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行有造作思虑之作用,识为统一前四者之力用。左边,是故不觉动心即第八识。不觉动心:把笔画起来写个:无明心动,因为我们无明动到这个念头,就产生了第八意识,无明的底下必须要写四个字就是生相无明,生一切现象的无明,最微细的无明,是故不觉动心即第八识。唯了诸识性境为一切善恶种子所依,一切善恶造作的种子全部落进去。所以你生生世世有结了一切的善缘也有结了一切恶缘,结了恶缘今生今世他就要报复你,结了善缘今生今世他就要支持你,我们人生生世世造作的,一生一世都可以显现得出来,这个人有很多人支持,就有很多人会帮他,这个人有好多人尊重他,就有好多人抵抗他,为什么?因为善恶的种子都有,包括释迦牟尼佛离不开这个因果的事情,所以对于恶事我们要认命,对于善境我们要无所住,这样摆平我们的善恶,非善非恶即是我们的本性,不思善不思恶当下清清净净。无所住生其心是我们的本性,了解我们的本性我们的八识田中全部化成无量的妙用,本来是无量的执着,这一念与本性相应,就化成无量的妙用。识蕴就是认识、了别,此心之动相即第七识(意根),第七意识的意根就是执第八识为我念念不停。把笔拿起来,如同戴上墨镜一片漆黑,意思就是第八意识被第七意识卡到,本来没有我执、法执,被第七意识卡到了,就染有我、法二执,染污的染。意根的旁边写个作为第六意识的依靠名为意根。再讲一遍,第七意识就如同戴上墨镜,因为把第八意识清净的心里面整个染成这个是我,这个是我,我执跟法执第七意识。那么意根就是第六意识的根本,执第八识为我念念不停。行蕴就是意志、造作,动即取境即是第六识,分别五尘缘影之妄想,什么叫做缘影呢?因为这五尘本来就是虚妄的,那么这五尘攀缘以后就落入这个影像了,然后这个影像里面起这个妄想,这个当然就是缘影之妄想了,想蕴就是观念、想像,有的人想像力很丰富,看到了白雪公主,就自己喜欢一个白马王子,自己看到电视就假设我就是他他就是我,看到世界选美小姐的时候,她这个三围七十八、九十六、七十八,就想说这身材实在是太漂亮了,哪天我也去选,看到了亚兰德鸟长得这么英俊,亚兰德鸟是我们同学叫的,不是我叫的,我说亚兰德伦,他说不是他说亚兰德鸟,这亚兰德鸟长得不错,就想说这帅哥,看到这影片007。所以说我们人很容易幻想,就是第六意识。那么这个作家常常把琼瑶的小说改编成电影,那么在两个钟头以内必须要把它演完,必须要有个结果,这年轻的男女一看完,他两个钟头也有一个结果了,就是赶快去办事情,去办结婚。赶快去像电影一样的追,爱情长跑,什么什么在两个钟头演完了,在动乱的悲剧当中化成喜剧了到最后结婚了,念国中的小鬼他看到他不知道这一幕电影拍了一、两年,他因为这两个钟头赶快跑去结婚了,想像力太丰富了,结果在没有成熟之下就下陷了,结婚以后就生孩子了,孩子怎么样?小孩子生小孩子,一个十六一个十五,两个就生小孩子,小孩子生小孩子。这下惨了,没有经济能力,思想不成熟,身心不成熟,后来他就说琼瑶的小说不好玩,对不对他就是这样子,所以说我们很容易受电影所迷惑,你像那个小孩子的时候,他看到这个ET,回来就扮演这个ET,看那个枪战的回来就跟他爸爸、妈妈咻、咻。。。小鬼咻整天搞什么东西?吵得他爸爸、妈妈不能睡觉,咻、咻就这样,看了成龙以后他就蛇形刁手。人是一种模仿的动物,所以你们爸爸、妈妈要小心,不要做坏模样给人家看,尤其结过婚的,晚上睡觉门要关好,小孩子看到不懂事对不对?小孩子很容易模仿,想像,连小孩子的第六意识都非常的强。能取见分即是前五识,五根中之五识领纳五尘之现境,受蕴就是感情、领纳,五根中的五识领纳了五尘的现境就是受蕴,感情、领纳,所以我们有识、行、想、受,这是时间,在时间的底下写个心法,这个就是心法,所以时间是由心去幻化出来的,它本来是不存在的,所取相分即是五根(眼、耳、鼻、舌、身之五根),五尘(色、声、香、味、触之五尘),色蕴:生现、体像,就是现在所产生的这个影像,就是空间。五蕴表,色:即人身之四大,五根为内色,世间五尘为外色。受:五根之五识领纳五尘之现境,即前五识。想:分别五尘缘影之妄想,即第六意识。行:第八意识见分为我,见分就是精神,动一个念头产生一个我执,所以精神作用,本来第八意识是物质跟精神一体的,动一个念头他去执着,念念不息,即第七识意根。识:唯了诸识性境为一切善恶种子所依,即第八识。
