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的中间写个成就,成就的分别事识,意思就是说无明最外面画一个弧度所起爱见薰习,再来分别事识薰习这一条弧度,中间写两个成就。所起爱见薰习成就分别事识。所以有个前六识。那么我们刚刚妄心画出来的一个意薰习,就是右上角,诸菩萨发心勇猛速趣涅槃,叫做意薰习。这个考试叫你们画,你们画得出来吗?不会,不会还是要考。这样有没有问题听得懂吗?听不懂,老夫子再解释一下,你要注意听。你一定要注意听。真如就是清净的法,起一个念头就变成无明,无明就是一切染法的根本,所以叫做染因。无明再产生就是妄想,妄想就是我们所讲的业识。这个业识再来就会幻化出种种的境界出来,境界就是六尘。那么真如有种种的薰习,所谓薰习就是真如的力量而产生一分功力大家就想修行,所以想修行的也许由真如产生,也许由妄心产生。如果由真如产生的就是自体薰习就是本有的能力,它会令众生厌生死苦,还有用薰习就是我们的真如有一种力量作用,它会清净我们的三业,作为控制众生外在的缘,众生外缘的力量。再来,妄心画到上面有一个意薰习,就是意识的薰习,意识的薰习就是诸菩萨他发心勇猛速趣涅槃,就是意识虽然是妄心但是这也是了不起,妄心再画一行出去就是分别事识薰习,那个是凡夫、二乘人,所以说意薰习是菩萨,分别事识薰习是凡夫、二乘人。所以愿生死随业力所能随力量所能以渐趣向无上道。意思就是说意薰习是菩萨发自于妄心速趣涅槃,那么分别事识薰习是二乘人依妄心发这个愿生死苦,随力所能趣向无上道,所以分别事识薰习、用薰习共同就是修行,那画一杠下来就是通达佛性,就成佛道。佛性两种力量可以明心见性成佛,哪两种力量?本性住种就是本来先天性我们就有这种觉悟的能力,然后再加上后天的习所成种,后天性的修行也会产生佛性的力量明心见性。
再来,无明,无明的底下有个根本薰习、所起爱见薰习。根本薰习就是很微细只能菩萨才能觉悟。所起爱见薰习是凡夫。所以根本薰习就是因为无明太微细了,这些菩萨微细的法执还没有断。所起爱见薰习就是我执没有断,所以所起爱见薰习就会绕到分别意识,根本薰习主绕到来就是相续识,相续就是连续的执着,智识就是连续的分别,现识就是影现一些境界的产生,转识就是一切的精神微细的作用,转识跟现识的中间还有一个末那识,就是转识跟现识都是第七意识的作用。业识就是我们所讲的最微细、最微细的、最微细的。所以说由妄心画出来有一个业识根本薰习,业识就是微细的惑,然后束缚着菩萨跟罗汉,菩萨跟罗汉束缚着,那么增长分别事识薰习必须由妄心画一条线,连接到增长分别事识就是凡夫的系缚。凡夫就是分别,凡夫的是,妄心是这样子。
再来境界就是六尘,境界有两种力量,一种是增长念薰习,一个是增长取薰习。增长念薰习就是业识、转识、现识、智识、相续识,这个境界支持着增长取薰习,增加这个执着的薰习就会归来,就是前六识(分别事识),前六识就是我们所讲的分别事识,分别事识一杠画上去,就是统统包括在内,业识、转识、现识、智识、相续识再画一杠,所以中间有一个阿赖耶识,就是包括一切真如、无明、妄心、境界统统在一起。听不懂明年当掉再来。听不懂我也没有办法了,没有一个法师这样慈悲已经讲得快烂掉了,嘴巴快烂掉了,你还听不懂没有办法。这么简单的听不懂,你们报A班的都是很有程度的对不对?程度都比师父高,怎么会听不懂呢?
