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作咚嘛。縣老爺說:對,對。縣老爺又問他:左邊一個石頭,右邊一個犬,這個字該怎麼讀呢?他聽了更高興,他說:這個字就讀作吠。縣老爺點點頭,確定他認識這兩個字了。第叁個字就換縣老爺考他了:若是上面一個竹,下面一塊肉,這個字要怎麼讀?結果他答不出來,縣老爺馬上下令:來人啊,押起來,打他四十個大板。打完之後皮開肉綻,痛得他淒慘哀號。這就是打他偷東西、欺壓、欺負百姓的罪,狠狠的打了他一頓。縣老爺問他:你會不會讀,這個字該怎麼讀?他說:我確實不會讀,縣老爺,這個字該怎麼讀?縣老爺說:你不是很有學問嗎?員外說:請你教教我。縣老爺說:這個字叫做杖。杖你四十大板的【杖】,看你以後還敢不敢囂張。所以縣府比他更厲害,發明一個字,讓他摸不著頭緒,先打他一頓,才告訴他那個字叫做【杖】。所以以後你們就知道了。所以說我們人這個施舍,我們無始劫以來的貪,若是不好好的修,想施舍就沒辦法。所以檀波羅蜜,這就是布施。下面說
【于諸法無所起,名屍波羅蜜。】
于諸法無所起,無所起心動念,對一切境界,完全不起心、不動念,名屍波羅蜜,
【即是持戒。于諸法無所念。名羼提波羅蜜。】
對一切法無所念,這個【念】就是無所執著,也可以說是無所違背,名叫做羼提,
【即是忍辱。】
我們的忍辱,都是一直起心動念的忍,結果恨就愈來愈深、愈來愈重。于諸法無所念,對于所發生的事情完全不怨歎,完全與空性相應,這樣才叫做真正的忍辱。我們若是有念,有一個忍辱的念頭,那麼我們還不是真正的忍辱,我們還認爲:我在忍辱。那麼還不能達到忍辱的波羅蜜。
【于諸法離相。名毗離耶波羅蜜。即是精進。】
于諸法離相,于一切法都離相。離一切相,這才是真正在精進。因此我也告訴諸位,我們知道要念《彌陀經》、《地藏經》、《金剛經》、《藥師經》,我們知道要誦經,名叫做精進,不過我們這個【著】沒有沒有放下,不是真精進之人,不是真正在精進的人。真正在精進的人,他處理事情全都無所謂,什麼都好,很好商量,樣樣都沒關系,愈好商量的人,那就是真正在精進,愈難商量的人,那就不是真正在精進,還是有障礙,還是滯礙不通。內心無一切相,樣樣都很好說話。于諸法離相,名毗離耶波羅蜜,即是精進。
【于諸法無所住。名禅波羅蜜。即是禅定。于諸法無戲論。名般若波羅蜜。】
注意哦,在這裏要很注意。這個【戲論】不是講笑話那種戲論,也不是說開玩笑叫做戲論,這個不是這個意思,這不是這樣。凡是不與般若實相、中道、第一義谛相應的法,統統叫做戲論,這要很注意。于諸法無戲論,就是說凡是一切法,不與般若實相、中道、第一義谛相應,統統叫做戲論。因爲沒有意義,不能成就佛道,究竟解脫,這都叫做戲論。不是指平常開開玩笑,講講笑話,那個不是叫做戲論,不是這樣。無意義的語言,不能成就佛道的,叫做戲論。二十頁,名般若波羅蜜,
【即是智慧。是名六法。今更名六法不異。】
現在改成六法,六種法沒有什麼不同。把筆拿起來。【一舍。】在旁邊寫個:布施。【舍】就是布施。【二無起。】就是不起念頭,就是持戒。你不起念頭就是持戒。【叁無念。】無念就是忍辱。第一、舍。我們所說的布施,六度的第一度。第二、無起。就是持戒。不起心、不動念,這才是真正持戒之人。所以我們若是能夠不起心、不動念,這就是真正在修行。因此我們要常常說我們沒有修行,我們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很平凡。不過有時候我們謙虛,也要遇到契合的人才能了解,要是遇到對方也是無明很重的,那還是無法接受。有一次有人去跟美國老大說我很凶,又是如何如何差勁,我就去跟他見面。我第一句話就告訴他,我是沒有叫他美國老大啦。我告訴他,我雖然沒有修行,我本來想告訴他,我雖然沒有修行,但是也沒這麼差勁,不會做得這麼糟。我才開始講第一句話而已哦,我跟他說:我雖然沒有修行……他一句話就打斷你:沒有人說你有修行。竟然有老法師說話是這樣子的口氣,一句話就打斷你:沒有人說你有修行。是啊,我是說我沒有修行沒有錯啊。他一句話就打斷你:沒有人說你有修行!所以我內心頓時很震撼:八十幾歲的老法師,煩惱還是這麼重,你也應該先聽人家把話說完,看人家在說什麼東西,要說些什麼事情。我倒是認爲世間都是一種宣傳,書上把他形容得是多麼不可思議,他出生時有什麼光,像我跟他見過面的人,只要一次我就曉得了,有沒有境界,一看就曉得了。若是一個很有修行的人,就像我們所說的,一切法都是不可得的東西,如如不動,你就會大慈大悲,你的心地所散發出來的,沒有對立的東西,那麼衆生就會很尊重我們。所以標榜持戒,還要有心地功夫,你持戒,若是沒有心地功夫,你還是一種執著,他這種執著很嚴重。