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珠和尚顿悟入道要门论▪P21

  ..续本文上一页戒。他讲这一句话之后,全台湾省的出家人都很反感,全部反感,真的,我没有骗你,这句话我绝对没有妄语,绝对没有妄语,这是他讲出来的话。他说:台湾没有真正的出家人。意思就是说,真正的出家人都在美国,而且只在他那一间道场。你想想看,哪有人这样子的?清净心即是戒,你有没有持戒,从外表怎么看得出来呢?你自称你持戒,但是你临命终不自在。禅宗的祖师一天吃五、六餐,外加吃点心,甚至一天供应七餐。你去打禅七时就是这样,早上吃早餐,九点多吃点心,中午又吃午斋,四点时又吃点心,五点多时再吃一次,晚上又让你吃一餐,你去打禅七就知道,一天吃六、七餐,包括你肚子饿时就供应茶点。那些禅师临命终时,说来就来,说去就去。你讲你持戒律,你临命终那么自在吗?广钦老和尚有在标榜他持戒律吗?他要回去时,时间一到就往生了。持戒,什么叫戒?所以我才说:不要常常说自己在持戒,不要常说我是持戒的人。笑死人了。你没有完成清净心以前,你整天讲别人的过失,你想想看,哪里有清净心可言?很简单,你骂人家破戒,你自己认为清净,那么清净、染污,这也是二元对立,你也是落入二元对立的东西。自己清净自己知道,但是不能攻击别人,那就完成清净的道路了,这才是真正了不起。你一直说别人恶,他是恶法,你是正法,你有看到人家讲经说法是什么情形?你有没有了解人家是不是依法在说呢?反倒是我看到他做过的《六祖坛经》。我跟他见面时,我跟他说:老法师,你那个《六祖坛经》怎么那么多错误?我说:你这个骗初机的人还可以,要是稍微有一点佛学基础的就知道:《六祖坛经》怎么错得这么离谱啊?把那个朝代不同的人都搞在一起,差了两三百年啊。连历史都没有念过。还有《大乘起信论》的注解,我看了一看,很多都是错误啊。他说:那不是我做的,那是我徒弟写的。你徒弟写的,那为什么用你的名字?而他的徒弟对他是崇拜得不得了,根本就是错误百出,不对的地方太多了。很悲哀。所以我们人就是盲目。为什么我不用现代人的注解,用的都是大彻大悟之人所作的,但是这一本没有注解,这一本,整部大藏经里都没有注解,这本就要靠自己悟了,你看我一个字都没写,这一本不用注解,注解就在脑海里。所以说我们人,我们人是很盲目的。他一开始来时,台湾很欢迎,到最后反感。我们出家人,包括在家,就是要这样,什么叫做真正持戒?口业清净,清净心。我们有没有修行,我们自己知道就行了,不要攻击别人。你想想看,伤害佛教的那一个法师,对我们佛教有什么益处,对不对?是不是?就算我被打跨了,我真的没有修行,被打跨了,消失于这个佛教,在佛教界消失,对佛教有什么帮助呢?一点帮忙也没有嘛。伤害慧律法师,跟伤害整个佛教是同样的意思,没有什么益处,没有什么好处嘛。到处的标榜他是持戒律的,日中一食,又不倒单。真正修行人不是这样子的,你去看看人家那个禅宗的祖师语录,或是他们修禅宗的人,禅七开示,虚云老和尚的法语,他绝对没有说骂人或是呵叱,他顶多是呵叱你没有修行,他绝对不做人身攻击,绝对没有这样的,我们看过虚云老和尚开示,来果禅师语录,哪一个高僧大德,大彻大悟的圣者,会去看他人的过失?绝对没有。他哪里有对立性的东西?自称为是禅师,或是大修行人,他的心一定很清净的,心很清净就没有对立,说别人恶,自己是好。所以星云大师讲了一句话,在谈话的时候,提到某某人,大师就说:他啊,跟他意见不相同的就是魔。跟他看法不同的,他就把人家说对方是魔。而现在佛教都印他的书,印了他很多的书。其实里面很多错误,没有人知道,只有我们这种内行人知道。要是有一天他的徒弟说:不然你指出来。你叫他来,我马上指给他看,错误百出,就是这样子。不是深入大藏经的人,通达这个经典,是看不出来的,不晓得,一下子没有办法发现。竟然是他的徒弟作的,太不可思议了。佛戒者,清净心即是。因此出家、在家,我们若是要完成佛道,第一个,不可攻击别人。要整个佛教团结,对整个佛教护持,对所有法师都要护持,平等。若有人发心修行清净行,得无所受心者,无所受,一切法不受。无所受就是一切法不执着,叫做无所受。无所受就是一切法不执着,才名为真正的受佛的戒律。

  【过去诸佛皆修清净无受行。】

  过去诸佛皆修清净无受行,就是无所受。

  【得成佛道。今时有人发心。修无受清净行者。即与佛功德等用。无有异也。】

  没有什么两样。

  【故云:入诸佛位也。如是悟者。与佛悟同。故云:位同大觉已。】

  这个位子就是跟诸佛一样。

  【真是诸佛子。从清净心生智。智清净名为诸佛子。亦名真佛子。】

  由清净心才能产生智慧。所以清净心就是毕竟空,因为了解空性的东西,他就能纵横无阻,那么就能产生清净心,那么清净心产生智慧心,智清净名为诸佛子,才是真正的佛弟子。

  【问:只如佛这与法。为是佛在先?为是法在先?】

  到底是佛先或是法先呢?这句话从前有人问过。

  【若法在先。法是何佛所说?若佛在先。承何教而成道?答:佛亦在法先。亦在法后。问:因何佛法先后?】

  什么情形是佛先法后?什么情形是法先佛后呢?

