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击,宁可受人家的污辱都不愿出一个恶口去骂人,都不愿这样做,因为他做的因果来灭我的罪,可是我这个恶口力量一散播出去,将来又会伤害到我自己。所以说在《华严经》里面讲,如果有人拿刀棍来杀我们的话,来打我们骂我们的话,我们也要礼谢他,我们菩萨不出一句恶口去伤害任何一个众生,没有恨,没有怨,没有任何对立的东西。所以说世间事有立它就有破,他攻击你,你还手,你有立,他就有破,你破他,他再攻击你,你攻击他,他再攻击你,这个就没有办法止尽,就不能进入一种解脱的状态,绝对的领域。没有办法,永远也没有办法。所以一个禅师他在解决事情,最大的解决就是不过问,不计较,连谈都不谈,就当作没有事情发生,就是这么了不起。有人对不起你,连看都不必看,不必解释,不必去怎样,你就用你的行为,好好地表现自己,久了人家就认识你了。禅师就是这么了不起。所以有的人问师父说,请问师父:开悟的圣者跟凡夫有什么不同?开悟的人是不是要睡觉?开悟的人要不要吃饭?一样吃饭呀。可是他吃饭的时候是在吃饭,你吃饭是打妄想。你睡觉是在做梦,他睡觉不做梦。禅师真的睡觉是在睡觉。是不是?吃饭是真的在吃饭。那吃饭跟睡觉跟人有什么不一样?那当然大不相同。一个开悟的祖师大德当然与世间人不一样。他就像一块海绵一样,人拿一块石头,你丢的时候,会不会弹回来?不会弹回来。意思就是说他可以任你怎么样子的去对不起他,他都视若无睹,他证悟到空性,他证悟到缘起,他知道这个是生灭法的东西,你今天来攻击,无论是怎样子伤害到我,他知道这个有一天会过去的,对不对?他不会在动态的生灭法里面去起一个念头去执着它,产生一种得失的观念,报复的观念,所以这个禅师的伟大就是没有恨,没有爱,只有慈悲,大慈大悲,祖师只有四个字就是大慈大悲。他只想救度众生,他没有任何的恩怨,因为有立就有破的东西,那我们就学习,就知道了。对不对?所以说学佛的人,一定要控制好这个因,控制这个因,一切做事情不管别人怎么样,我不能对不起众生,就这样子。这个是学佛的根本。讲起来很难,如果诸位忍耐不住的话,可以发几次脾气再回去照照镜子,有的人听了师父讲了以后,他很欢喜,回去以后发大脾气,到改天见了师父就哭,我本来不想生气,它就是一直发起脾气来,我也都知道。我也都知道因缘性空,祖师的功夫,开悟的境界,师父你在说都很好,没办法,所以说,记住,理可顿悟,事须渐修,这个在理上来讲,大家都会讲,事须渐修,这个事相,所以记住这句是座右铭,修行是点滴的功夫,这一句话是名言,至理名言,这个修行不是谈理论的,记住,在顺境修行的人,永远不能成佛,一定要有逆境,有人去磨练你,有人去毁谤你,有人攻击你,有人持不同的反对的意见,是不是?他不惜一切的造这个恶业来成就你,如果说什么人都顺你,这个怎么可能成佛?人家释迦牟尼佛都有一个提婆达多,是不是?人家提婆达多还是菩萨化身的。因此,一个人修行,什么都是希望别人顺他,那这个人完了,常常在顺境中的人是不堪一击的人。绝对经不起一点打击,所以记住,哲学家讲一个人经过大风大浪的人,小风小浪对他就没有作用。换句话说,他现在可以忍受一切的侮辱、攻击,包括一切的伤害,他临命终绝对可以自在的,这个保证可以放心的。对不对?他现在都可以忍受一切无中生有的攻击、侮辱、伤害,他临命终时绝对没有问题,百分之一百的。这个大风大浪都见识过,那小风小浪怎么会晕船呢?老船长了,是不是?所以你要记住,你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人生,你永远要感谢他,他给你成熟,这下你没有敌人了,大家会点头,遇上了,大家要忍耐啊。所以圣人伟大的地方,就在这个地方。圣人伟大的地方就是跟凡夫不一样,凡夫是气得咬牙切齿,圣人他视若无睹,他没有感觉,没有这种感觉。连动一个念头去对治他都不要。是不是?了不起的圣者,看缘,这个缘有亲因缘,就是强有力的缘,所缘缘、无间缘、增上缘,这个是助缘。就是疏力为助,疏就是疏抄的疏,疏导的疏。亲因缘是亲力为正,所缘缘、无间缘、增上缘是疏力 助,帮助的助,简单讲,就是说亲因缘是正,所缘缘、无间缘、增上缘是助。换句话说,亲力为正,疏力为助。所以缘的旁边写五个字缘有亲疏之别,亲疏之别。所谓亲就是强有力的缘为亲,疏呢?就是有也可以支持,没有也可以支持。意思就是最重要的是亲因缘,亲因缘简单讲就是我们的原动力,所缘缘就是我们攀缘的那个条件,无间缘就是常而非断次弟无间相续而起,增上缘就是增加一点力量,诸法生时,不生障碍,我们用一个例子来讲,底下一个如日水肥,底下有强弱之主判,就是这个缘。所以这个修行人的地方就是他自转什么?自转因缘。