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集大乘地藏十輪經》講記(4)▪P5

  ..續本文上一頁藏菩薩示現的是聲聞相,爲什麼現聲聞相呢?聲聞要持比丘戒,戒相清淨。但是他示現的相很多,前面講了很多,不過,在這個法會當中地藏菩薩示現的是聲聞相。“來稽首大師”,即來向佛頂禮,大師是指佛自稱的。

  “施諸衆生樂,救脫叁有苦,雨無量種雨,爲供養大師。”

  把一切快樂施給衆生,這叫與樂,是大慈悲心;慈能與樂,施給衆生一切快樂了。衆生都在苦惱當中,他怎麼能快樂得了呢?衆生的苦惱消失了,他就快樂了。我們走夜路時,沒有燈光,聽到怪聲怪氣的,又怕鬼,又怕是野獸。前面說過,地藏菩薩示現光明,像月亮似的,就不恐懼了,就不會誤入歧途。這不是很快樂?欲界、色界、無色界,是叁有的衆生,都在苦難中。雨無量雨,不是下大雨,而是雨無量的珠寶、衣服像下雨那麼樣多。爲什麼呢?“爲供養大師”,供養佛。

  “天帝無垢生,觀察四方已,合掌恭敬住,贊請于大師。”

  這是佛說的,佛說在會中有位無垢生天帝釋,他看見四方所有的與會大衆。大家對這件事有點懷疑,也就是不明了的意思。因此,這位無垢生天帝釋,他看看四方,大家希望了解,他就合掌恭敬,住于佛前,贊歎請佛說,爲什麼天雨這麼不可思議,每個人手上都有如意珠,爲什麼會有這種奇特相呢?就請佛說法。

  “我見世尊衆,末尼寶光明,遍照諸佛國,無不皆明了。”

  這是無垢生天帝釋向佛說的話,他說:“我看見每個衆生都有末尼寶珠,末尼寶珠放光明,乃至這個光明照到十方國土,一切國土都顯現,好像眼前一樣,也就是這個光明把諸佛國土的世間相都照明了。”

  “六通照世間,今當來至此,勇猛名地藏,現出家威儀。”

  一般都是天耳通、天眼通、他心通、宿命通、如意通等五通,不過在這裏加上漏盡通,就是六通。現在地藏菩薩來到這兒,“勇猛名地藏”,是說他修行利益衆生的事業,非常的勇猛精進。但是他現的不是菩薩身,而是出家的威儀,這是回小向大的意思。因爲這個大集會中有過數量的聲聞衆,地藏菩薩現的是聲聞像,主要是度這些叁有苦的衆生,以及還沒有回向大乘的聲聞二乘。所以他示現的是同類。

  “七聖財伏藏,無畏佛音聲,諸菩薩勝幢,衆生之尊首。”

  七聖財,有時候也叫七財,是七樣財寶。有時候叫七德財、七法財,總之,就是七種聖法。聖法就是殊勝的法。哪七種呢?就是信、戒、慚、愧、聞、布施、定慧。攝心不散,就叫定。攝心不散亂,不昏沈,這本身就不是財富所能買到的,這就叫財。這個財是法財。攝心不散亂,並不是不明了,而是能照了一切諸法,用般若智照一切法。第七個財,是定慧財,不但不散而且能照了一切,照了諸法,這叫七聖財。這七聖財所含藏的寶藏,是埋藏在地底下的。埋藏到哪裏呢?埋藏到衆生的心裏,地藏菩薩能夠幫我們挖掘出來。或者說地藏菩薩,就含藏這七種財。衆生只要對他恭敬供養至誠懇切的禮拜,就能得到。

