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作咚嘛。县老爷说:对,对。县老爷又问他:左边一个石头,右边一个犬,这个字该怎么读呢?他听了更高兴,他说:这个字就读作吠。县老爷点点头,确定他认识这两个字了。第三个字就换县老爷考他了:若是上面一个竹,下面一块肉,这个字要怎么读?结果他答不出来,县老爷马上下令:来人啊,押起来,打他四十个大板。打完之后皮开肉绽,痛得他凄惨哀号。这就是打他偷东西、欺压、欺负百姓的罪,狠狠的打了他一顿。县老爷问他:你会不会读,这个字该怎么读?他说:我确实不会读,县老爷,这个字该怎么读?县老爷说:你不是很有学问吗?员外说:请你教教我。县老爷说:这个字叫做杖。杖你四十大板的【杖】,看你以后还敢不敢嚣张。所以县府比他更厉害,发明一个字,让他摸不着头绪,先打他一顿,才告诉他那个字叫做【杖】。所以以后你们就知道了。所以说我们人这个施舍,我们无始劫以来的贪,若是不好好的修,想施舍就没办法。所以檀波罗蜜,这就是布施。下面说
【于诸法无所起,名尸波罗蜜。】
于诸法无所起,无所起心动念,对一切境界,完全不起心、不动念,名尸波罗蜜,
【即是持戒。于诸法无所念。名羼提波罗蜜。】
对一切法无所念,这个【念】就是无所执着,也可以说是无所违背,名叫做羼提,
【即是忍辱。】
我们的忍辱,都是一直起心动念的忍,结果恨就愈来愈深、愈来愈重。于诸法无所念,对于所发生的事情完全不怨叹,完全与空性相应,这样才叫做真正的忍辱。我们若是有念,有一个忍辱的念头,那么我们还不是真正的忍辱,我们还认为:我在忍辱。那么还不能达到忍辱的波罗蜜。
【于诸法离相。名毗离耶波罗蜜。即是精进。】
于诸法离相,于一切法都离相。离一切相,这才是真正在精进。因此我也告诉诸位,我们知道要念《弥陀经》、《地藏经》、《金刚经》、《药师经》,我们知道要诵经,名叫做精进,不过我们这个【着】没有没有放下,不是真精进之人,不是真正在精进的人。真正在精进的人,他处理事情全都无所谓,什么都好,很好商量,样样都没关系,愈好商量的人,那就是真正在精进,愈难商量的人,那就不是真正在精进,还是有障碍,还是滞碍不通。内心无一切相,样样都很好说话。于诸法离相,名毗离耶波罗蜜,即是精进。
【于诸法无所住。名禅波罗蜜。即是禅定。于诸法无戏论。名般若波罗蜜。】
注意哦,在这里要很注意。这个【戏论】不是讲笑话那种戏论,也不是说开玩笑叫做戏论,这个不是这个意思,这不是这样。凡是不与般若实相、中道、第一义谛相应的法,统统叫做戏论,这要很注意。于诸法无戏论,就是说凡是一切法,不与般若实相、中道、第一义谛相应,统统叫做戏论。因为没有意义,不能成就佛道,究竟解脱,这都叫做戏论。不是指平常开开玩笑,讲讲笑话,那个不是叫做戏论,不是这样。无意义的语言,不能成就佛道的,叫做戏论。二十页,名般若波罗蜜,
【即是智慧。是名六法。今更名六法不异。】
现在改成六法,六种法没有什么不同。把笔拿起来。【一舍。】在旁边写个:布施。【舍】就是布施。【二无起。】就是不起念头,就是持戒。你不起念头就是持戒。【三无念。】无念就是忍辱。第一、舍。我们所说的布施,六度的第一度。第二、无起。就是持戒。不起心、不动念,这才是真正持戒之人。所以我们若是能够不起心、不动念,这就是真正在修行。因此我们要常常说我们没有修行,我们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很平凡。不过有时候我们谦虚,也要遇到契合的人才能了解,要是遇到对方也是无明很重的,那还是无法接受。有一次有人去跟美国老大说我很凶,又是如何如何差劲,我就去跟他见面。我第一句话就告诉他,我是没有叫他美国老大啦。我告诉他,我虽然没有修行,我本来想告诉他,我虽然没有修行,但是也没这么差劲,不会做得这么糟。我才开始讲第一句话而已哦,我跟他说:我虽然没有修行……他一句话就打断你:没有人说你有修行。竟然有老法师说话是这样子的口气,一句话就打断你:没有人说你有修行。是啊,我是说我没有修行没有错啊。他一句话就打断你:没有人说你有修行!所以我内心顿时很震撼:八十几岁的老法师,烦恼还是这么重,你也应该先听人家把话说完,看人家在说什么东西,要说些什么事情。我倒是认为世间都是一种宣传,书上把他形容得是多么不可思议,他出生时有什么光,像我跟他见过面的人,只要一次我就晓得了,有没有境界,一看就晓得了。若是一个很有修行的人,就像我们所说的,一切法都是不可得的东西,如如不动,你就会大慈大悲,你的心地所散发出来的,没有对立的东西,那么众生就会很尊重我们。所以标榜持戒,还要有心地功夫,你持戒,若是没有心地功夫,你还是一种执着,他这种执着很严重。