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集大乘地藏十轮经》讲记(4)▪P5

  ..续本文上一页藏菩萨示现的是声闻相,为什么现声闻相呢?声闻要持比丘戒,戒相清净。但是他示现的相很多,前面讲了很多,不过,在这个法会当中地藏菩萨示现的是声闻相。“来稽首大师”,即来向佛顶礼,大师是指佛自称的。

  “施诸众生乐,救脱三有苦,雨无量种雨,为供养大师。”

  把一切快乐施给众生,这叫与乐,是大慈悲心;慈能与乐,施给众生一切快乐了。众生都在苦恼当中,他怎么能快乐得了呢?众生的苦恼消失了,他就快乐了。我们走夜路时,没有灯光,听到怪声怪气的,又怕鬼,又怕是野兽。前面说过,地藏菩萨示现光明,像月亮似的,就不恐惧了,就不会误入歧途。这不是很快乐?欲界、色界、无色界,是三有的众生,都在苦难中。雨无量雨,不是下大雨,而是雨无量的珠宝、衣服像下雨那么样多。为什么呢?“为供养大师”,供养佛。

  “天帝无垢生,观察四方已,合掌恭敬住,赞请于大师。”

  这是佛说的,佛说在会中有位无垢生天帝释,他看见四方所有的与会大众。大家对这件事有点怀疑,也就是不明了的意思。因此,这位无垢生天帝释,他看看四方,大家希望了解,他就合掌恭敬,住于佛前,赞叹请佛说,为什么天雨这么不可思议,每个人手上都有如意珠,为什么会有这种奇特相呢?就请佛说法。

  “我见世尊众,末尼宝光明,遍照诸佛国,无不皆明了。”

  这是无垢生天帝释向佛说的话,他说:“我看见每个众生都有末尼宝珠,末尼宝珠放光明,乃至这个光明照到十方国土,一切国土都显现,好像眼前一样,也就是这个光明把诸佛国土的世间相都照明了。”

  “六通照世间,今当来至此,勇猛名地藏,现出家威仪。”

  一般都是天耳通、天眼通、他心通、宿命通、如意通等五通,不过在这里加上漏尽通,就是六通。现在地藏菩萨来到这儿,“勇猛名地藏”,是说他修行利益众生的事业,非常的勇猛精进。但是他现的不是菩萨身,而是出家的威仪,这是回小向大的意思。因为这个大集会中有过数量的声闻众,地藏菩萨现的是声闻像,主要是度这些三有苦的众生,以及还没有回向大乘的声闻二乘。所以他示现的是同类。

  “七圣财伏藏,无畏佛音声,诸菩萨胜幢,众生之尊首。”

  七圣财,有时候也叫七财,是七样财宝。有时候叫七德财、七法财,总之,就是七种圣法。圣法就是殊胜的法。哪七种呢?就是信、戒、惭、愧、闻、布施、定慧。摄心不散,就叫定。摄心不散乱,不昏沉,这本身就不是财富所能买到的,这就叫财。这个财是法财。摄心不散乱,并不是不明了,而是能照了一切诸法,用般若智照一切法。第七个财,是定慧财,不但不散而且能照了一切,照了诸法,这叫七圣财。这七圣财所含藏的宝藏,是埋藏在地底下的。埋藏到哪里呢?埋藏到众生的心里,地藏菩萨能够帮我们挖掘出来。或者说地藏菩萨,就含藏这七种财。众生只要对他恭敬供养至诚恳切的礼拜,就能得到。

  第一个就是信。“佛法,唯信能入”,没有信是入不到的。信必须得有力,没有力量,你得的福报是世间福报。信要是产生力量,就能生起作用。我跟大家说过好多次,最起码你能够觉知自己,若生起烦恼,马上能觉知到控制住,让那个烦恼消失,不随烦恼转,这个信就有力量。觉知这个念头不对,马上就使这个念头止住,不再相续。觉知前念起恶,能使后念不再起,这样就是有力量了,不过这仅仅是初具信心。如果你是过去多生有善根的人,这一生虽然是从来没有闻到佛法,或者突然听人讲,或者有人跟你一说,身上的毛孔就张开了,那就是说明你过去的宿世善根深厚,一闻就能进入,这叫有信了。佛在世的时候,那些大阿罗汉,一闻到佛的法音,马上须发自落,出家了;心开意解,证了阿罗汉果。见思烦恼通通断掉了,这才真正是具足信力。如果没有这种境界相,我们就要修行。

  要证得这个信心,得修一劫,需要一劫的时间了。以小劫为例:人寿八万四千岁,过一百岁减一些,再过一百年再减一些,减到人寿命十岁,八万四千岁就进入八万四千的一百年。那么过一百年减一些,过一百年减一些。减到人寿十岁,再从人的寿命是过一百年增一些。过一百年增一些,一增一减,才算一劫。就说小劫,你要修得信心的话,都要经过这么长的时间。你也别以为太长,好比人的寿命,四天王天的一天,人间是五十年。那么四天王天的寿命是五百岁。第二天是忉利天,忉利天的一天是我们人间的一百年,忉利天的寿命是一千岁。第三天是夜摩天,夜摩天的一天一昼夜,是我们人间的两百岁,夜摩天的寿命是两千岁。第四天是兜率天,我们人间四百年是他的一昼夜,他的寿命是四千岁。

  现在释迦牟尼佛入灭了三千年,仅仅是忉利天的八天。所以道宣律师在受天人奉供的时候,就问说:“释迦牟尼佛入灭了,现在在什么地方?”天人:“你说的是哪一位释迦牟尼佛?”大家听这问话的涵义,是释迦牟尼佛有千百亿,你说的是哪位释迦牟尼佛?他说:“就是我们这个南瞻部洲,这个娑婆世界。”天人说:“我看到释迦牟尼佛还没有入灭,他还在讲经。”

