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善恶业报经新讲(1)▪P8

  ..续本文上一页集是招感。苦果怎麽来的呢

  是你自己造业招感来的。为什麽你的苦和烦恼这麽多

  那是你过去造了这样样的苦因,今生感这样的苦果,苦是果,集是因,苦集二谛世间因果法。灭是消灭,道是修道。我们要想消灭苦果得乐果,就必须修道,灭是果,道是因,灭道二谛是出世同因果法。十二因缘最初的根本是无明。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人、六人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尘、生缘死,这叫十二因缘。

  我们知道了生死,就得从死上先断,不死也就不生。无明跟行是过去集的因,即过去二因得现在的五果,识、名色、六入、触、受这五种是由你的无明、行所招的果。无明是什麽呢

  在《大乘起信论》里讲:『一念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 《大乘起信论》总经要义就是三细、六粗,这九种次第。无明就是过去无始劫来的烦恼根源,道个烦恼根源很深,必须到等觉菩萨断最後的一分燕明才能成佛。愚痴是无明的体,迷暗是它的性。爱瞌睡的人无明特别重,因他常处在昏暗中。佛在世的时候是没有睡眠的时间。如《遗教经》里说:『汝等比丘,书则勤心修习善法,无令失时;初夜後夜,亦勿有发;中夜诵经,以自消息。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佛教弟子中夜疲劳时,读诵经典以消除困眠。阿那律尊者瞌睡太多,佛就警告他说:『咄咄胡为寐,螺蛳蚌蛤类,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佛这麽一呵责,阿那律就发起精进心来,无论如何不睡,到一定时佛又劝他说:『你该睡的时候,还是休息一下。』但他坚持不睡,结果两支眼睛瞎了,瞎了之後证得天眼通,看一切都无碍。

  行呢

  行是运动,即造作意。由过去无明烦恼的妄动,发动你身口意三支造业。业有善业、恶业、无记业。现在我们所造的业都是有福有罪,每天读诵大乘经、上殿,有无量的福德,但在诵经、上殿当中,由不恭敬生懈慢心,又造下了罪过,所以说福中有罪。有了过去世的两种因,就感现在的五果:识、名色、六人、触、受。识就是指神识,即第八阿赖耶识。就是徙神识入胎,经一七、二七的变化,结成软肉胎胞,这时有了名色,名色在眙中七天一变化,渐渐的成长,就有了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叫六处、六入,以至受生之後和外界接触,就能领受苦、乐、不苦不乐的种种境界:心生贪爱的执取和占有的欲望,造成现在的三种业因,爱、取、有,感未来的二果生和死。死後又生,生了又死,轮迥不休,这就是十二因缘法。如果不能深入的观苦集灭道的四圣谛和十二因缘,就不能断见思二惑,降伏烦恼,你就会被业转。就是说不能坚定相信我自己就是佛,我有佛种性,自己本具的真如实相。怎麽辨呢

  就照地藏菩萨所说的善巧方便法,逐渐的修持坚固的信心。

  亦不勤观真如实际·无生无灭等法·以不勤观如是法故·不能毕竟不作十恶根本过罪·於三宝功德种种境界·不能专信 ·於三乘中皆无定向·

  真者不虚,『真如』,就是如来不生不灭、无垢无染。『实际』,也是真如。我们要想悟得一实境界,一实境界就是我们现前一念心,不随境转的那个真心。要不懈怠的观察,要精勤的观察自己的心念,不让你的心随境界转,观察那无生无灭的法,我们现在入不了这种境界。在修冒相观,修定、修慧时,经常用占察轮来指导,看我们的障碍究竟出现在哪,这样才能不做十恶业。若不能观、不能修这个『真如实际』,就是还有我执我见,起心动念跟一实境界不相合,想毕竟不做十恶根本罪过,是不可能的。这是我们的信心没生起来,坚固不了自己的信心,对佛法僧三实的功德瑞相,也不能专信不疑。你想究竟学小乘、中乘、大乘

  就不能明确目的,坚定信心去修哪一法。真实的想了生死,你先应把我看破,把知见放弃。因为你的看法、想法不合乎实际,很不合乎信心。我们要以什麽为知见呢

  以佛的知见为己知见,佛教导我们的观苦、空、无常、无我、观十二因缘、六度万行、四无量心,随便你观哪一法门都可以,只要一门深入。比如观慈悲喜舍,慈悲喜大家容易观,舍,非常困难。舍,包括舍我的知见、看法、我执,出包括善法,一切皆舍,住平等性,这样去观就不会再做十恶业。

  如是等人若有种种诸障碍事·增长爱虑·或疑或悔·於一切处心不明了·多求多恼·众事牵缠·所作不定·思想扰乱·发修道业·有如是等障难事者·当用木轮相法·占察善恶宿世之业·现在苦乐吉凶等事·

