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著,不造无明业流转生死,为说世间一切有为法,乃至出世间的无为法,都是本体空无所有,就如十八空所显示的一切诸法,皆不离开菩提体。那什麽是菩提体呢
菩提体者·非有非无·非非有非非无·非有无俱·非一非异·非非一非非异·非一具异·乃至毕竟无有一相而可得者·以离一切相故·雄一切相者·所谓不可依言说取·以菩提法中无有受言说者·及无能言说者故·又不可依心念知·以菩提法中无有能取可取·无自无他·离分别相故·若有分别想者·则为虚伪·不名相应·
菩提是觉的体。『非有』,就是没有;又『非无』,就是有;『非非有』,不是没有又是有,『非非无』还是无。『非有无俱』,两个合起来还是没有,还不是真实的。『非一』,就是不同;又『非异』,就是一了。『非非一』、『非非异』、『非一异俱』,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离四句,绝百非。』『离』的意思,说有不可以,说无也不对;说一不可以,说异也不对;有无,一异两个合起来也不真实,有、无、一、异,皆是假名,总之,凡是言说都无实意,这叫战论。菩提觉体毕竟没有任何相状可以得到,因本体离开一切名言相状,也就是说不可以用言说取得。能言说的是假的,所言说的也是假的。心意识都是假的,无自无他以菩提自体是空故,所以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这样才能显出菩提真体。那所想的则是虚伪,不是真实,这一样也没有跟菩提体相应的。
如是等说·钝根众生不能解者·谓无上道如来法身·但唯空法·一向毕竟而无所有·其心怯弱·畏堕无所得中·或生断灭想·作增灭见·转起诽谤·自轻轻他·我即为说如来法身自性不空·有真实体·具足无量清净功业·从无始世来自然圆满·非修非作·乃至一切众生身中亦皆具足·不变不异·无增无灭·如是等说·能除怯弱·是名安慰·
有的众生,不理解什麽是无上道
什麽是如来法身
认为是空法,空到什麽都没有了,畏怯怯弱怕堕於无所得中。无所得,我学它干什麽
由於执著学竟空无所得,作断灭想、增灭想、长短大小方圆想,作如是断见,自己不知道这样就是诽谤大乘深法。自己不承认菩提体,也轻视其他人的菩提体,像这类的众生怎麽辨
地藏菩萨就对坚净信菩萨说:『对害怕空义、有恐怖感的众生,我就为他说如来的法身,乃至於你所具足的法身自性不空,说菩提体不是空的,是有真实的体。其体具足了无量的清净功业,不是造作来的,无始世来就是这样自然圆满的。』如佛在《楞严经》上说:『何籍劬劳,肯启修证。』菩提不是修证来的,一切众生的身中皆具足。不止作佛,一切众生都具足菩提,菩提体不变,修成佛了也没有增一分,堕落到众生也没有灭少一分。这样给众生说不是空,众生的怯弱心理就没有了。说我还是有的,有实体的,我可以求,可以奋勇门得到。
又复愚癡坚执众生·闻如是等说·亦生怯弱·以取如来法身·本来满足·非修非作相故·起无所得相而生怯弱·或计自然·堕邪倒见·
非常愚癡执著不舍的众生,听到这样的说法,他又生起另一方面的怯弱了。他说如来的法身本来具足,不是修的。那佛不是白修了三大阿僧祗劫吗
众生总要得一个什麽,修完了以後总要得三昧、得菩提,念经得功德。说无得,他又生怯弱了,因为自然而产生的。若认为是自然的,即是邪知邪见,颠倒见,要知道,是没有自然之法的。
我即为说修行一切善法·增长满足·生如来色身·得无量功德清净果报·如此等说·令离怯弱·是名安慰
如果过到这类执著的众生,又怎麽辨呢
我又安慰他们,圆教的圆满教义,圆修一切善法,修一法即修一切法,增长满足了,你就能产生如来的色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得无量清净的果报。如是这样一说,执著无所得的众生,心就安乐了。
一切法由众生的心生,心生则一切法生,心灭则一切法灭。为什麽我们时时刻刻要注意我们的念,念念是善法,随著善法能够清净我们的法身,恶法跟法身是相背的,越走越远,这样念念如是,修到圆满,就成就菩提果。菩提果,就是佛果。得到的时候得无所得,毫无执著。就是说,得无所得是这样得照所得。因为无所得故,体如是,相如是,用也如是。我们佛教讲的平等,跟社会讲的平等完全不一样。我跟天主教、基督教开瓣论会时,他说佛教所说的法,六道输迥是没有的,他们不相信。我说:『我们也没有啊!我们说的没有,同你的说的没有不一样,你那个还是有。』他说:『我怎麽有
』我说:『耶稣哪儿来的
』他说:『上帝派他到人间度人的。』我说:『犹大把他检举,钉在十字架上,死了他又到哪儿去了
』他说:『死了又回到天上去。』我说:『这就是输迥,天上人间、人间天上,不是输迥吗
我说你们也是在输迥。你们天主教徒、基督教徒,死了你能当上帝吗
』他说:『那不能。』我说:『你能生到天上跟上帝平等吗
