觉得罪业深重,所造的都是十不善业,是个地狱人,内心压力很大,不知该如何转变,请师父慈悲开示。

  这个问题我们在最初听因果课时,也许都很容易出现负方面积累,就是太给自己压力了。我们对照《因果明镜论》一检查,起心动念无不是罪啊,基本上要找出善业的机会,少之又少。按照因果原则,决定生于三恶道。从因果上看,没错。

  但是,如果自己没有这种承受能力时,我们要反省:“我们是为了让自己没有自信心而来学佛吗?”我们讲《因果明镜论》是让自己对业因果引起警觉,与此同时,我们修学,随时随地要把压力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

  经律上有这样的故事,有些阿罗汉开了天眼通,看见过去世恶业超过四大海,就因为恐惧而自杀了。如果我们承受不了自己多生累世乃至今生的业障,往往把自己压垮。众生处在愚痴中,今生不知前世事,相对说,对我们是一种保护。

  比如有人有他心通,看到别人内心都是染污,就不再想看到,慢慢自己这种能力就消失了。这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用在我们自己修行上也是这样。比如自己不想看到什么,就祈祷三宝关闭这些功能,这样,也能保护自己。

  我们今天看到业力了,产生很大压力,是很必要的。不要轻易把这种压力拿掉。要把压力转变为动力。从什么地方转变呢?因为我们往昔时造作恶业,是我们内心映现,我们认识善恶业没有自性,只是一念心性显现,所有恶业,我们能从自心真诚忏悔,“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我们就是要把压力转变为动力,才有积极作用。否则我们被压垮了,自杀了,业力依然是业力。万万千千的恶业抵不过一个悔字,当我们真正能够认识业的本身时,相当于点亮一盏光明灯。过去的恶业,相当于一亿年的黑暗,一亿年的黑暗,当下生起忏悔心发露心对治心——这盏明灯,就能照亮。在忏悔时要明白,能够从万物本性来认识的话,因果无自性,所以“罪由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由于虚妄分别心造作的恶业,是不可与我们今天造作善业等量而观的。一个方面是不知不觉造作,一个方面是真诚忏悔;一个方面是不知不觉流于造恶,一个方面是事理圆融地对治。从业果规律来比对,我们为善的发心,认识清楚没有?我们认识清楚了,以强烈的发心,就有强烈的对治作用。我们造作恶业,尽管也有强烈的时候,但更多是不自觉的,没有我们为善的意乐强烈。从这个方面来看,我们的业力是可以转变的。

  这仅仅是我个人根据自己的想法提供给大家的一些建议。大家每个人都很智慧、善巧,都可以依照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寻找转换的方法。自己主动、积极、多元化寻找转变方法本身就是最好的对治。就看我们乐意不乐意转换它,有多强的意乐!

  

  11、请问师父,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异熟果是引业,等流果和增上果是满业?请师父慈悲开示。

  从异熟果来说,有很多引导我们往六道之中,是引业。引业当中异熟果的成分要多一些,异熟果一成熟,就可以引导我们往生。但又不完全这样,比如,有些同修修了一生,但临命终一念强烈嗔心,就引导到修罗道。等流果和增上果也不完全是满业范畴。这些不能截然分开。

  12、从异熟果来说,得人身是因为修三皈五戒,那为什么从造作等流来看,却没有多少人能持不杀生。是为什么呢?请师父慈悲示。

  三皈五戒,是得人身的根本之因了。从五戒角度看,下品十善,就是得人身之因。

  不杀生戒,关键是针对人类而说,杀了人类就是犯根本杀生戒。杀生、造善,我们造善造恶的力量要有一个对比。要从自己身口意三业造作过程当中来比对。我们今天得到人身,是从三皈五戒当中来,但是我们今天很少有人持不杀生戒,这样尤其要小心了。往昔时得人身的因,从哪里来呢?从我们习惯杀生来看,我们往昔熏习不杀生,还不熟练。今生今世更要小心持不杀生戒。

  一个方面是得到人身是持三皈五戒。但是,你是得上品、还是中品、下品呢?另外四条戒,我们还能持什么?具足持五戒是上品,具足持三戒是中品,如果连两戒都持不了,就是下品了。

  所以要检查我们自己,究竟持戒如何?逐步反省我们今生今世为什么不能持杀生戒,如果是熏习少了,今天就还要努力熏习不杀生戒。

  

  13、生而为人,我们的整个生命状态皆由自己的满业所至,然而在每个家庭里,我们的性格以及像貌或多或少都有父母的影像,应如何理解这个问题?请师父慈悲开示!

