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事,你就很懊恼;想起那时候怎么布施这么样一位和尚,这样一想功德就没有了!不管他如何,你供养的是三宝,他代表三宝。释迦牟尼佛跟地藏菩萨,专谈这一个问题。你供养了,因缘成熟了,你所做的一切事过去了,过去就算了,不要再把它拾回来,过去已经过去了,功德已经成就了。跟你的修行一样,到了第一步,第一步成就了,你就把它扬舍,必须再做第二步。你要是紧紧抓着第一步不放,第二步就进不去;必须舍了才能进入第二步,第二步成就了,第二步也丢了,就进入第三步。一直到你究竟成就了,一切都具足,千万莫后悔。
凡是你投入的东西不要后悔,功德已经成就了。对方怎么样,都跟你没有关系。你做的是供养三宝,供养这间庙。我刚刚才供养,就发生战争,一个炮弹给炸毁了。你心里懊恼说:“我刚才供养的怎么就毁了?”刚供养的因缘是成熟了,功德具足了。你供养的时候,供养已经成就了,天上的宫殿也给你修好了,是炸不毁的,只是你看不见而已。所以不要再去回顾,因为你已经向前进了,具足了。
你要是生到夜摩天,绝不会留恋四天王忉利天,因为夜摩天比四天王忉利天开阔得很,他的功德、庄严就不同。可是如果你生了极乐世界,仍要想着娑婆世界,这个跟那个不同,因为你要回来度化众生。因为这儿跟你有缘的人还很多,他们还没有明白。等你明白了,再回来,娑婆世界已经不是娑婆世界,就跟极乐世界一样。要看什么人去看,地藏菩萨到地狱是不是看见那样的地狱景象呢?不是,他会把它度了。所以说:“生善根如地,破惑如金刚。”一切迷惑是由金刚智能而来的,一破一照,就没有了,化解了。有智能的光明一来,黑暗还会存在吗?如果把电灯关了,我们的屋子就是黑暗的,电灯一打开,黑暗就破除了,涵义就是这样。
“能施解脱宝,如水漂众惑,烦恼热为盖,愈疾如良医。”
能施就是能布施,能布施就是这个人非常的解脱,看得破,放得下的意思。解脱很不容易,因为金钱是资生的工具,在智者看来,他用这个来利益众生,必须是解脱的人,才肯布施。六度万行,布施为首,布施是舍,要从心上舍,不要只注重在物质上,能布施才能解脱。最难舍的是自己的身体,最宝贵的也是自己的身体。现在要是有三个人,他向我来要求布施,或者要眼睛,或者要心脏,我现在不能给他们,因为我还没有具足这个舍心,也没有达到这种道力,所以解脱不了。要是大菩萨,你求什么,他都舍给你,连自己的身体都舍,何况是国城妻子?〈普贤行愿品〉就经常讲到,像那些宝物,你都能施舍给一切众生,这是解脱。
我们的惑业,就像水上漂的一样,不要认为是真实的。很多人执着:“我的业障重呀!”经常挂在嘴边上,这样是修不成的,或者什么事没有得到,或者受到什么灾难,第一个想到就是自己的业障很重!业障就是你的惑业,起惑造业,就像水上浮漂似的,不是真实的,不要把它看成真实的。你要是忏悔了,业障就消失了。
别认为自己的业障还很重,如果尽想着自己的惑业还很重,那么就一直很重,压着你,就永远解脱不了。布施也好,持戒也好,总想着自己的业障重:“唉!这件事我怎能做得到,我的业障很重。”一句业障重,就成了掩饰的理由,这是不可以的。业障本来是没有根的,惑业一起生,你要念地藏菩萨圣号,念到真诚,其它的法门都没有修,就是持名。你也没有念《十轮经》,也没有念《占察经》,就念一个圣号,都可以的,但必须念到至心。
烦恼是热恼,有几种热恼?烦恼生憎恨心,或者思想想不通睡不着觉,愈睡愈失眠,愈失眠愈翻身,心里烦躁得不得了,都是热恼。凡是烦恼,就是热的,像盖上一条棉被似的。盖有五盖十缠,有烦恼盖,盖住你。要是幢幡宝盖,佛的宝盖,那是圣境。这个盖是烦恼,烦恼热的,把你盖到里头,你的气出不来,透不过来,解脱不了。地藏菩萨除烦恼,就像除去热恼一样的,把你的盖给揭掉了。你有病了,地藏菩萨就像一位很好的医生,一帖药服下去,你的病就没有了。
“一日称地藏,功德大名阁,胜俱胝劫中,称余智者德。
能解诸众生,一切烦恼缚,至健行定等,诸定之彼岸。
十二缘清净,诸智如虚空,破无边佛土,诸有情暗聚。”
你一日称地藏的名号,就具足了。你念一声的时候,一声具足地藏菩萨圣号,念十声你也具足十声的地藏功德。如果诚心这样念,只念一天的地藏名号,胜过一劫当中称其它的有德者,这个包括称其它大菩萨的名号。
“十二缘清净”,十二因缘属于因缘法,无明缘行,行缘名色,名色又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爱,爱缘取取缘有,这是十二因缘,就这么轮转下去。只要是念地藏菩萨圣号,跟地藏菩萨学,十二因缘就清净了。我们这些业惑,就是因为起惑造业,业就把你系缚住,系缚住就受苦。现在不造业,不起惑,业就系缚不住你,自己就能作得主的。不但自己解脱,而且能够觉到一切众生的烦恼覆。自己闻到法,还要向别人说。像我们的道友,介绍很多亲友,使他们信佛闻法,这就是帮助众生解脱。
