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楞严经》讲解第十八讲
主讲:释慧祥法师
日期:2007年05月06日
请大家合掌!
至心赞愿:“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再至心发愿:佛弟子(您们的名字)愿以今天听经功德,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愿令一切众生,未种善根者,得种善根;已种善根者,善根增长;善根增长者,发菩提心;已发菩提心者,于菩提心不退转;菩提心不退转者,速成佛道;成佛道者,广度一切众生无有障碍。
并愿以此誓愿之福。回向给佛弟子(自己的名字),愿弟子业障消除,福慧增长,身体健康,家庭和乐,事业顺利,生生世世不堕三途八难,生生世世见佛闻法随佛修行,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成熟众生,庄严净土,早登正觉,广度众生。
“皈依十方三世一切佛”(三称)
“皈依十方三世一切法”(三称)
“皈依十方三世一切僧”(三称)
称念并回向毕者,请放掌!
众佛友!
在第十七讲中,我们一起研究了!“严净毗尼,弘范三界。”的经文含义。现在我们接著研究。
【经文】应身无量,度脱众生。
【释经】展现无量的应化身,来度化众生令其解脱。
【说明】
众佛友!
这经文,虽短看似易懂。
然而,其中,字字都需深入研究,深入体会。
我现在以自问自答的方法,来一一说明。
一、什么叫“应身”?
答:
(一)应身:有时是指“报身”、又名“报应身”,或“应报身”,全名“业报所感应而成就之身”。
例如: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归依佛者。当归依诸佛清净法身。若欲求于佛法身者。当作如是发大誓愿。愿我及彼一切有情。当得如是功德法身。云何乃令发如是愿。为佛应身刹那迁变。化身佛者疾入涅槃。功德法身湛然常住。
以是归依清净法身。归法身者即是归依过去未来现在诸佛。”
众佛友!
如果依这经文,我们就知道佛陀之身,分“三身”:即法身、应身、化身。
又众佛友!我现在贴一段稍长的经文资料,是有关佛身的资料。请大家参考!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一切如来,为化十地诸菩萨众,现于十种他受用身:
第一、佛身坐百叶莲华。为初地菩萨说百法明门。菩萨悟已起大神通。变化满于百佛世界。利益安乐无数众生。
第二、佛身坐千叶莲华。为二地菩萨说千法明门。菩萨悟已起大神通。变化满于千佛世界。利益安乐无量众生。
第三佛身。坐万叶莲华。为三地菩萨说万法明门。菩萨悟已起大神通。变化满于万佛国土。利益安乐无数众生。
如是如来渐渐增长。乃至十地佗受用身。坐不可说妙宝莲华。为十地菩萨说不可说诸法明门。菩萨悟已起大神通。变化满于不可说佛微妙国土。利益安乐不可宣说不可宣说无量无边种类众生。
如是十身皆坐七宝菩提树王。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诸善男子。一一华叶各各为一三千世界。各有百亿妙高山王。及四大洲日月星辰。三界诸天无不具足。一一叶上诸赡部洲。有金刚座菩提树王。其百千万至不可说大小化佛。各于树下破魔军已。一时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如是大小诸化佛身。各各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为诸资粮及四善根诸菩萨等二乘凡夫。随宜为说三乘妙法。为诸菩萨说应六波罗蜜。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究竟佛慧。为求辟支佛者。说应十二因缘法。为求声闻者。说应四谛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
为余众生说人天教。令得人天安乐妙果。
诸如是等大小化佛。皆悉名为“佛变化身”。
善男子。如是二种应化身佛。虽现灭度。而此佛身相续常住。”
众佛友!
如果您们有仔细看,并比较,前后我贴给您们的二种经文。您就会发现:
一、依《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将佛身分为:法身、应身、化身。又说:“化身佛者疾入涅槃。”
又说:“为佛应身刹那迁变。”
二、《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则说“如是二种应化身佛,虽现灭度。而此佛身相续常住。”
众佛友!我现在来分析其中的差别。
如经文中说:“第一、佛身坐百叶莲华。为初地菩萨说百法明门。菩萨悟已起大神通。变化满于百佛世界。利益安乐无数众生。”
一直到“诸善男子。一一华叶各各为一三千世界。各有百亿妙高山王。及四大洲日月星辰。三界诸天无不具足。一一叶上诸赡部洲。有金刚座菩提树王。其百千万至不可说大小化佛。各于树下破魔军已。一时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都是依众生的根基、习惯、需要而变化其身来度化众生的。
这也就是“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之说法”。
这能力,名为“报应身”又叫“自受用身”。
依其能力,而变化出来的种种之身,名为“变化身”,或叫“化身”,又叫“他受用身”。
所以,《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自受用身……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妙果名现报利益。是真报身有始无终。寿命劫数无有限量。……如是一切诸功德法。名为“如来自受用身”。”
众佛友!
如此大家就应知道:
一、“应化身”一词,是指二种身,“应身”及“化身”。
(一)、“应身”,是指身口意修行后依其果报所展现的能力。
所以又叫“报应身”、“报身”、“自受用身”、“应身”。
(二)“化身”,是指依众生的根基、习惯、需要,而感应变化成能有效帮助众生成长的样子。
所以又叫“变化身”、“化身”、“他受用身”。
又当知:
佛的应身,是“有始无终。寿命劫数无有限量。”
所以又说“佛应身刹那迁变。”又说“而此佛身相续常住。”
又当知:
佛的化身,是“化身佛者疾入涅槃。”
所以我们就应知,释迦牟尼佛示现涅槃的,只是释迦牟尼佛的化身。
真正的释迦牟尼佛是永远存在的。
我们当归依那永远存在的释迦牟尼佛的法身。
因此,《首楞严经》的经文,“应身无量”,是指“应化身无量”之义。
也就是这一千二百五十位阿罗汉们能力(应身),己能变化成无量的化身来度脱众生。
又众佛友!