  我们生而为人,业意识是根本,是因;还需要两种辅助条件,就是父精母血。说到底,父母也是我们业因感召的缘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嘛,我们和父母有深厚的缘分,从根本上说,我们的生命是自己的造作。不过,既然与父母有相契的因缘,父母就会影响我们。从人以群分来说,我们从父母那里接受到的物质信息,就会影响我们的相貌、声音,乃至骨骼。

  基因改变说,我们都尝到了这种果实。从心理上说,难道不能成立吗?我吃过苹果梨,有这两种水果的味道。既然两种改良可以,那么,我们业意识也离不开物理基因的辅助作用,物理基因对于我们心理和身体都有至为关键的影响作用。

  

  14、请问业障是需要念佛念经忏悔,并且承受业报来消除呢,还是需要证悟无相空性来消除。人的一切痛苦,包括生病都是因为业障的原因吗?请师父慈悲开示。

  从大的原则来说,都是业障的原因。包括今天生活中没有正确、科学、如理的习惯。比如,为什么不能针对自己身体状况吃自己该吃的呢?吃自己不该吃的,或者说做了不该做的了,或者在冷暖中没有注意保养,都是一种业。所以造业是方方面面的。

  在生活环境中我们要注意怎么生活,在起心动念时我们要注意怎么起心动念,这些都在一个业的范畴之内。只要你没有选择正确范围,都在业的范围。

  当然,能够从念佛念经忏悔,还是我们希望的,只要我们有信愿能力,掌握了正确方法,这样能够忏悔。如果忏悔不了的,就是定业消除不了,就需要我们承受。承受业报也是消除业障的方法。证悟空性也是消除业障的方法。

  

  15、当某一人做恶事时,有一佛友为其念阿弥陀佛,那这人的果报会是如何?请师父慈悲开示。

  这个人的果报,还是从他个人的业来说,取决于他能不能随顺人家善心的回向,断恶心不做恶业,内因外缘相加,才有很大力量。当你在做恶事时,果报将随顺你的恶业。当然,人家念佛也是有力量的。但是,你一意孤行地做恶,就不要寄希望于人家回向了。另外一个方面呢,我们念佛回向的人也不要灰心,比如你在念佛,他在做恶事,你念佛对他做恶事,还是有一定改转能力的。随着你自己能力的不同,对他影响大小也不同。

  举一个例子,一个人正在杀人,旁边有一个念阿弥陀佛,或者回向他的,这种劝解对于正在杀人的人,有影响。世间上能量守恒,造作善业必然有相应势力。善恶力量谁大?这个里面很复杂。我们念佛回向众生,对于众生行为处事是有影响力的,我们念佛人不要灰心!

  

  16、大修行人和一般真修佛弟子,发了世俗菩提心,就会代众生受苦吗,众生的罪业,会给发菩提心的弟子,带来痛苦吗,能有助于证悟空性吗?请师父慈悲开示。

  发了世俗菩提心,代不代众生受苦,在于个人选择。发了世俗菩提心,愿意代众生苦,这是愿心。但是,还要看他有没有能力代众生受苦。

  如果修行人消化众生业力能力很强,不仅不会带来痛苦,还很快乐,这就看修行人本身能力了。如果能力具足就不会痛苦。从修行角度,有助于帮助我们证悟空性。

  比如,我有智慧我能扭转,不能扭转至少能够忍受,完全是看发心帮助众生的人能力如何。如果有能力转化,对于自己修行帮助是特别特别大。如果痛苦超过我们承受能力,因此而导致起烦恼、造恶业,就对我们形成障碍了。所以说佛法强调发心和忍辱都要在我们力所能及范围之内。如果超过自己愿力、能力,就会把我们压垮,相反不太好。

  力所能及,能够起欢喜心来做,就非常好了。这样能够增长我们菩提心,增长我们善法资粮,否则,会增加我们负面因素。

  

  17、没有能往生极乐世界,也没能证得须陀桓的境界,都叫学佛没成绩,没入佛门,还有可能出现三世怨的情形吗

  请师父慈悲开示。

  这个方面应该分成几个方面说,没有往生极乐世界,也没能证得须陀桓的境界,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没有入佛门。没有入极乐之门,没有入初果之门嘛。但是我要说的,不一定没有往生极乐世界,也没能证得须陀桓的境界,就是没有成绩。我们可以入资粮位,加行位暖、顶、忍、世第一法的各种门嘛。我可以进入信愿之门,进入念佛之门嘛。这一生一世没有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下一世还是可以嘛。如果把入佛门的定义放得宽泛一点,也不一定绝对没有入佛门啊。

  说到三世佛怨,我们没有往生极乐世界,也没…

《智海法师智悲答疑(因果篇)》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