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应修(道);或以爱事(处)、爱、爱之灭、
爱灭之方便;或以阿赖耶(执着)、喜阿赖耶、破阿赖耶、破阿赖耶之
方便,而说为四。如是应以不增减而知抉择。
(七)“以次第”,这里也是说法的次第。于此等四谛之中:因
为是粗、是一切有情所共同的,所以最初说容易知解的苦圣谛。为
了指示他的因,故继之说集谛。为知因灭故果灭,所以此后说灭
谛。为示证灭的方便,故最后说道谛。
或者为使系缚于有乐之乐的有情而生畏惧之想,故最初说苦。
为示那苦不是无作而自来,也不是由自在天所化作等,而是从因而
生的,所以继之说集。为了对那些畏惧为有因的苦所逼迫,并有希
求出离于苦之意的人,指示由出离而生的安乐,故说灭。为令彼等
得证于灭,故最后说导达于灭之道。如是当以次第而知抉择。
(八)“以生等的决定”,即在四圣谛的解释中,世尊解释诸圣
谛,曾说生等诸法,所以这里当以生等的决定而知四谛的抉择。一、
释苦有十二法:“(1)生是苦、(2)老是苦、(3)死是苦、(4)愁、
(5)悲、(6)苦,(7)忧、(8)恼是苦、(9)怨憎会是苦、(10)爱别
离是苦、(11)求不得是苦,(12)略说五取蕴是苦”。二、释集,有
三法:“此爱能取再有(生),与喜贪俱,处处而求欢乐,即所谓(1)
欲爱、(2)有爱、(3)无有爱”。三、释灭,只一涅槃法而依如是之
义:“即彼前述之爱的(消灭)无余离贪、灭、舍离、放弃、解脱、无
执着(无阿赖耶)”。四、释道,有八法:“何者是导至苦灭之道圣
谛?即八支圣道。所谓(1)正见……乃至……(8)正定”。
1.释苦
(1)(生是苦)这“生”字亦有多义。例如:(一)“一生、二生”,
是说有(生)的意思;(二)“毗舍佉,有沙门生(种)名尼犍陀”,是
作部类之意;(三)“生为二蕴所摄”,是作有为相之意,(四)“于
母胎中,初心生起,初识现前,由此名为他的生”,是作结生的意
思;(五)“阿难!菩萨正在生”是作出生之意;(六)“关于他们
生说(系统说)是无可轻视无可责难的”是作家族之意;(七)“姊
姊!从那时起,我便以圣生而生”,是作圣戒的意思。这里的生,
是指胎生者自结生(入胎)之后直至从母胎出来所进行的诸蕴而
说,至于其他的生(湿生、化生),当知是只依结生蕴说的,这不过
是一些散漫的说法。
直接地说,即生于各处的有情的诸蕴最初的呈现名为生。而此
生有于各种生命最初出生的特相;有回返(诸蕴)的作用;从过去生
而生起此生为现状,或以种种苦为现状。
生为什么是苦?因为是许多苦的基础的缘故。苦有许多:所
谓苦苦、坏苦、行苦、隐苦、显苦、间接苦、直接苦。
此中:身心的苦受,因为自性及名称都是苦的,故说“苦苦”。
乐受,因为是由变坏而苦的生起之因,故说“坏苦”。舍受及其余三
地的诸行,因有生灭的逼迫,故说“行苦”。如耳痛、齿痛、贪的热
恼、嗔的热恼等的身心的病痛,因为要询问才能知道,并且此等病
痛的袭击是不明了的,所以叫“隐苦”,又名不明之苦。如因三十二
种刑罚所起的苦痛,不必询问而知,并且此等苦痛的袭击是明显
的,所以叫“显苦”,又称明了之苦。除了苦苦之外,其余的苦都是
根据于(《分别论》中的)谛分别。其次生等的一切,因为是种种
苦的基地,故为“间接苦”,而苦苦则名为“直接苦”。
世尊曾于《贤愚经》等用譬喻说明:因为此“生”是地狱之苦
的基地,及虽生于善趣人间而由于入胎等类之苦的基地,所以(说
生)是苦。
此中,(一)由于入胎等类的苦:有情生时,不是生于青莲、红
莲、白莲之中,但是生于母胎中,在生脏(胃)之下,熟脏(直肠)之
上、粘膜和脊椎的中间、极其狭窄黑暗、充满着种种的臭气、最恶臭
而极厌恶的地方,正如生在腐鱼、烂乳、污池等之中的蛆虫相似。他
生于那样的地方,十个月中,备尝种种苦,肢体不能自由屈伸,由于
母胎发生的热,他好象是被煮的一袋菜及被蒸的一团麦饼。这是
说由于入胎之苦。
(二)当母亲突然颠踬、步行、坐下、起立、旋转之时,则那胎儿
受种种苦,如在醉酒者的手中的小羊,如在玩蛇者的手中的小蛇,
忽然给他牵前、拖后、引上、压下等。又母亲饮冷水时,他如堕于八
寒地狱,母亲吃热粥或食物之时,如落下火雨相似,母亲吃咸酸的
东西,如受以斧伤身而又洒以盐水相似,备尝诸苦。这是由于怀胎
之苦。
(三)如果母亲妊娠不正常,则胎儿在母亲的亲朋密友亦不宜
看的处所,而受割切等手术的痛苦。这是由于堕胎之苦。
(四)在母亲生产之时,胎儿受苦,由于业生之风倒转,如堕地
狱,然后向于可怖的产道,从极狭窄的产门而出,如从键孔拉出大
龙,或如地狱有情为雨山研成粉碎相似。这是由于分娩之苦。
(五)初生的如嫩芽的身体,以手取之而浴而洗及以布拭等的
时候,如受针刺及剃刀割裂之苦一样。这是由于从母胎出外之苦。
(六)从此以后,于维持生活中,有犯自杀的,有誓行裸体及从
事曝于烈日之下或火烧的,有因忿怒而绝食的,有缢颈的,受种种
苦。这是由于自己所起的苦。
(七)其次受别人谋杀捆缚等的苦。这是由于他人所起的苦。
如是此生是一切苦的基地。所以这样说:
如果你不生到地狱里面去,
怎么会受那里火烧等难堪的痛苦呢?
