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胜道宝鬘集
冈波巴大师著
张澄基译
常念十种可悲之法:
一个人如果想寻求解脱和证取一切智佛位,首先他应该常常思念此十种可悲之法:
(一)此十分难得之清净人身,如果用他来作罪业和恶行之工具,实在是十分可悲的事。
(二)此难得暇满之人身,不用他来学佛,而让他白白空过死去,实在是十分可悲的事。
(三)在这个恶浊短暂的世界上,把自己的生命全部消耗在无意义的事情上,实在是十分可悲的事。
(四)自心之本体实即离戏之法身,让他沈陷于迷茫之生死泥沼里,实在是十分可悲的事。
(五)引导自己趋入佛道的至好上师,在未证菩提之前就离开他,实在是十分可悲的事。
(六)戒律乃解脱之桥梁,如果随波逐浪为烦恼所使,以致破戒,实在是十分可悲的事。
(七)由上师的助缘而获得的觉受与证悟,如果虚掷在滚滚的红尘里,实在是十分可悲的事。
(八)诸成就者的深奥口诀,把他当作商品一样出卖给那些没有根基的恶人,实在是十分可悲的事。
(九)一切众生皆是于自己有恩的父母,以怨恨心弃之不顾,实在是十分可悲的事。
(十)青年时期的身,口,意(乃锻炼成器的黄金时代),如果白白空过掉,实在是十分可悲的事。
以上是十项可悲的事。
十项必须之法:
(一)有了勇气和毅力,还需要一个好的计划来规范自己的根本行为。
(二)在奉行上师的教言时,必须具有信心和精进。
(三)必须知道口诀之利弊,才能在上师的各种教敕中,选择(于自己合适)之口诀。(四)必须具有智慧和信心,才能与善妙上师的心意相合。
(五)必须常持正念和警策自己,才能使身口意不被罪业所污染。
(六)必须具有毅力和不挠的甲胄,才能使自己的意志坚定,堪忍各种逆境。
(七)自己的鼻子不被别人牵着走才能谈到无贪无著的行素。
(八)长期地在积聚福慧二种资粮上努力,必须知道前中后的次序。
(九)此心时常浸润在慈悲里,才能生起利生的情怀。
(十)必须具有智慧和了解,才能不著一切法相和实体。
以上是十种必须之法
十项应当依循之事:
(一)具有慈悲和证悟的上师,才是好的依靠。
(二)清静适意具有加持的兰若,才是好的依处。
(三)与自己见行相合,情意相投的人,才是好的相依。
(四)时常思维资生财物之过患,才是学道人之正思。
(五)凡是由成就者之传承所传出之口诀皆应无偏倚地去修学。
(六)凡是对自他有益之物件、药材、明咒和深邃之因缘法,皆应取用。
(七)凡是对身体健康有益的物件和方法都应当善加利用。
(八)凡是对修行觉受有增益的法,都应善加采用。
(九)凡是具有信心和恭敬的善根弟子,都应摄受。
(十)在日常行住坐卧四威仪中,皆应常提正念。
以上是十种应当依循之法。
十项应当远离之事:
(一)与世事纠缠不清,一心眷恋世间八法的上师,应远离之。
(二)扰乱自己的心意和损害修行觉受的友伴,应抛弃之。
(三)尘嚣和烦恼甚重的寺庙和住所,应远避之。
(四)以偷盗抢夺或欺骗的方式来谋生,应禁绝之。
(五)对自心和修行有损害的作业,应舍弃之。
(六)对身体有害的物件及行为,应远避之。
(七)对增进欲望和吝啬的贪执,应断舍之。
(八)使别人对自己失去信心的轻佻放逸行为,应禁绝之。
(九)没有意义的行止作业应避免之。
(十)隐藏自己的过失,宣扬他人的错误,应严禁之。
以上是十种应当远离之事。
十项不应舍之法:
(一)不要舍弃慈悲,因为慈悲是利他之根本。
(二)不要舍弃外境之现象,因为一切外境之显现,皆是由心性自显之光明。
(三)不要舍弃一切妄念,因为他们都是法性之显现游戏。
(四)不要一意舍弃烦恼,因为烦恼能令行者忆起智慧。
(五)不要一意舍弃欲乐,因为欲乐能灌溉和增益(行者之)证悟及觉受。
(六)不要舍弃疾病和痛苦,因为疾病和痛苦皆可成为自己的善知识。
(七)不要舍弃仇敌于障碍,因为他们能唤起吾人对法性之向往。
(八)不要舍弃任运产生的(证悟),因为它即是真正的成就。
(九)不要舍弃方便道,因为他能作智慧道之助基。
(十)虽然自己的能力薄弱,也不应舍弃利他之心愿。
以上是十种不应舍弃之法。
十项应当谨记之事:
(一)外显诸境皆属迷幻无有真实,应当谨记。
(二)内之心性无有吾我,空空如也,应当谨记。
(三)心中的妄念解应缘而生,率尔无体,应当谨记。
(四)四大所成之身体及语业,皆是有为法,无常无住,应当谨记。
(五)众生之一切苦乐,皆由业生;业果昭然,决定无爽,应当谨记。
(六)痛苦能激发出离心,故为吾人之良友,应当谨记。
