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專佛學十四講表▪P36

  ..續本文上一頁擊,甯可受人家的汙辱都不願出一個惡口去罵人,都不願這樣做,因爲他做的因果來滅我的罪,可是我這個惡口力量一散播出去,將來又會傷害到我自己。所以說在《華嚴經》裏面講,如果有人拿刀棍來殺我們的話,來打我們罵我們的話,我們也要禮謝他,我們菩薩不出一句惡口去傷害任何一個衆生,沒有恨,沒有怨,沒有任何對立的東西。所以說世間事有立它就有破,他攻擊你,你還手,你有立,他就有破,你破他,他再攻擊你,你攻擊他,他再攻擊你,這個就沒有辦法止盡,就不能進入一種解脫的狀態,絕對的領域。沒有辦法,永遠也沒有辦法。所以一個禅師他在解決事情,最大的解決就是不過問,不計較,連談都不談,就當作沒有事情發生,就是這麼了不起。有人對不起你,連看都不必看,不必解釋,不必去怎樣,你就用你的行爲,好好地表現自己,久了人家就認識你了。禅師就是這麼了不起。所以有的人問師父說,請問師父:開悟的聖者跟凡夫有什麼不同?開悟的人是不是要睡覺?開悟的人要不要吃飯?一樣吃飯呀。可是他吃飯的時候是在吃飯,你吃飯是打妄想。你睡覺是在做夢,他睡覺不做夢。禅師真的睡覺是在睡覺。是不是?吃飯是真的在吃飯。那吃飯跟睡覺跟人有什麼不一樣?那當然大不相同。一個開悟的祖師大德當然與世間人不一樣。他就像一塊海綿一樣,人拿一塊石頭,你丟的時候,會不會彈回來?不會彈回來。意思就是說他可以任你怎麼樣子的去對不起他,他都視若無睹,他證悟到空性,他證悟到緣起,他知道這個是生滅法的東西,你今天來攻擊,無論是怎樣子傷害到我,他知道這個有一天會過去的,對不對?他不會在動態的生滅法裏面去起一個念頭去執著它,産生一種得失的觀念,報複的觀念,所以這個禅師的偉大就是沒有恨,沒有愛,只有慈悲,大慈大悲,祖師只有四個字就是大慈大悲。他只想救度衆生,他沒有任何的恩怨,因爲有立就有破的東西,那我們就學習,就知道了。對不對?所以說學佛的人,一定要控製好這個因,控製這個因,一切做事情不管別人怎麼樣,我不能對不起衆生,就這樣子。這個是學佛的根本。講起來很難,如果諸位忍耐不住的話,可以發幾次脾氣再回去照照鏡子,有的人聽了師父講了以後,他很歡喜,回去以後發大脾氣,到改天見了師父就哭,我本來不想生氣,它就是一直發起脾氣來,我也都知道。我也都知道因緣性空,祖師的功夫,開悟的境界,師父你在說都很好,沒辦法,所以說,記住,理可頓悟,事須漸修,這個在理上來講,大家都會講,事須漸修,這個事相,所以記住這句是座右銘,修行是點滴的功夫,這一句話是名言,至理名言,這個修行不是談理論的,記住,在順境修行的人,永遠不能成佛,一定要有逆境,有人去磨練你,有人去毀謗你,有人攻擊你,有人持不同的反對的意見,是不是?他不惜一切的造這個惡業來成就你,如果說什麼人都順你,這個怎麼可能成佛?人家釋迦牟尼佛都有一個提婆達多,是不是?人家提婆達多還是菩薩化身的。因此,一個人修行,什麼都是希望別人順他,那這個人完了,常常在順境中的人是不堪一擊的人。絕對經不起一點打擊,所以記住,哲學家講一個人經過大風大浪的人,小風小浪對他就沒有作用。換句話說,他現在可以忍受一切的侮辱、攻擊,包括一切的傷害,他臨命終絕對可以自在的,這個保證可以放心的。對不對?他現在都可以忍受一切無中生有的攻擊、侮辱、傷害,他臨命終時絕對沒有問題,百分之一百的。這個大風大浪都見識過,那小風小浪怎麼會暈船呢?老船長了,是不是?所以你要記住,你要感謝給你逆境的人生,你永遠要感謝他,他給你成熟,這下你沒有敵人了,大家會點頭,遇上了,大家要忍耐啊。所以聖人偉大的地方,就在這個地方。聖人偉大的地方就是跟凡夫不一樣,凡夫是氣得咬牙切齒,聖人他視若無睹,他沒有感覺,沒有這種感覺。連動一個念頭去對治他都不要。是不是?了不起的聖者,看緣,這個緣有親因緣,就是強有力的緣,所緣緣、無間緣、增上緣,這個是助緣。就是疏力爲助,疏就是疏抄的疏,疏導的疏。親因緣是親力爲正,所緣緣、無間緣、增上緣是疏力 助,幫助的助,簡單講,就是說親因緣是正,所緣緣、無間緣、增上緣是助。換句話說,親力爲正,疏力爲助。所以緣的旁邊寫五個字緣有親疏之別,親疏之別。所謂親就是強有力的緣爲親,疏呢?就是有也可以支持,沒有也可以支持。意思就是最重要的是親因緣,親因緣簡單講就是我們的原動力,所緣緣就是我們攀緣的那個條件,無間緣就是常而非斷次弟無間相續而起,增上緣就是增加一點力量,諸法生時,不生障礙,我們用一個例子來講,底下一個如日水肥,底下有強弱之主判,就是這個緣。所以這個修行人的地方就是他自轉什麼?自轉因緣。這個世間人就是命運,命隨著一定的程式去流動變化,這個叫做命運,換句話說,命受著某一種固定的形式去運轉,這個叫做命運。