所以牟尼说:
这里的生是苦。
在畜生里
要受鞭杖棍棒等许多的痛苦,
难道不生到那里也会有吗?
所以那里的生是苦。
在饿鬼里
便有饥渴热风的种种苦,
不生在那里是没有苦的,
所以牟尼说那生是苦。
在那黑暗极冷的世间中的阿修罗,
是多么苦啊!
不生在那里便不会有那样的苦的,
所以说此生是苦。
有情久住在那如粪的地狱的母胎中,
一旦出来便受可怕的痛苦,
不生在那里是不会有苦的,
所以此生是苦。
更何必多说,
何处何时不有苦?
然而离了生是绝对不会有苦的,
所以大仙说生是第一苦。
——先以生的决定说——
(2)“老是苦”,老有二种,即有为相,及包摄于一有的诸蕴在
相续中而变老的——如齿落等。这里是后者的意思。此老以蕴的
成熟为特相;有令近于死的作用;以失去青春为现状。此老因为是
行苦及苦的基地,所以是苦。由于四肢五体的弛缓,诸根变丑、失
去青春、损减力量、丧失念与觉、及为他人轻蔑等许多的缘,生起身
心的苦,所以老是它的基地。故如是说:
肢体的弛缓、诸根的变化,
青春的丧失,力量的消亡,
失去念等而受妻儿的责呵,
由于这些以及愚昧的缘故,
而人获得了身和意的痛苦,
这都是以老为因故它是苦。
——这是依老的决定说——
(3)“死是苦”,死有两种:一是关于所说“老死为二蕴所
摄”的有为相;一是关于所说“常畏于死”的包摄于一有(生)的
命根的相续的断绝。这里是后者之意。又以生为缘的死、横死、自
然死,寿尽死,福尽死也是这里的死的名字。死有死亡的特相,有
别离的作用,以失去现在的趣为现状。因为此死是苦的基地,故知
是苦。所以这样说。
恶者看见了他的恶业等的相的成熟,
善者不忍离去他的可爱的事物,
同样是临终之人的意的痛苦。
断了关节的连络,刺到要害的末摩,
这都是难堪难治的身生的痛苦。
因为死是苦所依,故说它是苦。
——这是对于死的决定说——
(4)其次于愁等之中的“愁”,是丧失了亲戚等事的人的心的
热恼。虽然它的意义与忧一样,但它有心中炎热的特相,有令心燃
烧的作用,以忧愁为现状。因为愁是苦苦及苦的所依故是苦。所
以这样说:
愁如毒箭而刺有情的心,
亦如赤热的铁丸而燃烧。
因愁而起病老死等种种苦,
故说愁是苦。
——这是依愁的决定说——
(5)“悲”——是丧失亲戚等事的人的心的号泣。它有哀哭的
特相,有叙述功德和过失的作用,以烦乱为现状,因为悲是行苦的
状态及苦的所依故是苦。所以说:
为愁箭所伤的人的悲哭,
干了喉唇口盖实难受,
比起愁来苦更甚,
所以世尊说是苦。
——这是依悲的决定说——
(6)“苦”——是身的苦。身的逼迫是它的特相,使无慧的人
起忧是它的作用,身的病痛是它的现状。因为它是苦苦及使意苦
故为苦。所以说:
逼迫于身更生意的苦,
所以特别说此苦。
——这是就苦的决定说——
(7)“忧”——是意的苦。心的逼恼是它的特相,烦扰于心是
它的作用,意的病痛是它的现状,因为它是苦苦及令身苦故为苦。
陷于心苦的人,往往散发哭泣,捶胸,翻复地滚前滚后,足向上而
倒,引刀自杀,服毒,以绳缢颈,以火烧等,受种种苦。所以说。
逼恼于心令起身的逼迫,
所以离忧之人说忧苦。
——这是依忧的决定说——
(8)“恼”——是丧失亲戚等事的人由于过度的心痛而产生的
过失。也有人说这不过是行蕴所摄的一种(心所)法而已。心的燃
烧是它的特相,呻吟是它的作用,憔悴是它的现状。因为它是行苦
的状态、令心烧燃及身形憔悴故为苦。所以这样说:
因为此恼令心的燃烧及身形的憔悴,
生起极大的痛苦,所以说为苦。
——这是恼的决定说——
在此(愁悲恼之)中,“愁”是如以弱火而烧釜中的东西。“悲”
是如以烈火而烧的东西满出镬的外面来。“恼”则犹如不能外出留
在釜…
《清净道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