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说各识对境、行相胜故。什么叫做各识对境呢?前五识的这个境界,它的受性最强感受性最强,第六意识的想最强,第七意识的造作最强,第八意识的包容性最强。就是各识对境。行相胜故,行相就是相应,前五识与受相应,第六意识与想相应,第七意识与行相应,第八意识跟识相应。那这个意思是说不只是前五识有领受,六、七、八也有受。就第六意识一讲它是想,但是受、行、识也有,就第七意识来讲,它是行,但是受、想、识也有这种能力,只是比较微细而已力量不强。就第八意识来讲它可以安上一切的种子,了别一切的三类的诸法性境,但是前七识你都可以讲是识,也可以讲受想行识统统可以。换句话说,就强烈的功能作用,又分受想行识,就强弱各有作用统统包括受想行识统统有。再来,五蕴,身:色(众微聚),聚集了很多微细的东西所聚合的称为色,心:受(前五识)、想(意识)、行(末那)、识(阿赖耶)。因为这个都很多牵涉到唯识,所以我们明年要开唯识,十四讲表讲完了,我们一定要开唯识,要深入大藏经里面不开唯识学没有办法。所以我们把成绩不好的,全部删掉。我在考虑明年是不是录取五十个,五十个就好,男的五十个,女的五十个,程度要好,我们要发唯识的教材,那个资料就更多,考试就更紧。看看,看你们的表现,有的人会怕很没有意思。当老师的人最讨厌的就是请假,看看请假,请假了三个,最讨厌的就是请假,本来位置安排在前面的,他就拚命地请假,人家我都不请假了他请假,你看我没有请过假,你看我每一堂都到,我没有请假,哪像你们都请假,不过你们要赚钱的,要供养师父,讲得很好听。师父我请假是为了赚钱供养你,好乖好乖。
从右边看过去,一羊毛七分之为兔毛尘,羊毛最尖端的把它劈成七分就像兔毛那么微细,再七分为水尘,我们所谓电子质子、中子的H2O的那一种,水尘七分为金尘,金尘就像颗粒微子比H2O电子质子更小的,那就是所谓的微中子,微中子。那么再七分就是Z粒子,七分就是所谓Z粒子W粒子,这个是物理学里面讲的,再七分为色聚微,那就更小了。色聚微七分名极微之微,不可更分。就是很难很难以人类的眼睛,科学可能还没有办法。实极微名最极微天眼可见。那么这个就会讲到好多好几度的空间,我们的化学元素现在只有一八百零个,我们现在发现只有一百零九个,到九十几的话全部要用放射性才能看得到,那么而且它所逗留的时间都是五千分之一秒钟,所谓放射性的东西都是五千分之一秒钟。以我们现在的能力确实有办法,但是却没有办法让它长时间地逗留。那么它只有加速器让它碰撞,使这个电子质子正负电重新再排,那么才有办法产生非常微细的东西,那么这个世间里面没有发现的元素,我们至少讲有六千个元素,换句话我们发现的只有一百零八个,那么这个在三度空间里面来讲可以发现到这样子,要是说有四度空间、五度空间、六度空间、七度空间、八度空间一直无量延伸,这个就不是人类所能够去理解的。就像电视台发射出来的电波、光波、声波,我们一放电视就能够接收得到,可是我们在虚空当中却看不到什么东西。什么都没有看得到。那么我们因为生存的空间不一样,两度空间的人没有办法了解三度空间,而三度空间的没有办法了解四度空间的,而四度空间的没有办法了解五度空间的一样的,所谓六道轮回天的不一样,二十八层天,正因为我们所接触到的这个空间的交错点不一样,所以在空间的接触点不一样,在偶尔也会看得到,偶尔。偶尔你会看得到天人,那是必须在某一种投射的角度就像菱镜一样的,经过的曲线折射过去以后可以让你看得到。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人工作工作太累了,工作很累的时候,他种田、种田、种田很累的时候,他才在树下里面打盹,旁边种子很多的莲花有藕,莲藕,一下子叮叮当当地好象战车一样的牛马很多的,很多的几百万大军都跑到那个什么藕孔里面,那么小的一个孔莲藕的那个孔,全部都装进去,他这个看得清清楚楚的。他把看得境界告诉隔壁的人,隔壁的说你乱讲那有百万大军跑到一个莲藕的孔里边,讲这个鬼相信这事情。他说我真的看得到,我真的看得到。那个就是在某一种几度空间转化的那刹那之间知道吗?就看到了。所以有人看到鬼有人就看不到。那么再来,那么这个事情就没有办法了,当今有一个智者有一个觉者我们去请教是佛陀。佛陀会帮我们解答这个答案,他们就到佛陀的前面下跪顶礼然后右绕三匝跪着请佛开示。礼请无上的大觉尊,请替我们开示,我当时看到的是不是虚妄?世尊微笑答说:不是不是,那个是阿修罗跟天人玉皇大帝打战,打输了没地方躲躲到那个藕孔里面。你看所以说那个百万大军可以躲在一个莲藕孔里面,老夫子你有没有想过这几度空间的交换有多不可思议的事情?这个经典里面还是记载得很清楚的。所以说你到郊区外不要随便小便就是,刚好人家那个鬼神在那边打坐,咚,咚。。。