这个世间人就是命运,命随着一定的程式去流动变化,这个叫做命运,换句话说,命受着某一种固定的形式去运转,这个叫做命运。学佛的人刚好颠倒,叫做运命,因为他可以控制什么?因缘果控制那个缘,他可以控制这个缘,他就改变他的命运,所以出家人去算命,算不准的。怎么算都算不准,只有一种出家人可以算得准,就是一天到晚吃饭,也不早课也不晚课,你问他,他什么都不知道。整天缝袜子,是不是?为了三餐,缝这个东西,缝这个东西,来过三餐。没有任何的修持,也不拜佛,也不用功经典,也不度众生,那这个算命一算就准的,逃不过来的。为什么,你也没有什么强有力的修持,也不弘法利生,对不对?那你怎么转得过你的命运?绝对没办法,是不是?这个大修行人就像一部电脑,这个电脑的数字一天在输入,输进去的数目字是每天不同,对不对?出来的结果怎么样?当然不同了。是不是?所以说我们要记住,这个缘有强弱之判,所以说我将来要调查,要一生一世地跟师父的,誓死不退的。把名字写出来。你百年后,你死亡的时候,我跟你加持,跟你回向,请这些菩萨共同跟你消灾、回向,是不是?不过谁先死是不知道,谁先死是不知道。对不对?我将来要办这个,就是永远常随师父的,我发一个证书,真的,我们常随证,就是上课证,文殊讲堂永远的会员到死,这mark打出去以后的时候,住址、电话号码、紧急状态全部都列在我档案里面,输入电脑,一号这个往生了,电脑一打出来,家住在哪里?电话马上紧急助念,真的哦。不过是要发愿的,这个发愿就是说不管外面怎么样子的,反正永远都不退失信心的,人家撑说到底的,永远不退失信心的,来。这是师父给你一个机会,将来我们要缴一下像,做那个身份证一样的,姓名,文殊讲堂,生死会员。生跟死都跟着师父的,佛陀在世叫做常随众,知道吗?永不退道心的那个班也有,将来念佛班也有,研读班也有,因为众生这个毛道信心不够,所以这个强弱之判就是说,你有一个强的缘,就是强有力的因缘,修行没有问题。师父就给你一个强有力的缘。有的人他的观点就是说,我在家里也可以修行,我不必来跟大家听经闻法,完了。自己跑到山上去住茅蓬,完了。没有这个强有力的缘,没有办法。你如果那么厉害我们就不用当法师了,红包换你来收,你一剃头跑到山上去修行,开玩笑。那法师人家十七年将近二十年的经教这种功夫,那白念的了。那就没有善知识了。这样一剃头就跑到山上去,自己修错都不知道,走错路都不知道,还自以为自己是对的,对不对?没有正知见吗。所以说修行,因就是你们,缘,那个缘还要看你们如何控制。所以选择师父,选择道场还是很重要的。虽然说每一个法师都是平等的,可是怎么样给我们这个强有力的缘,让我们这个果,就是成佛这个果报,很容易现前,那就要看自己的决定了。是不是?我没有要求诸位说一定跟着我,可是你来的话,我每天看,每天看,每天走过来就看,那个脸,我每次都到。死后应该跟他加持、加持,真的,每天都这样看,有的人说师父拜托你不要这样走,你这样走,我明明会写,看你来就抖光了,吓得都呆了。怎么会这个样子?所以这个缘有强弱之判,弱比较差了,判就是之别,这个外缘有强弱之判,是吧?果呢?就是结成、起相,如植物熟,如植物的成熟,迟早有时,就是迟跟早它有一个时间。但是这个果全看因跟缘了。果根本没有办法了。是不是?好,这个叫做直线的因果,我现在讲的,底下讲的就更深了,这个叫做直线的因果关系,因+缘=果,这是直线的。我们现在产生这个网状的,好了,诸位,这里刚好有一个书架,来看这里,如果这一点是因,这一点是缘,这一点就是果。对不对?所以网状的就是都有交叉性的每一个点,横跟直的交叉点,假设说我在一张纸画十条横线,然后画十条的直线,我们是不是可以从任何一个点可以到达另外一个点。每一个动点都是因,都是缘,都是什么?唉,对,对,我的学生还不错。这个丢死人了,还自己鼓掌。我在称赞你们,你们还自己鼓掌,笑死人了。出来说,慧律法师的学生很厚脸皮,称赞你们,你们应该说,没有,没有。笑死人了。这个意思就是说,你在因的里面,当下就是缘,当下就是果。譬如说,我现在,就师父的角度来说,就你们的角度来讲,就不一样了。你们想学佛是因,因为有讲堂,还有师父的缘,而你们发起这个道心,这是果。换句话说,因为我想讲这个课,你们想听这个课的缘,结果也是学佛,一样了。换句话说,你们的角度可以当做是因,也可以当做是缘,结果呢?在因加缘的每一个刹那间都产生果报,虽然我们现在没有成佛,可是每一个时空的交会点上,都认为它有一个果。所以说在《俱舍论》里面,在《唯识论》里面这个因缘果它没有一个很确定的定义。没有一个很肯定的哪个是因、哪个是缘、哪个是果,都没有。所以说,如果这样讲你还不了解的话,我们再举一个例子。譬如说一架飞机是由几十万件的零件组合的…
《大专佛学十四讲表》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