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讲,这种种善根,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跟他种种善根,念念佛,种种善根。如果他一直用三角眼看你,你就跟他: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跟他种种善根,修行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什么是佛法,你讲得多好啊,所以这个张澄基博士实在是讲得是太好了。明天我们就把《什么是佛法》结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四十三页,禅定的第二个境界,第二步的境界,姑且且名之为“虚幻境界”,这种虚幻的境界,在有些人啊,容易显露的,就是在修禅定很容易产生幻相。有些人呢修了老半天,什么都没看到,也不容易显露。因为我们的生理跟心理上这个时候已经都有所变化,修行人一观照,那么生理、心理多少都会有点变化,所以会产生了一般所谓的“幻相”,或者是“幻境”。那么有些人在定中看见了光明、看见夜色、看见佛相、看见人相、看见这个山河大地、以及种种的境界色相。如果这个时候心生执著,譬如说,贪恋某一种景色或者是感觉,那么就会出毛病,出什么毛病呢?在旁边写“大我慢”,这个就是《楞严经》讲的,“大我慢”什么叫做“大我慢”?就是认为自己很有修行,那么就阻碍不前了,凡是看到任何一个人都认为我就是你的老师;我够资格教你们,你们不够资格教我,因为我已经可以看到种种的境界了,生“大我慢”,落入着魔,也就是普通所谓的“着魔”。着什么魔?我慢魔。认为自己已经成就菩提道,小小的一点感应,小小的一点瑞相,一点这个幻境、幻相,就自己觉得很有修行。
让我来给各位讲一个有趣的故事,这个故事是一位修行很有成就的西藏喇嘛亲口讲他所经历的一段故事:有一天啊,这个喇嘛在禅定当中看见一只蜘蛛,起初啊这个蜘蛛是很小,后来越来越大,每次禅定打坐,就一定看到这一只蜘蛛。起初这一只蜘蛛离他有四五尺远,后来就越来越近了,靠近了他的脸孔。最后看见这个蜘蛛张大口要咬他。他非常的恐怖啊,于是就念咒,想用咒力去降伏它,他不晓得这是内在的烦恼所影现出来的,恐怖感所影现出来的,但是呢用什么咒都没有效。于是他又作慈悲观,发愿以菩提心来超度这个孽畜。可是这个蜘蛛啊,还是不走!为什么?因为这只蜘蛛不是外来的,是他内心自己所影现出来的,一种恐惧感所影现出来的;是由业力、幻相所影现出来的,由自心所影现出来的,它根本就不在外。他一直认为有一个实在的蜘蛛,那么所以说,用什么超度啊,可是啊这个蜘蛛还是不走,他因为烦恼恐怖,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只得将一切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全部的告诉了他的师父。他的师父问他道:“你现在准备怎么办呢?”他说啊:“我准备明天它再出现的时候用刀啊把它杀死,把它杀死!”翻过来,四十四页,师父说:“你先不要忙,等到明天这一只蜘蛛再出现的时候,不要把它杀死,你先用笔啊在它的肚子画一个十字架,后天再杀死它也不迟。”因此就遵照师父的话啊,在蜘蛛出现的时候,用笔在蜘蛛的肚子上画了一个十字架。当他回报师父说已经照办了,师父对他说:“那把你的裤带松看看,松了,看看你肚皮上有什么东西?”他脱下衣服一看,原来肚皮上有一个自己画的十字架!那就是心所影现出来的境界,其实就是自己。
这个例子举得非常好。简单讲,一切都是心幻相出来的外境。在《唯识学》里面讲没有外境,唯心所造,万法唯识,唯心所造。总之,总而言之,修定的人啊,所经验到的种种的境界,形形色色,一言难尽。这种因为心理、生理变化而引起的幻相,假设能够以般若慧观照,知其实不存在,就会冰消瓦解;但若执著幻境,以为真实,就会出毛病!所以当你在听经闻法的时候,你这就要注意了。如果哪一个法师告诉你说:他能够飞天走壁,晚上可以跟诸佛菩萨讲话,他一讲起来,就是多么的神通自在,多么的有修行,只有赞叹自己去诽谤别人,这个法师,你就要注意,你就要注意了。这不是一个正见的法师。真正有正见的法师,以佛所讲的法,释迦牟尼佛所讲的法,两个,一个是因果,一个是第一义谛;离开因果法,离开第一义谛,第一义谛,那就不是正法。离开三法印,离开一实相印,也不是正法;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或者是一实相印;离开了三法印,离开了一实相印,也不是正法;离开了因果跟第一义谛,就不是正法;离开了权实二教,也不是正法。所以因此啊,不要讲那些很多希奇古怪、神通的东西来蛊惑众生,有时候讲一讲真正的瑞相,可以给大家勉励、勉励。但是用瑞相来度众生,这下惨了,没有法了。那念感应的人信佛啦;念不感应的人则不信,那么就不是依法不依人啦,是依感应了,不依法了。所以我们一定要认清楚啊,有没有感应,法就是要正确。那么感应呢?就像陪衬的一样,极乐世界给我们信息、给我们信心,但是不能执著,不能执著。
