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专佛学十四讲表▪P10

  ..续本文上一页这一句话,所以我们不平等,也是我们自己造的,因为我们的分别心去造分别业,所以感得了分别。不过大家还好,不管学历怎么样,美丑怎么样,大家都还可以听到佛法,这是平等了。怎么修就要看各人怎么用功。这是应觉一,应该觉悟。当前所造,苦因,你造什么苦因呢?你有什么苦呢?你造的苦很简单,什么是痛苦的因呢?情字,感情这个字是最痛苦的。什么是最痛苦的呢?贪心、瞠恨心、愚痴心,其中以愚痴心最难断,愚痴就是没有智慧、无明,我们无明,所以我们会贪着这个世间,贪求别人的财物,而贪得无厌。我们享受了一切欲望,而且欲望造成了身败名裂,搞得痛苦、束缚,苦因,什么是苦因?贪、瞠、痴,什么是苦因?情感的束缚。透得出此关,是清净阿罗汉。透得出此关,就是感情的生死大关,那就是出尘的罗汉。苦因!苦因造了就会变成众苦。二、缚具,把笔拿起来,缚有四缚跟八缠,四缚,第一先写下来,贪欲,贪欲会束缚我们,四种缚,二、瞠恚,三、我见,四、戒取见,四种最大的束缚,会让我们不自由。第一、当我们贪欲,贪财、贪名、贪色,贪一切的东西,我们马上就会被束缚。虽然你们听了师父这样讲,不过你们贪心、欲还是存在的,戒律学有一句话:欲令智昏,欲望现前我们所有的智慧都显现不出来,什么坏事都干尽了,只要有钱可以去卖淫,什么事他都做,叫你脱你脱,叫你站起来你站起来,叫你怎么样就怎么样,贪欲、爱钱,金钱现前什么坏事都敢做。诱拐人家的夫妻丈夫也做,只要有钱,这个不好。男孩子有钱去做十大枪击要犯,为了什么? 为了钱,贪欲。瞋,就是恨, 恨也是贪欲,想要什么?想要恨他。黑社会的红星、黑星手枪、乌兹冲锋枪,为了什么?黑道的报复,为了什么?仇,这就是欲,我想要让你死,欲置你于死地。再来,世间男女的淫、欲,欲令智昏,智慧显现不出来,没有观照的功夫,结过婚的人就晓得了,不必问我了,就清清楚楚了。说你有多大的能耐呀,那是骗人的。结婚了,你说你有多大的能耐,我要克制,我要用定力、禅功,那都免谈了。除非你到六十岁以后,六十岁还算很晚了,有善根的,五十岁就很好修行了。所以结过婚,有过家庭的,没有办法修行的,太难了!欲,贪欲,是绝大、太大的束缚了。第二,就是瞋恚,愤怒的意思,愤怒就是一发起脾气来,什么都不管了,本来老婆对他很好了,一生起脾气来,就打得半死。所以,你听过哲学家一句话吗?还没有结婚以前,他有好多坏习惯,结婚以后,他一定要全部改掉。哲学家讲只有千分之一,一千个人里面只有一个人会改,平常脾气很坏的人,一结婚后,你奢望他的脾气改掉,好难好难!在座诸位,脾气好改,我见的恨不好改,是什么意思呢?譬如说,这个人很尊重师长,可是碰到利害冲突的时候,他不会诽谤师长,他绝对不敢,他也讲因果,他讲得很好听,可是内心里面就不平衡了。碰到因缘他也会讲:我觉得师父怎样。。。你认为他可能断掉是非吗?不可能!内心里面记住!不平则鸣。中国的儒学是很厉害的。儒家。内心里面不平衡,他就会抱怨,虽然他也讲空,也讲智慧,所以说人的瞋恚,是孕育在微细、深入的心态里面。虽然他不会像众生辱骂师长、攻击师长、诽谤师长,他是不会这样做,可是愤恨的这个心,他内在里面蕴藏的种子,碰到因缘,他马上会造口业,但是不会像众生造的一样,而瞋恚还是没有断除。所以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在我的心中,看出去一切都是圣者,圣人的心目中看出去一切都是圣人,他已经断除了我法二执,他已经断除了一切执着,他把一切众生当作是圣人。第三、我见,啥是我见呢?我见就是执着自己的见解一定对,从我过去生活到现在,我就认为这样是对,外道就是这样,自尊强烈的人就是这样子,脾气坏死了的人就是这样。所以我说,每一个男孩子看起来英俊潇洒,每一个女孩子看过来温柔、端庄美丽,可是一碰到冲突起来的时候,我见就特别强,男的不让女的,女的不让男的,二个人就干起来了。所以我见一切的冲突就是二个字。那我今天的就不会这样子,你看法跟我不同,我就包容你,要记住,包容异已的存在,才能显示自己的伟大,一定要记住这句话!包容异已,异已就是跟我们看法、见地不同的,我们包容他,才能显示自己的伟大。你不能包容跟自己意见不一样的,二个人不要起争执,你拜你的,我拜我的,根本不要辩论,不要吵。所以有的人,有一次有众生来:师父,人家讲你怎样怎样。。。。。。我说:你认为怎样就怎样,不必来跟我讲,你认为怎样我就怎样,你有权利这样认为,我是告诉你,最好求证一下,不要使自己的见地、智慧,被蒙蔽了,这样不好。所以我也不会跟他辩论,你认为我怎样就是怎样,你认为我有修就有修,你认为我没有修就没有修,你有权利这样,不过我必须告诉你,我有修没有修跟你的生死扯不上关系,我做我负因果,你做你负因果,你应该关心你的生死,怎么关心我的生死呢?