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冈山那些信徒觉得很莫名其妙,他戴着氧气罩,那个脸痛苦的样子,脸又黑、又黑,又做心导管,然后一下从医院运回来,师父又说往生,恩!没有人相信,我说慢慢的看,我就跟罗汉嬷说:助念到晚上八点到十二点,你就会知道,他的脸会微笑的;结果念到晚上八点,哎!脸就真的微笑了,这经验很重要啊,我们有助念三百个人的经验。以前啊,什么状况,再痛苦的状况我们都碰过,去,就赶快加持,靠上师的力量,靠大众助缘的力量,赶快立牌位,立牌位。所以我跟诸位讲,能够在一个团体的修持之下,是尽量不要离开,我们临命终的时候,一团结起来,那力量就大,力量就大。所以因此啊,这位罗汉伯啊,就在这样状况之下,念到晚上十一点啊,哇!人家打电话来了,哎呀!师父啊非常庄严啊,都在笑啊,都在笑啊,连他的女儿出家啊,从菲律宾回来呀,都非常感谢师父,会处理跟不会处理就差这么多,就差这么多。因此啊,我们要了解无论是身外的某一点,无论是身内的某一点,你记住,统统要好好的念佛。那么其他道教所修的习定方法,是专守身上的某一个窍。大致说来,心缘外境,譬如说,缘鼻子外面十六指的地方,我们一般人讲,说是四寸啦,或者是观面前的木头、或者是石头,出毛病的机会比较少,因为往外看;但是得定也是比较慢。如果说专注自己身内的某一点,得到定就快,那么增长觉受也快,但是比较容易出毛病,比较容易出毛病。
二、依观想修禅定。观想修禅定,观想就是观想佛像啦,例如《观无量寿经》所讲的十六观,跟密宗的坛城、或者是本尊,密宗的坛城跟本尊,因为张澄基博士他修的是密宗的,所以他所提出来的理念啊,很多都是以密宗的角度来说。那我们是修显教的人比较多,当然我们也修《安乐妙宝》的密宗,但是师父也修过好几年的密宗,灌过十几个顶,那么大家也并不一定有师父的因缘,那么所以说,我希望说,诸位观想是观想西方三圣,西方三圣。忏公画的那西方三圣,就是简单讲我们讲堂后面这三尊西方三圣,这是忏公画的。忏公画的。都是属于这种观想修定法的。前面所讲的专注修定,是一种比较硬性的修观法,专集中在一点,很多人是没有办法办到的。因为把一个习惯于流放奔驰的心流,硬要系在一点不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一般人修行啊,是很难的,因为他活泼乱撞,我们的心一团糟,一下子要把他捆在一点,那简直是很难;就像是一个野马啊,一只野马啊,脱缰的野马,硬要把它拖回来,固定在一个点,那野马一定是乱撞的;或者是一条,一头野牛。我们的心就是,或者是心猿意马,就像一只定不下来的猴子,硬要把它拖来绑在一根柱子,这猴子就跳来跳去、跳来跳去的。我们的心也是一样,没有训练过的这颗心,叫它不动是很难、很难的,所以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观想则比较放开一点。观想是主宰地去训练这个心,叫心的动、静都操之在我。这一句话,有许多人恐怕不会同意,也不了解,他们一定怀疑:“心是我自己的,我要想什么就想什么,要它动就动,要它静就静,何必要训练呢?”其实这一些没有学习过禅定的人,根本不了解要制伏这个心的困难,这有多难;从来没有修过禅定的人,不了解这个要降伏这颗心的妄想的心,实在是有够难。当一个人一打坐的时候,他就会发现好难、好难,这就是实验的重要了。你非自己亲身经历实验体会,别人是无法使你了解的。所以师父一直重复的告诉你,你想要往生吗?你现在都要训练放下,碰到任何的境界都要忍耐、放下,慈悲的对待每一个众生;很多事情不需要去了解,但需要忍辱跟宽恕,很多事情有很多的无奈,你不要去抱怨,你只需要去接受它。这个世界有很多的无奈,没有办法去解释可以清楚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每一个人的立场也不一样,所以这个世界需要很大的智慧的忍辱,这样慢慢训练放下,慢慢的训练放下,一直到临命终撒手就走,撒手就走。总之,人顶多只能部分地操纵自己的心,要全部的操纵自己的心,则非下一番死功夫,就决办不到。很简单啦,我问你:晚上可以操纵你的意识的人请举手,你能够让晚上做梦的做梦,不做梦就不做梦的,你有这种功夫的请举手。换句话说,再问清楚一点,你能够使晚上控制的不做梦的请举手,永远,从此以后都不做梦,没办法!到圆教菩萨里面啊,信、住、行、向、地、藏、通、别、圆,圆教里面要到二地菩萨,二地菩萨,三业清净,那么六根清净,到二地菩萨晚上才不做梦,二地菩萨。那么目腱连、释迦牟尼佛、阿难尊者,晚上做不做梦?做梦。那《阿含经》就讲得很清楚了,阿难就梦到什么?梦到一个月亮下沉,梦到狮子死掉了,就问了佛陀:佛陀我为什么做这种梦呢。佛陀就告诉他:我再几个月,众生啊,众生就没有导师了,我再几个月后,我就要入涅槃了,你梦的境界,就是显现你的主人、主导,就是释尊即将要入涅槃。哇!梦到这个就开始紧张了,梦到就开始紧张了,就是这样子。