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集大乘地藏十轮经》讲记(1)▪P4

  ..续本文上一页所要说的法,他已经明白了,已经证入了。所以,他才能离开这个法会,只听你的玄义。

  现在我们没有那种智能,没有这种力量,可以运用玄义使人开悟、成道。佛在世的时候,他也对三根说法,上上根的人已经得到,领悟了,人家走了,去修道成就了。中下根的人还在这里等着,佛还得再说,等到最后,陆陆续续走了。最后对他还是没有办法度的众生,就说等到弥勒菩萨降世,再替佛度他们。或者,最后佛就付托虚空藏菩萨,你流传这部经来度众生,就是这个涵义。

  在〈序品〉当中,就可以体会到地藏菩萨的威力了,从这里可以有个入处。我们对地藏菩萨产生了一种特殊极大的信心,极大的信仰,同时我们要发愿,愿像地藏菩萨拥有这样神通,不论到那儿去,就先声夺人,你的财富、车子、侍役早就到那儿,给你安排好。一看来了,就造成声势。菩萨也如是,不过,这个声势跟我们的声势不同,他能够使很多人得到利益。

  “尔时一切诸来大众,咸见如是种种云雨,亦闻如是诸法音声,随意所乐,各见其身种种香花宝饰衣服之所庄严,又各自见两手掌中持如意珠,从是一一如意珠中雨种种宝,复从一一如意中放诸光明,因光明故,一一有情皆见十方殑伽沙等诸佛世界。又因光明,见诸佛土一一世尊,无量众会恭敬围绕,复因光明,见诸佛土一切有情,若有病者,因此光明之所照触,众病除愈,诸应被杀及囚系者,光明照故,皆得解脱。诸身语意粗重秽浊,因光皆得轻软清净,诸饥渴者亦皆饱满,诸被种种刑罚逼切,光明照故,皆离忧苦,诸少衣服宝饰珍财,光明照故,随念皆足。若诸有情乐欲杀生,乃至或有乐欲邪见,由此光明之所照触,皆悉乐欲远离杀生,乃至乐欲远离邪见。若诸有情,为于种种求不得苦之所逼切,光明照故,随愿皆得。又因光明,见诸佛土一切有情所受众苦,无不休息,皆悉欢娱受诸妙乐。又见如是诸佛土中,由此光明之所照触,远离一切昏云尘雾、烈风暴雨不善音声,及诸臭秽苦辛恶味恶触恐怖,远离一切邪业邪语邪意邪归,不寒不热,安静坦然,地平如掌,诸妙乐具充满其中。”

  “诸来大众”,就是指法会上那些声闻僧、菩萨僧,还有新来的大众。地藏菩萨来的时候,还有从他方世界随着地藏菩萨新来的,在法会当中没有散去的大众,都看见了,这降下的云雨和宝物。同时,也听见这些降下的衣饰宝物当中,所宣扬的法音,不论你喜好什么颜色或宝物,你就会看见从虚空降下来的友饰宝物自动穿戴在你身上。

  所以他说,“亦闻如是诸法音声,随意所乐”,随自己喜欢什么,就见到自己身上所有的香花,宝饰衣服庄严。而供养你的衣服,尺寸大小长短都很合适,比裁缝师的还要准确。随意,一个是菩萨的愿力,一个是你的心力。还不只如此,同时各各见两手托如意宝珠,因为地藏菩萨手托的是如意宝珠。如意宝珠的作用是,你心头一作意,想得什么,宝珠就出什么,满足你一切的需求。这些与〈会大众,不但是满足了自己身上所需要的,一切心里所欲求的,也都满足了。衣服、百花、装饰品,有的喜好红颜色的,有的喜好缘颜色的,不见得都一样,自然就着在你身上,庄严圆满。

  但是有一样是平等的,就是每个人的手掌中都是持着如意宝珠,我们看地藏像,一手拿着锡杖,一手拿着如意珠,他就布施如意珠。每一个与会的大众手里都有如意珠;不但有,而且从如意珠里产生了无量的宝物。这个珠子是放光明的,不但能降珠宝,还会放光,这珠子放的光明有好大?比我们的灯光、太阳光还要大得多。因为我们的灯光、太阳光照不到别的佛国土,他的光明可不同。

  “一一有情”,这是指参加的法会大众,他能看见十方东西南北上下。“殑伽沙”就是恒河沙,有恒河沙那么多的佛世界,一沙一佛世界。就是因为如意宝珠所放出的光明,照射出去的有这么多世界,每一世界都有佛在说法,那么,在这个光明当中,照见一切佛土;那么多恒河沙,一沙一佛世界,一个佛世界一尊佛,都在光明中显现。

  同时,在这个会上没有分别心,也不分别这尊佛是什么,那尊佛叫什么名字,这个时候他没有分别心。“因光明故”,所以现照一切佛国土,亦见到每一尊佛,都有无量的菩萨、无量的大众在这里围绕,无量的佛在这里说法。

  就这么一见,什么业障都消除了,如果不消业,就见不到了。又因为这个光明,见诸佛土一切有情,不只见着佛说法,还能见着他国土的一切众生,因为地藏菩萨的光明一照到那儿,有病的,病就好了,众病除愈,或者要被杀害的,正要到刑场的,也获得解脱,不会被杀了。或者系在监狱里的,能得到释放。

