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四十二章经▪P20

  ..续本文上一页视无上乘,如梦金帛〗金帛,〖视佛道,如眼前华〗这个花一晃就过去了,〖视禅定,如须弥柱〗就是不变,佛说禅定就不会动摇,须弥柱就是不动摇的意思,永远不动摇。不像我们现在的禅定,在某一种状态我们才有定,在另外一个状态呢?就定不下来了,放不下了,〖视涅槃,如昼夕窹〗昼夕窹就是视涅槃就是白天晚上那一刹那,窹就是醒过来的那一刹那,醒过来的一刹那,视涅槃就是那一刹那它就是涅槃。表示佛生死等同一体的意思,如昼夕窹,〖视倒正〗什么是真理?什么是颠倒?〖如六龙舞〗这个要注意一下,六龙舞这个要写一下,六龙舞就是龙的身体不动,只是头尾交换的舞动,再讲一遍,龙身体不动,龙的身体不动,只是头尾交换的舞动,此为表法的,乃是比喻法性的本体不变不动,而作用则可随诸因缘而有所变化、变动。再讲一遍,龙的身体不动,只是头尾交换的舞动,舞动而已,这是表法的,这是比喻什么?比喻法性不生、不灭、不动、不变,但是它的作用可以随因缘而有所变化叫做六龙舞,六龙舞。为了这个还去问老法师,还问老法师。我们法真还帮师父查资料,去问老法师。所以说你们听得很轻松,我们查资料是查得很辛苦。〖视平等,如一真地〗说平等就像一真地,〖视兴化,如四时木〗四时:春、夏、秋、冬,春、夏、秋、冬。〖此第四十二章结明佛眼等观一切诸法,所以破众生之法执也,人间一百年不过忉利天一昼夜,娑婆一大劫不过极乐世界一昼夜〗这个出自《华严经》,娑婆一大劫不过极乐世界一昼夜,这个出自《华严经》,我们诵《华严经》都有诵到这个,〖则王侯荣贵与过隙尘何异?〗王侯荣贵,这些王公大臣跟过隙之尘没有什么两样,〖诸天器皿,纯是七宝,极乐国地,黄金所成,弥勒成佛道时,此地亦皆瑠璃,况金玉瓦砾等是四微所成〗四微就是色、香、味、触、色微、香微、味微、触微;色、香、味、触叫做四微,我们称四大叫做地、水、火、风,四微就是色、香、味、触,四大加四微叫做八法,这是一个常识要注意。何况金玉瓦砾等是四微所成,就是色、香、味、触。〖何足重哉?〗这不值得我们这样珍惜的,〖服虽纨素不过蔽形〗我们所穿的衣服那么好不过是蔽形,蔽形就是遮掩这个身体而已,遮蔽我们这个身体,〖苟可遮羞〗苟就是假使,假使能够遮住我们的羞耻,〖敝帛何害?〗差的衣服有什么害呢?〖大千界亦是惟心一诃子亦是惟心,观相元妄故于是中横计大小〗横计就是永远的,说这是大这是小,众生:总统比较大,我们平民比较小,那有什么大小的东西,〖观性元真变大千之心非大非多,变诃子之心非小非少也,阿耨达池水与涂足油此例可知〗六十九页第六行第四个字,〖「方便门」者〗今天从这里开始,「方便门」者,〖诸佛所设三乘五乘七九诸方便也〗三乘就是声闻乘、缘觉乘跟菩萨乘,五乘呢?加一个人乘跟天乘,人乘跟天乘,这个一般人比较知道。那么这个七九不是七十九,是七跟九,七方便跟九方便,七方便、九方便稍微要写一下。先说七方便,七方便位按照道理是七方便位,根据天台宗来讲它是讲第一个叫做五停心观,五停心观第一个位。第二个位呢?叫做别相念住,别相念住,别相念。第三叫做总相念住,总相念住。那么再来就是煖顶忍世第一,四个阶位。煖法、顶法、忍法、世第一法,这个过去都有讲过了,所以方便讲一下。七方便位,什么叫七方便位呢?意思是说声闻入见道以前之七位,又称七方便位或者是七贤位或者是七加行位,也可以叫做七加行位或者是七方便位,都可以。五停心观、第二别相念住、第三总相念住、第四煖法、第五顶法、第六忍法、第七世第一法。什么叫做九方便呢?你们稍微写一下,第一个叫做作礼方便,工作的作,顶礼的顶,作礼方便,意思是说我们平常三业清净,拜佛这是一个方便,为了要让你通达实相,为什么叫做方便呢?只要能够见实相悟到法身,其他在相上的用功,统统叫做方便。悟入理体那个叫做实,就不所谓的方便了,第二个叫做出罪方便,出就是进出的出,出罪,出罪方便在家居士听不懂,出罪方便就是说一个人犯了戒律经过忏悔之后,藉着僧团的人数差不多看你犯得轻或重。譬如说犯得比较重的在二十位比丘面前忏悔出罪,出罪之后,就是说忏悔以后能够除掉这个罪就是出罪,这个「出」也可以解释作除,除罪,除去你的罪恶。你如果有忏悔心,在大众僧面前求忏悔,那么这也是一种方便法,其实罪没有来去相,自性本空,我们道力衰微或者是修行退步,这个叫做有罪,有罪。所以说出罪,最主要是要勉励你的精进,叫做出罪方便,罪过的罪。第三叫做皈依方便,三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到最后你才会发现自性皈依佛、自性皈依法、自性皈依僧,自性佛、自性法、自性僧,是什么?那么皈依就是我们元月一号三皈依,这只是一种方便而已,叫做皈依方便,皈依方便。第四叫做施身方便,布施的施,身体的身,布施这个身体,施身方便就是凡所有在相上,我们亲手拿给人家的乃至说我们的身体体力的施舍,这个也只是一种方便,施身方便。