我在这儿用功修行。所以我们到荒郊野外去的时候要三弹指,老娘要小便了很辣的,因为脾气不好,脾气不好的人小便都很辣,你闪开一下。所以我们比丘、比丘尼要上厕所都必须三弹指,就是要先请那些鬼神暂时要吃东西停一下,我先解决真的。所以我们从科学的角度来讲,这个宇宙当中充满着种种的几度空间的不一样,就像菱镜的折射,我们太阳光透过菱镜的折射,你会看到什么?几个色彩?红、橙。。。这个光射过来直射你能不能看到?看不到。所以你必须从哪一个角度可以看到?从折射对不对?透过菱镜折射可以看到色彩,这样的观念听得清楚吧!意思就是说这个宇宙当中有无量的空间,而不是人类所能理解的,所以高度的空间像我们所讲的天人有二十八层天,这个就是讲有几千万个生活的空间不一样,所以说他们要变化成人的时候,所能领受的,变成你人所能感受的,所以就像释迦牟尼佛要入涅槃天界突然狂风暴雨,天人同悲,人家就问这是为什么?圣者讲这是无色界天。连身体都没有了,他感触天人的导师佛要入涅槃了,世界都没有阳光了,大家都是盲目了,就是没有一个人天导师了,所以无色界的众生他伤心、他痛苦,可是因为没有身体下大雨刮风让你感觉到。让你欲界的众生感受到不可思议的力量,所以高度的空间要跟低度的空间转,它一定要透过某一种形式,譬如说你看人家扶鸾,那个神来附身,神祂直接跟一个平常人,祂没有办法讲话对不对?可是跟另外一个人他这个灵通了,祂就会借他的身体起来跟你讲话。所以几度空间的转必须透过某一种形式,但是就是不知道任何。。。有任何的形式都存在,因此佛讲的这个色聚微七分,极微之微,不可更分,所以实极微名最极微天眼可见。那个是绝对存在的,希望你用科学的头脑冷静的智慧去分辨就知道这个不是迷信。色聚微及极微之微名假极微天眼亦不可见,连极微都是假的就假极微。
翻过来十八页,第一行,色蕴:即质碍也,凡有形质,有障碍者皆为色,远指世界一切万物为外色,近指一切四大肉体为内色,乃至虚空皆概括于色法之中,概言之有三种:(一)可见可对之色,如颜色—青、黄、赤、白等之显色,形状长短,方、圆之形色,事实上不是以是有形状的,但是它方便讲色,动作取舍屈伸等之表色,弯腰、驼背、坐着、站着,这个也是形色、表色,此皆有其形质,眼可见故谓之可见可对之色。(二)不可见可对之色,如声、香、味,它虽然无法以眼见之然耳鼻舌,皆可察觉,故谓之不可见可对之色。(三)不可见无可对之色,又名无表色,吾人意识虽分别明了,而却无可表对者,故云无表。二、受蕴,我们先看括弧色蕴的最后,刚刚没有讲完,虽无所表示而于所缘境执着不忘,故谓之色,即指第六法尘,即不可以眼见,又不可以耳、鼻、舌接触之,故谓之不可见无可对之色。前面所述,仅以吾人地水火风四原素构成之色身而言。这个念一遍大家印象就很深。色蕴,受就是领纳之意,亦即对境承受而承受事物之心之作用者,谓内之五根,对外之五尘而起。五识去领纳一切境界。受顺境曰乐受,则能引起贪心,受逆境曰苦受,则能引起嗔心,受不乐不苦境曰中庸受,则能引起痴心。愚痴就是没有智慧去分辨它,叫愚痴。不苦不乐这个叫做舍受,这个叫做痴。你平常没有觉悟到它。以上所言皆为受,即指前五识,因受蕴受力偏强之故,本来受蕴具足六受,通于六识,今欲以四蕴分配八识,故文中阐明五受,将法尘一受摄于想蕴之内,又在眼等五识领纳在眼等领纳逆境时谓之苦受。若在意识领纳者,则谓之忧受,顺境时谓之乐受。如在意识领纳者谓之喜受,苦乐二受弱,属前五认所摄,因前五识想力弱之故,忧喜二受强属第六识摄。意思简单讲就是前五识的领受力比较强,第六意识的喜受力比较强,因六识想力强之故也。所以喜跟忧属于第六意识,那么受是属于前五识。三、想蕴:想即想像之意,即对境而想像事物之心之作用者,谓对于已受境界重加分别想像,名之回想。四、行蕴:行即迁流造作之意,常缘往今未来一切善恶之心作用者,前灭后生,念念不息,故曰行。指第七识意根。五、识蕴:识分辨之意,体则八识心王,即对境而分辨知事物之心之本体者,能了别诸识性境,性境就是真实境,不经过推测的境界。执持一切种子,及一期寿命,指第八阿赖耶识,八识体包宇宙周遍万有,所谓地水火风皆含藏识即此理也,执持全身,若无八识见分映于诸根则前七识皆无分辨之功能矣。一般东洋哲学家及西洋哲学家、心理学家、灵魂学家、伦理学家、一切科学家,唯明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本书则已明八识矣。若欲知宇宙奥妙之真象,则须明八识。所以我说唯识学很重要,就是这样子。总之:色为物质之一切现象,受等四者为精神之一种作用,受即与尘境接触所产生之感觉,有苦受、乐受,想即取境分辨之知觉也,…
《大专佛学十四讲表》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