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梵网经菩萨戒略注▪P7

  ..续本文上一页独受利养戒

  利养是四圣种,僧人赖此生长道芽,厥功甚大,施主有时来普请,亦有时来限请,不论普请限请,客僧有利养分,而不差客僧,先住僧独受请者,犯轻垢罪,故制此戒。

  若佛子,先在僧坊中住,后见客菩萨比丘,来入僧坊,舍宅城邑,若国王宅舍中,乃至夏坐安居处,及大会中,先住僧应迎来送去,饮食供养,房舍卧具,绳床木床,事事给与。

  “千年常住,流水僧人。”先在僧坊中住,名僧坊主,又名院主,主理常住一切事务,后来者名客僧,院主见客僧来入僧坊,先住僧应照顾,客僧来入舍宅城邑、国王宅舍中,先住僧亦应照顾,乃至九旬禁足,三月安居,客僧来入,先住僧亦应照顾,及大会中,或讲经大法会,水陆大法会,传戒大法会,先住僧皆应照顾客僧,应迎来送去,客僧是从十方来的,应供养饮食、房舍卧具、坐禅的绳床、休息的木床,事事给与。

  若无物,应卖自身,及男女身,割自身肉卖,供给所须,悉以与之。

  僧坊主为敬重十方僧、为供养十方贤圣僧,若无物,还有身在,如替人念经,以此供养客僧,客僧凡圣莫测,昔日文喜禅师,在仰山座下常饭头,一日异僧来求斋,师减己分馈之,仰山预知,问曰:“适来果位人至,汝给食否?”师曰:“辍己回施。”仰曰:“汝得大利。”可知十方僧,代表十方,凡圣难测,僧坊主敬心供养就是,无物时卖己身,或男女身,与人做工,将工资来供养。

  得无生忍菩萨,割自身肉卖而供给所须,如释迦曾卖自身肉供养涅槃经,念念受持半句偈,“诸佛证涅槃,永断于生死。”当割肉时不觉痛苦,日割二两肉,一月后,赚了五个金钱供养法会大众,而身肉还复如故,所以得忍菩萨能割肉供养。

  若有檀越来请众僧,客僧有利养分,僧坊主应次第差客僧受请。

  檀越即施主,施主请僧应供,不论普请限请,其心无齐限,供养十方,僧坊主应次弟差客僧受供,令施主供养十方僧,得无量福,况客僧是流水僧人,一时不请,后则难逢,故僧坊主必先让客僧次第受供。

  而先住僧独受请,而不差客僧者,僧坊主得无量罪。

  而僧坊主只差先住僧受供,而不差客僧受供,令施主未能供养十方僧,就失了无量福,僧坊主就得无量罪。

  畜生无异。

  畜生有利无义,畜生食时,只顾自己,不顾同伴,只知有利,不知有义,僧坊主独差先住僧,而不差客僧,这样与畜生无异。

  非沙门。

  沙门是出家通称,出家人是一体,无贵贱贤愚之分,先住僧是沙门,客僧也是沙门,今僧坊主差先住僧,而不差客僧,全无六和一体之义,故非沙门。

  非释种姓,犯轻垢罪。

  随佛出家通称释子,表示平等,所谓“四河入海,同一咸味,四姓出家,皆名释子”,僧坊主今差先住僧受供而不差客僧者,失平等心,非为释子,犯轻垢罪。

  第二十七受别请戒

  古人忠厚,常行分卫(乞食),不受别请,令利养归众僧,故制此戒。

  若佛子,一切不得受别请利养入己。

  出家人大众一体,别人请大众,我有分,他次第请,我亦有分,不可独受别请,自受利养,令大众失利养,不是大众无利养,大众的利养,入了自己,汝不受别请,施主或普请、或次弟请,利养归大众,是以一切不得受别请,一切饮食、衣服、卧具,皆归大众。

  而此利养,属十方僧,而别受请,即是取十方僧物入己。

  施主的利养是供养十方僧,若受别请,他便不供养十方僧,即是取十方僧物入己。

  及八福田中,诸佛圣人,一一师僧,父母病人物,自己用故,犯轻垢罪。

  利养属十方,别受请则利养入己,乃至僧中,八福田物入自己用,八福田者,十方僧里有古佛再来,有圣人,罗汉,僧团里有和尚,及阿阇黎,有十方僧,僧里有汝父母出家,又有病僧,此八福田之物,都被汝取去,所以菩萨比丘不受别请,令利养归大众僧,否则犯轻垢罪。

  第二十八别请僧戒

  一木不成林,多木成林,一比丘不成僧,多比丘和合才称为僧。梵语僧伽耶,此云和合众。

  若佛子,有出家菩萨,在家菩萨,及一切檀越,请僧福田求愿之时。

  菩萨分出家菩萨及在家菩萨,比丘受了菩萨戒,称为出家菩萨,出家菩萨亦有所求,求福、求慧、求三昧、求辩才。供养僧人,得福最大,有福就能满所愿。

  在家菩萨亦求愿:求寿、求财、求父母平安、或求超度先人。檀越指施主,包括出家及在家人,种种求愿,须向福田僧求。

  应入僧坊问知事人,今欲请僧求愿,知事报言,次第请者,即得十方贤圣僧。

  一切福中,供僧福田最大,福无自性,求什么都可以。

  知事指知客师,知事报言:“以平等心次第请者,即得十方贤圣僧,其福甚大,能满所愿。”小乘以初果二果三果为三贤,四果阿罗汉名圣,大乘以十住、十行、十回向、名为三贤,十地菩萨名圣,以平等心次第请,能请到十方贤圣僧,得福无量,能满所愿。