(七)享乐乃轮回之根,常招贪魔及欲鬼,应当谨记。
(八)扰扰红尘乃学佛之魔障,福报亦会成为法障,应当谨记。
(九)障碍能激发奋斗向上之智,违缘能作吾人之良师益友,应当谨记。
(十)从究竟之观点来看,一切法皆无自性,一切之一切皆平等平等,应当谨记。
以上是十项应当谨记之事。
十项应当实行之事:
(一)学佛以后,就不应在世法和人群中厮混,应当如法去修持。
(二)应该离开家乡到远方去,身无依仗,心无贪著地去修行。
(三)应该依止善妙的上师,心离骄慢,如教奉行地去修持。
(四)在闻思上经过一番努力后,经常要少说话,一心浸润在要义上,努力去修持。
(五)得了一点证悟以后,切莫闲荡放逸,要一心一意地去策励修持。
(六)身心上有了(稳定的)修持后,切莫陷入喧嚷的红尘里,要专心一意地去修行。
(七)发过誓愿以后,就应该策励身口意,勿使放逸,精勤修持闻思修三学。
(八)发了菩提心以后,就不应再寻求自利,所思所作都要为了利他而努力。
(九)趋入密乘后,身口意三门就不再为凡夫之下劣境界所局,而应在三种曼陀罗上努力。
(十)年轻的时候,不要到处去浪游,应该依止善妙上师,刻苦地努力修行。
以上是十项应当实行的事。
十项应当努力之事:
(一)初学佛的人,应该在闻思上努力。
(二)在觉受(和效验)生起了以后,就应当在(定慧)专修上努力。
(三)在没有获得坚定的(定慧证悟)时,要在寂静的处所勤修努力。
(四)当妄念势强,乱心纷起时,应当力持正念,观照降服之。
(五)当昏沉炽盛时,应当奋力使自己清醒(克服睡魔)。
(六)自己的心志尚未坚固之前,应当在禅定上努力。
(七)心依根本定要在后得位(之行住动用中)努力。
(八)如果遭遇到许多的违缘,正好在三种忍上努力。
(九)当欲念贪心执著非常旺炽之时,必须努力地用种种严厉的方法,予以克服对治。
(十)当慈悲心微弱时,应当努力地观修菩提心。
十项激励自己之法:
(一)潜心思维此暇满人身之难得,就会激励自己去进修佛法。
(二)常念无常及死亡,就会激励自己去力行善业。
(三)思维业果不坏的道理,就会激励自己去净罪除恶。
(四)思念轮回之过患,就会激励自己去挣取解脱。
(五)思维轮回众生之痛苦,就会激励自己去增长菩提心。
(六)思维众生之种种颠倒谬见,就会激励自己在闻思学问上努力。
(七)思维净除无明习气之艰难,就会激励自己努力修行奋取成就。
(八)思维此恶浊时代烦恼异常炽盛,就会激励自己在对治烦恼上努力。
(九)常常思念此恶浊之世,违缘万千,罄竹难书,就能激励自己在坚忍上努力。
(十)蹉跎岁月,东游西荡,会很快把生命浪费掉,常思此一真理,就会激励自己努力精进。
十项流入错误之法:
(一)信心小而智慧大,就容易成为“空言多舌”者。
(二)信心大而智慧小,就容易成为“顽固不化”者。
(三)能努力精进但没有真实口诀的人,就容易走入错误及过失之道。
(四)最初如果没有在闻思上用功夫,就会流入黑暗迷蒙之禅定。
(五)若不在智识和实证上痛下功夫,就会成为自以为是的学佛者。
(六)若不在大悲心和善巧方便上努力,就会流入小乘。
(七)若不在般若空性上力学精修下真功夫,一切所作所为皆属生死轮回边事。
(八)若不粉碎世间八法之念,一切所作所为皆会成为世间法的装饰品。
(九)对一般凡夫俗子,若心有所求,则会顾忌众多,连恶人的面孔都要看了。
(十)如果自己的意志不够坚强,不能善隐自己的功德和神通,就容易成为替恶人服务的红尘法师。
十项错误之法:
(一)“欲望”常被误认作“信心”。
(二)“贪爱”常被误认作“慈悲”。
(三)心意造作所显之空,常被误认作本体如是之空。
(四)“断见”常被误认作“法性”。
(五)“觉受”常被误认作“证悟”。
(六)伪装的持戒常被误认作真正的持戒。
(七)入魔常被误认成“密行”。
(八)骗子常被误认作“成就者”。
(九)自利常被误认作利他。
(十)欺骗愚迷常被误认成善巧方便。
十项无错谬之法:
(一)对任何东西都没有贪著,出家离家是不会错误的。
(二)对上师和善知识恭敬承事是不会错误的。
(三)认真地在佛法的闻思修上用功是不会错误的。
(四)见解高广而行为严谨是不会错误的。
(五)心胸广大而持戒细密是不会错误的。
(六)智慧大而我慢小是不会错误的。
(七)口诀丰富而修持谨严是不会错误的。
(八)觉受和证悟非常殊胜而没有丝毫的…
《成就胜道宝鬘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