學佛的人剛好顛倒,叫做運命,因爲他可以控製什麼?因緣果控製那個緣,他可以控製這個緣,他就改變他的命運,所以出家人去算命,算不准的。怎麼算都算不准,只有一種出家人可以算得准,就是一天到晚吃飯,也不早課也不晚課,你問他,他什麼都不知道。整天縫襪子,是不是?爲了叁餐,縫這個東西,縫這個東西,來過叁餐。沒有任何的修持,也不拜佛,也不用功經典,也不度衆生,那這個算命一算就准的,逃不過來的。爲什麼,你也沒有什麼強有力的修持,也不弘法利生,對不對?那你怎麼轉得過你的命運?絕對沒辦法,是不是?這個大修行人就像一部電腦,這個電腦的數字一天在輸入,輸進去的數目字是每天不同,對不對?出來的結果怎麼樣?當然不同了。是不是?所以說我們要記住,這個緣有強弱之判,所以說我將來要調查,要一生一世地跟師父的,誓死不退的。把名字寫出來。你百年後,你死亡的時候,我跟你加持,跟你回向,請這些菩薩共同跟你消災、回向,是不是?不過誰先死是不知道,誰先死是不知道。對不對?我將來要辦這個,就是永遠常隨師父的,我發一個證書,真的,我們常隨證,就是上課證,文殊講堂永遠的會員到死,這mark打出去以後的時候,住址、電話號碼、緊急狀態全部都列在我檔案裏面,輸入電腦,一號這個往生了,電腦一打出來,家住在哪裏?電話馬上緊急助念,真的哦。不過是要發願的,這個發願就是說不管外面怎麼樣子的,反正永遠都不退失信心的,人家撐說到底的,永遠不退失信心的,來。這是師父給你一個機會,將來我們要繳一下像,做那個身份證一樣的,姓名,文殊講堂,生死會員。生跟死都跟著師父的,佛陀在世叫做常隨衆,知道嗎?永不退道心的那個班也有,將來念佛班也有,研讀班也有,因爲衆生這個毛道信心不夠,所以這個強弱之判就是說,你有一個強的緣,就是強有力的因緣,修行沒有問題。師父就給你一個強有力的緣。有的人他的觀點就是說,我在家裏也可以修行,我不必來跟大家聽經聞法,完了。自己跑到山上去住茅蓬,完了。沒有這個強有力的緣,沒有辦法。你如果那麼厲害我們就不用當法師了,紅包換你來收,你一剃頭跑到山上去修行,開玩笑。那法師人家十七年將近二十年的經教這種功夫,那白念的了。那就沒有善知識了。這樣一剃頭就跑到山上去,自己修錯都不知道,走錯路都不知道,還自以爲自己是對的,對不對?沒有正知見嗎。所以說修行,因就是你們,緣,那個緣還要看你們如何控製。所以選擇師父,選擇道場還是很重要的。雖然說每一個法師都是平等的,可是怎麼樣給我們這個強有力的緣,讓我們這個果,就是成佛這個果報,很容易現前,那就要看自己的決定了。是不是?我沒有要求諸位說一定跟著我,可是你來的話,我每天看,每天看,每天走過來就看,那個臉,我每次都到。死後應該跟他加持、加持,真的,每天都這樣看,有的人說師父拜托你不要這樣走,你這樣走,我明明會寫,看你來就抖光了,嚇得都呆了。怎麼會這個樣子?所以這個緣有強弱之判,弱比較差了,判就是之別,這個外緣有強弱之判,是吧?果呢?就是結成、起相,如植物熟,如植物的成熟,遲早有時,就是遲跟早它有一個時間。但是這個果全看因跟緣了。果根本沒有辦法了。是不是?好,這個叫做直線的因果,我現在講的,底下講的就更深了,這個叫做直線的因果關系,因+緣=果,這是直線的。我們現在産生這個網狀的,好了,諸位,這裏剛好有一個書架,來看這裏,如果這一點是因,這一點是緣,這一點就是果。對不對?所以網狀的就是都有交叉性的每一個點,橫跟直的交叉點,假設說我在一張紙畫十條橫線,然後畫十條的直線,我們是不是可以從任何一個點可以到達另外一個點。每一個動點都是因,都是緣,都是什麼?唉,對,對,我的學生還不錯。這個丟死人了,還自己鼓掌。我在稱贊你們,你們還自己鼓掌,笑死人了。出來說,慧律法師的學生很厚臉皮,稱贊你們,你們應該說,沒有,沒有。笑死人了。這個意思就是說,你在因的裏面,當下就是緣,當下就是果。譬如說,我現在,就師父的角度來說,就你們的角度來講,就不一樣了。你們想學佛是因,因爲有講堂,還有師父的緣,而你們發起這個道心,這是果。換句話說,因爲我想講這個課,你們想聽這個課的緣,結果也是學佛,一樣了。換句話說,你們的角度可以當做是因,也可以當做是緣,結果呢?在因加緣的每一個刹那間都産生果報,雖然我們現在沒有成佛,可是每一個時空的交會點上,都認爲它有一個果。所以說在《俱舍論》裏面,在《唯識論》裏面這個因緣果它沒有一個很確定的定義。沒有一個很肯定的哪個是因、哪個是緣、哪個是果,都沒有。所以說,如果這樣講你還不了解的話,我們再舉一個例子。譬如說一架飛機是由幾十萬件的零件組合的…

《大專佛學十四講表》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什麼是佛法?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