第五叫做发菩提心方便,发菩提心方便,发菩提心,菩提心本来就无相可得,你发什么呢?站在实相来讲哪有什么发?能够有所发就会有灭,简单讲就是说以前没有的,就是现在发了方便说他是发菩提心,叫做发菩提心方便。第六叫做随喜方便,随喜方便,看到人家布施很欢喜,随喜方便。第七叫做劝请方便,劝请诸佛住世,劝请诸佛住世,第七叫做劝请方便,这个人要入涅槃了,我们求佛菩萨请佛住世叫做劝请方便。第八叫做奉请法身方便,奉请法身方便,什么叫做奉请呢?奉请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亲自去体悟,亲自去体悟,这个奉请不是一种来去相的意思,这只是说通达心性上的一种内外的一如,叫做奉请法身方便,其实法身没有什么方不方便的,讲法身其实也是方便说,叫做奉请法身方便。第九叫做回向方便,回向方便。再念一遍,第一个叫做作礼方便、出罪方便、皈依方便、施身方便、发菩提心方便、随喜方便、劝请方便、奉请法身方便、回向方便,总共有九种诸方便也。〖众生禀此法宝,剋果不虚〗剋果就是达到,达到果位不虚假,〖然在诸佛,不过为实施权〗为了要让我们通达空理,实相究竟的理,所以施权巧方便的开示,三乘五乘法,〖岂有实法?〗既然是四大皆空、五阴无我、缘起性空,那么本来就没有实法的东西,哪里说有什么权或者是实,这种都是对立的假设,所以就没有所谓的实法。缘起的东西,本来就没有实法的东西,哪有什么永久性的东西,没有,岂有实法?〖故但如化宝聚耳〗化宝聚,化宝聚变化很多的宝贝,聚:类,很多。〖无上乘,虽云是最实事然皆众生性具之理〗众生大家的本性都有具足,〖心外无法,故曰:圆满菩提,归无所得〗在座诸位。这一句如果你能够深深体会,你一下子就悟入你就解脱。注意听,圆满菩提,你要怎么样能够圆满菩提呢?四个字「归无所得」,这个归就是一切法统统无所得,你要觉悟,学习佛法不是要来得到东西,是要来放下东西。如果说你要学佛,如果你想从我这身上得到什么就错。学习佛法不是说从师父身上得到什么,学习佛法就是要从你的身上放下不必要的分别跟执着,这个最重要。这样你的本性自然就开发出来,你来这里不是要得到什么东西,是要放下你那些不必要的执着,因为无法可得,〖如梦中金帛〗做梦梦见捡到金子,穿得很漂亮,〖岂有实物可得哉?种种佛道,为对凡情,凡情不生,佛道何有?〗凡情简单讲就是分别执着、颠倒妄想八个字,你如果不颠倒,如理知、如实知、不颠倒、不妄想,妄想就是每天怀念过去、期待未来,对现在的时间白白的浪费。活着的时候觉得你今天做什么?哎呀!我很无聊,他还有无聊的时间,笑死人了,我们修习佛法的人精进都来不及,他还有无聊的时间,还有空闲无聊这不可思议的。妄想颠倒、分别执着统统放下本性就显现出来,但尽凡情、别无圣解,古时候禅师说的「但尽凡情」,只要你除掉凡夫那些不必要的执着,别无圣解,没有另外的圣人,圣人就是在你那一念之间,但尽凡情、别无圣解。你说什么叫做圣人?凡夫所分别执着、颠倒妄想统统没有他就是圣人,他就是圣人,圣人多了什么?没有,没有,圣人没有多了什么法,统统没有,就只是放下不必要的错觉,所以凡情不生,佛道何有?〖所谓「无为无起灭不实如空华」也〗无为,无所为也无所起灭,起就是生灭,不实如空华。〖须弥出海,风浪不能飘动,禅定持心,境识不能迁惑,然须弥无实法,不过四宝〗四宝就是金、银、琉璃、玻璃,四宝,〖四微〗色、声、香、味,〖四微合成,禅定亦无实法〗你如果对一切法无所执,你就有禅定,连你在说话也有定,连站着也有定,吃饭也有定,就是无所著。所以说虽整日吃饭不著一粒米,不著一粒米,整日吃饭不著一粒米表示他都在能所双亡的境界,禅定亦无实法,〖不过诸心心所四分合成耳!生死如长夜,无明所缠故昼夕咸寐〗寐就是睡觉的意思,日也睡夜也睡,〖涅槃如永日〗永日就是永远见到太阳,〖智慧开朗,故昼夕咸窹也〗就是都清楚,清清楚楚,〖流转生死,惟是六根〗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安乐涅槃,亦惟六根,背觉合尘为倒〗违背了觉性,背就是违背,违背了觉性,合呢?顺从于,合就是顺,顺从于六尘,顺从于六尘名为颠倒,〖而实无减〗实在是没有减,因为你颠倒,再来〖背尘合觉名为正〗违背了这个…背就是远离,远离五欲六尘合觉性顺从着佛开示的觉性名为正,〖而实无增〗没有什么增加,〖故但如六龙舞〗六龙舞,〖不过首尾相换而已〗这个六龙舞是在大陆,以前在大陆每过年的时候在舞弄的,龙的身体都不动,头尾转来转去交换而已,〖不过首尾相换而已,诸法既皆平等则随举一微尘法,既与一真如地平等,非离一切法外…

《佛说四十二章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佛说八大人觉经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