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业?一个师父大慈大悲地这么为众生不惜一切。后来想一想,唉呀,他们真是菩萨,原来是来成就我的道业的。广华法师说大船如果要靠岸,海水会倒溢,就是一个人即将大彻悟的时候,会有震动一下,然后当下就顿悟无生的法门。所以我这只大船将要靠岸了,你知道吗?那么大的毁谤,如果我这次不倒,我看这以后不会倒了。所以在座诸位,你们要对三宝要有信心,什么你都不要听就对了,那就是你的福报,如果你今天三言两语就被人家洗脑,那就是业障深重。你听过一个高僧大德讲过一句话吧,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没听过是非。这一句话很有道理的。我福报够从来没听到什么,没有啊。福报不够的人我觉得,有一个人是非都到他那个地方去,还写一封信来骂我,吴居士你晓得我在讲哪一个,那个人就福报很不够,那个人就很糟糕,什么是非都到那个地方去,他本来很有信心的,后来没有信心。我问你,你对师父没有信心你得到什么?我现在问你,你得到什么?你讲,没有什么吗?对不对?那你相信我,听我的法,有得到利益,你得到什么?得到正法,得到解脱吗,是不是?所以外面的这个叫做毛道众生,毛道众生就是风如果吹这边就往这边,风吹那边就往那边。我希望诸位不是毛道众生,我看诸位已经是很有定力,那么唯识学,你们如果每天来上课的话,好不好,我们再继续录取,我将来再好一点,我要开个研究所,文殊讲堂研究所,那进来都是楞严经整部都是默写的,教到哪里默写到哪里,那个真的,楞严经六万多字,你要是听师父的话,这样默写出来,那真是,不得了。不过考研究所的没有几个,很难很难的,没有几个可以录取的。我告诉你,真的。我看到目前一个都不够资格。到目前看,一个都不够资格。我们先来办一个文殊讲堂的佛学研究所,而且那个程度是很高的,读高中专科都不准,都不可以。读大学的。不过专科学校的话,程度够的可以考虑考虑。高中那就免谈,高中没有办法。所以说,我告诉诸位,今天要做到大悲实在不是容易的,把笔拿起来,十方诸佛以大悲为上首,记住这一句话。十方的诸佛以大悲心为最重要的,就是不能退失菩提心,所以我又看到华严经,又不敢退失菩提心,还是度,还是度吧。所以, 你们还是有点儿福报了,是吧?还没退,趁现在还没退。断所知障。所知障你们知道了,好,看第七页,因果位,这个不好懂。因果位跟四种涅槃的关系,因为凡夫本来具足了性净涅槃,把笔拿起来,性净涅槃就是本性自性清净的意思,性净就是本性自有清净心,圣二乘声闻、缘觉、菩萨、圣人,所谓二乘有学、无学,菩萨渐悟、顿悟,所谓有学呢?就是还有需要学习的,叫做有学。还有需要学习的,无学呢?就是声闻跟缘觉,都已经究竟到不必学了,底下一个不定性无学,决定性无学,所谓不定性无学,就是还会退的,他已经到了无学了,可是还是不定。而决定性无学,就是已经决定,那么不定性的无学,它会回小向大,那么决定性的无学,那么落入这个无学位里面,所以不定性的无常它会继续进修,回小向大,菩萨有渐悟有顿悟,无学回心者,就是不定性无学,就是他无学没有错,无学就是在三界内的统统学完,回心,就是回小向大。回这个小乘趋向这个大乘。就是无学回者。渐悟,渐悟,是吧,渐悟,这是渐悟菩萨。顿悟的话,这顿悟,这顿悟菩萨根机就比较利,好,诸位看,性净涅槃,凡夫也有性净涅槃,有学的二乘也有性净涅槃,不定性的无学也有性净涅槃,决定性的无学二乘也有性净涅槃,顿悟的菩萨也有性净涅槃,果位也有性净涅槃,换句话说,性净涅槃就包括了所有的这些菩萨、有学、二乘、菩萨,再来有余涅槃,不定性无学,当然二乘人有学的话是没有有余涅槃,还没有到功夫吗,是吧?所以不定性无学二乘人他是有余,就是还有这个色身,决定性无学二乘人还有这个色身,有余就是还有这个色身,再来,果位,有证到果位的话,这个人比如说佛,这个身体,果位上来讲,有有余涅槃。再来无余涅槃,除了决定性的无学进入无余涅槃,还有一个是果位的无余涅槃,没有任何依靠,就进入绝对的涅槃境界。无住所涅槃,顿悟的菩萨,无住处涅槃,果位也有无住处涅槃,换句话说,果位有性净、有余、无余、无住处,什么叫做无住呢?就是无住涅槃,就是刚刚我们谈到的,无住处就是大智故不住生死,大悲故不住涅槃。断所知障,三觉,三觉觉自、觉他、觉行圆满,觉了自性本空,毫无烦恼生死。觉他,觉了他性本空,自他圣凡平等,觉满,自他惑尽生死亦尽,觉非有无寂照双融,凡夫着有,心逐境生常迷不觉。二乘滞空但能自觉。菩萨自他俱觉唯佛三觉圆满。觉自就是觉了自性本空毫无烦恼生死,它的文字很简单,觉了这个缘起性空,自性本来就是空,没有一点生死的烦恼,没有一点生死的这个烦恼,觉他的话呢?觉了他性本空,自他圣凡平等,自己跟他当体就是空,觉满呢?