  为什么呢?“光明照故”,因为地藏王菩萨的如意珠在有情当中,放出光明照,所有大众的光明都共同的照着,所以都能得到解脱,不过,我们只能得到这个光明境界的体。

  说到性体的光明,因为我们每个人的业,虽然还没有清净,但是假地藏菩萨的加持力,以及佛在会上的加持力,马上有这种境界相。有没有不自由?有。地藏菩萨来了,地大遍照,想抬胳臂?抬不起来,就是因为地大遍照。那只是一刹间的暂时现象,这是地藏菩萨的威力。

  所谓〈序品〉就是序说,序说不能深入的讲解。如果想把〈序品〉讲完,那以后的经文就不用讲了,如此一来〈序品〉就会讲得非常长,也就是把后面的经文拉到〈序品〉来讲。因为这是我们大家共同来学习的,所以很难按次序讲,但是我有几个错误,是有意犯的。

  我自己是学四教的,就得用四教分科判教。藏、通、别、圆,认为这部经应该属于哪一教,要先释名,释名完了,还要解义;解义完了,讲宗趣;宗趣完了,还要显目的。必需依循这个规律,这是中国佛教大德所定的规律,叫五重义。这五重,若要一重一重讲,也得用上十天的时间,才足够讲五重玄义。

  但我最初学的是五教,要讲五教,除了小、始、终、顿、圆之外,还要讲十玄门。在没有讲经之前一定要先讲十玄门,讲十玄门的时间恐怕要玄谈半个月、一个月。现在我们一天只讲一个半钟头,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古来大德讲经的时候,比方说,我要讲《法华经》,来的全都是学《法华经》、研究《法华经》的,来听也就是为了听你的玄义、听你的判教而来,他把这个学完了就走了,经文部份就不听了。

  大家都是初学的,我要是玄谈起来,恐怕会把大家玄到空中,就像坐云霄飞车似的,会把大家吓坏了,不知道“飞”到那里去了。

  我们现在是依文显义,但这是错误的方式。如果讲经,依文显义,依照文字来解释意思,要是不照文字说,却说另外的义理,“三世佛冤!”这是跟三世佛作对头,冤家,不可以。“离经一字!”如果讲经法师离开经,自己瞎说,离开一个字,非下地狱不可,“即同魔说!”那不是佛说,而是魔说的。大家想一想,如此一来,法师要怎么当?离开经,离一个字,都犯错,不离开字,照着文字说,那是佛的冤家对头,这是一个。

  对机说法,因人施教,今天大家有缘,我也只有这样的智能,这么一点知识贡献给大家,再多了,我也没有那个智力。说错了,只有下地狱,下地狱也是该下,没有办法。

  长久以来无论讲经处事,我总是这么一个思想,随时准备下地狱!能不能躲脱?那就看地藏菩萨加持不加持!如果地藏菩萨加持,或者我暂时不堕地狱,或者是堕地狱,那我就先忏悔后再去做。等做完了,我再去忏悔。只有这样,不然就断了,如果都不说,《十轮经》就断种了,真正已经差不多要断了,在《大藏经》里头有好多经非常的微妙,对我们非常好。没人说,断了,没人说等于断了。只是藏经里有,有也等于摆在那儿,还有好多的寺庙,藏经不准看不准动,说那是犯罪的,认为藏经应该是用来供着的,各说各的理。对我来说,佛所说的经,就是叫我们学的,不准看,搁着那儿做什么呢?搁久了,烂了。烂了,大家也不知道。

  我们学的时候要踏踏实实的学,等到正文的时候,真正的入理,不违背理;此外,还得入世,一定要跟日常生活结合,那就是把我们学的,能用得上,学了就用,今天有烦恼,一学《十轮经》,烦恼消失了,就是用上了。很苦,心里想不通,拿《十轮经》看一看,听一听,学一学,也就通了。能有这么的用处,就很好了。

  前面跟大家漫谈,现在我们正式讲经,不是重复,而是从头再说一说。这部经的名称,就叫《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佛教分为大、中、小三乘,因为佛说法是对机的,所对的这个人就是机,对大乘菩萨或者对那个发大心的人,就给他说甚深的了义法。对着中下之机,看他所好所要的,就给他说,能渐渐引他入门的中小乘法。大小的涵义,前面我跟大家解释了,“大”字,很简单的解释,就是我们现前的一念平常心,凡是所说的“大”,最究竟就是要显你的心,明白你的心,那就具足一切了。

  “法”,没有大也没有小,有的人因为受苦,知道苦,他会想到希望一切众生都能离苦,这就是“大”。佛讲的是“法性”、“理体”,他却只想到自己,没有想到别人,大法也会变成小法。“法”没有大,也没有小,是依照你的心而立的;法的本身,是指“性体”说的。因众生有种种性,所以佛也有种种性。“法”就是方法,是轨则,看你怎么理解。所以为了大乘、小乘、显宗、密教、四教、五教起争执,没有必要。一争,就成了戏论。因此,我们要先懂得“大乘”这两个字。

  “大集”,就是这次与会的大众来了很多,集者多义。集合在一起,做什么呢?来演畅大乘法。

  “地藏”,“地”是每个人的心,指心地,以及这心地怎么用。“地”是形容我们的心,因为大地含藏一切,我们需要的一切都从地上来的。无论汽油、煤炭、热能,通通是由地里出来的。地是含藏义,还有是生长义。我们所吃的、所用的一切都…

《《大集大乘地藏十轮经》讲记(1)》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