  天人看的跟我们看的不同,所以我们的感觉是很长,像活了一百岁,很长很长;可是四天王才两天,人间一百岁就只有他的两天,两昼夜。对于时间的问题,大家应当这样认识。在修行的时候,修二十四小时,他看到才是一会儿,很短暂的时间。所以,天人看见我们一天到晚在懈怠,这一百年尽是在玩,没有看见你在修行。天人是不接触你,他看见人间是脏的。他下来给道宣律师送饭,是因为他看见那个地方是清净的,有道者的地方是清净的。用眼睛看不容易,我们看见佛堂很清净的,很殊胜的。不信佛的人到这儿来看,觉得很凄凉的,很不好。像大庙都建在深山里头,毫无人烟,要用爬的才爬得上去。我们朝五台山觉得很殊胜,不信的人看见觉得很破烂。我们看见护法神,应当很庄严的。我们看那塑像,塑得庄严很感动。他看见:“唔,这尊塑像的艺术价值很高。”他是从另一种眼光来看的,一切的事物,每个人看法不一样。

  而这个七圣的伏财伏藏,信心、持戒乃至于惭愧、定慧,这都是圣财,这叫法宝。“无畏佛音声”,佛的音声是四无所畏的,是无量的,是无尽的。这是法,这是赞叹地藏菩萨的,因为地藏菩萨也具足了佛的音声。“诸菩萨胜幢”,幢幡宝盖就像代表一个国家的国旗似的,菩萨就是殊胜的法幢,建立法幢,是给一切众生作示导的,就是这个涵义。“众生之尊首”,为一切众生所尊敬的。

  “解脱宝所依,福海具精进,悲意乐聪敏,救苦诸有情。”

  把解脱形容得像宝一样,地藏菩萨是一切解脱宝所依赖的。地藏菩萨是我们可以依着求解脱的,我们求解脱宝的人,就要依靠地藏菩萨。他那种精进的力量,勇猛精进,所求的福德智能,像海那样深,像海那样广。“悲意乐聪敏”,悲意就是他的大悲心,悲意就是大聪敏大智能。我们总想着,悲能拔苦,我们希望地藏菩萨拔除有情的痛苦,希望自己能够闻法,能够有智慧,聪敏是智能的意思。而我们要跟地藏菩萨结合,地藏菩萨的大悲,是给一切众生智能,让一切众生都有智能;有了智能,才能离苦得乐,他才来救度。诸有情面临苦难的时候,众生才能信仰,才能持受。

  我们尽管学了《占察善恶业报经》,也有人学了很久,但是可能连占察轮都还不会用,即使会用,也不会相应,因为他没有生起那种至诚心。我曾经跟大家说过,学《占察善恶业报经》上半卷,要多看一看经文,然后再去掷占察轮。不看经文就去掷,就像掷铜板、掷六爻卦,不会相应的。要礼拜,要称诵名号,如果不相应,就再拜;那就是消业障,不管相应不相应,你就是礼拜。称诵地藏圣号的时候,罪业就消失了。

  一切佛法都告诉我们一种方法,怎么样离苦得乐?我很缺钱,地藏菩萨可以满足你的愿,资生资具。你要求洋楼,多拜拜地藏菩萨。你想拥有宝马汽车,或者奔驰汽车,只要是你喜好的,或是想要达到的目的,就叩头,求地藏菩萨、地藏菩萨就能给你。他不一定通过哪一个管道给你。在大陆上有好多人就希望天上掉下一位从美国来的亲戚,把他救了,给他好多钱,又给他开个铺子,有没有这种事呢?不但有,也确实不少。但是这只是眼前的快乐,过了就没有了。

  求地藏菩萨给你的快乐,可不是这样,是了生死,使你开悟,要是通了,你会因为拜地藏菩萨,使你在梦中,感觉到这件事将来结果会怎么样。但是你不能说,要是说出来,可能要受到护法神的责备。因为你不是证得的,而是地藏菩萨加持你,称圣号受加持的。你心里生出这么一念之明,自己又会遮盖住这个明。所以得到的往往不许说,这样你的心才会得到。继续求,就能救拔你的苦,给你智能,使你明了一切。

  “与怖者为城,如明月示道,生善根如地,破惑如金刚。”

  “与怖者为城”,恐怖是形容词,现在没有城,城都毁了。现在的战争没有前后方的差别,修再高的城墙也挡不住了,飞弹是从空中来的,知道吗?飞机从天上掉下来的。这里说的“城”不同,我们的心有座城,我们的心城是什么样子?假使念地藏圣号,地藏菩萨就做出一座城,使你无所畏惧,没有恐怖感,就像有城墙保护一样。地藏菩萨,就像明月,示给你道路;这是重颂长行。前面说过,使你生起的善根不动摇,像大地那样子,因为我们做善事没有根,这回做了,下回可能不做,做一做也可能后悔。有这种事吗?有,还很多。有的道友,勇猛善心一发,舍宅为寺,把他家里舍了,全作了寺院。以后自己连住处都没有了,连饭吃都没有了,他就后悔了,想那时候该留一点儿。那样子就前功尽弃。有没有功德呢?有是有,解脱还是不行。有没有反悔?有反悔。《十轮经》专门讲这个问题。

  如果我们布施给三宝,后来亲自看见这位和尚作坏…

《《大集大乘地藏十轮经》讲记(4)》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