第三、禅定的第三个步骤:修定的人,如果不怕妄念烦恼的干扰,也不执著幻境的真实,继续努力,诸位,你要看哦,不怕妄念烦恼的干扰,表示他已经透视烦恼不可得;不执著幻境的真实,表示他已经悟到空性。了境为幻,离幻即真。了幻啊,了解知道这个世间是虚幻的,离幻即觉,《圆觉经》讲的。所以执著,也不执著幻境的真实,继续努力,把身心调得均匀,定力自然渐次的增加,进入了第三境界,入正定的境界。要入正定的境界,一定要加一个先具足有正见,正知正见;没有正知正见,没有办法入正定。什么叫正定?不偏慧、也不偏禅定,简单讲,就是定慧均等,又拥有正确的知见,能断烦恼的那种定,叫做正定。不是像外道,不能断烦恼,强压,烦恼一起来就压抑,要不然就不要去想它,不要去想它;碰到问题的时候,外道就是用这种方法,不要去想它,不要去接触它,消极、逃避,希望一直把它强压下去,他不知道那个后座力、势力,潜伏在的东西还是存在啊。佛法不怕这个,境界来不怕,就怕你失去正念,我们有般若的智慧、有空慧的思想,有了解无常,有了解缘起跟性空的这个思想,那么境界来了我们要面对它,要面对它,一定要面对境界,才有正定啊;一直逃避这个境界,那是外道的啦,外道,消极的外道,才一直逃避境界啦。积极的佛教是绝对面对境界的,而且是透视它,然后进入不二的法门,烦恼当下就是菩提。此时妄念不生,心注一境,气息微细或者是停止,这是一种生理上的变化啦,次第内心就产生了“乐”;“乐”的旁边就写一个“安详”,“安详”。“明”就是轻安,内在充满着智慧,有点轻安,“乐”就是一种喜,安详的喜悦,内在的“明”也充满着智慧啊。“无念”就是没有任何的执著,我们想要得到快乐吗?那很简单,你一定要有安详的心态,要有透视智慧的观照力,叫做明,要必须无所执著,叫做无念,要有共同具足这三个强而有力的正见,那么烦恼起不来,微细的烦恼也拿你没办法,“乐”、“明”、“无念”的境界来了。心理、生理都已经有了根本的变化,已经跟凡人是不同了。得定了以后,人们原有的六种心识病态渐渐的消除,那个时候轻安自在,智慧自然生长;修行人凭借定力、愿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发挥般若现观,般若现观,趋入无分别智,则圆满佛性,则将豁然显露,豁然显露。
禅定的实际修法,四十五页,以上概括地,将禅定的三步境界讲了一下,现在略述禅定的实际修法,一般人每每将打坐或者禅定连在一起,其实盘膝打坐仅不过是禅修方便中的一种,底下加两个字,“方便”而已,他这个讲得不够圆满,他说:仅不过是禅定修行中的一种,其实是“方便”,这是其中一种方便而已。如果一定要打坐的话,那释迦牟尼佛怎么起坐来弘法利生呢?六祖惠能大师怎么讲动中有定、静中有定呢?对不对?自性里面,无所谓的菩提,也无所谓的烦恼;无所谓生死,也没有所谓涅槃,涅槃生死等同空花,菩提涅槃等同幻灭。所以说我们一定要了解。禅定的修法,种类很多,现在只将较重要的六种禅定的修法,简单介绍一下,作为一个引子,就是一个引导啦。各位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依此引导,作进一步的研究以及实践。那六种禅定修法呢?
一、依专注修禅定。专注修禅定。这个专注修禅定,就是以心专缘一处而修定,这专缘的一处,可以是外境的某一点。譬如说,我看了一朵花,就好好的看,就是外面的某一点;与其看这个花,不如看佛像,我还是不同意他的看法,我同意什么?观佛像。你要看外面,就看贴在墙壁或者是桌上的西方三圣,为什么?看佛像,八识田中印下来还有功德。可以是外境的某一点,干脆看佛像,观像念佛;也可以在内身的,内身的某一点。那就注意听自己心中的念佛的声音,这是我所主张的,这很重要的。你看外面,妄想多只是造业,你看佛像,有功德,念佛又有功德,所以不管看外面、看里面那一个点,外面也是佛,里面还是佛。譬如说道教通常习定的方法,在专守身上的某一个窍,身上某一个窍,像一贯道讲的啊,人死后一定要从这两眼的中间出去啊,怎么样啊,这一点啊就得救了,一点就得救了,一点就得救了。他不晓得,他就是没有看过《唯识学》,顶圣眼升天,人心饿鬼腹;傍生膝盖离,地狱脚板出。这一贯道的就是没看过《唯识学》所讲的东西,他才会说:哎呀!人死了以后,由这个眼睛的眉毛两点跑出去。我们的神识是不一定的,看你随你的业力变化的,那一个地方最满冷,那你就投胎哪一道。像我们去加持这个罗汉,周罗汉,哦!这个顶部就是热的啰,顶部就是热的,我还赶快牵法天师的手啊,叫:法天来,你判断看看,师父叫你判断一个怎么样一个人叫做往生,他就碰全身,叫法天来摸,摸脚啊、摸手啊,都是凉的;摸头,热的,那一定往生。那个时候脸色还很难看呢,我说这一定往生,我们这个经验啊,三百个以上啊,那个时候脸色,我说往生,…
《什么是佛法
》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