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处看电影、郊游,下个礼拜也没有统统没有。对不对?所以你们不晓得这个考试的重要,三五年不论你出家在家,那是不得了,出去那是经典满腹,才学出口成章,口若悬河,一泻千里。所以说三藏在哪里,就在这个地方。就在整个心中统统具足了经典大智慧,是师父的苦心。我年纪已大,不堪荷负重任,所以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我们以前亲近广化法师,那个比丘戒是从头背到尾,那个比丘戒是从头诵戒,不拿戒本。都是从头背到尾。那个几千字。你知道吗?我看你们背一二百个字,真是笑死人了。所以看大家有的人看见师父去会害怕,不晓得怕什么东西,你不必怕,我们这个男众的成绩,不怎么理想,男众的成绩不怎么尽理想。这个说要入我的研究所,文殊研究所,我看只有那个清华大学的,还有那个李国慈够资格。我看国慈你这次有没有一百分,你看,真是不得了。我们这个徒弟真是不得了,六次都是一百分。
好了,翻开三明六通,三明六通在第七页,神足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天眼通、漏尽通。神足通又名如意谓飞行自在,不往而到大小一多化现无方变化不测,就是释迦牟尼佛具足有神足通,因为他证悟了法身,法身就遍一切处,因为他转色法进入这个心法,转心法纳归本性。所以这个相分跟见分回归到自证分,所以他心、色二法圆融自在,他可以飞行自在,不往而到,不往就是本性不生不灭,而到就是依俗,世间人说有到,所以说若说佛有来有去,即不解佛所义,金刚经里面讲:佛本来就没有来也没有去,为什么自性本来就无来也无去,所以是不往而到,世间人讲到,他就讲到,大小一多,大能化小,一能化多,就像今天的电视很多很多,可以化得很多大小,那么化现无方,变化莫测,下个礼拜考的都忘记讲了,漏掉一次怎么可以?你们翻开第四页,照见,为三智用,空观深、假观深、中观深,觉义表解,三觉,本觉理、始觉智、究竟觉。好,再来看那个第五页的中间生死两种那个表解,分段生死,有漏善不善业为因,烦恼障为缘,感受三界六道果报身,知道我在讲哪里吧?不知道的举手,连讲哪里都不知道的举手。到下个礼拜又不晓得考哪里,又零分回去又哭,那麻烦了。好,再左边,二执,二障,所以下个礼拜的考试字是很少,但是表解很多,考照见、觉义的表解生死两种,再来就是染、净,知道在哪里吧?二执那个表格,一个因、果,染的因果,净的因果,是吧?知道在哪里吧?对不对?就考那个地方。好,下个礼拜就简单了,一背就背完了。好,再翻过来,再来就是天耳通,天耳通就可以听到很远的地方,叫做闻声无碍。他心通的话就是知道别人的心在想什么,这个不简单。宿命通知过去无碍,能够知道生生世世的因缘果报。天眼通就是观现事无碍,观现在的事相无碍叫做天眼通。漏尽通就是观未来无碍,知自他漏尽不尽,就是观未来无碍,知道自己和别人,观自他就是自己跟别人,漏尽不尽就是烦恼断不断,一个阿罗汉他一看你就知道你烦恼有断还是没有断,那么这个神通是本性的妙用,你不必去求它,不必去求它,如果说神通可以求的话,这种神通是变成有限的,就像外道他们学这个一些神通,那么这个神通并不是从本性发挥出来的,所以我们佛教不讲神通,我们说神通抵不过业力,所有的神通,再大的神通也抵不过业力,像释迦牟尼佛他也要受马麦之报,三个月出去托钵,都托不到食物吃,是吧?原来他无量亿劫以前就是骂出家人,人家出家人来托钵,他就骂出家人,不要供养他们,不要供养这个出家人,结果自己成佛出去托钵托不到东西吃,这个没有随喜,人家要供养法师,他就说:出家人好吃懒做,偷懒,这一句就不得了了,释迦牟尼佛成佛也托不到东西,没有人给他。三个月都是吃那个马在吃的麦,因为一句话,有一次世尊头很痛,三天都是头痛,佛是示现的,头一直痛,都不讲话,那么徒弟就问他说,佛陀以你一个大觉的世尊,以何因缘头在痛啊?释迦牟尼佛说,我在无量亿劫以前,人家从海中捞起一条鱼,这条鱼有好几个头,长得奇形怪状,人见人恶,结果走过去,大家准备杀它,我是一个小孩子,拿了一枝树枝走过去,叩、叩、叩,就是随便敲三下,赶得了今生今世成佛道头痛了三天,因果你一定要相信,不能只相信美国跟苏联,没有骗你的,这个因果是丝毫不爽的,比电脑还准。释迦牟尼佛他告诉我们因小果大,这个因是很小的,尤其是我们这一只嘴巴,释迦牟尼佛只拿一枝竹子叩、叩、叩打三下,成佛了,还头痛了三天,所以我说诸位,我们一定要了解三业清净的根本用意在哪里?什么叫做三业清净?你嘴巴不讲话了,就什么都解决了,对不对?你嘴巴不讲,不批评,就什么都解决了,不难的,可是我们这只嘴巴就造生死业,所以我们神通妙用产生了,但是那个业还是存在,这业还是存在,没有办法的,抵消不过去的,所以我今天。。。师父遭受一切的逆境,我很欢喜地接受他,我非常欢喜地接受他,我从来没有动一个念头去恨哪一个人,我前世一定写黑函攻击过别人,要不然怎么会遭此果报呢?对不对?