因为他日中一食,若是徒弟胃不好,不持午,就骂人家破戒。有一次,某一间道场落成,美国某一间道场落成,那一天有很多众生都去观礼,有很多众生去,去到那里以后,他也没有准备东西给人家吃,人又很多,因为落成时很多人都去观礼,美国的道场又是地广人稀,位于空旷之处,在这种空旷之处,你没有准备斋饭给人家吃,外面也买不到东西,因为过了中午一、两点,大家的肚子都很饿了,他待在里面也不出来。有人就去问他:师父师父,大家都在问,怎么没有准备吃的?他是饿鬼啊,他是饿鬼,是为法而来的,还是为食而来的?意思就是说,你是为法而来,还是为吃饭而来的。然后就开始骂人了。你冷静的想想看,凡夫俗子,不是圣人,佛法是不离世间法的,你一下子就要叫他为法而来、无相,这个世间人怎么有办法呢?美国的道场位于空旷之处,是没办法买到东西的,那根本是找不到地方可以吃饭的。所以这个是一个很不可思议的事情。我是认为世间都是靠一种宣传,要是看书上对他描述的,那就不得了了,简直跟佛一样了,他现在培养徒弟到了什么程度呢?培养到他的徒弟若是讲到他师父,就是只有他师父对而已。我很不希望讲堂的这些在家菩萨,或是这些出家人,不论佛教哪一位法师,有没有用,会不会弘法,我们都要平等尊重他三分,不能说:我师父最有修行,我师父最会讲经。这种话不能说,没有人教你这种说法,再没有用的出家人,他还是有一个长处,至少他剃度出家了。我不希望你因为崇拜慧律法师,到处树立敌人。这个不是我所希望的,对不对?没有人教你这样做啊。但是他就不同了,他的徒弟一开口,就只有他师父是对的而已。所以说你若是想亲近出家人的话,亲近的师父都是对立性的观念,那就不得了了,到处树立敌人。他夸下海口:我要铲除台湾省两个败类,一个是星云,一个慧律。你想想看,我们两个是败类啦,那还得了,这怎么得了呢?所以这就是说明,在座诸位,佛教若是这样搞下去,一定会很凄惨,绝对会完蛋,渐渐就衰微了。我也常常说,信徒在护持他,护持得好像有点发狂一样,发狂了,他师父讲的永远对,别人讲的都不对。你应该看他有没有依法,对不对?他如不如法?只要你依法来说,这样才对。每一个法师只要他依法嘛。所以说:依法不依人嘛。你师父有修行,那我们很赞叹,但是不能说你师父讲的才对,别的法师讲的都不对,那么佛教成何体统,这样怎么行呢?所以我告诉诸位,无起,持戒是不能看表面的,你不要看他日中一食,就以为他是大修行人,那要是蛇过冬眠时,一次要四个月,一百二十天都不吃饭,你能比得上他吗?蛇可以一百二十天不进食。持戒这个无起,我们内心里面无是无非、无善无恶,这才是一个真正持戒之人。你光是一直看这个表面上,那个不准。你也不要看他那个宣传怎么样,靠他那个噱头,他是怎么样,他一出生就佛光普照,人就是很奇怪,一定要把他形容得叱咤风云,不可一世。要是我,我就不会这样,我问师妈:我出生的时候,你有没有看到什么光?怎么会没有光,七点多时生产,太阳都出来了怎么会没有光?对啦,这样也是很光明啦,太阳都出来了嘛。我很不不希望,我这个人很讨厌讲那个什么神通啦,讲那个什么很感应啦,很讨厌人家讲那种他出生时有多伟大的瑞相,讲得天花乱坠。我觉得我们亲近这些高僧大德,李炳南老居士、广化法师、忏公、或是广钦老和尚,也不曾看到他们在讲神通,或是讲一些杂七杂八的事,他也是吃三餐,跟平常人一样,完全一样,让你看起来完全一样,他们也没有在标榜什么什么,完全没有,对不对?持戒,现在就是因为讲到持戒,内心无相是名真持戒人,大慈大悲。连慈悲都做不到,还讲持戒?笑死人了。第三、无念,无念就是忍辱。我们要忍耐,这是世间人所说的,其实用忍辱这个名词,可以说是无忍可忍,因为无念,不起心动念。【四离相。】这才是真正的精进。那么简单来说,你今天一切的用功、念佛,你都要离相,离世间的虚妄之相。
第四集
【五无住。】无住就是禅定。无所住,心无所住,这才是真正有定的人,不是整天都在打坐。六祖就说得很清楚了:原是臭骨头,何必立功过。无住就是心无所着,这才是真正有定的人,不是说我们坐在那里参参参……以为这样就能成佛。那么残障的人不能站立,只好整天坐着,他的双脚不能站立,他只好整天坐着,可是坐那么久,为什么都不能成佛呢?成佛不是光靠盘起双腿坐禅,若是断腿的人,要怎么盘腿呢?或是下半身全无,全都锯掉的人也是有啊,对不对?那么他要如何禅坐呢?所以成佛作祖不一定要盘腿坐禅,心无所住才是禅定。
【六无戏论。】
这就是般若。
【如是六法。随事方便。】
随着外在事相的方便。
【假立名字。至于妙理。无二无别。但知一舍。即一切舍。】
所以意思就是说,名词虽然不同,譬如:舍、无起、无念、离相、无住、无戏论,名…
《大珠和尚顿悟入道要门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