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P28

  ..续本文上一页这情形之下,即使速行也都不能生起,但确定发生两或三次,过后即沉入有分。

  节八之助读说明

  当所缘……该所缘即名为「微细」:对于微细所缘的心路过程,有四至九个过去有分先已过去,而没有速行能够生起。确定心将发生两次或三次,随后心路过程即沉入有分。依据过去有分的数目,微细所缘的心路过程有六种。这种心路过程亦名为「确定时分」(votthapana-vara),即结束于确定的心路过程。

  图表4-2:不同所缘强度的眼门心路过程

   所缘 之前 所缘的寿命(十七心识剎那) 之后

  1 极大 有分 (1)过-波-断-五-眼-领-推-确-(7)速-(2)彼 有分

  2 大 有分 (2)过-波-断-五-眼-领-推-确-(7)速-有分 有分

  3 有分 (3)过-波-断-五-眼-领-推-确-(7)速 有分

  4 微细 有分 (4)过-波-断-五-眼-领-推-(3)确-(4)有分 有分

  5 有分 (5)过-波-断-五-眼-领-推-(3)确-(3)有分 有分

  6 有分 (6)过-波-断-五-眼-领-推-(3)确-(2)有分 有分

  7 有分 (7)过-波-断-五-眼-领-推-(3)确-(1)有分 有分

  8 有分 (8)过-波-断-五-眼-领-推-(3)确 有分

  9 有分 (9)过-波-断-五-眼-领-推-(2)确 有分

  10 极微细 有分 (10)过-(2)波-(5)有分 有分

  11 有分 (11)过-(2)波-(4)有分 有分

  12 有分 (12)过-(2)波-(3)有分 有分

  13 有分 (13)过-(2)波-(2)有分 有分

  14 有分 (14)过-(2)波-(1)有分 有分

  15 有分 (15)过-(2)波 有分

  注:

  过 = 过去有分 领 = 领受心

  波 = 有分波动 推 = 推度心

  断 = 有分断 确 = 确定心

  五 = 五门转向心 速 = 速行心

  眼 = 眼识 彼 = 彼所缘

  ( )里的数目是指生起的次数,例如:(7)速 = 七个速行心。

  对于五门里的耳门等心路过程,只须把「眼识」换成相符的「耳识」等。在五门的每一门都可以产生上述十五种过程,所以在五门里一共有七十五种过程。

  节九:极微细所缘

  Yava votthapan”uppada ca pana appahontatitakam apatham agatam nirodhasannam alambanam atiparittam nama. Tattha bhavangacalanam eva hoti. Natthi vithicittuppado.

  当所缘在(十至十五个有分心)过去之后呈现于根(门),由于它是在坏灭的边缘,所以不能支持到确定生起,该所缘即名为「极微细」。在这情形,只有有分波动,而心路过程则完全没有生起。

  节九之助读说明

  当所缘……该所缘即名为「极微细」:当所缘是极微细所缘时,没有心路过程心能够生起,而只有有分波动。在该所缘的十七个心识剎那的寿命期里,有十至十五个心识剎那被过去有分所占,两个是有分波动,剩余的是波动过后的有分。这类过程有六种,名为「无效时分」(moghavara),即无效的过程。

  节十:所缘的呈现方式

  Icc”evam cakkhudvare tatha sotadvaradisu ca ti sabbatha pi pabcadvare tadarammana-javana-votthapana-moghavara-sankhatanam catunnam varanam yathakkamam alambanabhuta visayappavatti catudha veditabba.

  与眼门相同,于耳门等亦是如此。如是当知于一切五门皆有四种所缘呈现的方式;依次序,这四种方式名为:一、彼所缘时分;二、速行时分;三、确定时分;四、无效时分。

  节十之助读说明

  如是当知于一切五门等:若把这四种过程再分类,则一共有十五种根门心路过程。由于每一种都可以发生于所有的五根门,因此一共有七十五种根门心路过程。(见图表4-2)

  节十一:总结

  Vithicittani satt”eva cittuppada catuddasa

  Catupabbasa vitthara pabcadvare yatharaham.

  心路过程心一共有七种及生起十四次。详说则于五门有五十四种心。

  Ayam ettha pabcadvare

  vithicittappavattinayo.