因爲他日中一食,若是徒弟胃不好,不持午,就罵人家破戒。有一次,某一間道場落成,美國某一間道場落成,那一天有很多衆生都去觀禮,有很多衆生去,去到那裏以後,他也沒有准備東西給人家吃,人又很多,因爲落成時很多人都去觀禮,美國的道場又是地廣人稀,位于空曠之處,在這種空曠之處,你沒有准備齋飯給人家吃,外面也買不到東西,因爲過了中午一、兩點,大家的肚子都很餓了,他待在裏面也不出來。有人就去問他:師父師父,大家都在問,怎麼沒有准備吃的?他是餓鬼啊,他是餓鬼,是爲法而來的,還是爲食而來的?意思就是說,你是爲法而來,還是爲吃飯而來的。然後就開始罵人了。你冷靜的想想看,凡夫俗子,不是聖人,佛法是不離世間法的,你一下子就要叫他爲法而來、無相,這個世間人怎麼有辦法呢?美國的道場位于空曠之處,是沒辦法買到東西的,那根本是找不到地方可以吃飯的。所以這個是一個很不可思議的事情。我是認爲世間都是靠一種宣傳,要是看書上對他描述的,那就不得了了,簡直跟佛一樣了,他現在培養徒弟到了什麼程度呢?培養到他的徒弟若是講到他師父,就是只有他師父對而已。我很不希望講堂的這些在家菩薩,或是這些出家人,不論佛教哪一位法師,有沒有用,會不會弘法,我們都要平等尊重他叁分,不能說:我師父最有修行,我師父最會講經。這種話不能說,沒有人教你這種說法,再沒有用的出家人,他還是有一個長處,至少他剃度出家了。我不希望你因爲崇拜慧律法師,到處樹立敵人。這個不是我所希望的,對不對?沒有人教你這樣做啊。但是他就不同了,他的徒弟一開口,就只有他師父是對的而已。所以說你若是想親近出家人的話,親近的師父都是對立性的觀念,那就不得了了,到處樹立敵人。他誇下海口:我要鏟除臺灣省兩個敗類,一個是星雲,一個慧律。你想想看,我們兩個是敗類啦,那還得了,這怎麼得了呢?所以這就是說明,在座諸位,佛教若是這樣搞下去,一定會很淒慘,絕對會完蛋,漸漸就衰微了。我也常常說,信徒在護持他,護持得好像有點發狂一樣,發狂了,他師父講的永遠對,別人講的都不對。你應該看他有沒有依法,對不對?他如不如法?只要你依法來說,這樣才對。每一個法師只要他依法嘛。所以說:依法不依人嘛。你師父有修行,那我們很贊歎,但是不能說你師父講的才對,別的法師講的都不對,那麼佛教成何體統,這樣怎麼行呢?所以我告訴諸位,無起,持戒是不能看表面的,你不要看他日中一食,就以爲他是大修行人,那要是蛇過冬眠時,一次要四個月,一百二十天都不吃飯,你能比得上他嗎?蛇可以一百二十天不進食。持戒這個無起,我們內心裏面無是無非、無善無惡,這才是一個真正持戒之人。你光是一直看這個表面上,那個不准。你也不要看他那個宣傳怎麼樣,靠他那個噱頭,他是怎麼樣,他一出生就佛光普照,人就是很奇怪,一定要把他形容得叱咤風雲,不可一世。要是我,我就不會這樣,我問師媽:我出生的時候,你有沒有看到什麼光?怎麼會沒有光,七點多時生産,太陽都出來了怎麼會沒有光?對啦,這樣也是很光明啦,太陽都出來了嘛。我很不不希望,我這個人很討厭講那個什麼神通啦,講那個什麼很感應啦,很討厭人家講那種他出生時有多偉大的瑞相,講得天花亂墜。我覺得我們親近這些高僧大德,李炳南老居士、廣化法師、忏公、或是廣欽老和尚,也不曾看到他們在講神通,或是講一些雜七雜八的事,他也是吃叁餐,跟平常人一樣,完全一樣,讓你看起來完全一樣,他們也沒有在標榜什麼什麼,完全沒有,對不對?持戒,現在就是因爲講到持戒,內心無相是名真持戒人,大慈大悲。連慈悲都做不到,還講持戒?笑死人了。第叁、無念,無念就是忍辱。我們要忍耐,這是世間人所說的,其實用忍辱這個名詞,可以說是無忍可忍,因爲無念,不起心動念。【四離相。】這才是真正的精進。那麼簡單來說,你今天一切的用功、念佛,你都要離相,離世間的虛妄之相。
第四集
【五無住。】無住就是禅定。無所住,心無所住,這才是真正有定的人,不是整天都在打坐。六祖就說得很清楚了:原是臭骨頭,何必立功過。無住就是心無所著,這才是真正有定的人,不是說我們坐在那裏參參參……以爲這樣就能成佛。那麼殘障的人不能站立,只好整天坐著,他的雙腳不能站立,他只好整天坐著,可是坐那麼久,爲什麼都不能成佛呢?成佛不是光靠盤起雙腿坐禅,若是斷腿的人,要怎麼盤腿呢?或是下半身全無,全都鋸掉的人也是有啊,對不對?那麼他要如何禅坐呢?所以成佛作祖不一定要盤腿坐禅,心無所住才是禅定。
【六無戲論。】
這就是般若。
【如是六法。隨事方便。】
隨著外在事相的方便。
【假立名字。至于妙理。無二無別。但知一舍。即一切舍。】
所以意思就是說,名詞雖然不同,譬如:舍、無起、無念、離相、無住、無戲論,名…
《大珠和尚頓悟入道要門論》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