再来,轮回心,慈再详细要解,所谓心动念变境。1、不觉心动,名为无明业相(动心)。我们一个人不觉悟心动,不觉悟这个心在动那就是无明的业相,觉则不动,动则有苦,果不离因。你觉悟的话它就不动,不会随着转动清净自居。动则有苦,我们所有的苦都是什么?都是动念来的。你不动念你怎么会恨人家呢?你不动念你怎么会贪呢?你不动念你怎么会嗔呢?你不动念你怎么会不满呢?所以这一句话就是至理名言,动则有苦记住。只要你有起心动念,你就会有苦逃不掉的。果不离因,就是这个果报不离我们这个因。2、依心动,故生能见相。依我们的跳动这微细的动,这不是心脏不要弄错,你不要依心脏在动,那是微细的执着的意思,叫做依心动。所以故生能见相,就产生精神作用。变念,若不动,则不起能见,对嘛!你不妄想你不动的话,你就不会起念。3、依能见,故现境界相(化境)。若离见者,则无境界。如果你离开这些起心动念的见,那境界一切对你都没有作用了。一个人心如如不动,什么境界也没有用是不是?4、依境界,故能生智相(生意)。依于境界,心起分别爱不爱,就是依照境界所以生这个智相,就是分别。5、依智相,故生相续相(显思),依智故生其苦乐,觉心起念,相应不断。觉悟心在起念,就相应不断。你就发现这个念头统统没有办法。所以觉心起念的意思就是变成无明,我们本来觉悟的心起种种的念,觉心起念不是觉悟心 起这个念你要弄清楚,所谓觉心起念就是变成无明的意思。依智就是依分别所以生这个苦乐,觉悟的心起这个动念就被它盖住了,盖住了就相续不断,所以叫做相续相。6、依相续相,故起执取相(现想),依于相续,缘念境界,住持苦乐,心起着故。7、依执取,故计名字相(成计)。依照执着所以计这个名字,计什么?依于妄执,分别假名字相,名字都是假的,所以妄想执着。8、依计名字,故起业相(作业)。依计名字,取着不休,造种业故。依照这个名字取着不休,所以诸位同学我们要放下这些假相,这些不实在的虚妄的执着,不实在的东西,依计名字,取着不休,造种业故。9、依起业,故业系苦相(受感)。你造业你当然就是要受苦了。依业受果,不自在故皆依不觉本来一心,性净明体,恶业无尽。故惑、业、苦三道,无始无终流转生死无尽。当知无明能生一切染法,一切染法,皆不觉相。无明不觉生三细(八识-动心、变念、化境)。
二十四页、十二因缘法义表解。一、无明,什么是无明呢?无明就是不知,不知就是不知内外,内知内不净吗。外呢?就天灾人祸。不知内外是痛苦的,烦恼无量、灾难无量。一下山崩、一下子龙卷风、飓风。你看那个美国南部的什么州,一下子龙卷风来,那个几百栋的房子一下子就没有了,还死了好几个。整个那个汽车龙卷风起来汽车整个就翻了,速度太快了高达二百多公里,二百多公里的龙卷风,不得了。不知内外,不知业报,是不是?现在已经受苦了,他还不知道。不知因果,不知善恶,不知罪福,不知染净。什么是染呢?六道轮回是染。什么是净呢?十方的净土是清净的。不知三世果报,不知六道轮回。不知三界火宅,痛苦不堪。不知佛法僧,连听都没听过什么叫僧?佛、法、僧三宝。也不知苦乐,不知缘生缘灭。一切愚昧,不自觉。没有听到佛法的都是这样子。你知道什么叫人生,什么叫宇宙,什么苦乐,他根本不知道。一天到晚就是想找这个快乐。痴暗无知,长夜大冥。长夜大冥就是无始劫以来统统就是无明。烦恼众生,是名无明。简单讲无明就是没有智慧,没有智慧,他什么都不知道。听到人家修行他毁谤、毁谤。看到人家贤能毁谤,看到有成就毁谤,有钱毁谤,不满政府毁谤,世界上只有一种人不毁谤的,就是圣人。圣人不会毁谤人家。凡是恶业的众生不毁谤好像不能显示自己的存在。人家有名也毁谤,人家有利也毁谤,人家有成就也毁谤,统统是在造业。无明缘行。二、行-三行,行的旁边写造作的意思,就是造业的意思。意行-从内心趣于外境谓之心行。意就是我们的意志,我们的意念,口行,就是骂人、恶口,无中生有的妄语、毁谤,这个口业是所有业里面最重、最重的就是口业。口业,所有的业里面口业是最重的,挑拨离间,所以杀人不见血就是口业,为什么叫杀人不见血呢?在你这边讲两三句坏话,人家没有这么坏,在他那边又讲两三句坏话,两个人就厮杀了。你在旁边讲的。你怎么讲他?后来查出来,我没讲,你误会我的意思了。然后又翻口供了。去死好了,这种人真的。讲话又不老实,这种人比比皆是、比比皆是。身行就是杀、盗、淫。杀人、放火、偷盗、邪淫,这个就是身行。那么身口意加起来就是十恶业。从有为法因缘集起为外行,行乃造作的意思。三、识-八识,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依眼根而起了别色尘者,眼根对色法起分别叫做眼识。您们把笔拿起来,眼识这个识,耳识的识,鼻识的识,这个识写两个字就是分别,然后在底下依眼根,根在旁边写四个字就增长生死名为根。增加我们的生老病死。再底下尘,染污清净的内心名为尘。所以根、尘、识有不同的意思,识就是了别、分别的意思,根就是增长生死,我们这个生死就是靠着这个眼根、耳根、舌根、身根、意根去造业。色尘能染污我们的清净内在名为尘,这个是尘。耳识,依耳根而起了别声尘者。鼻识,以鼻根而起了别气尘者,舌识,依舌根而起了别味尘者,身尘,依身根而起了别触尘者,意识,依意根而起了别法尘者。法尘就是落谢的影子,色尘所落谢下来在第六意识的影子名为法尘。就是半分色法,半分心法。第七末那识,依第八识之见分,为所缘而起思量,为我法二执之根本。意思就是第八意识本来不分别的,它只起种种的根身器界种子,可是第七意识强加分别。简单讲第七意识就是戴一付太阳眼镜,把一切的我跟法,清净的我,清净的宇宙全部抹黑掉,通过第七意识的东西,没有一样好东西,就是执着。简单讲就是一种我执。所以说《金刚经》里面讲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果你看到种种的相,而悟到那个非相就是空性,那你就见到实相。因为没有一样是实体的东西,没有是实在的。换句话说,所有的主观意识就是什么?就是第七意识。所有的对立来自于什么?来自于第七意识。所有的痛苦、烦恼来自什么?第六意识的分…
《大专佛学十四讲表》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