“健行定”,是一百零八定当中一种定的名词,有“健行定”,“健德定”....,这是属于定的名词,有一个定都可以到彼岸。但是九次第定,六欲天定,就不成了,这种定是圣定。圣定,我们在后面的经中会讲,就是依“数、随、止、观、转、净”这六法。在天台宗是“数、随、止、观、还、净”,有还原返净的意思。六妙门讲的是浅的,《十轮经》讲的是深的。我们是浅的深的都讲一讲。
这部经之所以长,就是因为有好多修行的方法。因为是修行的方法,我们必须得照这样做,学会了就可以解决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呢?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每天都碰见好多问题,心里观照不同,你的认识与观感就不同。你必须会做,必须得如是观,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像地藏菩萨这样的有智能,我们还达不到。
“诸智如虚空”,可以是“虚空即诸智”,也可以反过来说。虚空的空,我们把它比喻为般若。在佛经上,只要一讲空义,就拿虚空来比拟。其实这不是虚空,虚空里头能容纳一切,你有智能,是把这些惑都破除了,并不是把这些惑、这些物质消灭了。如果花瓶是空的,我们并非把花瓶砸烂了把它丢掉了,才是空的,并不是这样的,而是当体知道它是空的,因缘和合的。这些花当初不是同一株花生长的,而是插花者,供花的人把它们插们在一起的。至于这一朵花,它有它的水份,有它的物质,都是因缘和合的,没有一法是真的。因缘和合了就生,因缘别离了就灭。缘生的时候,就承当。看这一盆花就承当,缘灭的时候,这花都灭了,都谢了,就放下,没有了,花都丢了。不要再眷恋舍不得,就是这样。
家庭也如是,父母妻子,有因缘聚到一起,大家就这么过。我说长一点的时间是一百年,到那时候也都要散的,散了就放下。不要还紧紧执着,这辈子放不下,又执着来世;来世又放不下,所以不能解脱。就是因为这样才不能解脱。不知道诸智像虚空一样。
“破无边佛土,诸有情暗聚。”主要是无边佛土中的一切众生,黑暗聚集在一齐。这个暗聚就是业。业太多,烦恼,贪、嗔、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这十结使结在一起,让你破不出去。这十个结所生的业可多了,无穷无尽。贪,贪什么都叫贪。对于佛法,你要是真正能入进去,般若智一照,色受想行识一切都是空的。凡是有形有相,语言、文字都是假的,都是空的。
但是我们没有达到这一步的时候,还得加上语言。明了文字之后,才去破。当我们还没有证到那个境界,不能离开家庭,要是不要家庭,不管小孩子,就去听经,这可不行,你这样子去听经是得不到利益的。人在这儿,心还惦着那儿,心不在焉。你该做什么,就去做什么。
而“世法诸法味,世间常相住。”这个道理一定要懂。所以,你懂得诸智如虚空,懂得这个道理,才能破除无边佛土有情的黑暗聚(聚是聚集义),才能消除因缘所生的一切业。地藏菩萨不会在那个佛土当中,他是无穷无尽的。
“随诸土入定,四静虑等流,普令诸有情,入定除惑热。”
“随诸土入定,四静虑等流。”静虑就是思虑的意思,定的意思。等流是平等,同时进入的。苦、集、灭、道四谛法,四法本身就是定;谛就是如理,能令一切有情,入了定,把这些惑、热恼、烦恼都除掉了,不只是现生的。
“众生宿恶业,刀兵病饥馑,随所在恼害,皆能令解脱。”
因为众生的业感,感招了风灾、水灾、火灾,那是大三灾。现在的刀兵、水火、饥馑是小三灾,因为众生的业感,现在这种灾难,特别的多。往后会越多,这仅仅是开始。我活了八十多岁,打从记事那天起,就感觉这个世界没有好日子。东北那时候土匪跟军阀打,完了,南北战争打。后来又是日本人来打。大家回想一下子,哪一天安定过?这只是刀兵劫。
病,谁没有害过!有很多病是治不好的。饥馑瘟疫,有的地方害了,他知道,有的地方没害,他不知道。这种的疾病、刀兵、饥馑,每一种都包括无量的恼害。你一念地藏菩萨圣号,一求地藏菩藏皆令得解脱。这是佛赞叹地藏菩萨,功德究竟有好大,你有什么灾难,一求就好了。
“众生五趣身,诸苦所逼切,归敬地藏者,有苦悉皆除。”
“众生五趣身,诸苦所逼切。”原本是六趣、六道,这里是说五趣,少说一个。我们这个身体,在你生命尽了,趣向地狱、饿鬼、畜生、天、人。阿修罗道,并入五趣当中,有人修罗,有天修罗,有鬼修罗。六道,有时候只说五趣,也就是把阿修罗道并到五趣里头,他是非天非人。凡是五趣的众生,都会受到那些苦难的逼迫。如果归敬地藏菩萨,“有苦悉皆除”,所有苦难都能除掉。
“众生乘苦轮,展转相违害,归敬地藏者,…
《《大集大乘地藏十轮经》讲记(4)》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