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没有发怒,也没有追究、也没有责罚,而佛陀只是说:“哎呀!他们的机缘还没有成熟,跟其他听了不相信引起反感,增加罪业,还不如让他们离开,也是好的。”你看,佛陀对于这些背叛的、不认同的,或者是离开的,一句话不说,而且是慈悲的包含,只是讲因缘还没有成熟而已,要不然他们听了诽谤、批评,更不好,这是何等的包涵,何等的民主以及何等的伟大!
第六、佛法的爱是无限的。
基督教的圣经上说:“你要爱你的邻居,你要爱你的仇敌。”这些训示,都是很伟大的。但是就是不能爱异教徒啦,由于基督教的教义,已经超越了国家、种族、人类和现世,所以能够有今日的成就。但是一般宗教的教义,虽然多能够超越国家、种族、人类和现世,却不能超宗教,爱仇敌可以,但是绝对不能爱异教徒!所以佛教徒在基督教徒觉得就不可爱了,他们不会爱我们的,对不对?我们还可以反驳他,他不爱我们的,可是我们爱他,一切可以忍让、可以宽恕,但是一涉及到上帝和他们基督教天主教的,就绝对不宽容,绝对不博爱的精神,就马上暴露出来。最根本的问题是:这些所谓的异教徒,不也是上帝创造出来的人类吗?同样是上帝创造出来的“子女,”为什么无端创造的出来又要送我们下地狱去永远受苦呢?他的博爱,究竟在哪里呢?所以最后还是拜托上帝,不要把我们继续创造出来,跟我讲的还是一样,拜托他,打个电话或者传真给他,拜托他不要创造出来,免得受苦。
底下说,佛法的博爱和大悲,则是无限的,是绝对的,没有条件的。讲得好,佛法的爱,不只于全人类,而且也及于全生物,所有的动物都不能杀,都要慈悲怜悯,因为他都可以成佛。佛法不但叫人要爱仇敌,而且要叫人爱异教徒。要等待因缘,恒沙(印度恒河的沙,这是佛经里经常引用代表极多数的意思),恒沙的众生,若不度尽,誓不成佛!所以进一步从哲理的观点来说,佛法的爱,它是超越一切相的。超越一切相的,这超越一切相的爱,和不可思议的空性合一,于了达一切法不可得中,无缘大慈,任运兴起;没有任何条件的慈悲,因为毕竟是空寂、平等的佛性,这个空性的思想,跟大悲心的作用不二的哲学,是佛教教义中,最高最深最不可思议之处。最不可思议的地方。这些教义,一下子是不容易懂的,但是我想趁这个机会,在这里提一提,使各位有个印象。西藏的嘎马巴大师,这个“大手印”的发愿文里面,有几句话说明上述的教义,是非常有力的,非常有力的;众生自性虽常为佛性,众生的自性,虽然常常是有这个佛性啊,但是因为不了解无际,由不了知无际飘轮回,因为不了解我们众生的自性的佛性,所以啊,无际,就是无边际的一直飘到这个轮回的六道里面,所以叫做无际飘轮回;意思就是没有止境的轮回啦。愿于苦痛无边的有情众生,希望无量无边的苦痛众生,恒常生起难忍的大悲心,什么叫难忍呢?身体受的苦啊,别人侮辱的苦啊、病苦啊,那么内在的苦,外在灾难的苦,统统要忍下来,还要去救度众生。难忍悲用未灭起悲时,体性空义赤裸而显现,这个难忍,就是难忍能忍的时候啊,这个悲,依体起用啰,空性就是体啊,悲就是大用啊,那么难忍,然后运用这个大悲心还没有灭,意思就是正发起来的时候啊,所以叫做起悲时,未灭就是起啦,这里有点重复,难忍悲用未灭、未灭,就是起悲的时候,这个难忍的悲用还没有灭掉,起这个大悲心的时候,体性空义赤裸而显现,这个赤裸是佛教用的,一尘不染叫做赤裸,一丝不挂,简单讲就是完全的显露出来;我们体性绝对的空义,赤裸裸的呈现佛性出来,此离错谬,离错谬,就是颠倒、执著、分别心,这个离开了执著,离开了分别,离开了颠倒的心,是最殊胜双运道;双运就是空、空性,还有悲心啊,叫做双运,要最胜的双运,你一定要有空性,毕竟空的思想,就是产生大智慧;那你一定要救度众生,那就是发大菩提心;此离错谬,只要你离开颠倒、妄想、执著,就此离错谬,那么你有空性,你就离开错谬,但是要救度众生,要有大悲心,叫最胜双运道。愿不离此昼夜恒修观,这个“观”就是记取观照,希望啊,无论是白天晚上,都不要离开这个空性的思想,都不要忘记众生的苦痛,一定要好好的去观照,千万不要离开。
时间的关系,今天就讲到这个地方,明天我们再继续发挥。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二十二页,中间,诸法于此心的无生空性。还好我们已经上课十年了,大家对无生空性啊,也重复的薰习,这是很好的现象,否则这一句,对初学佛法的人来讲,是完全没办法体会,也不知所云。所以说这个讲缘起,它就是讲性空,讲性空就是讲无生,讲无生就是讲绝对,讲绝对就是讲实相,讲实相就是讲不生不灭的涅槃,所以生灭就是不生不灭,生就是无生。