是师父没有问题,还是你没有问题?是师父有问题,还是你有问题?你弄对还是错?你现在烦烦恼恼的,整天都替我烦恼,那你临命终替谁烦恼,我问你?他说:对呀,你要替你自己烦恼,你怎么替我烦恼呢?傻瓜!你怎么担心师父怎样,你怎么不担心你生死怎样呢?顿悟,马上开悟。要关心你自己,你们的生死有问题。第四、戒取见,戒取见是专对外道讲的,戒取见就是执着不必要的细节,今天是十三号不可以出去了,不可以讲死,不可以讲人家怎样,房间不能有四楼,医院不可以有四楼,你去医院看看,一、二、三、五。买到房子四十四号,没有人要编四十四号。电话号码四四四,马上去换电话号码,车牌号码四四四,真倒楣,拿到这号牌。戒取见就是众生执着不必要的戒律,困扰了自己。认为持这个戒是有效的,可以解脱的,其实这是无意义的,外道持鸡戒、牛戒,看到鸡在吃肮脏的东西,他以为吃这个东西会升天呀,他不知道鸡的业报已经尽了,死了以后到天上去了,人家是业报尽了,他看不清楚,他不了解因果,他看到鸡在吃这东西,死了后升天。看到一只牛在只粪便,它也是。看到狗在吃大便,吃完了以后死了,这个外道有点神通,看到它的灵魂上升到天界,就想:我也来吃大便。他看到人倒吊起来,他认为人为业障很重,业障不是释迦牟尼佛所讲的,外道也是讲业,外道讲的业是不究竟的。他看到这个人今生今世业障深重,他自己受苦,把这个人泡在水中,浸在水池里面,整天都不起来。然后把这个人倒吊在树上,把整个头发吊起来,现在惩罚自己、受苦自己,他认为这个是苦行;他认为这个可以消除业障,错了,戒取见,拿错误的戒律来修行,以为是得道的根本,叫做戒取见。什么是真正的苦行。记住师父一句话:平等心是苦行,无分别心是苦行,这是真正要下功夫修的,如果单单身体受苦,而心里不能忍受,那不是苦行。所以说,戒取见就是不必要的戒律,不是成道的因,而他却误认为是成道的根本,这是错误的。这是四缚。底下八缠,八缠,我看下个星期讲好了,使之束缚,八缠。我先讲,你们先写下来,男的明明纠缠女的,他就会说这个女的纠缠他;女的纠缠男的,她就会说男的纠缠她。缠就是缠来缠去的,谁缠谁不知道?第一、无惭,第二、无愧,翻译成中文称为不知羞耻,不知羞耻的人就是一种缠。再来悭,第四、嫉,第五、悔,第六、眠,第七、掉举,第八、昏沉,无惭、无愧、悭、嫉、悔、眠、掉举、昏沉,这是八缠,有八个缠,让我们没办法修行,不好修行。第一讲表的乙,二障略举,就是烦恼障跟所知障,人生观本身烦恼,当前所受是果,当前所造是因,因为造了苦因,所以得到了众苦,因为造了缚具所以得到不自由的果报,那么我们上个礼拜讲四缚、八缠,缚具就是一种捆绑,使我们的身心很痛苦,也很疲乏,很烦恼地在过日子。四缚,是贪欲会束缚我们,瞋恚会束缚我们,我见会束缚我们,戒取见会束缚我们。八缠呢,虽然没有四缚那么强烈,可是有这八种事情,我们要修行也是很困难,第一、无惭,惭是愧对于自己,无愧,是愧对于别人,惭就是对自己很宽恕,他不知耻,做错了严重的事情老是原谅自己,而对于别人呢?是置人于死地。无愧呢?就是愧对于别人却不认错,老是辩论自己没有做错事情。无惭就是本身没有知耻的心来检讨自己,无愧呢?就是没有啊,常常把过失都推给别人,我们常常讲愧对众生,可是他是无愧,内心里面没有这种惭愧的观念,所以,华严经里面讲,无惭无愧,菩提远矣。就是无惭无愧的人,离开这个菩提很远很远的人。所以华严经讲,有惭有愧,即是菩提。他有知耻心,有惭愧心的人,做错了一点小事情,我们违背因果,不可这样做。他有惭愧心,他这个道力就会慢慢地增强,而一个人没有惭愧心的人,他本身不会回光返照,他已经愧对别人,很严重地对不起别人,他也说:我没有对不起别人,我觉得我这样做已经很有良心了。是吧!所以无惭无愧那没有办法修行。悭呢?这个悭就是不愿意把自己的财产布施,贪是想得到别人的东西,悭是自己的东西不想布施。这个不一样的。嫉,就是嫉妒的嫉,所谓嫉就是不耐他荣,光荣的荣。耐不住别人成就的意思。这个嫉字在修行上是很大的障碍,尤其是男女众的这个嫉妒心,如果我们可以放下的话,那这个好修行。尤其女众这个就特别多。我们教过了十几年,我们很清楚的,很清楚的。这个嫉妒心是先天性带来的,好难好难去给他破除。看到别人有所不屑一顾,他没什么了不起的。所以,我们有嫉妒心要放下,再来,悔,悔就是一种自责,把自己责备得很严重,唉哟!我做错事情了!他因为责备自己而变成自己闷闷不乐,古怪的个性,人家赞叹他,他也说你不要挖苦我。变成他不能接受人家的赞叹跟鼓励。人家的赞叹跟鼓励增加他心里的压力,他很…

《大专佛学十四讲表》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什么是佛法?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