我前世一定要吃那个胃药把人家偷拿去藏,所以今生今世感得这个胃痛难过呕吐,对不对?所以我很欢喜地去接受它,我知道这个有因缘果报,别人毁谤我不恨他,我知道要解决这个恩怨,我愿意接受一切的无中生有地攻击毁谤没有关系,我们不是要做菩萨,而是说我们一定要了这个恶业,对不对?我们一定要了。你今天你再去造业又结下恶缘,那又麻烦了,所以说,不是师父今天很有修行,而是我悟到这个业力的可怕,这个业力的可怕。一丝一毫都会感得无量的痛苦,无量的痛苦。所以你看人家怎么样子,侮辱、毁谤、无中生有,你们不要难过,要替我高兴,为什么替我高兴呢?现在正在消业的时候,他这个众生不惜造这个地狱的因,来成就我的道业,我们为什么不发一个欢喜心,为什么要恨他?他这么样了不起,不惜一切的恶因成就我慧律,我们当然是以大慈大悲心去原谅他,我们不是凡夫,我们是学圣贤之道,在我们慈悲心态里面,没有恩怨,一切慈悲平等。再大的打击也打击不到师父,所以我告诉诸位,有悟性的人逆境就会变成顺境。没有悟性的人顺境就会变成逆境。你们要师父的这一句话,顺逆二境全看一心,境无好坏唯是一心作,境界没有所谓的好跟坏,就看你的心态怎么去领受它,如果你有正受,你有正确的感受这个事件,你就不会迷惑,别人是无奈你何的。同时你经过大风大浪的人,那这些小case临命终就无耐你何,知道吧,所以你把逆境当作欢喜心来接受,你会知道发现真正的自我是什么?所以我们这个神通,是自我的内心里面的妙用,你不必去求,你只要放下,放下,记住,你只要放下这个错觉,但息妄念不求真,是名法身,你只要放下妄念,不能求真,真不可求,绝对的东西不能求,求的话又动到一个念头又错,求真即离真,知道吗?所以求真,真也是妄。放下妄,妄当下就是真,放下就是。底下一个即三明,此三,六通,此三明六通,里面虽具但是知道三世的事相无碍。六通中虽具,但知道三世,过去、现在、未来事相无碍,而三世因果理性尚昧,所谓理性就是要贯通到这个理性上的东西,因为凡夫被这个事相所束缚,而阿罗汉只知道有这个事相的存在,而佛菩萨他能够同时通事相同时见理,见理他的本性才能够大用,就不会被蒙蔽,而三世的因果理性尚昧,若三更得明之,则三世圣凡事理尽皆圆融,意思就是说若三就是上面的三明,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那么就是过去、现在、未来,就清清楚楚了。这个理性就更清楚了,是吧?若三更得明之,则三圣凡事理尽皆圆融,无不洞悉。所以说三世摄归一念,一念摄归一心,那么开发我们的一心,则权实二智都是圆融,事理也都是圆融,佛的十智力,是处非处、业、定、根、欲、界、至处、宿命、天眼、漏尽,知众生因缘果报如作善业能得乐报名是处,若以恶业望于乐报则名非处,知道众生因缘果报,我应该遭受什么果报,我无怨尤,不怨天不尤人。我从现在开始不起一念去害人,不动一个念头去恨人,我完完全全地欢喜地接受我现在所遭受到的一切,再大的逆境我都对佛有信心,这是我自己造的,我应该负起一切的因果,所以你用这个念头修行,你只要听师父的一句话,那可以缩短你十年的修行,要不然你内心里面对这个恶业遭受的果报、痛苦、不满,这个都无济于事。唯有忍受认命欢喜地接受,这是我们佛教徒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是处,善的我们应该去做,那么恶的话我们千万不能做,恶的话你做恶你怎么可能得到好处,怎么得到乐报,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业呢?看这个知众生无量诸业,你知道他的业,你才有办法度他,譬如说这个人贪,你就告诉他,你要贪吃的话,你要想想看,我们吃下去的东西,在肚子里面有什么东西,就没有了,所以我们千万不要为了吃而杀了无量众生,如果这个人脾气很坏,我们就告诉他,每一个众生都是我们前世的父母,我们怎么忍心去伤害到他?对不对?所以我们在座诸位,也许前世你们是我的父亲我的母亲,在华严经里面讲,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女人是我母,我生生世世无不从此出。意思就是,在座诸位,也许我前世是你爸爸,对不对?也许我前世是你们的老公,这很难讲的。两百多位的老公,这是无量劫来的,你怎么知道你前世不是我的老婆,你不知道。也许你已经不知道我前世是你爸爸,你们也不知道前世是不是我是你的儿子,这个都没有办法。华严经里面讲,一切男人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所以我们修这个慈悲观,慈悲观。因此知诸众生的诸业度众随缘,度众生随缘。如果一个人他很烦恼,你去度他他没有办法的,有的众生你怎么样再教他,怎么样去鼓励他都很难,要有耐性去教导这些徒弟,所以你们能来参加这个研读班我已经很感动,事实上,…
《大专佛学十四讲表》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