  『如是等』,是指末法中信佛的人,在修行过程中会有种种障碍,心生优虑、疑悔。疑和悔是修道最大的障碍,是烦恼常中最有力量的。我们对一件事情,不晓得是做好,还是不做好。比如说:在一个好的道埸或佛学院,有的人心里七上八下,认为这里规矩太严了,太不自由了,太不方便,想换一个地方,但是又舍不得。哎呀!这麽好的道埸,到别处恐怕就没有道样的修行,这就是善心所的发现。善心所跟悔心所两个交战,就看哪个战胜,三心二意的,这个时候,妄想特别多。因为他不知道怎麽做好,对一切处心不明了,没有正确的方向,心里想的越多,越烦恼,越烦恼想的越多,互相增长。

  关於『多求多恼』,我们大家都有道个经验。拿我个人来说,我十六岁出家,现在八十四岁了,出家已有六十八年,在这中间真是复杂。经常有道友问我在监狱里头怎么想的?那三十三年怎么过的?烦恼吗?我说:『天天都在烦恼之中生活,好多事情牵扯呀!你不愿意的,非做不可,你愿意的一件事情也没有。』靠什麽能够活得出来呢

  靠三宝,靠信心。就像我们住佛学院就是这样,你怎样过应自己,怎样在这个过程中,把自己观想磨链地开了智慧,一天一天地增长智慧,如果相反,你会很苦恼的,在修道方面不会有进展,要想得到智慧的光明,得消除业障。还有你对你所做的,不认为殊胜,种种事情把思想扰乱得不安。思想扰乱得不安,那是因为心里不明,贪求多,欲望达不到,烦恼多,你整天生活在烦恼恐怖常中,这是自己的业障,会阻碍你的道业。我们在修道学法中出现了这些障碍,怎麽辨呢

  当用木轮相法。就是地藏菩萨跟坚净信菩萨所说的。心里有了这些障碍,不能够成道,占察占察一下过去的善和恶。宿世的业,有善、有恶、有无记。也可以问你现在的处境是好是坏,吉凶祸福。在用木轮相法的同时,我劝大家多看地藏菩萨,或者历代祖师他们修行的经过,增长你的信心。还要时时不忘众生,时时不忘诸佛,感谢佛恩、众生恩。《普贤行愿品》第九大愿:『恒顺众生』,若没有众生就没有一切诸佛。天天如此想,也能消除疑悔和思想上的扰乱不安及修道的障碍。要占察这些事,就得学占察木轮的方法。

  先学木轮的制作。木轮一共有三组,一个轮相四面。第一轮相是十个,就是身口意三业的发展。身三:杀、盗、淫;口四: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贪、嗔、癡。这十轮,就是看我们过去无量劫来,哪种业重,占察自己十业是善是恶。善恶都有大小,做轮相就用红、黑、长、短杠来表示善恶的大小。大善,红的一长杠;小善,红的一短杠;小恶,黑的一短杠;大恶,黑的一大杠,又厚又重,拿刀子把它刻下去的,损灭之意。用第一轮占察十业,看有哪些善,哪些恶,自己体会得到的。你生来身体非常健康,过去杀业就轻;两性联系不注意,你过去不清净,业就很重;开口说话就骂人,就是过去恶口业很重。第二轮相三业,身口意三业。第三轮相六个,是数字,三面有数,一面空白。

  缘合故有·缘尽则灭·业集随心·相现果起·不失不坏·相应不差·

  佛教讲一切法都是缘起性空,不论哪宗哪派,就是戒律也是因缘起的。因缘和合了,一切法就有,缘没有了法就灭,人生也是这样,你有福有缘就活著,福禄盏了就死了。过去有位一掌祖师,他碰到一位看相的,相师看他寿命只有一斗米的量,把这斗米吃完,就该死了。他本来住在山里修道,下来到施主家去取供养他的粮食、财物。施主家正在辨喜事,就请他人齐,他不吃,叫施主供他一斗米,施主满了他的愿。他背著这一斗米又上山了,他每天拿舌头把手掌舔湿,在米上一沾,沾多少就吃多少,吃完了就修道。这一斗米他平常煮饭一个月就吃了,现在延续一年多,而且这个时候,他知道寿命要尽了,修行非常用功刻苦。後来这斗米吃完了,他又下山去同那位看相者:『你看我现在如何

  』相者说:『你现在福寿无量。』他同:『为什麽

  』相者说:『由於你修道的联系,该饿死的业已经消了,所以福德无量。』因此他就做了《一掌经》。《一掌经》就是告诉我们每位出家人应该知道惜福,延长你的寿命。

  现在地藏菩萨说:『你占察一下,你缘尽没尽

  缘尽定灭,缘没尽,一定有。一切业即是因,业随心起,境界相就是果起。因是无形的,果是要受的,因果长存不失不坏,非常相应。』我们可以观,我们现在能够和合共住,就是善缘相聚。你没缘就住不下,不是常住遥你的单,而是你自己遥自己的单。

