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我差,我们以前读大三的时候,那个高中的同学打电话说要参加舞会,我这个人从来不会跳舞的,我也去,也去哦,结果男的少,女的多,我去时做什么,带念珠去,真的带念珠去哦,一样念佛,没有影响啦。有缘无缘大家来跳舞,认真念佛没有影响啦,都没有影响。在戏院念佛那不算什么,我们去跳舞,我们都是带念珠去的。那是政大的同学,因为大家好同学嘛,那个时候女孩子少,男孩子多,结果一去看,每一个女孩子都比我高,每一个女孩子都比我高,而我才一点点,人家要叫我们跳舞,站起来,就刚好到人家胸部,就好象是妈妈带儿子一样,唉!没办法啦,不争气啦,身材就是不争气,到后来还是念佛。我说你们去跳,没什么意思,屁股扭来扭去的,到最后你还是一样嘛,跳来跳去的,还是有一天会跳到死啊,我们早就觉悟了。[总之,机会很多,全看我们自己是不是能够利用。]因为是不二法门嘛,看你的心怎么作用嘛。所以今天是八八节,对不对?昨天八月八号,爸爸节,大家都去外面订餐馆啦,买什么威而钢,供养他爸爸呀,还有买什么蛋糕,里面还有放威而钢啊,还煮什么补品,补肾啦,希望他幸福快乐,就这样子。就没有人说:我要送爸爸录音带,佛经的录音带听一听,让他早日觉悟,没有。每年的爸爸节,我当爸爸当了十几年了,还没有收到什么礼物。说:师父你也当爸爸呀?当然,我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我不是他爸爸,那是什么,对不对?昨天八八节,我收到什么?没有啊,什么都没有啊。师妈生日的时候,我要包一万块给她,师妈的生日我包一万块给她,真的啊!所以这个昨天啊,明年要想办法把你们所有的钱全部交出来,明年。惨了、惨了!开玩笑的!八八节。更进一步言:你如果能够细心的体味一下,你在一天之内,说多少不必说的话,做多少不必做的事,这些时间,是否可以利用呢?我们浪费时间浪费太长了,两个女人一讲起话来,讲三个钟头,电话一讲起来,讲一个钟头,你试试看,衡量看看,有几句有营养的,没有,都是重复,女人是重复的动物,因为她会重复的一直讲,一直重复的讲;较不明理的男人也是一样,重复。One more time Repeat,都是一样的。
[二、遇事,碰到事情试作进一步观。
“进一步观”也就是透过一层想一想。拿那位怕坐汽车、神经紧张的女太太来做例子。我们很容易推想,她之所以坐汽车时神经紧张,握着拳头、凸着目,眼睛一直快凸出来,是因为她害怕撞车,伤害她自身或者是同车她所心爱的人,但她如果能够作进一步想:这种神经紧张以及握拳张眼,握着拳、张着眼,张开那么大的眼睛,究竟对行车的安全有什么帮忙呢?]这辆车会因为她的神经紧张而更安全吗?没有。要开车子安全,我还是建议你,买进口车,这是我给你最好的建议,我坐车开了二十几年我还是认为啊,开的车,还是要开那个好的车啊,安全性比较够,这是我给你的建议啦,给你的建议,不要人家大卡车一走过去的时候,我们这辆车子,嗡嗡……人家都走过去了,我们还在嗡嗡……还在震动、还在发抖,风一扫过的时候,太小了车子;要不然就要保持一个距离。所以后来我发现,嗯!还是要开那个好的车比较好,生命比较有保障啊。底下,[透过眼前的一层,进一步想一想,就可能哑然失笑,] 哑然失笑就黯然失笑,[知道这种神经紧张原来是毫无用处的!这一类是庸人自扰,以幻想为真实,弄得坐立不安,睡眠不稳的例子,真是举不胜举。对这一类的事情,如果能够透过表面作进一步的观察,则自会烟消云散。神经紧张,疑神疑鬼,属于情感;进一步观,透过一层去想,是理智的作用。随时随地能够作进一步观,就是训练理智与情感并起。这种修法,可以减少许多的无谓烦恼,使生活愉快轻松而有趣味。] 所以哲学家讲过一句话,你一定要好好的背住,享受你的生命,永远不要跟众生比较。再讲一遍,享受你的生命,享受你现在所拥有的,永远不要跟任何人比较。你要常常觉得比别人更幸福、更知足;修行人要有这种观念,我比别人更富有,我比别人更知足,快乐就来到你家的后花园等着你。
[三、将你自己比作佛。]
推上去,往上推,我就是佛,佛就是我,就这样子。[上面我们讲过,佛是大智大