问:这“无量”一词,是何义呢?
答:无量一词,是“计数单位”,即(10^7)^2^125 。
问:如何得知,“无量”一词是计数单位,即是 (10^7)^2^125 呢?
答:依《华严经》的经文而得知的。
问:《华严经》的经文,是如何说的呢?
答:如《大方广佛华严经》载:“善男子。彼复教我菩萨算法。所谓百千为一洛叉。一百洛叉为一俱胝。俱胝俱胝为一阿庾多。阿庾多阿庾多为一那由他。那由他那由他为一频婆罗。频婆罗频婆罗为一矜羯罗。矜羯罗矜羯罗为一阿伽罗。阿伽罗阿伽罗为一微湿伐罗。
微湿伐罗微湿伐罗为一钵啰伐罗。钵啰伐罗钵啰伐罗为一钵啰么。钵啰么钵啰么为一婆[口*缚]罗。婆[口*缚]罗婆[口*缚]罗为一阿婆罗。阿婆罗阿婆罗为一多婆罗。多婆罗多婆罗为一獶钵弥耶。
獶钵弥耶獶钵弥耶为一阿枲摩。阿枲摩阿枲摩为一普摩。普摩普摩为一祢摩。祢摩祢摩为一阿婆钤。阿婆钤阿婆钤为一微婆伽。微婆伽微婆伽为一微婆奢。微婆奢微婆奢为一没哩[口*缚]迦。
没哩[口*缚]迦没哩[口*缚]迦为一那贺罗。那贺罗那贺罗为一毗逻伽。毗逻伽毗逻伽为一弥[口*缚]伽。弥[口*缚]伽弥[口*缚]伽为一毗伽婆。毗伽婆毗伽婆为一僧羯逻摩。僧羯逻摩僧羯逻摩为一毗萨罗。
毗萨罗毗萨罗为一毗赡婆。毗赡婆毗赡婆为一慈汦伽。慈汦伽慈汦伽为一毗盛伽。毗盛伽毗盛伽为一毗噜陀。毗噜陀毗噜陀为一微皤诃。微皤诃微皤诃为一微薄帝。微薄帝微薄帝为一毗佉担。
毗佉担毗佉担为一都逻那。都逻那都逻那为一阿睹[里*也]。阿睹[里*也]阿睹[里*也]为一[口*缚]逻那。[口*缚]逻那[口*缚]逻那为一微皤兰。微皤兰微皤兰为一三末耶。三末耶三末耶为一微睹罗。
微睹罗微睹罗为一奚婆罗。奚婆罗奚婆罗为一陀[口*缚]罗。陀[口*缚]罗陀[口*缚]罗为一微度栗娜。微度栗娜微度栗娜为一奢弥陀。奢弥陀奢弥陀为一[仁-二+尔][口*尸][口*缚]啰。[仁-二+尔][口*尸][口*缚]啰[仁-二+尔][口*尸][口*缚]啰为一微者啰。
微者啰微者啰为一微舍啰。微舍啰微舍啰为一微[仁-二+尔]萨多。微[仁-二+尔]萨多微[仁-二+尔]萨多为一阿瓢孽哆。阿瓢孽多阿瓢孽哆为一微悉步多。微悉步多微悉步多为一泥[口*缚]啰。
泥[口*缚]啰泥[口*缚]啰为一波哩杀陀。波哩杀陀。波哩杀陀为一微目差。微目差微目差为一钵哩哆。钵哩哆钵哩哆为一喝哩多。喝哩多喝哩多为一阿噜迦。阿噜迦阿噜迦为一印[宁*吉]哩耶。
印[宁*吉]哩耶印[宁*吉]哩耶为一系噜迦。系噜迦系噜迦为一奴[口*缚]那。奴[口*缚]那奴[口*缚]那为一何噜那。何噜那何噜那为一婆噜陀。婆噜陀婆噜陀为一谜噜陀。谜噜陀谜噜陀为一乞羼耶。
乞羼耶乞羼耶为一阿差目多。阿差目多阿差目多为一翳噜婆耶。翳噜婆耶翳噜婆耶为一微么噜耶。微么噜耶微么噜耶为一曼弩婆耶。曼弩婆耶。曼弩婆耶为一微洒[马*犬]耶。
微洒[马*犬]耶微洒[马*犬]耶为一三么陀。三么陀三么陀为一钵啰么怛啰。钵啰么怛啰钵啰么怛啰为一阿啰么怛啰。阿啰么怛啰阿啰么怛啰为一勃么怛啰。
勃么怛啰勃么怛啰为一阿畔么怛啰。阿畔么怛啰阿畔么怛啰为一伽么怛啰。伽么怛啰伽么怛啰为一那么怛啰。那么怛啰那么怛啰为一奚么怛啰奚么怛啰奚么怛啰为一鞞么怛啰。
鞞么怛啰鞞么怛啰为一钵啰么怛啰。钵啰么怛啰钵啰么怛啰为一尸么怛啰。尸么怛啰尸么怛啰为一翳啰。翳啰翳啰为一薜罗。薜罗薜罗为一帝罗。
帝罗帝罗为一偈罗。偈罗偈罗为一窣步啰…
《《首楞严经》讲解第十八讲》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