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善恶业报经新讲(2)▪P4

  ..续本文上一页当说所作罪·一心仰告·惟愿十方诸大慈尊·证知护念·我今忏悔·不复更造·愿我及一切罘生·速得除灭无量劫来·十恶四重·五逆颠倒·谤毁三宝一阐提罪·复应思惟·如是罪性·但从虚妄颠倒心起·无有定实而可得者·本唯空寂·愿一切罘生速达心本·永灭罪根·

  礼拜完,就对地藏菩萨发露忏悔自己所作得罪过,不可隐瞒。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里第四大愿,『忏侮业障』,经文里讲:恶业的体相,尽虚空都容不下,形容此罪恶之多,罪恶之大,罪恶之重。『十恶』,就是我们常讲的身三、口四、意三,十恶业。『四重』,指杀盗淫妄四根本。『五逆罪』,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破和合僧,这个罪很容易犯,如说是非,挑拔离间,在寺中各做各的,意见不一致,使大众僧不和,就是破和合僧。『毁谤三宝』,就是说,对佛舆佛、大小乘、僧众之间互相毁谤,攻击。『一阐提』,指没有善根,就是对三宝一点信心都没有。要忏悔除去所作的这些罪,不再更造,若自己的力量薄弱,就对地藏菩萨说,求地藏菩萨,十方诸佛加持我,令我把无量劫来所有的十恶四重、五逆颠倒、谤毁三宝、一阐提罪全部忏悔掉。还应思惟,罪性本空。恶业都是由於我们无量劫来,黑白不分,真假虚宜不明,从虚空颠倒中起的。因此,罪性是虚幻的,没有真实,『罪性本空唯心造』。所以,忏罪的时候,一定要达到空寂。把一切事物都看成是假的、空的、没有真冒可得、降服住自己的颠倒妄心。更应当发愿,所做的功德事供养宝,迥向给众生,愿一切众生离苦得梁,早日成佛。

  在佛门里,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在修行中,无不是不可思议的殊胜行,普贤行。但有的道友不会修行,每日在修行中还总是抱怨,是因我业障重,不会做事,常住分配我这个任务,他们却坐那见听经学习,学经听经多好啊!我在外头劳动,还有什麽功德

  你不知道你做的这个事和他坐在那儿学习是一样的。

  只要你会发愿,会迥向,随便你做什麽事,都是在行普贤行、发文殊愿。要知道经过你的发愿愿、迥向、思维,全是你自己的了,是我在发愿,我在行,我在做。所经大家在做一切事的时候,一是要记得:随喜、发愿、迥向,做的一切善业,上供十方三宝,下施一切众生,愿诸护法神护持我及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早日达到心本,本来的自性,恢愎了自性,罪根也就灭掉了。

  次应复发劝请之愿·愿令十方一切菩萨未成正觉者愿速成正觉·若已成正觉者·愿常住在世·转正*轮·不入涅槃·

  『复应发劝请之愿』,劝请谁呢

  为什麽要劝请呢

  因为到了八地不劝地的菩萨,惑业没有了,但还没有认识到根本无明,以为已经成就了。无明未断,不能达到究竟,还得继续修,所以我们也要劝请这些未成正觉的菩萨,或者初发意的菩萨,早日成佛度众生,已经成就佛果的,愿永远住世,不要入涅槃,这就是《普贤行愿品》第六大愿:——『请转*轮』,和第七大愿——『请佛住世』。

  次当复发随喜之愿·愿我及一切众生·毕竟永舍嫉妒之心·於三世中一切刹土·所有修学一切功德及成就者·悉皆随喜·

  这是贤第五大愿,『随喜功德』,随喜一切众生,随喜一切诸佛菩萨,愿一切众生舍离嫉妒障碍,看见人家有一点善事,有一点进步,对宝有功德,都应当赞叹随喜。若师长对某同学、师兄弟,表扬了一句,你就生起嫉妒心说:『有些事我也会做,我比他还强,他有什麽了不起的。』不但不随喜人家,反而说上几句不好的话。如供千僧齐作佛事的,有的师父说说笑笑,也不威议,看上去一点电不壮重,我说:『莫生分别心,文殊菩萨在,可能是文殊菩萨示现的,你欢欢喜喜赞叹,不要从现象上迷惑了我们智慧的眼睛。』

  像五台山经有人供千僧齐,我们要随喜,因爵文殊菩萨常化现在其中。昔日五台灵寺,设无遮齐法会,不简道俗,不别贵贱、男女、乞儿,悉皆饱足。有一位贫女,牵著一只狗,带著两个小孩来赶集,发亲的师父给她一份,她不走说:『不行,我这儿还有两个小孩。』又给她两份,她说:『还不行。』同她还要什麽,她说:『我还有一只狗。』发亲的师父就生气了,他说:『这位贫女简直不讲道理,贪心这麽大。』又想菩萨即已发愿供千僧集,就再给她一份吧!她说:『还不行,我肚子里还得要一份。』这时发亲的师父发脾气说:『什麽肚子里还要一份,我这是现前的。』他这麽一说,贫女腾空化现文殊相,小孩现童子相,小狗变成了金毛狮子,文殊菩萨於空中说:『众生学平等,心随万境波。百骸具舍尽,其如憎爱何!』这时在会的人,皆向空中日:『大圣,愿示平等法门,我等奉行。』空中偈日:『持心如大地,亦如水火风,无二无分别,究竟如虚空。』此时发亲师父伏地求忏悔,自恨不识文殊菩萨降临,菩萨一去,再也不能见圣相,即把贫女所施发,建塔供养礼拜。大家多思维这个故事,菩萨千百亿化身,现各种不同的境相,来度化众生,只是我们凡夫肉眼,不识不知而已,所以说要平等,用平等心来对待周围一切人事,不要生分别轻慢心,我们身边的善知识,同学道友,就是文殊菩萨,或其他诸大菩萨化於世来度我们的,这样就会对他人生起恭敬心,随喜他们的功德。所以随喜功德,是增长自己功德、最便宜的事,大家不要轻易的放弃。而且随喜功德可以对治你嫉妒障碍烦恼,所以不论在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圣凡的功德悉皆随喜,这个功德就可以使你成佛。