悲的人格,是理智和情感同时达到最圆满境界的人格,是至善、至美、至真的人格。同时提到,人人原本具有和佛一样的本性,只是受了分别思惟和幻觉的影响,] 分别思惟是站在千差万别的相里面执着,叫做分别思想,分别思惟。柱子不是桌子,桌子不是花,它是站在千差万别的相,叫做分别思想,思惟。幻觉的影响,幻觉是说不管有没有境界,我始终在推论、始终在幻想,我下一个步骤要做什么,假藉着缘起的假想来存在生命的一种依靠,离开了这些假相的观察,变成没有任何东西。他不懂得这些只是工具,只是符号而已,把这些缘起的幻化的观念,化作实有,又把这些实有拿在脑筋里面继续去推敲,叫做幻觉的影响,[以致埋没了本性。这第三个修法是常常提醒自己,应该向“开显本具佛性”,] 那一定要听祖宗,《达摩血脉论》《传心法要》《大珠和尚顿悟入道要门论》《六祖坛经》我主张诸位好好的再看。[ “开显本具佛性”的方向去努力。例如,在要发怒的时候,应该立提正念:“这样是不是顺乎佛性之道呢?”“如果佛陀处于这种状况,他会不会像我一样的发怒呢?” ] 哎呀!跟佛一比较我们就觉得很惭愧了,[我们虽然不能跟佛一样,但是我们既以“依次佛陀的言行,以开显本具的佛性”为我们的人生观,] 意思就是拿佛陀来做我们的标准啦,[则我们的一切努力,也应该照这方面去发展,对比当前之境,就不致于像平常人的容易放肆发怒。如果我们能够常将“仿效佛陀”四个字记在心里,一切言行,自然会与本性相应,与佛法相应了。习惯了这一点,更进一步,就要放弃比较和仿效,要将自己直接想作佛。“我是佛,我遇到这种境况,将如何处置?”佛说人人本具有佛性,你把自己想作佛,并没有过份。] 这不是骄傲,切切不要自己畏惧,不敢自己比作佛,放弃一个极好的修行方法。] 随时想到你就是佛。
[四、时时要想到因果。]
时时要想到因果。这因果就是戒律的总纲领,叫做因果。为什么要设定五戒?不离
因果。为什么要设定比丘戒?不离因果。为什么要设定沙弥尼戒、沙弥戒?因为因果。
为什么要设定比丘尼戒,三百四十八条戒?因为一定要对因果负责。好,佛陀建立戒律
的根本精神是什么?就是因果。所以因果就是戒的根本。时时要想到因果。[相信因果,是佛法中一个很基本的理论。人在没有成佛之前,是没有办法跳出因果圈子的。有这样的因,就一定会产生这样的果,丝毫不能勉强。有的人做了坏事,硬说不相信因果,这种人只是自己欺骗自己,其实他心里毫无把握,只是口硬心里慌,一旦恶果成熟了,也没有人能够替他代受啊!为什么许多人都不相信有因果呢?因为人类的知识只能及于今生此世;我们所能了解的就是今生此世,过去世是怎样?没看到。未来世又怎样?也没看到。这都是我们知识领域以外的事,都看不到。]
[可是根据佛法来说,今世的因并不一定在今世成熟,这要看这种因的性质以及轻重而言,] 你种的因很重,譬如说,你杀人放火,就像那个军人,最近抓去枪毙的那个军人,人家一个景美女中的少女来查资料,他就把人家强暴,抓去强暴,又把人家杀死,那一定是枪毙的,十五天马上判死刑,马上枪毙。在她出殡的前一天就枪毙了。他死了以后,他的这个器官全部捐赠出来,受惠了六个人,有的肝脏、有的肾脏、有的心脏,统统有,受惠了六个人,捐出来,军事审判法,一审定案,一审定案,一下子就判死刑。所以军人强暴,唯一死刑,唯一死刑。底下说,[那么可是根据佛法来讲,今世的因,并不一定在今世成熟,这要看这种因的性质以及轻重而定;] 要看这种因的性质,还有因的轻重,[有的因可能要来世或几世之后,方可成熟。今世的果,更不一定是因为今生所种的因,也可能是前世或几多世前所种的因。强烈的因是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如即在今世)的结果,但这只是指非常强的大善事或大恶业而言,才能够在今生今世见到现在的果。] 那这个台湾实在很多,抢劫的有多少,杀人的有多少,抓到都是枪毙的。你看那个陈进兴到现在还在关,法官问他:你到底强暴几个人。他说:大概三十几个吧。大概三十几个哦。连他自己也记不清楚他到底强暴几个人,陈进兴。有的人讲:陈进兴坏蛋坏到家,为什么没有被枪毙呢?因为他犯的案太多,一直在调查,调查不完;枪支怎么来源的,案没有调查清楚以前不能枪毙的,不能枪毙的,那他一定枪毙的嘛,迟早要死的,对不对?所以今生今世陈进兴就是给我们很大的例子啊。高天民,林春生,对不对?这个都是强大的恶业,马上就现前。
好,我们再来讲,举李炳南老居士这个例子,李炳南老居士这个例子,大学教授度人无数,每一年都办大专佛学讲座,男的女的都收,男的女的都收,他的课程就是安排得很满,二十一天一直培育大专生、社会青年;结果很多大专生受他影响,发心出家、发心修行,李炳南老居士影响整个佛教太大了,忏公也是。结果李炳南老居士临命终的时候,时间还没有到自己知道,自己弄清楚,而且把西藏喇嘛的那个往生被,就是我们现在在流通的往生被,一件三千块的,我们现在有两种,大陆过来的西藏的那个往生被,我们有一个是比较便宜的,一千块的;那么有的是三千块的,都很庄严。下个月十八、十九、二十,你就可以买来加持了,加持以后可以挂在你家的墙壁,框起来做镇家之宝。在李炳南老居士临命终的时候,死得就非常自在,他临命终的时候就告诉他的学生:…
《什么是佛法
》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