第十九页,五阴-总-身、心,把笔拿起来,根本似,就像根本地狱一样的,根本地狱一样的最痛苦的地方,身跟心的烦恼,分-色、受、想、行、识,分开来就是五蕴,游增似,就是游增地狱,就是在根本地狱的旁边。六尘、六根、六识,就像孤独地狱,把它分开来讲它有个别的作用,也是很苦。孤独似,孤独就是像山林、水边、古庙,好像是这些人的眼睛看不到,但是在那个地方是很痛苦的地方,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为什么讲尘呢?分染污我们的清净心,就像灰尘一样,所以这个色声香味触法就像灰尘会染污我们,六根呢?为什么讲根呢?会增长我们的生死,眼耳鼻舌身意是造业的地方所以叫六根。为什么讲根呢?是使我们的生死继续成长叫做六根。六识就是分别的地方,看听嗅尝受念,这个就是六识,合起来十八界。十八界就是包括天地万物、宇宙,产生万有定理:一心真如法界一相,真如法界一相有理性、事相,理性就是我们所讲的时间,事相就是我们所讲的空间,种子-动心、变念、化境,所谓的八识。唯了诸识性境为一切善恶种子所依,唯了诸识就是了,唯了诸识总共有八识,了解前面的七识就是唯了诸识。性境就是真实之境,为一切善恶种子所依,认识了别。种子加原因,第八意识有无量的善恶种子,有实实在在的境界,性境就是我们所讲的器界,性境真实之境它认识又了别,七识就是我们所讲的原因,原因是生意,本来是无所着的,本来这个种子是放在那个地方的,而你无缘无故你去动一个念头,生意就(显思)思想就产生了,就产生主观跟客观,我执跟法执,染污跟清净,男女、天地、黑白,这些对立的意识形态,这些意识状态就会去造业了,执第八识为我念念不停,就是意志造作。所谓的行,认识了别是识,意志造作是行,诸缘-现想,现在去动一个念头去想想看。成计:就变成内心的一种计度、依据,成计就变成内心的一种依据,计划要做什么做什么,作业,就开始产生种种的业了。六识:分别五尘缘影之妄想,虚妄不实的,境界本来就是不实的,接触也是不实的,想像也是不实的,继续去造作就是这个,虚妄的世间里面去造作,当然就是更痛苦了。观念想像,结果-受感-五识-五根中之五识领纳五尘之现境,眼耳鼻舌身领纳色声香味触感情领纳,感受所来的,就是唯八识所变之色,八识所变的色法我刚刚不是讲过说根身、器界、种子,第八意识有八种最大重要的就是根身,第八意识因为我们造业造业在微细的造业里面有这个动能存在,我们到今天能量消失了,变成怎么样,我们这个色身来受苦。第八意识会变出我们的根身,因为我们有种子造业,业力的存在,力就产生了一种能量消失了,就变成一种色法就存在。就像这个水,水气凝结了就变成水就让你喝,有种种的作用又可以结冰,我们一个人造业第八意识就像放着一股无限的能量,这个能量受苦了就慢慢地变化,变化成一个有质碍的色身出来叫做根身,再来就变现出器界,就是我们所讲的依报,那么这个依报就是我们身体也是,依报也是,统统是色法。所以唯八识所变之色,那么第八意识还有一个种子,种子就是孕育在八识里面的强有力的能量energy,五根人身、眼耳鼻舌身,五尘世界,色声香味触。五根的人身是眼、耳、鼻、舌、身,五尘的世界是色、声、香、味、触,生物形体、太虚万物-色,所以时间是理性的,空间是事相的,时间跟空间就构成一个宇宙。
再来五蕴本空,它这里讲五蕴的空怎么空法呢?见不仗根,色蕴空。就是当你看东西的时候,你不用眼根看,就是你的眼根当中你要透露出一种不执着的本性,由不执着取代那些分别执着的东西就是见不仗根,见不仗根仗什么?仗性,色蕴空当下观空,色蕴本来就空,对境无心,受蕴空,对这境界不起心不动念,所有感受都是空,知而无知,知道跟不知道一样,清清楚楚,但是不执着。想蕴空,心心无染,行蕴空,每一个念头都不去染着它,不去执着它,真心常住,识蕴空。所以心心无染,行蕴空,真心常住,识蕴空。了即五蕴当体即是真如(佛),五蕴本来就是佛。一、转色蕴成法身德,佛身无边。相好万德庄严,悉由转色蕴而成的。二、转受蕴成解脱德,谓佛有无量广大,自在法乐悉由转受蕴而成的。三、转想蕴成解脱德,谓佛有无碍智辩,说法自在悉由转想蕴而成的。所以一个大智慧大聪明的人,他的妄想就少。有大辩才的人为什么?他了解说法自在,因为他不打妄想,妄想是计度世间,说法要通达出世法。四、转行蕴成解脱德,谓佛神通变现,以清净法摄化众生令得自在悉由转行蕴而成的。五、转识蕴成般若德,谓佛之三智圆具,对于一切诸法,无不通达自在,都由转识蕴而成的,这就是转五蕴成三德的道理,属大乘菩萨所证的境界,故云转五蕴成三德为之行深般若波罗密。净土三乐:无苦苦—有乐中乐,无爱欲染,为享清净无累之乐。无坏苦—不变坏乐,清虚之身,莲花托质无碍之乐。太好了,极乐世界,我今生今世出家,这样子发大心来普度众生,最终的目的所有的功德,都是要往生极乐世界,我不会再来我也不想再来,我像阿弥陀佛的能力,我就会再来,我们不敢惹娑婆世界的众生,没有的事情说是真的,真的我感触很多,真的这娑婆世界释迦牟…
《大专佛学十四讲表》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