』他说:『不能平等。』我说:『我当和尚就不同,成了佛就跟佛一样的,包括你,你跟我们也平等,你也能成佛,你也有佛性。』在修的过程当中,好像有形、有相、一切法都有。当你修成了一切法都无了,证一分法身,断一分无明,就平等一部分。生是因为愚癡执著而不得成就,进而不能舆佛平等。
而我所说甚深之义·真实相就·无有诸过·以离相违说故·云何知离相违相·
我所要说的甚深真实意,没有一切过错,就是离开了相违的过错,与真实相应。『相违相』,就是违背颠倒的意思。怎样为相违呢
就是常违背无常,无常违背常。说法身是常的,众生就执著,落入常见。空违背有,有违背空。你说一切法空,众生又落入断见,众生很难切人中道。
所谓如来法身中·虽复无有言说境界·离心想念·非空·非不空·乃至无一切相·不可依言说示·而据世谛幻化因缘假名法中·相待相对·则可方便显示而说·以彼法身性·实无分别·离自相·离他相·无空·无不空·乃至违离一切诸相故·说彼法体为毕竟空无所有·以离心分别·想念则尽·无一相而能自见·自知为有·是故空义浃定真实·相应不谬·
佛菩萨翻来覆去说,怕你落入断常二边,为了让你探取中道。中道就是性空,性空随著缘起而说断常。因此地藏菩萨跟坚净信菩萨说:『我所说的甚深法意,跟真实法相应的,有即是空,空即是有,不相违背。说空就是为了显有,说有就是为了显空。』《心经》上告诉我们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灭、妄心就是真心;真心就是妄心;颠倒想就是真实性,真实性就是颠倒想。若你把这个法身的道理明白了,哪怕不能证得相应,就是能解信相应也好。如果你真是能相应,一有烦恼,自己就能化解开。
如来法身中说的境界,离开了心、想、念,就是让你达到无言的境界。这类境界说空不可以,说不空也不可以,他不是空非空,也不是不空、非不空。佛教这种圆融非常的多。要你真正地去体悟,离开一切言说,没有一切相。
上面说明了如来藏的如实空义,空中含有妙有,与如来藏体是相应的、符合的。
复次·即彼空义中·以离分别妄想心念故·则尽毕竟无有一相而可空者·以唯有真实故·即为不空·所谓离识想故·无有一切虚为之相·毕竟常恒·不变不异·以更无一相可坏可灭·离增灭故·又彼无分别实体之处·从无始世来·具无量功德自然之业·成就相应·不离不脱故·说为不空·
言语只能启发一下子,不能契入一切世间法,也有世间法的道理叫世谛,世谛的幻化因缘,是假名法则。若观法契理,都是相对的。因必待果,果必具因,或者果中又产成因,因中又产生果,因果无穷无尽。法身的性体实实在在,是没有分别的,离自相,也不同他相对的。是空的,但他又不是空义,也不是不空义,即没有空,也没有什麽不空。为什麽呢
远离一切诸相故,说彼法体为毕竟空无所有。一实境界的法体,就是众生的法体,诸佛的法体,就是你的心念。
大家学本经後半部的时候,不能照著《占察善恶业恶所经》的文字去解释,也不能离开文字。有两句名言;『依文解意,三世佛冤。』照著文字讲解这个道理,就是诸佛的冤家。说即无说,就是让你明白理解,不要去执著文字。我们在没有开悟的时候,没有断烦恼、没有证菩提,要学经,到断烦恼了,菩提出证得了,还要学经干什麽
这时就要去掉你的法执。
如是实体功德之聚·一切众生虽复有之·但为无明噎覆障故·而不知见不能克获功德利益·与无莫异说名未有·以不知见彼法体所有功德利益之业·非彼众生所能受用·不名属彼·唯依遍修一切善法对治诸障·见彼法身·然後乃获功德利益·是故说修一切善法·生如来色身·
一实境界功德,是一切众生本来具有的,但被无明覆障障住了,所以他不能克证获得功德利益,不获得跟没有一样。比如我们现在,神通妙用没用上,就等於没有神通,那只是一个名相而已。地藏菩萨告诉众生,把虚妄破除,真实的就显现了。但你要依著我所说的方法去做,自然就会得到。不做,什么都没有,这就是我的善安慰说。你没有诸佛菩萨的功德,就享受不到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乃至一切的功德利益。假使我们把烦恼对治了,见到了法身,功德利益就属於你的了。没见到,就不属於你。所以要依著地藏菩萨的教导,修一切善法,就会得到一切善法的利益。一切善法能生如来心。
我们每一个众生,都是具足法身理体,我们不能发生妙用,因为不能发生妙用故,所以说随有法身说明未有,因为我们没有见到法体,这个见是说证得。你不知见彼法体故,那麽所有法身的功德,就得不到受用。所以虽具足法身但法身不属於你。应该怎麽样做,法身才能属於你自己的呢
唯一遍修一切善法,对治诸障,障碍消除才能见彼法身。这就是说有了功德利益之业,然後你才获得功德利益。所以说修一切善法,生如来色身。
这段经文总的讲,就是地藏菩萨跟…
《善恶业报经新讲(4)》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