所以有时候梦境也不全然都是啊,都是不好的。所以有的人啊,有个祖师大德啊,他梦见什么?梦见有一只狮子来跟他打架,打架,一只狮子跟他打架;打了以后,他把整只狮子吞进去,从此以后大开智慧,他打赢狮子,吞进去,醒过来以后大开智慧啊,大开智慧,吞进去,不简单!不过像我的话,前几天也有做一个梦,梦见有一个人汇了七千万进来我这个银行的帐户,第二天去问银行:他说没有。真是的,就差很多,七千万,不过那七千万,在梦境里面也没有觉得很高兴哦,还觉得很少哦,因为要印很多的经典,七千万不够的喔。所以说我们实在没办法操纵这个心啊,一直在做梦当中,很难啦。底下说,在观想的禅定法当中,西藏密宗里面,有观身内的脉轮和坛城的修法,尤能迅速调顺心气,迅疾入定。那么这个当然要请示这些密宗的大德们了。所以,因为张澄基博士是亲近密宗德,他都是用这种方法,那么我们亲近的都是比较显教的。像忏公,他就说气要顺其自然,佛号要随时记取在心中,这是忏公,我跟他一生一世,跟他这几年,他重复的一直强调,打坐不要刻意的拉高你的气,也不要刻意的缓和你的气,这样会伤身体,很自然的呼吸,记住,呼气也好,吸气也好,统统没有关系,要记住念佛,忏公就是重复这样讲;一直这样讲,走路也好、打坐也好,不要忘记佛号,要培养变成习惯,所以忏公没有叫人家一定要调这个呼吸是怎么样,调这个气怎么样,没有,他都是坐着的时候,忏公强调,自然就好,自然就好;不要使这个气太长,也不要使这个气太短,很自然的呼吸,不要憋住,然后,顺着你的呼吸,一定要记住念佛,一定要记住用功,佛号不能丢掉,不能丢掉。包括你在切菜,包括你在厨房、走路、坐车,佛号不能丢掉,关于我们的气啊就随个人,你的气慢慢的自己去调,以自己的最受益的气自己去调,不要刻意,要顺其自然,这是忏公一直重复的强调。普通人从未用意识连续不断的“观想”,或者是用意识绘画一物,这种继续不断的观想作用,如果能够持续,那么这个就能够易入禅定了。
三、依调息修禅定。佛法中的基本修定的方法为数息观,这是小乘很重要的一个修行法,数息观。吸进去,数一,吐出来不数,数进就不数出嘛,吸进去,或者吐出来,一,吸进去不数,吐出来,二,吸进去,吐出来,三;数到十的时候,高僧大德告诉我们,数到十的时候,不要从一再算到十,要从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算回来,因为这个心,这样心才会定。我们第一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顺的;而如果再继续数下去,要从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问说:“师父为什么?”他说:“这样子会训练得头脑更清楚。”因为一打妄想,就不晓得数到那里去了,数去、数顺的习惯了,简单,数回来啊,他不顺,不顺就要注意了,心就要注意算了。还有那个松山的住持,以前叫做这个什么大德啊,道安,到我们逢甲大学来讲这个禅坐,我听了禅坐以后,很受益,非常受益,他说:“可用禅坐来训练你念佛的功夫。”所以我从那一次以后,就听道安法师的,道安法师是坐缸的喔,也是金刚不坏,道安法师是坐缸的,台北松山寺,坐缸的。他这个临命终交代清楚的,把他坐到这个龛里面,坐缸,我有去,那时侯入龛啊怎么样,我有去,我跟广化老和尚也去,去做仪式。哎呀!看那个徒弟啊哭得实在是,在家居士啊,哎呀!哭得很……因为他算是我的恩师啊,有去逢甲大学给我们开禅定的课,他就这样教我们,他说:你也不要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也不要数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他说:你怎么数呢,一举两得,打坐同时念佛。他教我们,吸进去、吸进来<阿弥>,吐出去<陀佛>,<阿弥> <陀佛>,我就问了啊,说:“敢问大师,有的人讲数进不数出,数出不数进,大师你为什么主张,吸进去念<阿弥>,吐出来念<陀佛>。”他说:也因人而异,要这样也可以,不过我这样教导了很多人,都是用吸进去念<阿弥>,吐出来念<陀佛>,却很受益,诸位你可以试试看。也可以吐出来<阿弥陀佛>,吸进去不要念,他们说这样会有病啊;可是道安大师这样教导以后,不是东晋那个道安大师哦,是民国这个道安大师哦,也叫做道安,他现在走了,也是金刚不坏身啊,他就教我们,吸进去念<阿弥>,吐出来念<陀佛>,要记住,不要把气拉长,也不要把气拉短,很自然,吸进去<阿弥>,吐出来<陀佛>;一定要使得内外身心,哎呀!都保持得很愉快,感觉很好,这样去调,哎呀!我那时侯就知道了。所以那个时候我就从他的方式得到很棒的一个方式,很棒的一个方式,包括在呼吸都在念佛。那最后就说:“敢问大师,你为什么要教这个方式呢?”他说:“我们人类最后的断…
《什么是佛法
》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