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專佛學十四講表▪P29

  ..續本文上一頁處看電影、郊遊,下個禮拜也沒有統統沒有。對不對?所以你們不曉得這個考試的重要,叁五年不論你出家在家,那是不得了,出去那是經典滿腹,才學出口成章,口若懸河,一瀉千裏。所以說叁藏在哪裏,就在這個地方。就在整個心中統統具足了經典大智慧,是師父的苦心。我年紀已大,不堪荷負重任,所以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我們以前親近廣化法師,那個比丘戒是從頭背到尾,那個比丘戒是從頭誦戒,不拿戒本。都是從頭背到尾。那個幾千字。你知道嗎?我看你們背一二百個字,真是笑死人了。所以看大家有的人看見師父去會害怕,不曉得怕什麼東西,你不必怕,我們這個男衆的成績,不怎麼理想,男衆的成績不怎麼盡理想。這個說要入我的研究所,文殊研究所,我看只有那個清華大學的,還有那個李國慈夠資格。我看國慈你這次有沒有一百分,你看,真是不得了。我們這個徒弟真是不得了,六次都是一百分。

  好了,翻開叁明六通,叁明六通在第七頁,神足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天眼通、漏盡通。神足通又名如意謂飛行自在,不往而到大小一多化現無方變化不測,就是釋迦牟尼佛具足有神足通,因爲他證悟了法身,法身就遍一切處,因爲他轉色法進入這個心法,轉心法納歸本性。所以這個相分跟見分回歸到自證分,所以他心、色二法圓融自在,他可以飛行自在,不往而到,不往就是本性不生不滅,而到就是依俗,世間人說有到,所以說若說佛有來有去,即不解佛所義,金剛經裏面講:佛本來就沒有來也沒有去,爲什麼自性本來就無來也無去,所以是不往而到,世間人講到,他就講到,大小一多,大能化小,一能化多,就像今天的電視很多很多,可以化得很多大小,那麼化現無方,變化莫測,下個禮拜考的都忘記講了,漏掉一次怎麼可以?你們翻開第四頁,照見,爲叁智用,空觀深、假觀深、中觀深,覺義表解,叁覺,本覺理、始覺智、究竟覺。好,再來看那個第五頁的中間生死兩種那個表解,分段生死,有漏善不善業爲因,煩惱障爲緣,感受叁界六道果報身,知道我在講哪裏吧?不知道的舉手,連講哪裏都不知道的舉手。到下個禮拜又不曉得考哪裏,又零分回去又哭,那麻煩了。好,再左邊,二執,二障,所以下個禮拜的考試字是很少,但是表解很多,考照見、覺義的表解生死兩種,再來就是染、淨,知道在哪裏吧?二執那個表格,一個因、果,染的因果,淨的因果,是吧?知道在哪裏吧?對不對?就考那個地方。好,下個禮拜就簡單了,一背就背完了。好,再翻過來,再來就是天耳通,天耳通就可以聽到很遠的地方,叫做聞聲無礙。他心通的話就是知道別人的心在想什麼,這個不簡單。宿命通知過去無礙,能夠知道生生世世的因緣果報。天眼通就是觀現事無礙,觀現在的事相無礙叫做天眼通。漏盡通就是觀未來無礙,知自他漏盡不盡,就是觀未來無礙,知道自己和別人,觀自他就是自己跟別人,漏盡不盡就是煩惱斷不斷,一個阿羅漢他一看你就知道你煩惱有斷還是沒有斷,那麼這個神通是本性的妙用,你不必去求它,不必去求它,如果說神通可以求的話,這種神通是變成有限的,就像外道他們學這個一些神通,那麼這個神通並不是從本性發揮出來的,所以我們佛教不講神通,我們說神通抵不過業力,所有的神通,再大的神通也抵不過業力,像釋迦牟尼佛他也要受馬麥之報,叁個月出去托缽,都托不到食物吃,是吧?原來他無量億劫以前就是罵出家人,人家出家人來托缽,他就罵出家人,不要供養他們,不要供養這個出家人,結果自己成佛出去托缽托不到東西吃,這個沒有隨喜,人家要供養法師,他就說:出家人好吃懶做,偷懶,這一句就不得了了,釋迦牟尼佛成佛也托不到東西,沒有人給他。叁個月都是吃那個馬在吃的麥,因爲一句話,有一次世尊頭很痛,叁天都是頭痛,佛是示現的,頭一直痛,都不講話,那麼徒弟就問他說,佛陀以你一個大覺的世尊,以何因緣頭在痛啊?釋迦牟尼佛說,我在無量億劫以前,人家從海中撈起一條魚,這條魚有好幾個頭,長得奇形怪狀,人見人惡,結果走過去,大家准備殺它,我是一個小孩子,拿了一枝樹枝走過去,叩、叩、叩,就是隨便敲叁下,趕得了今生今世成佛道頭痛了叁天,因果你一定要相信,不能只相信美國跟蘇聯,沒有騙你的,這個因果是絲毫不爽的,比電腦還准。釋迦牟尼佛他告訴我們因小果大,這個因是很小的,尤其是我們這一只嘴巴,釋迦牟尼佛只拿一枝竹子叩、叩、叩打叁下,成佛了,還頭痛了叁天,所以我說諸位,我們一定要了解叁業清淨的根本用意在哪裏?什麼叫做叁業清淨?你嘴巴不講話了,就什麼都解決了,對不對?你嘴巴不講,不批評,就什麼都解決了,不難的,可是我們這只嘴巴就造生死業,所以我們神通妙用産生了,但是那個業還是存在,這業還是存在,沒有辦法的,抵消不過去的,所以我今天。。。師父遭受一切的逆境,我很歡喜地接受他,我非常歡喜地接受他,我從來沒有動一個念頭去恨哪一個人,我前世一定寫黑函攻擊過別人,要不然怎麼會遭此果報呢?