  第一個就是信。“佛法,唯信能入”,沒有信是入不到的。信必須得有力,沒有力量,你得的福報是世間福報。信要是産生力量,就能生起作用。我跟大家說過好多次,最起碼你能夠覺知自己,若生起煩惱,馬上能覺知到控製住,讓那個煩惱消失,不隨煩惱轉,這個信就有力量。覺知這個念頭不對,馬上就使這個念頭止住,不再相續。覺知前念起惡,能使後念不再起,這樣就是有力量了,不過這僅僅是初具信心。如果你是過去多生有善根的人,這一生雖然是從來沒有聞到佛法,或者突然聽人講,或者有人跟你一說,身上的毛孔就張開了,那就是說明你過去的宿世善根深厚,一聞就能進入,這叫有信了。佛在世的時候,那些大阿羅漢,一聞到佛的法音,馬上須發自落,出家了;心開意解,證了阿羅漢果。見思煩惱通通斷掉了,這才真正是具足信力。如果沒有這種境界相,我們就要修行。

  要證得這個信心,得修一劫,需要一劫的時間了。以小劫爲例:人壽八萬四千歲,過一百歲減一些,再過一百年再減一些,減到人壽命十歲,八萬四千歲就進入八萬四千的一百年。那麼過一百年減一些,過一百年減一些。減到人壽十歲,再從人的壽命是過一百年增一些。過一百年增一些,一增一減,才算一劫。就說小劫,你要修得信心的話,都要經過這麼長的時間。你也別以爲太長,好比人的壽命,四天王天的一天,人間是五十年。那麼四天王天的壽命是五百歲。第二天是忉利天,忉利天的一天是我們人間的一百年,忉利天的壽命是一千歲。第叁天是夜摩天,夜摩天的一天一晝夜,是我們人間的兩百歲,夜摩天的壽命是兩千歲。第四天是兜率天,我們人間四百年是他的一晝夜,他的壽命是四千歲。

  現在釋迦牟尼佛入滅了叁千年,僅僅是忉利天的八天。所以道宣律師在受天人奉供的時候,就問說:“釋迦牟尼佛入滅了,現在在什麼地方?”天人:“你說的是哪一位釋迦牟尼佛?”大家聽這問話的涵義,是釋迦牟尼佛有千百億,你說的是哪位釋迦牟尼佛?他說:“就是我們這個南瞻部洲,這個娑婆世界。”天人說:“我看到釋迦牟尼佛還沒有入滅,他還在講經。”

  天人看的跟我們看的不同,所以我們的感覺是很長,像活了一百歲,很長很長;可是四天王才兩天,人間一百歲就只有他的兩天,兩晝夜。對于時間的問題,大家應當這樣認識。在修行的時候,修二十四小時,他看到才是一會兒,很短暫的時間。所以,天人看見我們一天到晚在懈怠,這一百年盡是在玩,沒有看見你在修行。天人是不接觸你,他看見人間是髒的。他下來給道宣律師送飯,是因爲他看見那個地方是清淨的,有道者的地方是清淨的。用眼睛看不容易,我們看見佛堂很清淨的,很殊勝的。不信佛的人到這兒來看,覺得很淒涼的,很不好。像大廟都建在深山裏頭,毫無人煙,要用爬的才爬得上去。我們朝五臺山覺得很殊勝,不信的人看見覺得很破爛。我們看見護法神,應當很莊嚴的。我們看那塑像,塑得莊嚴很感動。他看見:“唔,這尊塑像的藝術價值很高。”他是從另一種眼光來看的,一切的事物,每個人看法不一樣。

  而這個七聖的伏財伏藏,信心、持戒乃至于慚愧、定慧,這都是聖財,這叫法寶。“無畏佛音聲”,佛的音聲是四無所畏的,是無量的,是無盡的。這是法,這是贊歎地藏菩薩的,因爲地藏菩薩也具足了佛的音聲。“諸菩薩勝幢”,幢幡寶蓋就像代表一個國家的國旗似的,菩薩就是殊勝的法幢,建立法幢,是給一切衆生作示導的,就是這個涵義。“衆生之尊首”,爲一切衆生所尊敬的。