  而世人别请五百罗汉菩萨僧,不如僧次一凡夫僧。

  而世人以分别心,拣选五百罗汉来供养,不知五百以外的罗汉就请不到,拣选五百菩萨僧供养,那么五百以外的菩萨,又请不到,皆由心有分别,心有拣择,是狭窄的心,以此狭窄心供养,其福不大,不如以无拣择心,向一切贤圣僧中,次第供养一凡夫僧,代表一切贤圣僧,心无齐限,广大如虚空,究竟如法界,以此无分别心供养,其福无量无边,平等心僧次一凡夫僧,胜别请五百罗汉菩萨僧。

  若别请僧者,是外道法,七佛无别请法,不顺孝道,若故别请僧者,犯轻垢罪。

  别请是选择,选择是分别心,分别心是外道法,外道未曾悟道,心在道外,是分别心,古人云分别是识,无分别是智,依智净,依识染,染有生死,净无凡圣,外道未转识成智,依识故有分别,选择别请是外道法,七佛如来转识成智,无分别,故无别请法。

  假如汝选择请一位佛,不请其余佛,不顺孝道,选择请一位菩萨,不请其余菩萨,不顺孝道,分别请一罗汉,不请其余罗汉,亦不顺孝道,以无孝顺一切贤圣之心故,若故别请僧,犯轻垢罪,不故意别请不犯。我请大德在家说法,请大德到家中授戒,请大德来开光,由知客师安排,非故别请不犯。

  第二十九邪命自活戒

  正命自活有四:(一)深山草果,(二)常行乞食,(三)檀越送供,(四)随大众食,故曰净命,反此则属邪命自活,故制。

  若佛子,以恶心故,为利养。

  若佛子,以恶心故,为利养,作种种邪命自活。

  贩卖男女色。

  卖男色与女,卖女色与男,是事不应作。

  自手作食。

  自手作食,变生成熟,印度不许。

  自磨自舂。

  磨谷、舂米、坏生种。

  占相男女。

  男女配偶,占相适宜不适宜。

  解梦吉凶,是男是女,咒术工巧,调鹰方法。

  替人解梦吉凶,或妇人怀孕,占卜是男是女,或咒术驱遣鬼神,或工精巧艺,或调鹰打猎,都不应作。

  和合百种毒药,千种毒药、蛇毒、生金银毒、蛊毒。

  未提炼的生金生银,性有毒,蛊毒即降头。

  都无慈悯心,无孝顺心,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如上邪命,全无一念慈愍众生之心,又无一念孝顺三宝之心,为利而作,犯轻垢罪。

  第三十不敬好时戒

  三斋月六斋日,尽是鬼神得力之日,此日修善,福胜余日,若作恶,恶报加倍,故云不敬好时戒。

  若佛子,以恶心故,自身谤三宝,诈现亲附,口便说空,行在有中,经理白衣,为白衣通致男女,交会淫色,作诸缚着。

  以恶心故,自身在三宝之内,但不是三宝弟子,不作三宝之事,此乃以身业来谤三宝,自说对三宝孝顺,我要拥护三宝,其实是假的,诈现亲附,此乃以意业来访三宝,口内说空,行在有中,这是口业谤三宝。

  出家人称为缁衣,在家人称为白衣,出家有出家的事情,勤修戒定慧,熄灭贪瞋痴,度生为事业,了生死为根本,何况福未圆,慧未满,修福修慧也来不及,卸去作白衣买卖贸易,办厂等事,乃至为白衣通致男女,交会淫色,令男女被爱欲烦恼缚着,或教人杀生、劫盗,令人被种种之烦恼缚着,长久不得解脱,故云作诸缚着。

  佛法教人解脱,不杀就是解脱,不盗也是解脱,不淫亦是解脱,佛法是无为,教人解脱生死,世间有为,系缚有情。

  于六斋日,年三长斋月,作杀生劫盗,破斋犯戒者,犯轻垢罪。

  六斋日是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月小是廿八、廿九),此六日,是鬼神得力之日,亦乃天神巡狩人间,考察善恶之期。

  初八、廿三,四天王使者游行人间,十四、廿九,天王太子游行人间,十五、三十,天王亲巡人间。

  于此六日,持斋行善,福胜余时,若作恶,罪报加倍,于此六日,止恶修斋,名敬好时,斋者,过午不食,名为斋。

  年三长斋月:正月、五月、九月,是北天王巡游南赡部洲之月。

  于此月日,佛弟子宜斋戒放生,作诸福业,名敬好时,于此月日,杀生劫盗,破斋犯戒者,则不敬好时,除杀生劫盗罪外,再加不敬好时罪。若在正月初一、诸佛诞辰、父母诞辰,而杀盗淫,亦犯不敬好时戒。

  如是十戒,应当学,敬心奉持,制戒品中广明。

  如来为菩萨制戒,是事应作,是事不应作,是如来所制,除了佛以外,一切菩萨罗汉都不能制戒。

  第三十一不行救赎戒

  末法时代,赎三宝离难,令三宝尊严于世,是佛子所应为。

  佛言,佛子,佛灭度后,于恶世中,若见外道,一切恶人,劫贼。

  佛灭度后,于恶世中,外道嫉佛,恶人作恶,劫贼求财,三种人劫卖三宝。

  卖佛菩萨父母形像,及卖经律,贩卖比丘、比丘尼,亦卖发菩提心菩萨道人,或为官使,与一切人作奴婢者。

  在恶世,外道毁坏三宝,恶人破毁三宝,于他无利,复转卖三宝,劫贼为财亦出卖三宝。恶人卖佛菩萨父母形像,以此毁辱佛宝,又拍卖经律,轻贱法宝,恶人劫贼贩卖比丘、比丘尼,羞辱僧宝,亦卖发菩提心菩萨道人与官,为役使人,卖比丘、比丘尼…

《梵网经菩萨戒略注》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