就是自他惑尽,生死亦尽,自己的惑尽了,度化众生的他惑也尽了,所谓他惑,不是别人的惑,就是度化众生的惑,叫做他惑,没有能力度化众生当然就是有惑了,所以自他惑尽,生死也尽了,生死也尽了,觉非有无,觉悟了破除有跟无的观念,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就是定,照就是慧,寂照就是定慧双融,定慧双融。凡夫着有,心逐境生,常迷不觉。凡夫执着有,而心呢?跟这个境界就迷了,所以在座诸位,一切高僧大德,就这样劝你,以前有一个在家居士,他这个淫心很重,淫念很重,他一直没有办法修行。他去问这个开悟的禅师,他说,请问高僧他说我这个淫心很重,没有办法修行你看我有没有开悟的机会?这个高僧就讲,但论见性不见性,不论淫不淫。就是如果你悟到这个本性的话,那个五緼的色、受、想行、识,因为这个淫的念头,只是一个感受而已,如果你有悟到这个受感受的这个乐,也是当体即空的话,在六祖慧能大师里面淫性本是净性因,对不对?淫的念头当下你回光返照你悟道,这个就是佛法。烦恼里面就是我们的菩提,但是因为这种东西有无量无边的众生都一直没有办法,而不能自拨,不能自拨,所以一个观照能力很强的人,他并不觉得烦恼处在哪里,因为自性本空,但是因为凡夫他有冲动性,凡夫有冲动性,所以我希望诸位常亲近善知识,常常替众生服务,那么把你的身心,当你贡献了自己,当你忘了自己,这个就会慢慢、慢慢地除掉这种冲动性的力量,贡献自己,反正我尽心尽力的,是不是?所以讲堂有什么事情,礼拜天明天早上不没有人要来,好,发个心来,厕所全部洗,洗完就很累,是吧?多多的把你的心力生命一直贡献出来,尤其年轻人,那会比较少去想那种事情,这事情从我教二十几所大学里面每一次都会问到这种问题,我告诉诸位,祖师大德告诉我们,能一念回光返照,自性清净心马上就显现出来,而如果没有办法,就慢慢地远离,慢慢地远离。这是惟一的办法。所以我告诉诸位,不要结婚就是这样子,这个就是大根本。你一结婚,你有老公或是老婆,你修吧,你来修、修、修,又一个礼拜再重来,但是开悟他不一样,大彻大悟的人,像维摩诘居士他有老婆,他还生孩子,他还做生意,还跑到酒家去度众生,庞居士生了一个女儿,生了一个男孩子,佛在世的在家居士都有人证三果罗汉,照样结婚,照样生儿育女,你看,对不对?所以这个是念头的问题,是我们内在念头的问题。功夫拿起来,昨天还是前天,美国写了一封信给我,打开来就是说,请问师父怎么断这个情?你说,如果你接到这个,接到这封信你怎么回答?怎么断情?我问你,我跟他回答不知道你满意不满意?我跟他写了几个字,功夫不够,先修远离行,功夫够,当下观缘起性空。自性本来清净,何来的情?要不然你怎么回答呢?所以说环境很重要,环境是雕塑一个人格的地方,因此,古德讲:蛇虽弯曲,入管自直,蛇是弯弯曲曲的,可是你把它拿一个小的管子把它塞进去,这个蛇它要弯它都弯不了,就是有这个好的环境,好的师父在教导,一放进去自然就直了,知道吗?久而久之他就会入道了。考这个默写就是心脏病快起来,那成什么高僧大德呢?有的人讲吃救心,可怜。这样一个礼拜七天,考一两百个字都叫苦连天,说这个要给人家修行,真的笑死人了。会不会丢脸,你丢死人了。你出去你不要讲你的师父是慧律,真的。你不要讲我是你师父的名字,我的徒弟没有这么差的,我的徒弟都是要一闻千悟的,是吧?二乘滞空,但能自觉,二乘,就是声闻跟缘觉,停滞在这个空,但能自觉。是吧?二乘滞空就是声闻跟缘觉,停顿在这个空里面,只能自觉,菩萨自他俱觉,唯佛三觉,觉自、觉他、觉满。就是三觉圆满。三觉呢?释义一、众生长劫梦,佛断无明,如从梦觉,自觉。看第二,觉知自心,本不生灭。你觉悟到本来这个心当下就是缘起性空,令心无所着,如果你什么东西都不要想,都不去想它,你以为这样叫做觉悟,那就错了,那就是死人。你坐在那个地方,什么东西都不想,错了,你什么东西都不想,那个不想也是想。不想的东西就是一种无明,真正觉悟的人,每一念都是想,但是虽分别不做分别想,他用清净心,像镜子一样,镜子照天、照地、照一切的影子,却不黏任何的东西,对不对?这个镜子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但是用镜子来比喻是不对的,因为镜子有体,有一个色的东西,有一个质碍的东西,镜子是拿这样子,而照射某一种东西,对不对?照射而拿某一种东西出来,可是心是无形的东西,它具有大智慧,你要拿,拿不出来。你说它没有,它是清清楚楚的存在,这是本性的作用,本性在作用。那么如果说用镜子来比喻佛性的话,差强人意,勉强可以,勉强,很勉强。但实在来讲,是不可以这样子的。因为镜子是有一个东西在照,可是佛性呢?佛性没有东西,佛性法身是没有任何相的,具…
《大专佛学十四讲表》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