  “解脫寶所依,福海具精進,悲意樂聰敏,救苦諸有情。”

  把解脫形容得像寶一樣,地藏菩薩是一切解脫寶所依賴的。地藏菩薩是我們可以依著求解脫的,我們求解脫寶的人,就要依靠地藏菩薩。他那種精進的力量,勇猛精進,所求的福德智能,像海那樣深,像海那樣廣。“悲意樂聰敏”,悲意就是他的大悲心,悲意就是大聰敏大智能。我們總想著,悲能拔苦,我們希望地藏菩薩拔除有情的痛苦,希望自己能夠聞法,能夠有智慧,聰敏是智能的意思。而我們要跟地藏菩薩結合,地藏菩薩的大悲,是給一切衆生智能,讓一切衆生都有智能;有了智能,才能離苦得樂,他才來救度。諸有情面臨苦難的時候,衆生才能信仰,才能持受。

  我們盡管學了《占察善惡業報經》,也有人學了很久,但是可能連占察輪都還不會用,即使會用,也不會相應,因爲他沒有生起那種至誠心。我曾經跟大家說過,學《占察善惡業報經》上半卷,要多看一看經文,然後再去擲占察輪。不看經文就去擲,就像擲銅板、擲六爻卦,不會相應的。要禮拜,要稱誦名號,如果不相應,就再拜;那就是消業障,不管相應不相應,你就是禮拜。稱誦地藏聖號的時候,罪業就消失了。

  一切佛法都告訴我們一種方法,怎麼樣離苦得樂?我很缺錢,地藏菩薩可以滿足你的願,資生資具。你要求洋樓,多拜拜地藏菩薩。你想擁有寶馬汽車,或者奔馳汽車,只要是你喜好的,或是想要達到的目的,就叩頭,求地藏菩薩、地藏菩薩就能給你。他不一定通過哪一個管道給你。在大陸上有好多人就希望天上掉下一位從美國來的親戚,把他救了,給他好多錢,又給他開個鋪子,有沒有這種事呢?不但有,也確實不少。但是這只是眼前的快樂,過了就沒有了。

  求地藏菩薩給你的快樂,可不是這樣,是了生死,使你開悟,要是通了,你會因爲拜地藏菩薩,使你在夢中,感覺到這件事將來結果會怎麼樣。但是你不能說,要是說出來,可能要受到護法神的責備。因爲你不是證得的,而是地藏菩薩加持你,稱聖號受加持的。你心裏生出這麼一念之明,自己又會遮蓋住這個明。所以得到的往往不許說,這樣你的心才會得到。繼續求,就能救拔你的苦,給你智能,使你明了一切。

  “與怖者爲城,如明月示道,生善根如地,破惑如金剛。”

  “與怖者爲城”,恐怖是形容詞,現在沒有城,城都毀了。現在的戰爭沒有前後方的差別,修再高的城牆也擋不住了,飛彈是從空中來的,知道嗎?飛機從天上掉下來的。這裏說的“城”不同,我們的心有座城,我們的心城是什麼樣子?假使念地藏聖號,地藏菩薩就做出一座城,使你無所畏懼,沒有恐怖感,就像有城牆保護一樣。地藏菩薩,就像明月,示給你道路;這是重頌長行。前面說過,使你生起的善根不動搖,像大地那樣子,因爲我們做善事沒有根,這回做了,下回可能不做,做一做也可能後悔。有這種事嗎?有,還很多。有的道友,勇猛善心一發,舍宅爲寺,把他家裏舍了,全作了寺院。以後自己連住處都沒有了,連飯吃都沒有了,他就後悔了,想那時候該留一點兒。那樣子就前功盡棄。有沒有功德呢?有是有,解脫還是不行。有沒有反悔?有反悔。《十輪經》專門講這個問題。

  如果我們布施給叁寶,後來親自看見這位和尚作壞…

《《大集大乘地藏十輪經》講記(4)》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