  再徙家庭来讲:夫妻也是缘,有恶缘,有善缘,无缘不聚。儿女是债,有讨债的,有还债的,无债不来,这是决定的因果。想要转恶因成善果,唯有三昧的加持力,所以要好好修,来转变往昔的恶业。因为业由心造,唯心所现,故要忏悔,观实相:『业性本空唯心造,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每个人都知道道个道理。就拿死来说:人人都知道,生下来就注定要死,但在思想上就是跟它相违背,造业时没想到无常,没想到死,想到死就不敢造业了。尽想害人、镘财,结果又怎麽样呢

  有的开车一出门,不是他撞人家,就是人家撞他,他绝对预料不到的。人人都想避免灾难,因造了此业,缘遇时就得受此果报,是避免不了的,缘合故有。

  佛说一切法,都是为了度我们的,所以我们要善於观察,修道才能道入。如果想立即成佛,就操之过急,反倒不行,得从修心人手。佛在世时,有位弟子念佛修行,念得很悲切,痛哭流涕,真心忏悔,每日紧张得没有一点松懈。佛就同他:『你在世间做什麽

  』他说:『弹琴的。』佛就问:『你把琴弦绷得太紧成不成

  』他说:『不成,太紧一弹就会断。』佛又问:『你把琴弦放松行不行

  』他说:『放松就发不出音来了。』佛又问:『怎样才能弹出美妙的音声呢

  』他回答说:『要不紧不松。』佛就对他说:『修道亦如是,不能像你这样修得过急。』所以说我们初出家的道友们,在修行过程中不要操之过急,也不能盲修瞎练,要按照佛告诉的修行方法过程去修,从心地下手,观照好自己的心念,转恶念成善念,日久业障自消。

  如是谛占善恶业报·晓喻自心·於所疑事以取决了·

  『谛占』,就是如理的占,实实在在的占,占你过去所做的善恶业报。当你有疑惑时,就用地藏菩萨教导我们的占察方法,以占察轮来取决定,可使自心怀疑事明了知晓。

  若佛弟子但当学习如此相法至心归依·所观之事无不成者·

  不应弃舍如是之法·而返随逐世同卜筮种种占相士口凶等事·

  贪著乐习·若乐习者·深障圣道·

  所以佛弟子,要学习这个相法,得至诚恳切皈依地藏菩萨,照所说的相法去行,对你所观之事,地藏菩萨一定能会满你的愿。故佛弟子不应弃舍如此方便善巧之法,亦不应跟社会的算命、打卦等事相得并论,若随顺贪著这些世法,会障碍我们修出世的空道。占察轮相法是来指尊我们修道的,因为它是依照一实境界而产生的,能使我们明了善恶果报,缘起性空之理,坚固信心,心舆道合,进入一实境界。

  善男子·欲学木轮相者·先当刻木如小指许·使长短减於一寸·正中令其四面方平·自馀向两头斜渐去之·仰手傍掷·令使易转·因是义故·说名为轮·又依此相能破坏众生邪见疑罔转向正道·到安隐处是故名轮  『小指许』,『许』就是指的一份,不是制成一个小指头。小指头就是一小截,佛在世时,人的身量跟现在人的身量不同。木轮相,如小指手这一截,就依我们现在人的身量大小,使长短减於一寸。正中的四面都把它削平,其余两头渐渐斜去。『仰手』,即仰起手。『傍掷』,就是侧面掷。这样使木轮在手里能够转得圆滑。为什麽称为『轮』呢

  大家都知道法转常转,『轮』有摧辗消灭之意。能把你的疑惑业障给消溅掉,具此意,故用占察轮可以去掉我们的怀疑心和邪见,趣向正道,到安隐处,无有优恼,故名为轮。

  其轮相者有三种差别·何等为三·一者轮相能示宿世所作善恶业往差别·其轮有十·二者轮相能示宿世集业久近·所作强弱大小差别·其轮有三·三者轮相能示三世中受报差别·其轮有六·

  第一轮相有十个,就是十业。能知过去所做的善恶业种和现行的业种。第二轮相就是身口意三个,告诉你,过去的因,现在受果,现在作因,招感未来的果。通过轮相,可以知道多生累劫招感的业是强是弱

  是大是小

  第三种轮相有六个,是数字。能示给你三世中受报差别,从哪道来的

  是从人道来、饿鬼道来,还是从畜生道来

  或是菩萨道来、二乘道来、大乘道来

  你自己不能明了,地藏菩萨会告诉你,宿世善根深深如何,知道了自己从哪道来的,能促进你修道。

  若欲观宿世作善恶业差别者·当刻木为十轮·依此十轮书记十善之名·一善主在一轮·於一面记·次以十恶书对十善·令使相当·亦各记在一面·言十善者·则为一切罘善根本·能摄一切诸余善法·

  我们没有智慧,要观过去宿世所做的善业、恶业哪个重

  木头刻成十个轮,即第一轮,书上十善十恶用红、黑分辨,红的是善,表增畏义;黑的是恶,表损减义。善恶各记一面,十善对十恶成两面,两面空白,白的即无记,表非善非恶。为什麽把十善业十恶业摆在第一呢

  所谓十善业者,为一切众善的根本,能摄尽一切善法。十恶,是一切众业的根本,能摄一切恶法。

  

《善恶业报经新讲(1)》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