  于此,这是五门心路过程生起之法。

  节十一之助读说明

  心路过程心一共有七种等:这七种心路过程心是五门转向心、根识(五识之一)、领受心、推度心、确定心、速行心及彼所缘。生起十四次则是计算速行七次及彼所缘两次(其他的各是一次)。发生于五门心路过程的五十四心是所有的欲界心。

  意门心路过程

  (manodvaravithi)

  节十二:有限速行心路过程

  Manodvare pana yadi vibhutam alambanam apatham agacchati, tato param bhavangacalana-manodvaravajjana-javanavasane tadarammanapakani pavattanti. Tato param bhavangapato.

  当清晰所缘呈现于意门,有分波动、意门转向、速行及在速行之后的彼所缘即会转起。随后即再次沉入有分。

  Avibhute pan”alambane javanavasane bhavangapato va hoti. Natthi tadaramman”uppado ti.

  对于不清晰所缘,在速行之后即沉入有分,彼所缘没有生起。

  节十二之助读说明

  意门心路过程:当心路过程发生于五门的任何一门时,事实上是涉及了两门,即根门与意门。称为意门心路过程的是纯粹只发生于意门的心路过程,完全没有涉及根门。为了使它更明确化,也称之为「纯意门心路过程」(suddhamanodvaravithi)。

  意门心路过程包括了在节十二至十三所述的欲界或「有限心路过程」(parittavithi),以及在节十四至十六所述的广大(mahaggata)与出世间(lokuttara)心路过程。

  有限或欲界意门心路过程本身有两揰:一、随五门心路过程之后生起的随起意门心路过程(pabcadvaranu-bandhaka);二、独立的心路过程(visumsiddha)。

  (一)鼓只受到棍敲击一次即会传出一阵阵的回响,如是当五根门只受到五所缘撞击一次,而在五门心路过程停止之后,过去所缘即会呈现于意门,引发了许多意门心路过程。由于这些心路过程是随五门心路过程之后生起,它们称为「随起心路过程」。依据随五种根门心路过程之后生起,它们可分为五种。

  列迪长老解释:明确地识知所缘是发生于这些随起心路过程;在纯五门心路过程里并没有如此明确地识知所缘。例如,在眼门心路过程之后,首先生起的是「彼随起意门心路过程」(tadanuvattika manodvaravithi),再次缘取根门心路过程刚刚识知的所缘。随后依次生起的各个心路过程则整体地识知该所缘(samudayagahika)、识知所缘的颜色(vannasallakkhana)、领会所缘的实体(vatthugahika)、识知所缘的实体(vatthusallakkhana)、领会所缘的名称(namagahika)、以及识知所缘的名称(namasallakkhana)。

  「整体地识知该所缘的心路过程」是(第二个)意门心路过程,它整体地识知已重复地被前两个过程(即根门及彼随起心路过程)识知的所缘。这过程执行组合的作用,把对所缘片段的感觉组成一体,有如把旋转的火炬看成一圈火光。只有在这发生之后才有可能识知颜色。当识知颜色发生时,人们就会识知它为「蓝色」等等。当识知实体发生时,人们识知实体或形状。当识知名称发生时,人们识知(所缘的)名称。因此,列迪长老认为,只有在识知(所缘的)个别特征时,人们知道:「我看到这或那特征。」

  (二)当六所缘的任何一个直接呈现于意门,而不是在五门心路过程之后发生时,「独立意门心路过程」即会生起。可能有人会质问所缘如何能够不依靠五根,而直接呈现于意门。列迪长老举出几个来源:从以前直接体验的,或从以前直接体验的再加以推测;从以前听来的,或从听来的再加以推测;由于相信、观念、推理或省思之后所接受的见解;通过业力、神通力、身体不调、天神的影响、观照、觉悟等等。他解释:如果有人只是清晰地体验某种目标一次,即使是过了一百年之后,缘于该目标,在条件具足时也有可能令到有分心波动。已受到过往体验滋养的心是非常易于再受到它们的影响。当它遇到五所缘的任何一个时,该所缘都可能触发一连串心流,而识知上千个过去所体验的目标。

  不断受到这些因缘刺激的心流,时时刻刻都在寻求机会自有分心中出起,以清楚地识知目标。因此,有分心里的作意心所不断地令到有分心波动,以及不断地把心转向由于因缘已具足而呈现的目标。列迪长老解释,即使有分心已有自己的目标,它还是倾向于缘取其他目标。由于有分心不断地「蠢蠢欲动」,当某个目标基于其他因缘而足够明显时,它即会把心流从有分心中拉出来,而呈现于意门心…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清净道论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