  次当复发迥向之愿·愿我所修一切功德·资益一切诸众生等·同趣佛智·至涅槃城·

  我们修行要不贪恋执著,要把闻法修学行持的功德迥向给一切众生,同等获利。所以随便你在哪儿修行、做事,乃至你在寝室看书、诵经,把自己所修这一切的功德都迥向给众生,愿众生都能得到真正的利益,大家能一同超向佛的智慧,到达不生不灭的涅槃城。

  普贤十大愿王不可思议。文殊菩萨的十大愿,我们更应该随喜赞叹,应当把他作为我们的日课,但不能读读就算了,要学文殊菩萨是怎样度众生的。还有《华严经》第四品觉林菩萨赞叹释迦牟尼佛的话,我们也应当每天念一念。学法要学会用心,闻思修三慧缺一不可。只是听听这个,善根是很浅薄的。我们闻之後要思维,觉得这个法殊胜,照著去做,至於做多做少,随你的力量,主要看你是如何用心的。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位贫女,捡了一枚钱,她想买油供佛来培福。她就到油铺去买油,但没有盛油的瓶。这个老板看她可怜,而且被她的诚心所感动,说:『好,我给你打一罐油,除了你这一文钱之外,剩下算我的,我就随喜弥的功德。』贫女就把油提到僧伽蓝里,倒在一个油灯里供佛,这天正是目犍连尊者当值。第二天早晨天亮,他去灭这个灯。别的灯全灭尽了,同睛波斯匿王供了十万盏灯,唯独贫女添的这盏灯怎麽也灭不了。目犍连尊者说:『我可以用神通灭。』他就使用神通,也灭不了,而且越灭越亮。这时佛就出来说:『这是清净施,以罗汉的神通力量是灭不了的。』大家要明白,这不是在於物资的多少,而是心力的猛烈。若供养一千瑰、一万块钱,不知发愿迥向,还不如供养十瑰钱又发愿又迥向的功德大,因心力猛烈故。诸位道友,你们在大寮行堂做饭,或做其它事,是否想到以此事去修供养,发愿、随喜、迥向,想到舆没想到这两者的功德是有很大悬殊的,所以我们不论做什麽,都要观想到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礼敬诸佛』乃至『普皆迥向』。一事具十愿,这功德是不可思议的。我们学法就要善於用心,会用心,无一事不是佛法,不是行的菩萨道,成就佛果的因。

  如是发迥向愿已·复往余静室·端坐一心·若称诵若默念我之名号·当减省睡眠·若愍盖多者·应於道踢室中旋烧诵念·次至夜分时·若有灯烛光明事者·亦应三时恭敬供养悔过发愿·若不能辨光明事者·应当直在余静室中·一心诵念·日日如是行忏悔法·勿令懈发·

  发愿之後,离开忏室,到其它静室或寂静处。目的是离开干扰,一心念地藏菩萨的圣号。念的时候一定要念念从心起,念念不离心,念念相续。减少睡眠,因为睡眠是五盖之一,若是睡眠多的人,应当绕念来对治它。

  像我们是一个普通的清众,住在常住里,没有忏室、静室,怎麽辨

  那就用你的心念,不能磕头,就以观想来磕头,但是有个倏件,你一定要至心。一切的方便要你自己去想,从方便达入真实,外边的客观倏件环境不具备,自己想瓣法,反正不离修行、忏悔、发愿。人家都睡觉了,你也不干扰别人,就静坐,静坐观想对著地藏像就念,如果是黑夜,寝室没有小灯,就在寝室一心诵念或观想地藏菩萨放光,就看至心如何

  观想会出现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我们信佛的,一定要相信三宝的加持力,相信三宝的光明,至心诚想的念佛、拜佛,如此每日精进不懈悔过发愿。

  我说不要贪睡,在我们一天书夜二十四小时中,起马得睡五个小时到六个小时,这样才有精力来工作、学习、修行。如果你勉强地说一个小时都不睡,就如佛教导书三时三时休息,精进辩道,恐怕我们这个体力,不得成就,反而会病倒,这样你还能修行吗

  像这样你得自己调迪,这样做能支持就去行,若超过负担是不行的,这是我的意见,不是经上教的。经上教我们不要睡。因我感觉到我们现在这个肉体眼过去的古人不一样了。业障深重的我们必须跟你自己身体情况相通应,不能超负荷,这就叫随缘善巧方便。

  大家知道般舟三昧,就是一行三昧,一百天不坐不卧。怎麽瓣呢

  找一个比较小的房子,用粗绳子钉在墙上拴紧,过了十几天,腿很踵,移步很困难,就扶著绳子走。道宣律师行过三次般舟三昧,所以修行要舍得付出,要下得苦功夫。这样才能用生死的力量换来不生死。我们现在业深体弱,行般舟三昧是辨不到的,行不了,生个惭愧心,却不可懈怠放逸。要念念想到三途众生苦,想著这个世界苦难…

《善恶业报经新讲(2)》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