  【答:若据寂灭法。是法先佛后。】

  为什么呢?因为寂灭法就是一切法,本来就是不生不灭的东西,是佛去发现的,就像是晚上大家都在睡觉,佛则是较早清醒的人,晚上大家都躺下来睡觉,明天就一定有第一个起床的人。意思就是说,长年累月的无明的众生,一定有人先觉悟。这句话就是这个意思。若是晚上大家都躺下来睡觉,明天一定有人比较早起床。那么这就是说,无量无边的众生在无明当中,一定有人比较早觉悟。所以若根据寂灭法,是法先佛后。

  【若据文字法。】

  文字就是有这个音声、言说、记载,那么

  【是佛先法后。】

  为什么呢?(【何以故?】)

  【一切诸佛。皆因寂灭法而得成佛。】

  所以以法为师嘛,用这个法来当作我们自己成就修行的依归,所以依法不依人嘛,寂灭法就是不生不灭的意思,就是用这个涅槃不生不灭法,依这个法去修行而成佛道,

  【即是法先佛后。经云:诸佛所师。所谓法也。】

  诸佛所师就是所依靠的,诸佛所师,所效法、依靠的是什么?就是法,法就是寂灭法。

  【得成道已。然始广说十二部经。引化众生。众生承佛法教修行得成佛。】

  承蒙佛的法教化,修行得成佛道。

  【即是佛先法后也。问:云何是说通宗不通?】

  【说】就是弘法,就是说通,能弘法,宗就是悟、开悟。什么情形叫做【说】也就是弘法,佛法用说的嘛,【宗】就是心地法门,说通,说是说得通,但是心地法门不通。

  【答:言行相违。即是说通宗不通。】

  言行相违就是说是一回事,做是另一回事,互相违背,这就叫做说通宗不通。

  【问:云何是宗通说亦通?答:言行无差。】

  说得到、做得到,

  【即是说通宗亦通。】

  譬如会教人家:你要宽恕别人。不过自己碰到事情时,你一直不能原谅别人,你嘴上会说,但是做不到。

  【问:经云:到不到。不到到之法。云何?答:说到行不到。名为到不到。行到说不到。名为不到到。行说俱到。名为到到。】

  看不懂。问:经典说:到不到,不到之法云何?意思就是说,什么叫做到不到,不到到之法?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经典在说:到达于不究竟的不到的地方,这什么意思?那么不到,却说到的地方,一样不到,同样是不到之法,是什么意思呢?答:说到者,而行不到,名为到不到。说到行不到,就是说得到,但是做不到,名就是到达于不到的地方,只停顿在一个不到的地方。就譬如说你现在要到台北,从高雄要到台北,只到达于不到的地方,到达于不到,就是只到台中,停顿在台中,还没有到台北。行到说不到,你会做,做得很好,但是你没有办法把它表达出来,虽然不错,但是不能圆满,所以名为不到之到,不到之到就是说,【不到到】如果中间把它加一个字,不到【之】到,不到到,中间把它加一个【之】的话,就很容易了解,名叫做不到的东西,因为你行得到没有错啊,你修行很好,但是你没有办法把它表达,说,没有办法弘法。有的人内才很好,不过他无法讲经、不能弘法,4;23所以行到,他做得到,不过无法圆融,没有办法弘法利生,表达他内心的境界,行到说不到,名叫做不到之到,是没有到的那种到,还不是真正到的意思,不到之到就是还不是真正到。譬如说你本来想到台北,现在只到桃园,你已经【到】桃园,也是一个【到】没有错,但是你到于不到,所以说:不到之到,还没有真正到达,行说俱到,名真正的到,到到,就是没有所谓的到了,就是真正到了,真正到达了。

  【问:佛法不尽有为。不住有为。】

  有为就是有身口意的造作,不住无为,也不执着这个空性的无为。

  【何者是不尽有为?何者是不住无为?答:不尽有为者。】

  不尽有为,就是不可以否认这个有为法,叫做不尽有为。这句话直接了当,就是不可以否认这个有为法,虽然你悟到圆融的空性毕竟空,但是不可以坏这个事相,有为就是事相。不尽有为,就是不可以破除、否认这个事相上的外在。

  【从初发心。至菩提树下成等正觉。】

  到最后双林,这是佛入涅槃的地方。

  【后至双林入般涅槃。】

  般涅槃,般涅槃就是大,大涅槃。

  【于中一切法。悉皆不舍。】

  不能免,悉皆不舍,不可以、不可以避免。降生、投胎,住胎、降生,出家、成道、转*轮,最后入涅槃,八相成道都不可以避免,悉皆不舍,不可以免,不可以没有。

  【即是不尽有为也。】

  不可以否认这个有为的重要。为什么呢?要是释迦牟尼佛一出生时就说:我是佛、我是佛。这样就大乱了,天下就大乱了,这样…

《大珠和尚顿悟入道要门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佛说四十二章经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