對不對?我前世一定要吃那個胃藥把人家偷拿去藏,所以今生今世感得這個胃痛難過嘔吐,對不對?所以我很歡喜地去接受它,我知道這個有因緣果報,別人毀謗我不恨他,我知道要解決這個恩怨,我願意接受一切的無中生有地攻擊毀謗沒有關系,我們不是要做菩薩,而是說我們一定要了這個惡業,對不對?我們一定要了。你今天你再去造業又結下惡緣,那又麻煩了,所以說,不是師父今天很有修行,而是我悟到這個業力的可怕,這個業力的可怕。一絲一毫都會感得無量的痛苦,無量的痛苦。所以你看人家怎麼樣子,侮辱、毀謗、無中生有,你們不要難過,要替我高興,爲什麼替我高興呢?現在正在消業的時候,他這個衆生不惜造這個地獄的因,來成就我的道業,我們爲什麼不發一個歡喜心,爲什麼要恨他?他這麼樣了不起,不惜一切的惡因成就我慧律,我們當然是以大慈大悲心去原諒他,我們不是凡夫,我們是學聖賢之道,在我們慈悲心態裏面,沒有恩怨,一切慈悲平等。再大的打擊也打擊不到師父,所以我告訴諸位,有悟性的人逆境就會變成順境。沒有悟性的人順境就會變成逆境。你們要師父的這一句話,順逆二境全看一心,境無好壞唯是一心作,境界沒有所謂的好跟壞,就看你的心態怎麼去領受它,如果你有正受,你有正確的感受這個事件,你就不會迷惑,別人是無奈你何的。同時你經過大風大浪的人,那這些小case臨命終就無耐你何,知道吧,所以你把逆境當作歡喜心來接受,你會知道發現真正的自我是什麼?所以我們這個神通,是自我的內心裏面的妙用,你不必去求,你只要放下,放下,記住,你只要放下這個錯覺,但息妄念不求真,是名法身,你只要放下妄念,不能求真,真不可求,絕對的東西不能求,求的話又動到一個念頭又錯,求真即離真,知道嗎?所以求真,真也是妄。放下妄,妄當下就是真,放下就是。底下一個即叁明,此叁,六通,此叁明六通,裏面雖具但是知道叁世的事相無礙。六通中雖具,但知道叁世,過去、現在、未來事相無礙,而叁世因果理性尚昧,所謂理性就是要貫通到這個理性上的東西,因爲凡夫被這個事相所束縛,而阿羅漢只知道有這個事相的存在,而佛菩薩他能夠同時通事相同時見理,見理他的本性才能夠大用,就不會被蒙蔽,而叁世的因果理性尚昧,若叁更得明之,則叁世聖凡事理盡皆圓融,意思就是說若叁就是上面的叁明,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那麼就是過去、現在、未來,就清清楚楚了。這個理性就更清楚了,是吧?若叁更得明之,則叁聖凡事理盡皆圓融,無不洞悉。所以說叁世攝歸一念,一念攝歸一心,那麼開發我們的一心,則權實二智都是圓融,事理也都是圓融,佛的十智力,是處非處、業、定、根、欲、界、至處、宿命、天眼、漏盡,知衆生因緣果報如作善業能得樂報名是處,若以惡業望于樂報則名非處,知道衆生因緣果報,我應該遭受什麼果報,我無怨尤,不怨天不尤人。我從現在開始不起一念去害人,不動一個念頭去恨人,我完完全全地歡喜地接受我現在所遭受到的一切,再大的逆境我都對佛有信心,這是我自己造的,我應該負起一切的因果,所以你用這個念頭修行,你只要聽師父的一句話,那可以縮短你十年的修行,要不然你內心裏面對這個惡業遭受的果報、痛苦、不滿,這個都無濟于事。唯有忍受認命歡喜地接受,這是我們佛教徒所應該做的事情,就是是處,善的我們應該去做,那麼惡的話我們千萬不能做,惡的話你做惡你怎麼可能得到好處,怎麼得到樂報,這是絕對不可能的。業呢?看這個知衆生無量諸業,你知道他的業,你才有辦法度他,譬如說這個人貪,你就告訴他,你要貪吃的話,你要想想看,我們吃下去的東西,在肚子裏面有什麼東西,就沒有了,所以我們千萬不要爲了吃而殺了無量衆生,如果這個人脾氣很壞,我們就告訴他,每一個衆生都是我們前世的父母,我們怎麼忍心去傷害到他?對不對?所以我們在座諸位,也許前世你們是我的父親我的母親,在華嚴經裏面講,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女人是我母,我生生世世無不從此出。意思就是,在座諸位,也許我前世是你爸爸,對不對?也許我前世是你們的老公,這很難講的。兩百多位的老公,這是無量劫來的,你怎麼知道你前世不是我的老婆,你不知道。也許你已經不知道我前世是你爸爸,你們也不知道前世是不是我是你的兒子,這個都沒有辦法。華嚴經裏面講,一切男人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所以我們修這個慈悲觀,慈悲觀。因此知諸衆生的諸業度衆隨緣,度衆生隨緣。如果一個人他很煩惱,你去度他他沒有辦法的,有的衆生你怎麼樣再教他,怎麼樣去鼓勵他都很難,要有耐性去教導這些徒弟,所以你們能來參加這個研讀班我已經很感動,事實上,…

《大專佛學十四講表》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什麼是佛法?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