那么诸法与此心的无生空性,是法尔现成的。法尔就是讲缘起,就是这么一回事,如果唯识来讲,就是业感,业感构成的缘起,它就是这样子,叫做法尔现成的。情感至极的同体大悲,也是本来具足的。既然大家都有佛性,那么我尊重你,你尊重我。那么悟证诸法空性的时候,注意那个“诸法”就是一切法啰所以华严那个定义,定义得很好,何谓大智?尽法界,无一尘可染,名为大智。何谓大悲?尽法界,无一众生不度,名为大悲。这个讲得实在太好了。所以这诸法空性的时候啊,大悲心是不假造作的,它是从清净的自性展露出来,任运生起啊,这是微妙不可思议的事情!对于被无明习气所覆盖,不能开显本具佛性的有情啊,佛陀自然会生起无比的悲心。全世界、整个宇宙,只要是众生,他都是被无明习气所覆盖。佛之慧眼,见我们众生的本性里面,都是佛性;因此啊,佛本能地觉得众生的不成佛,是他自己的不够圆满,众生不能成佛,是因为本身不够圆满,所以他会自然地尽未来际,去成熟一切众生,这个成熟啊,就是由愿力创造种种的因缘,缘是由愿力而成;简单讲就是创造因缘,使众生成熟,使众生成熟,叫做成熟一切众生,都皆,使皆完成佛道的事业。
有修证的学佛人,就是有修有证的学佛人,能够常常有这个“我跟诸佛同一体”的境界,同一体的境界,而十方诸佛却时时刻刻的在“我与众生同一体”的境界中。简单讲,心、佛、众生是三无差别,众生会说,我与诸佛同一体,而诸佛会说,我与众生同一体,那么既然同一体,就是我们的佛性都是平等的,是最尊、最贵的;那简单讲,每一个人都值得我们尊敬,因为都是未来佛,未来佛的境界中,那么唯有从这个高深的法尔的境界里面啊,兴起的大悲与博爱,就是无私啰,才是平等的,没有偏私的,是最彻底的,是最圆满的,和超越一切分别和限量的。这个限量就是讲相,有限量,它就是有相,它才有量,没有相,它就没有量的东西,你说我的思想,那几公斤啊?对不对?我觉得很快乐,你的快乐有几公斤啊?它没有相的东西,就没有量;所以说一切的分别是指内在的,超越一切内在的心相,那么这个限量是指有形的,外在的。
二十三页,第七、佛法所教导的往生净土,跟其他宗教的永生天堂是不一样的。
这个很多人是误会了,很多人误会了,一般人,不能够了解佛法的人一定这么说:哎呀!基督徒祈祷上帝,死后登天堂;跟佛教念佛往生净土并没有什么不同,这个话表面上看起来好象是不错,但是仔细研究起来,就知道其中有很大的差别。其他的宗教所宣传的这个天堂、地狱啊,似乎跟这个人世间相对立的处所,人世间相对立的处所。天堂、人世以及地狱,好像就是包括了整个宇宙。因为圣经所讲的就是这三个地方,不是讲上天堂,就是讲下地狱,除了这个以外,没有什么无尽的世界,恒河沙的诸佛净土,没有。所以这个天堂、人间以及地狱啊,就似乎包括了整个宇宙。这个人世间是暂时的考验场,天堂或者是地狱啊,才是真正的人生的终点。这是一个有限的,以及消极的论调。佛教所讲的这个净土,却根本与此不同。
佛法的宇宙观是无限的。《华严经》就讲得很清楚,大乘佛教,在开显诸佛广大庄严境界,尤其是华严,还好我们现在正在讲《华严经》,那个讲得多大的庄严,广大庄严的种种境界的普贤的境界,这明白的说明宇宙的无限性。恒河沙数的世界,恒河沙数的世界也仅是无尽法界中的一粟罢了。一粟罢了。所以其它宗教里的天堂只有一个,而佛法中的净土,却多得不可思议,多得不可思议。像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只不过是广大无边,无穷尽的法界当中的一处净土罢了。进而言之,佛法中了义的净土,了义就是究竟的意思,一般这是指大乘佛法,大乘佛法都是了义教,不是小乘佛法的不了义教;或者是权教佛法的不了义教,佛法中的了义的净土可以在西方,也可以在东方;其实南、西、北啊,无尽都可以有净土,也可以就是这个世界,《维摩诘经》里面说“心净则国土净。”一个人的心如果清净,那么这个国土就清净,你能够自净其心,除掉我们这些妄想、颠倒、分别,自净其心,此土就是净土。所以往生净土啊,跟投生这个世界啊,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也绝对不是一切的终点。翻过来,其他宗教里面所讲的登天堂,所谓永生,是跟上帝在一起,去享乐。其他宗教所讲的登这个天堂啊,永生,就跟上帝一起去享乐,佛法根据因果的原理,认为以有限的善因,因为他们不是修空性的绝对,他们修有限的这个善因啊,他们不是无所著,他们都有所著;包括一贯道的,要度多少人?天堂有挂名,地狱有除名,都是著相的东西;认为以有限的善因,是不可能得到无限永恒的善果,要记住,永恒无限的善果要什么?要净因,净因就是非善非恶,叫做“净”,清净的“净”,清净的,不落入善、不落入恶、不落入无记,名为净,那么这个净就是绝对,那就是讲这个空啊,不得已才加用…
《什么是佛法
》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